輕資產、重控單,「貝塔科技」以示範效應撬動國內柔性製造產業空間

2020-12-08 騰訊網

國內製造行業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霸主,並享有世界工廠的美譽。

然而,一味追求規模和連貫,缺乏靈活與彈性的傳統生產模式越來越難滿足現代社會創新經濟的需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製造業近年來更是危機重重。

前有阿里巴巴布局犀牛製造,拿下現代化縫紉市場巨頭,後有紅杉資本投資的智布互聯,發力品牌與製衣廠之間的智能調度中樞,服裝製造行業在技術革新與工業網際網路衝擊下已無法墨守成規。其不斷適應變革的同時,也為平臺服務業打開市場缺口。

柔性製造平臺服務商貝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塔科技)成立於2016年6月,旨在利用動態規劃與系統運籌學的思想,基於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打造能夠匹配個性化、定製化、時效性需求的C2M 柔性製造PaaS平臺,為傳統服裝工廠企業轉型進行賦能。

最初,貝塔科技主要經營的是賽事管理SaaS系統「賽客」,並在3個月內收集到70萬註冊用戶。

「作為狂熱的足球愛好者,我在回國創業之初把目標放在了體育產業上,」貝塔創始人&CEO趙田力介紹:「而在商業變現時,貝塔選擇銷售運動裝備並提供運動裝備的定製服務,而當時在服裝定製的供給側,能夠承接這樣業務需求的廠商少之又少,柔性製造能力非常稀缺。」

在美留學期間,趙田力曾師從動態規劃權威、諾貝爾獎得主Tom Sargent,研究領域涉及動態優化及大數據算法,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也多來自哈佛,康奈爾,MIT,工科背景出身。

傳統工廠難以滿足定製化需要,貝塔科技敏銳嗅到其中商機,業務逐漸轉向柔性製造平臺賦能。

貝塔科技主要從運動服裝及配件領域切入,主要賦能對象為數碼印花廠,做印花,裁剪,瑕疵檢測等環節。而這也正是當前市場所青睞的方向。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印花紡織品的生產方式組成中,數碼印花尚不足5%,但其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到2020年底有可能將佔到印花紡織品生產總額的10%以上。而從全球市場體量來看,亞洲的印花體量可佔全世界印花體量的70%以上,2020年亞洲的數碼印花份額可佔其印花總量的6.3%左右。

形勢向好,貝塔科技團隊也已搭建起C2M 柔性供應鏈PaaS平臺。平臺的一端連結數百萬個人及小型企業,通過定製信息採集系統提供的虛擬3D試衣間和線上DIY設計工具,用戶可在線選擇面輔料、板型、圖案、配色;

平臺的另一端是貝塔科技自動化技術升級改造的智能工廠,它們接受平臺的統一指揮,通過系統算法,實現柔性快速交付、按需定製生產。

貝塔自主研發的智能柔性生產控制系統分為多個實時同步交互的子系統——

動態規劃工序分配控制系統、動態規劃原料採購調撥系統、基於圖像識別和人工智慧的熱轉印系統、基於圖像識別的熱升華瑕疵檢測及尋邊裁剪系統、基於人工智慧的數碼直噴系統等。

可快速求解非連續性的隨機生產函數的動態規劃問題,運算速度比標準蒙特卡羅提高上萬倍,numerical solution誤差小於1%,實現無停頓流水線交付定製化產品。

公司現已在江蘇蘇州、福建泉州搭建起示範性樣板工廠,讓傳統工廠更加直觀、真切地感受到技術賦能所帶來的便利。這兩處分別為長三角紡織產業集群地和全球最大的運動針織類產品基地,帶來的產業示範效應十分可觀。除此之外,貝塔科技還計劃在國內最大的潮牌印花基地——廣州,進一步搭建樣板工廠。

目前,貝塔柔性製造平臺已在全球部署100多家加盟工廠,其中包括6家深度賦能企業。趙田力透露:接受技術賦能後,工廠的庫存周轉率最高可以提高8倍,平均人效增長3倍以上,訂單平均交付時長從15~30天縮短至最快2小時,可做到當天交付,平臺每年可實現約300多萬件定製產品的生產、交付。

「除了技術賦能,控單也是吸引、留存更多傳統工廠的重要方面。」趙田力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貝塔科技已在控單上取得話語權,越來越多的個人、企業客戶主動找到貝塔,可為工廠端提供的訂單量可有效保證。

