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年初挖好的坑,如今各自都填了多少?

2020-12-16 極車志TopCar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2020年的汽車市場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年初的疫情襲擾下,市場節奏被打亂,車企的營銷工作也被打亂。如今,這個動蕩的年份即將翻篇,而各大企業在年初挖好的坑,又都填得怎麼樣了呢?

據中汽協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產銷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汽車總產銷分別達到284.7萬輛和2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和12.6%;1-11月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237.2萬輛和2247萬輛,同比分別下滑3%和2.9%,降幅進一步收窄。

其中,乘用車部分的11月銷量達229.7萬輛,同比增長11.6%;1-11月累計銷量達1779.3萬輛,累計同比下滑7.6%,降幅同樣在收窄。

中汽協預測,2020年的總體汽車銷量有望超過2500萬輛,同比降幅可能收窄至2%以內,大大好於年初的預期。

不過,這份看似樂觀的數據背後,也藏著一些悲觀的事實,那就是從2018年開始的車市淘汰賽,被今年的疫情推到了新高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馬太效應不會放過市場的任何一個角落,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新能源車、新勢力陣營……

頭部自主持續向好

雖然前11個月的目標達成率不到90%,但按照吉利這兩個月的月銷表現以及往年年底的數據來看,實現最終衝線應該問題不大。

數據顯示,11月份,吉利汽車實現月銷量15.05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7%,實現連續四個月同環比雙增長。1-11月累計銷量116.6萬輛,同比下滑5%。按照全年132萬輛的目標來算,吉利還差15.4萬輛。如果能保持11月份的狀態,再稍微加把力,勝利在望。

實際上,吉利最初的目標是141萬輛,但受疫情影響不得不主動下調。這既體現了吉利汽車作為頭部自主品牌的巨大壓力,也體現了今年整個車市所承受的無奈。

和吉利汽車一樣主動下調目標的,還有長城。今年3月,長城汽車宣布將2020年的銷量目標從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淨利潤也從47億元下調至40.5億元。而從前11個月的表現來看,長城汽車距離衝線僅半步之遙。

11月份,長城汽車銷量達145240輛,同比增長26%,創新了年度單月新高。1-11月累計,銷量達96.15輛,距離102萬輛的目標只剩下5.85萬臺,輕而易舉。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旗下的四大版塊裡,皮卡與歐拉品牌的增長情況比較亮眼,皮卡品牌1-11月累計銷量突破了20萬臺,同比增長53%;歐拉品牌11月份同比增長415%,達11592輛,幾乎是吉利新能源銷量的兩倍。

與之相對,哈弗品牌與WEY品牌仍是有待提升的板塊。哈弗品牌H6一臺車就佔據了半壁江山,WEY品牌連續多月銷量不足萬臺,接下來,就看坦克300的表現了。

長安汽車並沒有明確公布自主板塊與合資板塊各自的銷量目標,只宣稱集團總的目標為191萬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長安完成目標也是板上釘釘。

和其他國有車企集團主要靠合資不同,長安是自主品牌獨撐天下。11月份,長安系中國品牌合計銷量16.65萬輛,同比增長23.5%。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1.39萬輛,同比增長36.4%,UNI-T、CS75、CS55等等,都表現不俗。

合資板塊裡,長安福特正在不斷爬坡,前11個月累計銷量達22.22萬輛,同比增長33.78%;長安馬自達前11月累計銷售12.33萬輛,同比增長1.93%。

從今年4月份開始,長安汽車已經連續8個月保持銷量同比正增長。

同樣受制於疫情,今年5月份,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曾表示,將年度目標從年初的100萬輛調低為90萬臺。然而,雖然這幾個月奇瑞的銷量節節升高,11月份突破了10萬大關,但距離90萬臺的全年任務依舊有些遠。

在一汽紅旗不斷創造神話的過程中,一汽奔騰始終沒有起色,11月銷售6138臺,和去年同期的14067臺相比,下滑超過50%。全新奔騰B70的到來,能挽救一汽奔騰的頹勢嗎?

