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電子商會電子菸行業委員會數據,衛生事件以來,國內外電子菸行業面臨了不同程度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中國是全球電子菸的生產基地,僅菸具就佔據全球95%的份額。美國、英國分別是全球第一、第二大消費國,是中國電子菸最重要的消費國。國內電子菸企業已陸續於2月底復工,3月份基本實現滿員復工。衛生事件期間,海外訂單需求旺盛,1-4月份出口額預估為100億人民幣,與2019同期持平,且四月份實現快速增長。同時,不少國內電子菸企業也在加大投資力度,包括產品研發和設備投入等方面,在「特殊時期」也抓緊提升自身實力。我們認為,這意味著從業者對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
美國:美國是全球電子菸第一大消費市場,佔全球份額50%以上,是全球電子菸行業的風向標,也是行業最關注的市場。根據美國電子菸技術交流行業協會(VTA)數據,衛生事件帶來的影響於3月中旬開始。首先是進口放緩,導致分銷商無法運輸產品。在實行《stay at home》限制令的43州中,僅有10個州的電子菸零售店仍然營業,有3個州只允許路邊送貨。但這些店自己的產品供貨也較為困難。在美國的煙油製造商們還將其生產線轉換為洗手液,以支援抗疫。6月,幾乎全部州已經恢復營業,僅有部分地區暫未復開。值得注意的是,在VTA的要求下,FDA對電子菸企業的PMTA最後期限從2020年5月12日延長至2020年9月9日,為全球意圖開拓美國市場的電子菸企業爭取了時間。目前,中國頭部電子菸企業如麥克韋爾(母公司思摩爾(06969)已於港股上市)、悅刻等均在備戰PMTA。
英國:英國是全球最支持電子菸的國家,也是中國電子菸出口的第二大國家。根據英國電子菸行業協會(UKVIA)數據,英國目前有3000多家電子菸店鋪,較去年增10%。英國電子菸零售店自3月24日暫停門店服務,已於6月中旬復開。總體來看,總銷售額降低了30%-60%,其中開放式電子菸產品銷量下降了60%,但由於許多門店轉為線上銷售並提供配送服務,線上銷售額增長了1500%。此外,由於政府給予了補貼,導致這些店儘管營業額下降,但利潤在上升。UKVIA認為,衛生事件期間英國供應鏈受損主要是因為來自中國的供應不足,這使他們意識到要確保與中國建立穩定而有保障的供應鏈。
歐洲:根據歐洲電子菸協會(IEVA)數據,受衛生事件影響,自3月起,德國和大多數歐盟國家的電子菸實體店被要求關閉,直到5月中旬才陸續開放。衛生事件期間,由於電子菸銷量受到影響,從而引起批發商和工廠面臨著庫存積壓和現金流的壓力;同期的電子菸展會也被取消。同時由於政府實施嚴格的衛生標準和運費成本上升,導致產品成本整體約上漲10%-20%,這些費用主要由批發商承擔,這也使批發價和零售價至今仍整體保持穩定。IEVA預測,歐洲電子菸市場規模2020年增速為8.0%。目前,開放式電子菸產品仍為歐洲消費者喜歡的款式,協會認為,穩健的電子菸消費者(包括從其他產品轉換過來的和有經驗的消費者)將是未來歐洲市場的主要潛力。
新型菸草近期建議關注:國際供應鏈:思摩爾(全球最大霧化設備生產商);億緯鋰能(持股思摩爾);盈趣科技(IQOS 精密件二級供應商)。國內供應鏈:勁嘉股份(攜手雲南中煙、小米生態鏈卡位新型菸草主渠道)、集友股份(布局新型菸草研發及產業化)、東風股份(參股布局新型菸草製品)、順灝股份(煙彈菸具布局雙管齊下)、華寶股份及華寶國際(00336,煙用香精及新型菸草原料布局領先)、中國波頓(收購國際電子菸廠商吉瑞)。
風險提示:新型菸草政策變動/技術開發風險,銷售/企業發展不及預期
(編輯:李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