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剩下兩個是什麼?漲知識!

2020-12-17 騰訊網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孝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項基本準則。

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

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人品,首先要看的就是他對於父母的態度。

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大多人以為是說最大的不孝順,就是沒能為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

但事實是什麼呢?你知道三大孝都是什麼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原意是:不孝的表現有很多,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子的時候沒有告訴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

古時候常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要一切聽從的父母的安排,舜結婚沒有稟告父母就是沒有盡到自己的本分,也就是「不孝」。

古文中的「三」並不是指的有三件事,而是表示一個虛數,形容很多。

「無」的意思是:沒有盡到……的責任。

沒有盡到作為後代的責任,這叫無後。

那為什麼現在人們都會把「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後代呢?

漢代學者趙岐在《十三經註疏》中說:

於禮有不孝者三。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

這裡就是趙岐把孟子的意思給曲解了,很明顯,趙岐把「無後」理解為了「沒有後代」,並表示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順。

今天我們所認為的「無後為大」,也大都是如此意思,在如此重視傳承與孝道的民族文化薰陶之下,也稱得上是合情合理。

那麼,另外兩個又是什麼意思呢?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意思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這體現了孝道在中華傳統思想中的進步。

孔子《孝經》上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就是說要順從、唯唯諾諾,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出。

而到了孟子時代,儒家思想已經開始反思,對於這種情況,孟子的儒家思想認為這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即不孝。

這是一種思想上的進步,因為父母也是人,父母也會犯錯。

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由於父母們有時候未必有機會接觸到社會上的新鮮知識,比較容易上當受騙。

這時候,就需要子女幫助父母們多多學習,多多提高。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意思是: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古時候,寒門子弟通常只有通過仕途才能出人頭地,若是胸無大志,無法照料好父母,便是不孝。

放到現代來說,在父母年邁,家庭比較貧困的情況下,做子女的如果不好好工作,讓父母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這也是一種不孝。

因為父母為了孩子,也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讓孩子們能健康成長,衣食無憂。

為人子女,若不能讓父母安享晚年,那必然是一種不孝順的表現。

雖然趙岐與孟子對於「無後為大」的理解有所分歧,但是弘揚孝道精神,在現代社會也是必須的。

我們應注重的是如何盡好孝道,而不必過分糾結個別字詞。

孔子曾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道的本質在於德,來源於教化。

無論哪個時代,傳揚孝道,培養孝心,都是不可或缺的。

點個「贊」「在看」分享給更多的人了解,讓我們一起傳遞中華孝道,弘揚傳統美德!