團隊方面,貝塔科技現有員工人數80+,其中研發人員佔比40%左右。公司現主要採取C2M的商業策略,而這裡的「C」不只是個人用戶,還包括諸多中小型企業,總計付費用戶數量超500萬。平臺通過與工廠分成盈利,毛利率在30%-80%不等,公司上一財年收入總額超1億元人民幣,已實現盈利。

截至2020年11月,貝塔科技已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英諾資本,辰海資本,真格基金,豐厚資本共同參與;公司此前還獲得來自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資和豐厚資本領投的A輪投資。總融資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預計將於2021年春節前後面向市場開放新一輪融資。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趙田力表示:公司現研發投入佔比健康,現金流穩定,接下來將繼續深挖數碼印刷柔性製造市場,並適當擴充業務團隊,讓長期的研發邊界收益真正有效發揮。

相關焦點

  • 國內首艘大型郵輪開工 「一塊地毯」撬動產業發展
    圖說:郵輪資料圖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郵輪產業被譽為漂浮在水上的黃金產業,具有1:10的帶動效應,將有力拉動郵輪設計製造、郵輪物資配送、港口運營服務、旅遊商業商務、金融保險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今天開工的國產首艘大型郵輪將在哪些方面促進郵輪產業的發展?
  • 擁抱科技星河灣領銜數位化高端質造4.0
    大家居行業作為典型的製造業行業,也已不再是傳統經濟時代的大批量生產模式,而是結合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製造等技術,逐步實現企業製造與科技的結合。運用現代智能科技全力打造的煜豐實業已成為國內高端空間木作先行者,其定製化生產的產品一向是B端精裝房交付的標杆。
  • 柔性屏幕蓋板:巨大成長空間伴隨高壁壘
    目前,CPI的生產格局已經日趨穩定,國外有住友化學、KOLON、SKC、SKI等主導企業,國內新綸科技、鼎龍股份、丹幫科技、時代新材、中天科技等諸多企業看準市場前景,都在積極研發相應材料。中國工程院院士、凱盛科技集團董事長彭壽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在CPI領域,韓國和日本已經布局多年,擁有領先發展優勢,尤其是日本住友化學、韓國SKC、韓國KOLON等公司基本壟斷CPI市場。國內企業目前還主要以研發為主,尚未實現量產。
  • 黃維院士:柔性電子產業發展需要大量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何淼)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對接科技前沿,推動我國增材製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於近日成立了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擔任研究院專家指導委員會首席顧問。
  • 產城四大模式及其空間構成
    1.1聯東集團:低利潤、規模化、標準化下的產業地產高周轉之路 在戰略調整前後聯東集團的盈利模式並不相同:在戰略調整前,採用傳統的「物業租售+增值服務」模式,實現單個產業園區的內部資金平衡。戰略調整後,從以往單純的重資產開發走向輕資產輸出與存量資產盤活的輕重路線。
  • 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計劃...
    走廊內共有文化產業園區20個,佔全區文化產業園區總數的71%。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3個,市級文化產業園區14個,分別佔全市同類園區(基地)總數的22%、33%、23%,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空間集聚格局;深圳文博會龍崗分會場數量連續10年居全市第一,而2019年全區共有13個文博會分會場中,位於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上的就有8個,佔全區分會場總數的62%。
  • 瑞華泰:發揮自身優勢 推動國內PI薄膜產業升級發展
    近日,有著國內PI薄膜行業領軍企業之稱的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華泰)IPO首發申請獲得通過。此次成功過會,瑞華泰將為我國PI薄膜行業國產化進程帶來強有力的支撐,並進一步打破國際行業巨頭對我國PI薄膜的壟斷。
  • 工廠店變身記與柔性製造的未來
    除了影響品牌和農業的流通與消費,科技和物流也在引導工廠實現製造變革。消費主權時代的工廠店2017年,北京馨潔晶玉紙製品有限公司開始涉足棉柔巾行業,發展初期公司的經營重心全部放在線下,但發展並不理想,不僅沒賺到錢,還遭遇了拖款欠帳。
  • 邦正科技攜手高新區 打造應急裝備技術產業示範基地
    近日,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正科技」)決定,攜手高新區,將投資最少3.6億元建設應急管理裝備研發生產基地,打造立足西安、服務全國的應急裝備技術產業示範基地。應急管理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將致力於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製造適用於應急管理的軟體、硬體、裝備、平臺類專業產品,促進先進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深度融合,立足西安,助推陝西省乃至全國應急管理裝備技術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成為全國應急產業的創新基地和先進設備輸出高地,為構建與大國應急管理能力相適應的中國現代應急管理體系提供技術和產業支撐。
  • 柔性壓力傳感器模組提供商鈦深科技TacSense獲3000萬元A+輪融資
