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這些的時候誤以為現在的看法是主要的、不是、三世平等,憶想過去的時候現在和將來的心情(心的執著分別)會干擾、憧憬未來的時候過去和現在的思惟判別也會作用,三世平等的!為什麼說業障可以消除、業力要受報?業障可以消除,對現在的看法和觀念、對將來的看法和觀念、對過去的看法和觀念可以改變,但是它的力(業力)、只要空性不得證圓通、那個報一定受!你說「我懺悔」,懺悔不掉、為什麼?因為它三世平等,只要有具體形象出現(「我」的形象出現)業力一定現行。業障馬上可以消除、業力必須得懺悔的力量大過這個力量才可以把它熄滅!
比如抽菸的人,給他說抽菸不好、這叫業障,「我知道抽菸不好」、他馬上可以認同,但是他的業力(習慣)真正要用很長時間改變,好比他平常那種力量用了十分、改變抽菸習慣要用一百分的力量,所以說業障馬上可以消除、業力一定要有時間,作為分別和執著的凡夫心來說肯定這樣,必須通過業障消除這種軌跡把運行的力量大過它才行,怎麼叫大過它?完全不起習慣了。
一般養成一個習慣三七日就可以,但是消除一個習慣需要多長時間?三個月不一定消除,為什麼?先把業障消除了(先把觀念徹底改變)三個月絕對可以把習慣消除,如果業障(觀念)沒有改變、三個月也消除不了。那些念了很多年佛的人、他的觀念很深了,為什麼還帶有念佛以前的習慣?因為業障根本沒消除、他業力自然還現行,所以學佛人學的是哪個?熄滅的是什麼?佛告訴我們狂心熄滅、菩提心現!
為什麼說「初發心菩薩於煩惱中不得自在」?也就是這意思,剛剛顯發生命健康的正的方面,但是負面的太多太深了、所以還要勇猛精進,勇猛精進是心提著力(心提著事相)往前走,這樣業力才會消除、無始以來的思惟習慣所產生的餘韻才會消除!現在雖說知道「心是通達無礙的」、這個道理非常清楚,為什麼不能起現行?哪怕最起碼的心通都沒有獲得,只能證明業力很深、過去思惟運行的東西還在延續、還在不斷加深,為什麼?因為觀念沒有徹底改變,觀念徹底改變、自然它運行的方式就會改變!
觀念徹底改變、它的運行方式就會改變、它的業力就會消除!業力是什麼?是習慣,由習慣思惟作用所發生的力量叫業力。比如飲食習慣最不容易改,因為眾生依食而住、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慣,我們現在通過一段時間調整,比如可以一百天、四十九、三七天、七天斷食修行。但是有沒有發現、仔細觀察在過程當中沒問題、也不覺著餓,一旦想「我的日子快到了」、馬上餓得心慌、前心貼後背的感覺都出來了,這就是心的念力!業障馬上可以轉過來、業力呢?為什麼一想馬上就餓了?過去的業力現行了,為什麼還有三世存在?就是一個原因、根本的無明沒有破!
根本無明是什麼?假我想存在、一念是非存在!一念我想這個觀念存在、三世一切種性都存在作用,俗話說「人不空、法不得空」,什麼叫人不空?「我」的觀念不熄滅,依「我」所生之一切法緣起、過去現在未來統統都有、只要是業就要受報。為什麼拜佛可以消除業力?因為業力在佛那裡不起現行,佛依般若智慧(空性智慧力量)、所有業力在他那不起現行,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我」依託,業力發生的緣起他沒有、所以業力在他那不起現行,再大的惡業、再大的善業在他那兒都不起現行。
為啥你受報、為啥你容易被感染?因為你有假的我在受,佛沒有受就不一樣了,你在接受就有業種性產生。這像什麼一樣?像天空和大地一樣,天空大地無私無欲、所以一切在它那裡都不起現行,不能延續、必須從新開始,再多的東西到那兒也沒有了、再好再壞到那兒也不存在。
供養佛這個好那個好、實際人家並不受,到頭來你是種善根、他並沒有受,所以人家也不會替你擔業障。天天磕頭他也不會替咱們擔業障、但是的確消業障了,為啥?因為你的觀念和行為通通都在改變、業障和業力同時都在消除,這叫三世平等。不明白這個道理再怎麼業力也消除不了、還得受報,你去極樂世界可以暫時不用受報,只要一從極樂世界跑出來、發願度眾生來了好壞都要受,那時候看你本事,對境界還是像虛空一樣容受、就不會產生輪迴種性(沒有輪迴的因)、如果對好壞善惡生心就有輪迴了。
這就是斷生死之法!對任何境界不留心,逆來、順受都一樣,什麼叫都一樣?不再生任何業力種性、不再想它好壞,這是達摩《四觀行》裡說的,逆來不生逆想、順來也不生順想,你還是你、保持一個正覺心!什麼叫正覺心?這種信念,一定要觀察覺性是不分別不執著的!一切法在你這兒都是不可生不可得、所以當下生死解脫!
這麼觀察再也不生輪迴、不這麼觀察肯定要受輪迴!哪怕你念得風雨不透、哪怕你念得阿彌陀佛放光加被,你還有不念的時候、你那個念是有漏的,什麼叫有漏?不能從思惟模式發力點上改變,所謂見不清淨、塵也不得清淨!從發力點上改變呢?那就不一樣了。初發心菩薩應該這麼修學、「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想入佛道、想求得圓滿正覺之道必須這麼做,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不能說「這事按照我的想法做」,絕對不可能。
比如某人一廂情願猜測了很多事,他不觀察事情運行發展軌跡,這兩天他要出公差、首先給師父打電話,我有個本事「你什麼樣我也就什麼樣、我不會分別你」,然後他又給別人打電話、有關利益的事他要盤算合適不合適,但是你還沒有那個本事正報轉了依報就轉、雖說我們是你的依報但是你的分別心還很嚴重,你不能無我除去自私、無我大悲心自然自他是不二的、你是有我的「大思維心」,這裡不存在什麼好壞善惡的分別、你只要這樣想就錯了,這就是一廂情願。
現在人的念佛心是這樣,「平常我什麼事都不耽誤,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掙錢掙錢」,然後到臨命終時「我念佛、我往生」,我發願做極樂世界看門的、這種人不予通過!太看不起我們智商了、我要替佛祖長長氣「這種人回去重念」!哪怕念一千萬遍沒有用、根本不是真念佛,不要覺著你做的事人家都不知道、只是人家不願理你,不要人家給面子當人家是傻子、基本上現在人都這麼聰明,某人比較典型一點、用這種心學佛會有感應的,你觀念轉變的時候很痛苦、業力轉變的時候更痛苦、學佛對你來說特痛苦。
懷著一種觀念學佛、帶著一種習慣學佛、學佛對你來說真是叫痛苦的解脫,不帶有觀念不帶有習慣學佛、學佛對你來說叫快樂的解脫!像我們這種傻乎乎的學佛、一天天傻樂傻樂,你不要覺著這些事人家都不懂,因為出於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良,人家不希望給別人以傷害,但是會保護自己、自衛能力是有的。身體有自衛能力,一些不乾淨的細菌進來白細胞給反應出去、免疫能力會抵抗,同樣心性也是,有承受限度、因為眾生心不是佛心,佛心是無量的,但是相對於你來說、你實在是有量的時候人家就不理你了。
把前面的內容總結一下、「應如是修習」,應該跟這個道理相應,這樣去順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