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彈子、扔沙包……這些小辰光的弄堂遊戲,楊浦居民玩的停不下來!

2020-12-14 澎湃新聞

打彈子、扔沙包……這些小辰光的弄堂遊戲,楊浦居民玩的停不下來!

2020-12-10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打彈子,滾鐵圈,扔沙包......

老上海人一定對這些遊戲不陌生,

弄堂遊戲總讓人有無盡的回味。

12月9日,

大橋街道周家牌路社區睦鄰中心裡

一場號稱「重返童年的運動會」拉開了帷幕。

跟著我們記者一起來

重溫弄堂口玩遊戲的黃金歲月。

這場運動會上最熱鬧的遊戲項目,

或許不少90後還沒聽說過,

到底是什麼呢?謎底揭曉!

先來瞧瞧這位老伯的架勢:單眼瞄準、上身穩住,只聽「咔噠」一聲,阿姨爺叔發射「子彈」彈開了桌面的橄欖核,一分「進帳」。

這個遊戲叫作「頂橄欖核」,是如今六、七十歲的老人當年在弄堂裡最愛玩的遊戲之一。花幾分錢買包橄欖,吃完後把核洗淨收好,就是現成的遊戲道具了。

居民徐老伯回憶道:「對我來說也是一場回憶,也將近60年沒玩這個遊戲了。小時候又沒什麼東西玩的,兩個口袋裡沒別的東西橄欖核,回到家裡被爸媽罵。」

如果說「頂橄欖核」這個遊戲

是男孩們當年的最愛,

那麼扔沙包就是女生的天下了。

這個遊戲考驗的是準確度,要把沉甸甸的小布包扔進劃定的兩條線之間,近一點遠一點都不行。阿姨爺叔們玩得起勁,一旦扔中,立馬眉開眼笑,讓人恍惚間又看到了幾十年前,那個扎著羊角辮、一蹦三尺高的小女孩。

居民胡阿姨表示:「我們小的時候,房子都是集中在一起的。鄰居就像那種72家房客一樣,我們都是出門在外面玩的。」

如今,弄堂生活已成遙遠過往。自去年開始,隨著大橋街道周家牌路周邊地塊陸續動遷,短短一年多時間,老住戶都搬得差不多了。他們分流去往大上海的各個角落,住進了新式居民樓。今天特地從普陀區、靜安區、長寧區等地遠道而來,只因三個字——捨不得。