廣汽傳祺雖然也有壓力,但所幸距離不大,猛力衝刺一番,或許可以完成90%。江淮汽車今年的表現可圈可點,和大眾汽車的合資項目確實為它起到了良好的提振作用。

日系三大強勢收割

在《極車志TopCar》之前的文章裡曾介紹過,2020年國內車市表現最好的,大概要屬日系三強——豐田、本田和日產。

11月份,豐田在華銷量高達17.77萬輛,同比增長16.7%。而截至11月,豐田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161萬輛,距離全年目標僅15萬臺的距離,可以說毫無壓力。

豐田旗下,廣汽豐田前11個月銷量達692,849臺,同比增長11%,凱美瑞、威蘭達、雷凌等等,統統月均過萬。一汽豐田前11月累計銷量達71.5萬輛,同比增長同樣驚人。此外,雷克薩斯更加出彩,在終端價格堅挺的情況下,前11個月依然創造了超過20萬臺的銷量規模,在豪華陣營裡獨樹一幟。

本田11月份在華銷售17.13萬輛,同比增長22.1%。前11個月累計銷量達到了141.8萬輛,完成度高達91.48%。

本田旗下,廣汽本田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72.28萬輛,全國市佔率同比提升5%,價格20萬元以上的車型銷量佔比高達40%。東風本田累計銷量同樣超過70萬輛,和去年同比大約持平,CR-V、思域、XR-V等始終處於熱銷狀態。

三大品牌裡,日產的表現最平庸,但也好於行業平均。11月份,日產在華銷售新車15.63萬輛,同比增長5.2%。其中,東風日產銷量12.66萬輛,同比增長10.3%。

不過,日產的銷量目標過於「浮誇」,以目前日產在華累計銷量128萬臺來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實際上,日產也是2019年日系三強中唯一沒有完成銷量目標的品牌,以5.31萬臺的差距,與160萬臺的目標失之交臂。今年,日產可能還會是三強中唯一同比下跌的品牌。

日系陣營的其他品牌裡,馬自達1-11月累計銷量為191,737臺,同比下滑5.7%。斯巴魯、三菱等等,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南北大眾冷熱不均

如果按照去年210萬臺總銷量來算,今年一汽-大眾完成目標應該不會有難度,畢竟,去年前11個月,一汽-大眾總銷量也只有189.57萬輛,和今年的187.02萬輛(乘聯會數據)差距不大。但是,今年它的目標任務是232.5萬輛,在只剩下這最後一個月的情況下,無論如何是完成不了了。

事實上,在制定232.5萬輛目標任務時,廠家並沒有預料到疫情的突然而至,要不然,他也絕不敢在2019年的基礎上再往上提高20萬輛。

2019年,捷達品牌僅用小半年時間就實現了4.3萬輛的銷量成績。為此,一汽-大眾給捷達品牌定下的2020銷量目標為20萬臺,也就是說,今年一汽-大眾增加的20萬臺總銷量目標裡,絕大多數應該由捷達來完成。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拋開疫情的因素,捷達在吉利、長安、長城等一眾自主品牌的圍剿下,也很難有太大的發揮空間。數據顯示,1-10月份,捷達三款車型的累計銷量為13.4萬輛,想要完成20萬的目標顯然是有難度的。

另外,一汽-大眾近日傳出了「換帥」的消息,潘佔福接替劉亦功,擔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郭永鋒接替董修惠,擔任一汽-大眾副總經理兼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隨著老將離去,從未有過市場營銷管理經驗且高位接盤的潘、郭二人,能否讓一汽-大眾守住份額並持續保持上升的勢頭,有待時間檢驗。

與一汽-大眾相比,上汽大眾則真正叫做「焦頭爛額」。從帕薩特的「碰撞門」事件爆發以後,其銷量頹勢就始終沒有改觀。

從年初開始,上汽大眾已經連續11個月銷量下滑。據乘聯會統計,11月份,上汽大眾批售新車16.2萬輛,同比下滑21.9%。不僅是當月上汽集團唯一出現下滑的子公司,也是銷量前十車企中銷量下滑最為嚴峻的企業。

今年前11個月,上汽大眾的月均跌幅基本都在20%以上。1-11月累計銷量1347985輛,同比下滑23.74%,遠超市場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頹勢,它甚至有可能在不久後被上汽通用給超越。

