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掛號、在線訂票、出行導航……
年輕人的生活「標配」
卻是橫亙在
不少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
在智慧型手機高度普及的時代
一邊,年輕人捧著手機玩出各種花樣
另一邊,不少老年人卻在「二維碼」前
屢屢面臨尷尬
常有與社會脫節的煩惱
為積極回應老年群體關切
解決老年人智慧型手機
不會用、用不好等「用機難」問題
真如鎮街道用好片區陣地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
開設智慧型手機公益課
免費教老人學習智慧型手機操作
一經推出就受到老年朋友歡迎
幾乎期期爆滿,熱度空前
下面
跟小編一起去探一探吧
老師,手機怎麼清理垃圾?
如何添加微信表情包?
打車軟體怎麼用啊?
隨申碼怎麼申領?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開設的智慧型手機學習班上,社區老人不停詢問著智慧型手機的各類使用方法,來自呦趣文化的志願者們則在一旁耐心輔導。
「再不學習要被淘汰了!」今年70歲的金阿姨來自真北一居民區,聽說實踐分中心裡開設了免費智慧型手機課,她立馬約上同小區的姐妹陳阿姨和劉阿姨「組團」報名。
「我想最快學會手機繳水電煤氣費,這樣就不用再跑營業廳了!」「我最想學手機預約掛號,方便看病就醫!」「我對拍抖音、地圖查詢很感興趣。」……當被問到最想學習哪種手機應用時,阿姨們目標十分明確。
真是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每次來都能學到新知識,獲得感滿滿的~
今年74歲的劉阿姨來自清澗三居民區,剛上了3節課。其實,「用機難」問題已經困擾了她好久,「去問別人吧覺得難為情,怕別人嘲笑自己沒文化,孩子們又不住在一起,而且還要上班,不想打擾他們。」
劉阿姨說,智慧型手機課讓她學會了不少技能,大大方便了生活,如今微信聊天、掃碼支付、高德地圖、抖音對於劉阿姨來說,都成了「雕蟲小技」,她正準備挑一個好天氣使用手機導航騎電動車去一趟女兒家。
這裡氣氛好,老師講課清楚,我很喜歡來這裡。
今年79歲的陸廣仁是智慧型手機課的首批學員,早已「畢業」的他依舊每節課雷打不動地前來旁聽,他自嘲地稱呼自己為「留學生」,他說年紀大了總是學了就忘,還好這裡的老師總是能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教。
如今的他還學會了網上購物,瞧,他正「得意」地展示他在拼多多上剛拼團成功的防塵罩子呢!「儘量從零錢支付,選擇貨到付款。」陸廣仁還常常熱心地充當志願者教其他新學員。
為什麼會想到開設這樣的公益課?
據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負責人介紹,在現在的生活中,手機使用頻率太高了,但很多老人都不會用,老人的子女也沒有很多時間來教他們如何使用。尤其因為疫情影響,不會網上買菜、付款、不會掃碼登記買口罩、不會申請隨申碼,到了醫院一頭霧水,面對現代工具他們無所適從、無奈、失落。
在社區走訪中,了解到老人們有這個需求,於是連同真如呦趣文化志願團隊,在街道的支持下設置了手機學習班,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共同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跟上時代步伐,讓他們享受網絡生活的精彩。
目前,該手機學習班課程內容包括手機主要基本構造、手機內部基礎功能、微信聊天基本功能、手機生活娛樂軟體、室外拍攝編輯學習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深受老年人喜歡,「我們報名是設定20人左右一班,但每堂課都會超出來。」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負責人說道。
編輯:朱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