「動遷了以後,今天能回到故裡,看看我們的房子現在變成什麼樣子,再看看老鄰居,我覺得今天真是難得,蠻開心的。」居民汪阿姨感嘆。

歲月流轉,

市民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曾經的艱苦現在回想起來也只剩甜蜜。

希望這群重返童年的「老小孩」,

永遠健康快樂下去。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攝影:湯順佳

攝像:孫培傑

原標題:《打彈子、扔沙包……這些小辰光的弄堂遊戲,楊浦居民玩的停不下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老遊戲玩起來,他們笑到停不下來!
    扔沙包是一項能鍛鍊身體的遊戲,玩這個遊戲既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又要有靈活的身手。小鹿姐姐和芝麻哥哥都愛玩扔沙包的遊戲。小鹿姐姐覺得每天跟小夥伴們一起在戶外玩耍是最快樂的時間,身體也得到了充分的鍛鍊。芝麻哥哥說扔沙包他可是個高手哦,在這個遊戲中他能獲得大大的成就感,哈哈~過家家是每個女孩子小時候都會玩的遊戲吧?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在玩呢?這樣一個經久不衰的遊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你和小夥伴玩過家家時都愛扮演什麼?老師?醫生?還是爸爸媽媽?月亮姐姐小時候也愛玩過家家,她最喜歡扮演的是售票員!
  • 六七十年代都玩啥遊戲?滾鐵環打彈珠、跳皮筋丟沙包鬥雞,還有嗎
    而且家家戶戶住在平房裡,小朋友們串門的機會多。因此,一到放學,或有空閒,小朋友們都會聚在一起,想出各種各樣的遊戲,玩得不亦樂乎。雖然那時候沒有手機、平板電腦、遊戲機,但那時候的小朋友們真的很快樂。那些看似很簡單的遊戲,也有無窮的樂趣,給那個年代長大的孩子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不知道下面這些遊戲你玩過沒有?一、滾鐵環。
  • 上海弄堂的區別
    老長一段辰光裡,弄堂裡向個生態也是鮮活而紛繁個,老虎灶、餛飩店、煙紙店、印刷所、白鐵間、竹木坊、裁縫鋪、剃頭店、街道工廠、民辦學堂、私人診所、裡弄食堂……儕囥勒弄堂個角角落落裡,人來人往,動靜勿小。哈哈,弄堂口口頭還有隻皮鞋攤,看弄堂個老頭子住勒過街樓下頭個一間勿足兩平方個木板房間裡,伊對每家人家儕煞勒勢清。
  • 小步在家親子遊戲:寶寶開心玩沙包
    我做了幾個沙包,裡面裝的是蕎麥殼,小時候玩沙包不是踢就是多人打口袋玩,現在沙包有給多玩法了,看看Devin怎麼玩的。最常規的玩法:踢沙包寶寶小,可以給沙包按上一根繩子,讓寶寶提著沙包單腳踢或者雙腳交叉踢,大寶寶就可以直接踢沙包。這個鍛鍊寶寶的身體協調性和眼睛跟蹤。
  • 車新國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遊戲(二)
    小時候,對於我來說,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玩的遊戲我都是很在行的。那個時候,女孩子玩的最多是與沙包有關的。其實我們那裡不叫沙包,也不叫毽子,有一個很土的名字,只是寫不出來。沙包的製作相對麻煩一些,不過我小時候會製作沙包。
  • 【戶外遊戲】好玩的幼兒沙包遊戲集錦
    拋沙包:看誰拋得高  和寶寶一起,把沙包拿在手中,使勁向上拋,看誰拋得高。為增加寶寶對遊戲的興趣,可選擇一定的目標。如在一棵樹下,可激勵寶寶:「使勁向上拋!看寶寶能不能砸到樹葉?」還可以和寶寶面對面站立,進行互拋互接的遊戲,在一拋一接的過程中就鍛鍊了寶寶的手臂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頂沙包:鍛鍊平衡能力  把沙包放在頭頂上,讓寶寶保持身體平衡,小心翼翼向前走,不要使沙包掉下來,這可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還可以別出心裁地把沙包放在肩膀上、胳膊上、手臂上,依然會使寶寶的平衡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
  • 回憶8090:童年玩過的遊戲,至今你還能記得幾個?
    放學後,立馬甩下書包,跑出去和青梅竹馬在樹林中玩跳皮筋,亦或者和自己的髮小去掏鳥窩和挖龍蝦洞。等到媽媽滿世界拿著掃帚喊自己吃飯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玩的時間有點久了。人在娛樂中往往會忘卻時間,尤其是兒童。在物資缺乏的童年,玩遊戲能邀到人就是最大的開心。而如何能邀到更多的夥伴就和遊戲的內容有關了。
  • 滾鐵環、丟沙包,農村80、90後的童年遊戲你還記得多少?
    滾鐵環、丟沙包、跳房子、抽陀螺……好多遊戲規則我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還得找好幾個兒時玩伴幫著回憶。讀者朋友中有80後90後的嗎?不知道這些遊戲你還記得多少呢?1、滾鐵環滾鐵環,這個遊戲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簡單易懂。小孩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粗鐵絲,推一個直徑66釐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
  • 打彈子、滾鐵環、跳繩……1950年代美術創作中的兒童遊戲
    娃娃戲、放風箏、捕麻雀、打彈子、滾鐵環、跳繩……在1949年以來的美術創作中,有很多以兒童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其中有很多人們熟悉的兒童遊戲。它們在畫面中的各種不同表現,都是在新中國背景下的一種時代的新氣象和新生活。
  • 沙包遊戲 | 動動我們的手——「秋遊童年」