2020大勢已定,有的正在笑著收穫,有的註定哭著離場;有的即將要完成衝線,還有的,可能再也到不了終點……

相關焦點

  • 《輪到你了》番外篇大結局揭露 填完舊坑挖新坑
    前兩天,這半年最火爆的日劇《輪到你了》正劇放送了第19集即將面臨大結局,而番外篇《輪到你了:房門之內》也更新了大結局「田宮夫婦」篇,一下子填了不少坑的同時還不忘又挖下新坑,真讓人感嘆編劇真是套路不斷。
  • 日本曾在我國挖的大坑,我國花費20億填了10年,如今成為奇蹟
    ——佚名《西洲曲》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孜孜不倦的發展,如今,不管是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中國都是在全世界裡名列前茅的。不過,中國最引以為傲的成就之一,是中國的基建!試問問,如今全世界,除了中國,有哪個國家將城市建設得這麼發達和美好?中國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四五線城市,同樣都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
  • 席捲全球的曼達洛人和尤達寶寶又回來了 看迪士尼如何來填坑
    雖然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電影和電視劇都因為拍攝不及都延遲或者改檔了,但是《曼達洛人》第二季卻還是趕著在萬聖節前夕上線。這基本上是今年迪士尼能推出的最重要的一部劇了,盡起漫威和星球大戰的精英部隊以抗衡網飛,所以只準成功,不許失敗。
  • 2020年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
    整體來看,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佔據前三甲的地位不變,三大自主車企表現亮眼,日系車企基本實現同比增長,合資豪華車企增長較快。而在前十五名單中,僅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和北京現代跌幅遠超市場平均水平。進入2020年,兩家車企出現分化,上汽大眾「跌跌不休」接近兩成的跌幅,而一汽-大眾將成為今年唯一一家超200萬輛銷量的乘用車企。乘聯會數據顯示,一汽-大眾前11月累計銷量達187萬輛,同比增長1.4%,佔據高達11%的乘用車市場份額。
  • 農村流行「填坑」,坑塘都填平蓋房,老農卻說早晚會後悔,為啥?
    農村流行"填坑",坑塘都填平蓋房,老農卻說早晚後悔。這話一點也不假,都是根據實際經驗得知的。坑塘都填平蓋房,的確會存在很大的問題,而且很嚴重。在農村很多人由於想保留老宅基地而修新房,都會把自家的魚塘填平蓋房。憑我的觀察。
  • 《使徒行者3》撒花完結,縱觀全劇埋了多少梗,挖了多少坑?
    有人說不如第一部但是,作為忠實港劇迷,TVB劇迷,看完整部劇,其實《使徒行者3》並不算很差至少能給一個7.5分從演員配置,演員們的演技,還有一個劇情的安排(雖然很多地方缺乏嚴謹的邏輯)但是能把第一、二部全部串聯起來,兩季的主要人物同框,並且填了部分之前的埋下的坑
  • 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這幾家銷量大幅下滑
    整體來看,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佔據前三甲的地位不變,三大自主車企表現亮眼,日系車企基本實現同比增長,合資豪華車企增長較快。而在前十五名單中,僅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和北京現代跌幅遠超市場平均水平。進入2020年,兩家車企出現分化,上汽大眾「跌跌不休」接近兩成的跌幅,而一汽-大眾將成為今年唯一一家超200萬輛銷量的乘用車企。乘聯會數據顯示,一汽-大眾前11月累計銷量達187萬輛,同比增長1.4%,佔據高達11%的乘用車市場份額。
  • 輪到你了《大結局》,幕後黑手讓人大跌眼鏡,舊坑沒填又挖新坑
    什麼心情呢,氣氛都烘到這了,我耳朵都捂好了,結果是個啞炮。也不能說是爛尾,只是覺得不應該這樣平淡吧。兇手自爆不說,殺人回憶不僅僅少了點反轉的感覺,許多細節好像也都沒能圓上。從之前埋下的伏筆來看,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但之前放出的煙霧彈太多,而第20集一次性交代了太多的關鍵性證據,導致你還是會感覺好像有哪裡不太對。
  • 上汽與阿里三心二意 為何各自投巨資託兩家新能源車企?
    據天眼查顯示,如今,今年11月19日淘寶、天貓等公司也入股斑馬網絡,公司註冊資本已增加至24.21億元,截止2019年12月份斑馬網絡估值140億。曾經紅極一時的榮威RX5至今令人記憶猶新,這樣的聯手使上汽和阿里都獲得了巨大的回報。嘗到了車聯網帶來的甜頭,二者再度就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進行合作,希望複製斑馬網絡的成功。
  • 鬥羅大陸2絕世唐門填坑,神秘主上甦醒,帝天臣服揚言毀滅人類
    halo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國漫痴貨醬隔。《鬥羅大陸》第二季絕世唐門全部更新完畢。同時這部也給我們挖了不少坑,其中片尾出現的那個揚言要毀滅人類的那條龍又是誰,到底有什麼實力說出這種話,那恭迎口吐主上的人是誰,以及王冬和牛天等人又是誰。下面我們一起來填一下這些坑。
  • 農村流行「填坑」,魚塘都填平蓋房,但老一輩人卻不同意,為啥?