-END-

|文章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大寶老師

相關焦點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個是什麼呢?
    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多人以為是說最大的不孝順,就是沒能為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知道另外兩個是什麼嗎?
    我們經常說「百善孝為先」;還有古代蒙學教材,教授孩童說「首孝悌,次見聞」;還有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毀」等等。孝之一字,已經深入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融入到了我們的血液裡。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宗接代是孝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那麼,你知道「不孝有三」中的另外兩個是指什麼呢?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與傳宗接代無關
    完整版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什麼意思呢?孟子說,不孝有幾種情況,無後是其中最嚴重的。「舜不告而娶」就是「無後」,問題很嚴重!不告而娶,指沒有告訴父母而娶妻。可娶妻是生兒育女的關鍵步驟,是為「製造後代」做鋪墊的,這怎麼會是「無後」呢,怎麼就不孝了呢?邏輯不通啊!因為,「無後」根本就不是「沒有後代」的意思,而應該理解成「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不孝有幾種,沒有盡到後代責任,沒有遵守做一個晚輩的禮制規矩是最不孝的一種。
  • 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的《孟子·離婁上》,孟子他老人家認為不孝順的表現有很多種,但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是最不孝順的。「無後為大」,這裡指的無後並不是說沒有後代的意思,而是指沒有盡到後輩應盡的本分。
  • 古人常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是啥?
    我們經常說「百善孝為先」;還有古代蒙學教材,教授孩童說「首孝悌,次見聞」;還有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毀」等等。孝之一字,已經深入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融入到了我們的血液裡。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宗接代是孝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那麼,你知道「不孝有三」中的另外兩個是指什麼呢?「無後」真的指沒有子嗣嗎?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大不孝是啥?
    這時候,很多父母便會抓狂的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難道也不為家族考慮麼?」一些聰明的90後便會反問:「那另外兩大不孝是什麼?」很多父母都會被問的啞口無言。今天龍大姐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另外兩大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的《孟子·離婁上》。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意思
    ,無後為大」的真實意思。一個人能夠仁德居心,遵從孝道,在家庭就能夠愛護家人、孝養父母,而不會成為不孝的逆子;在工作中就能夠盡職盡責、忠義行事,而不會成為自私自利、貪贓枉法、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漢奸;對於自身,則可以成為頂天立地的聖賢君子,而不會成為只知吃喝享樂、危害社會的敗類。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揭露人性,但是鮮為人知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揭露人性,鮮為人知俗語文化已經在中國經歷了兩千年的歷史。只要有人們聚集說話的場合,就會有俗語的產生和傳播。俗語是勞動人民通過不斷觀察事物、了解現象,並結合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文化。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些被斷章取義後曲解千年的名句
    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今的意思: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底啥意思,不生娃就不孝?專家:謬誤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最早出自孟子之口,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它已然成為流傳極為廣泛的俗語,頻繁出現於文學小說、影視作品之中。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在侍母與嗣後之間權衡時,他母親就說出了這句話,意思很明顯:孝順是次要的,飼養後代才最要緊。
  • 【講點兒法】你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正含義嗎?
    【講點兒法】你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正含義嗎?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離婁上》)孟子說這話也有兩千多年了,一直以來諸多觀點都默認「無後」為沒有後代的意思。但是近幾年來,屢屢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無後為大」這句話一直被人誤解。他們認為,「無後」應該解釋為「不盡後輩的本分」。
  • 不孝有三,退家族群為大
    他們會說,「都是一家人,你怎麼有臉退群?!」慢慢地我們明白了,在微信時代,「不孝有三,退群為大」。最後,我們都變成了群裡的一個頭像,那個假裝不在的人。養生謠言貼:「不孝有三,闢謠其次」你以為家族群有「家族」兩個字
  • 退休證為什麼要弄兩個顏色?紅色和藍色有什麼不同?漲知識了
    退休證為什麼要弄兩個顏色?紅色和藍色有什麼不同?漲知識了你身邊有退休的人嗎?如果你有留意的話,他們退休證的顏色又是什麼色呢?紅色還是藍色?無論是什麼身份的退休人員,退休證的顏色大多就是這兩種。那麼,這兩種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個小話題。
  • 不孝有三,半夜叫醒媽媽做番茄炒蛋為大
    而這種對待有個底線,叫做「不能低於路人」。什麼意思?你不好意思對陌生人做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對你愛的人去做。不然就是典型的「被愛的有恃無恐」,仗著人家喜歡你無法無天。你會因為不知道先放番茄還是先放蛋,大半夜4點鐘打電話問你大學上鋪的同學,學車認識的小夥伴,或是把鄰居敲醒嗎?你絕對不會。因為後果會很酸爽。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讓我們在人生發展之中不會迷茫,而在中國人的孝道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孝道是中國曆朝歷代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在農村老一輩的人之中經常對我們說一輩的人不孝,輩輩的人不孝,相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一點是,但具體的發展過程和源流卻需要我們這些專業的學者去普及,方能夠在社會之中形成一種廣泛傳播。
  • 同為阿迪達斯,「三道槓」真的比「三葉草」更高端嗎?看完漲知識
    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注意過,其實阿迪達斯的logo不止一種。一般來說,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三條槓」logo,另外一個「三葉草」logo,喜歡潮流的年輕人會更為熟悉。
  • 什麼是90後?兩個詞:無所畏,無所謂
    話音剛落,她直屬團隊就走了三分之一,幾乎都是90後。她苦笑說,幹嘛那麼在意呀,不過就是老闆一句戲言嘛。我說你錯了,什麼叫戲言?想當老闆,說話就得算數好嗎!感謝自己寫這個職場公眾號!為了搞懂職場人特別是年輕職場人喜歡什麼,我平時很留意90後的思維方式。在我看來,比起90前,90後的特點就是「又直又硬」。直是直接。像上面取消漲薪的事,70後搖搖頭就過去了,80後員工可能會在茶水間吐槽幾句。
  • 被嗆「無後不孝」,《延禧攻略》編劇於正高情商回應生子傳聞
    知名編劇、製作人於正,出品過許多夯劇如《宮鎖心玉》、《陸貞傳奇》等,當然不能漏掉近年話題大作《延禧宮略》,因此捧紅了楊冪、趙麗穎 、陳曉、吳謹言等當今演藝圈一線紅星,而在圈內有著不凡成就的他,竟被網友嗆沒讓媽媽抱孫「不孝」,瘋傳於正早在國外找代理孕母產子, 今他對此親上火線怒回應。
  • 貴的錢包,有什麼作用,漲知識了!
    貴的錢包,有什麼作用,漲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