    上下以及前後的空間意識2.提高專注力,激發想像力3.在玩中反覆練習雜耍的拋接和傳遞,為練習更高難度的雜耍做好準備 遊戲方法及注意事項:這個遊戲可以用在單獨的治療活動中,也可以在一個大集體中玩。 等孩子們熟悉了這個遊戲韻律後,可一起邊唱《小老鼠上燈臺》邊玩。並且,鼓勵孩子自創任何形式的拋,由孩子來變化和示範新的有創意的拋接,然後其他孩子跟隨練習。歌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啦,嘰裡咕嚕滾下來。」
  • 靜安這條老弄堂裡,小朋友們又唱起了滬語童謠
    你打彈子,我滾輪子;你造房子,我頂核子;你踢毽子,我抽陀子……昇平居民區裡的老底子上海人眾多,他們覺得,雖然目前社會不斷進步、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但是老弄堂的氣息卻在不斷消失。談到童年的那些遊戲時,老人們春風滿面,他們也想為保留一些老上海的文化做點自己的努力。那麼,如何留住弄堂裡的人情味?
  • 小小沙包 快樂無窮—好玩的幼兒沙包遊戲集錦
    讓孩子在遊戲和玩耍中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增強身體素質,同時融洽親子之間的感情。寶貝玩法:  拋沙包:看誰拋得高  和寶寶一起,把沙包拿在手中,使勁向上拋,看誰拋得高。為增加寶寶對遊戲的興趣,可選擇一定的目標。如在一棵樹下,可激勵寶寶:「使勁向上拋!看寶寶能不能砸到樹葉?」還可以和寶寶面對面站立,進行互拋互接的遊戲,在一拋一接的過程中就鍛鍊了寶寶的手臂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 普陀人的專屬回憶,就在這些老照片之中……
    一到黃昏時分,經過一整天暑氣炙烤的人們都跑到弄堂裡佔據有利地形開始「乘風涼」。這時候,小孩們最盼望的就是爸爸媽媽從廠裡帶回來的「鹽汽水」。△熱水瓶鹽汽水在六七十年代的曹楊新村,能喝到鹽汽水的,都是附近鋼鐵廠、紡織廠的職工,這些「大工廠」夏季會提供冰鎮鹽汽水給職工解暑降溫。廠裡供應鹽汽水,大人不捨得喝,就拿熱水瓶裝一瓶,下班了帶到家裡給孩子品嘗。
  • 芭迪熊分享:疫情下的親子遊戲,助您和孩子打贏「戰疫
    家長能做的除了要做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工作外,還需要找到適合在家的遊戲、運動,讓孩子多運動、多動手,不僅孩子玩的開心更能增強免疫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適合家長和孩子在家玩的小遊戲,簡單、益智,還能增進親子感情,戰勝疫情。
  • 滾鐵環、打彈珠、跳房子你都玩過嗎?
    一上午下來,雖然自己玩得很溜,但兒子始終玩不起來,於是慢慢就沒了興趣,老早就吵著要李先生的手機,說還是手機遊戲好玩。倒是廣場上好幾位上了年紀的人偶然間發現滾鐵環,都饒有興致地上來試了把手,進而紛紛回憶起自己的童年。  當天是周末,按說下午5點多鐘正是小孩子出來玩樂的時間,但記者在偌大的廣場上看不到踢毽子、跳房子、丟沙包、滾鐵環、捉迷藏的孩子,有的只是操控著這樣那樣電動玩具的身影。
  • 80後,90後,00後的經典童年遊戲回憶(跳大海……)你都玩過嗎?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小皓說遊戲,今天來講一講80後的那些遊戲。相信大家對童年玩的遊戲,童年吃的零食,童年幹的事大部分都印象深刻,記憶猶新。童年是最值得回憶的,說起童年,我能想到很多我那時玩的遊戲。以此類推,每個格子都扔沙包,重複以上的動作。當每個格子都扔了沙包之後,我們就可以把沙包扔在最後的大海裡,然後去跳格子,背過身去摸地上的大海,成功撿起沙包之後,我們跳回來,再扔沙包到一個格子裡,作為我們的房子,自己的房子自己跳的時候可以雙腳蹦在裡面,別人連單腳都不可以蹦在裡面。自己房子選的越多,給朋友對手造成的困難程度也就越大。
  • 老照片:直擊記憶深處 滾鐵環 扔沙包 這些童年遊戲你還記得幾個?
    這是過年時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童年記憶之:跳馬。一個人支撐,大傢伙兒輪流跳躍,碰到個子高的難度係數倍增。童年記憶之:放風箏。這樣的風箏那時買不起,因為囊中羞澀,只能放自己糊制的「屁簾兒」,趁著春天風大,跑到麥田借風而起。童年記憶之:打水漂。濺起數個連環的水花那才叫功夫,幾個小夥伴經常比賽誰打的漂亮。童年記憶之:打雪仗。
  • ...廢品「變身」又回家,楊浦「減法新生節」讓居民直觀感受環保成果
    日前,楊浦區國和一村居民董女士來到兌換點,開心地領走了投遞可回收物獲得的獎品。董女士是小區裡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的忠實用戶。不久前,在第二屆楊浦區減法新生節的線上活動裡,她投遞了家中的10多公斤可回收物,換來了這些獎品。
  • 童年追憶:翻花繩,丟沙包,跳飛機,閃卡,四驅車和紅白機
    當今社會網際網路普及,多數人無時無刻都在玩著手機,連學生和小孩也不能避免,回想起童年那些沒有手機和網絡的年代,不禁讓人唏噓感慨,讓我們追憶一下兒時樂趣,這些你都玩過沒?翻花繩、丟沙包和跳飛機翻花繩是用手將一條繩子做出不同的圖案,另外一名小夥伴將繩子翻過來變成另外的圖案,遊戲簡單有樂趣又能鍛鍊腦力。
  • 80、90後的「童年」都在這些遊戲裡,跳房子丟沙包,你都玩過哪些
    那時候,雖然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視,也沒有現在這樣高大上的玩具,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過得十分精彩,有滋有味,小編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那是小編這一輩子最難忘的一段回憶了!童年最不能離開的就是遊戲了,你的童年都玩過哪些遊戲呢?看看我們玩的是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