    農村現如今的土地,可謂是寸土寸金。很多年輕人為買一塊荒地,一個魚塘,一片穀場,都可能會大打出手,就算是親戚、鄰裡之間,也堅決不會退讓半步。買這些閒置了的土地幹什麼呢?還不是為了建房子。房屋是農村人的門面擔當,你家有多少錢?家庭環境怎麼樣?
  • 海賊王:白二世是尾田都不願填的坑,實力媲美巔峰白鬍子
    例如白二世,設定的過於強大,現在連打敗白二世的對手都很難找到。四皇和大將或許能擊敗白二世,但沒有必要這樣做。尤其是海軍,對付薩博四人組都派出兩名大將,讓黃猿去追捕白二世顯然是不可能的。很明顯,在七武海解散之後,白二世成為尾田都不願填的坑。作為白鬍子的兒子,白二世為何在過去幾十年中沒和白鬍子相認?其次,白二世實力媲美巔峰白鬍子,這是尾田沒法填坑的主要原因。
  • 銳評|野心太大,蘇貞昌引黨內對手警惕,蔡英文也為蘇挖好了「坑」
    人生處處都是坑。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現在成為「全臺最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隨時可能下臺。而背後原因,有他自己挖下的坑,也有蔡英文給他挖下的坑。這些都顯示蘇貞昌對2024年「大選」的企圖心。可是,面對2024接班,目前民進黨內已有桃園市長鄭文燦、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競爭態勢,「老咖」蘇貞昌在年齡上不佔優勢,卻利用「行政院長」的位置積極布局卡位,自然會引起鄭、賴及相關派系警惕。
  • 新造車企的超長春天,什麼支持它們股價亂飛
    圖片:CFP從今年以來,在美國上市的新造車企股價整體都是「一路向東北」,不斷刷新自己的股價紀錄,雖然到12月,蔚來、小鵬、和理想均有所回落,相比年初或發行價仍呈倍數增長。在11月底股價回落前,三家中國造車新勢力在市值上全部躋身美股車企前15,蔚來一度來到第三位,僅次於特斯拉、豐田,成為市值最高的中國車企。根據12月8日數據,在車企市值排行榜上,蔚來、小鵬和理想分別排名7、15和19。市值分別為610億美元、347億美元和267億美元。
  • 「教培坑」該由誰來填
    提到現在的教育培訓,很多人都是一幅「愛恨交加」的表情。一方面,教育培訓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簡單否認這一點,顯然是不客觀的。另一方面,教育培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其中就包括「教培坑」亂象,讓很多家長不堪其擾,也嚴重影響了教育培訓行業發展。    這些年來,媒體報導了不少「教培坑」,其中一些問題屢經報導和整治,但依然存在。
  • 2020,多少新能源車企倒在風口中?
    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
  • 為啥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企都取消了霧燈?老司機說出實情:聽好了
    為啥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企都取消了霧燈?老司機說出實情:聽好了相較於從前,現在的汽車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不管是性能還是配置都變得更加完善,就算是價格也比以前降低很多,所以給了很多人買車的機會。不過不少車主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為啥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企都取消了霧燈?老司機說出實情:聽好了。其實霧燈在以前安裝的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汽車都會進行安裝,一般來說它的位置都是在汽車大燈的下面,原來有很多車主在使用,特別是一些大霧的天氣,它的穿透性比較強,所以在大霧天氣使用的話,可以給其他的交通參與者一個警示,提醒他們及時避讓,避免事故的發生。
  • 本土車企「一窩蜂」上馬高端電動車,誰在拼命誰又在裸跑?
    在特斯拉、蔚來、理想等新造車品牌各自已經打下一片天地,而BBA等傳統豪華品牌以及合資品牌也在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的情況下,這些傳統自主車企的高端電動車品牌,將成為攪局者,還是陪跑的炮灰?高端電動車成未來新風口傳統車企為何紛紛朝著高端電動車領域發力?這是因為豪華車與電動車,是當前汽車行業的兩大熱點,各自盛極一時。
  • 殺入火鍋,盒馬「填坑」還是「挖坑」?
    最近曝出一年融資十億、明年年初即將IPO的鍋圈食匯就已經在該領域大展拳腳。數據顯示,鍋圈食匯成立三年以來,已實現全國範圍內24個省/直轄市,327個地級市近4000 家門店的業務覆蓋,2019年門店銷售連續2年實現盈利。不僅如此,懶熊火鍋、餐爆食材、川小兵、七掌柜、九品鍋、火鍋青年等火鍋超市也在摩拳擦掌緊跟布局。
  • 2020車企目標完成度:日產中國希望渺茫,長安、長城穩了
    對於消費者來講,除了關註銷量排名,同樣也關注車企能否完成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根據已有數據,筆者發現,多數車企有望完成銷量目標。 除了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有可能完成年度目標的還有吉利、江淮、紅旗、廣汽等自主品牌車企,不過也有車企不僅不能完成目標,且有很大差距,比如北汽新能源,年初定下了50萬的銷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