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兩大巨頭,馬雲和馬化騰在國內的地位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兩人也有一些共同之處,幾乎是同時創業同時發家致富,只是兩者專注的領域不一樣,馬雲主做電商運營,馬化騰主做遊戲和社交產品。如果一直專注各自領域的話,兩人可以說不會有什麼交集,但是隨著兩家公司越做越大,兩人都按捺不住野心,都想從對方手中搶佔市場分一杯羹。馬化騰投資拍拍網、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搶佔馬雲的主營業務,馬雲則投資了來往、釘釘等社交產品來侵蝕騰訊的社交領域。兩者之間競爭最激烈和白熱化的階段應該就是當年的「打車大戰」,馬雲投資快的打車,馬化騰投資滴滴,每天兩家公司都投入巨資補貼乘客和司機來搶佔市場,這場惡性競爭持續了近5個月的時間,最終兩敗俱傷之後選擇了合併,所以從中也能看出來資產市場就是利益至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除了在商業上競爭激烈之外,兩人搶奪首富的頭銜也是相當激烈,可能今天還是馬雲在當首富,但是隔天騰訊股價大漲,那麼首富就輪到馬化騰在做。可以說兩人總是會無時無刻被大家拿出來做比較,比如2020年疫情出來之後,在捐款上兩人又被很多人拿出來做對比,到底誰捐得更多。但是在給兩人對比的過程中,很多人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馬雲經常被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接見,而馬化騰卻沒有這個待遇,為什麼兩人都做過中國的首富,都是國內的商業巨頭,待遇卻完全不一樣呢?
性格
現實生活中外向的人,朋友會更多,更善於交際,兩人的性格也決定了他們的交際能力。熟悉馬雲和馬化騰的人都知道,馬雲的性格屬於是偏「外向」,而馬化騰則偏「內向」,馬雲的朋友遍布各個領域,娛樂圈、政治圈、金融圈、商界、體育圈等圈子都是看到馬雲的身影,而馬化騰如果不是必要的場合或者會議,一般很難見到他的身影,這也比較符合中國人性格,低調內斂,懂得悶聲發大財。在商業上還能跟馬雲一較高下,但是在口才和交際能力上,馬化騰則不如馬雲,所以不善交際的馬化騰沒被外國領導人接見也是比較正常的。
英語水平
外國領導人能流利講中文的人很少,大部分都還是以英文為主。馬雲在創業之前就是英語老師,為了鍛鍊口語,在讀書期間還專門跑到西湖找外國友人交流,所以在跟其他國家領導人交流,語言方面完全沒有任何障礙,也不需要攜帶翻譯官,私下場合可能還能聊聊家常,嘮嘮嗑,增加一下感情。而馬化騰是個理工男,英語水平可能就沒有馬雲那麼強,如果要深入交流可能還需要攜帶翻譯,這對於交際是比較不利的,所以對這些外國領導人來講,他們更喜歡接觸馬雲這樣的人。
利益
上面小編講過了,這個社會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馬雲之所以能受其他國家領導人歡迎,主要是能給這些國家帶去利益,馬雲主要做的是電商,上下遊關聯的企業可以說相當多,能給其他國家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創造更多的稅收,看看阿里巴巴每年給國家繳納上百億的稅收就知道馬云為什麼會那麼受歡迎了。而馬化騰的公司主要做的是遊戲和社交產品,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講,並不能直接帶去太大的利益,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馬雲會受其他國家領導人歡迎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這是一個利益至上的時代,你能給別人帶去足夠多的利益,那麼你就是別人的朋友,如果你不能給別人帶來利益,即使你在有錢別人也不一定會待見你,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