    柔性壓力傳感器模組及解決方案提供商「鈦深科技(TacSense)」近日宣布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由小米湖北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聯想創投跟投,同創偉業繼續追加投資。山雲資本繼續擔任鈦深科技財務顧問,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產品升級以及解決方案的開發。
  • 國內FPC柔性電路板製造商(收藏)
    主營:公司是由日本機電株式會社MEKTRON集團和MEKTEC TAIWAN CO.兩家外資企業聯合投資的一家外商獨資企業。MFS是維信集團的子公司,主要從事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設計、製造和銷售工作。官網:http://www.mfstech.com.sg/14、廈門弘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走廊入選後將成為深圳市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可以說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正是深圳推進「雙區驅動」戰略的重要成果。;數創裝備智造核心區位於深莞惠交界處,具有一定高端製造發展基礎,依託冠旭電子、柔宇科技等數創裝備龍頭企業,積極探索發展數字智造,帶動粵東區域協同發展,形成區域數字創意產業聯動發展態勢。
  • 脫貧攻堅在路上 | 招賢納智+科技加持,浠水小菱角撬動致富大產業
    脫貧攻堅在路上 | 招賢納智+科技加持,浠水小菱角撬動致富大產業 2020-10-2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君明宜居科技有限公司「裝配式智能製造示範中心」奠基儀式舉行
    9月19日,烏蘭察布君明宜居科技有限公司「裝配式智能製造示範中心」(以下簡稱君明裝配式產業示範基地)奠基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舉行。這個即將於2021年8月份投產、2022年8月達產的君明裝配式產業示範基地,是烏蘭察布地方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同時也是君明宜居在全國範圍內打造裝配式產業的核心支點。
  • 一粒「金豆子」撬動大理祥雲億元脫貧產業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槓桿原理。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卻有一位老人趙祖龍,把秋豌豆作為支點,用科學技術的槓桿撬動了祥雲農業產業發展的命脈,培植出一個經久不衰的億元產業。
  • 奮進「十三五」 書寫增城新華章:項目「小支點」撬動「大產業」
    、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做強做優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城開發區內,維信諾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的設備調試已進入最後的倒計時---12月底前,「增城製造」的全廣州首片柔性曲面屏幕將在這裡正式點亮。回憶起這一年多的發展,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政務經理吳秀麗頻頻感嘆「太快了」。2019年9月28日維信諾項目在增城奠基。
  • 現在創業都說要輕資產,輕資產創業模式有哪些呢?這幾種
    對於創業者中的草根和失敗者,輕資產創業成了最佳促推劑和必需選項。每個創業人都對未來充滿了熱切的期望,但現實需要規避創業初始項目組建所需的大量資金投入,相對於重資產就是高成本,而輕資產就是用最小投入去獲取最大的回報。輕資產創業一般適用於文化傳媒、網際網路、連鎖等領域。
  • 我市積極推進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市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已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著力推動智能軌道交通等三大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推進冶金裝備等五大特色產業鞏固提升,加快動力儲能電池等三大新興產業集群成勢,產業規模位居全省第二位。截至2020年10月底,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54家,資產總額1271.7億元,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8.7%,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裝備製造業平均增速6.6個百分點。
  • 寫在柔性屏大規模應用的前夜
    也因此,人類總在顯示技術尋求革命性突破,使得屏幕在承載更多信息量的同時,變得更薄、更輕、更便於攜帶。在幾款可摺疊智慧型手機問世後,市場掀起對柔性顯示技術的討論熱潮,這一此前還被認為尚不成熟的前沿科技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
    基於東灘產業內參《智能製造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本文對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做一個梳理。一、數控工具機: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1、產業界定和產業分類產業界定:數控工具機是數字控制工具機,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工具機,較好地解決了複雜、精密、小批量、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問題,是一種柔性、高效能自動化工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