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善人才建設體系 技能「小將」加速壯大

2020-12-26 中國經濟導報網

上海完善人才建設體系 技能「小將」加速壯大

作者:繆曉琴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管道與制暖項目金牌獲得者陳宇航正在參賽。本版圖片由上海市人社局提供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繆曉琴

    年紀很輕卻實力超群,新一代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崛起點亮了上海的未來。12月14日,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海代表團在熱烈的歡迎掌聲中載譽歸來。10枚金牌、10枚銀牌、7枚銅牌和45個優勝獎,上海參賽選手奮勇拼搏、屢創佳績,展現了上海技能事業發展的豐碩成果。
    近年來,上海加快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工程,努力構建一支數量龐大、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同時,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評價體系、激勵機制不斷優化完善,成為促進就業創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企業「大臺」助力「小將」連得佳績

    一項技能要最大程度化為生產力,培養人才的主體必須是企業。1999年出生的「小將」陳宇航,經過3天6大模塊的激烈比拼,獲得「管道與制暖工程」項目金牌,順利取得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入場券。回顧成才道路,他深有體會地表示:「萬裡之船,成於羅盤。能夠取得冠軍,離不開中建八局領導、同事對我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在我背後默默付出的教練團隊。」
    近年來,上海市人社局積極發揮行業企業的主體作用,強化人才培養供給端,暢通人才發展路徑。依託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大企業、行業協會、工業園區,建立面向上下遊企業開放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130家,覆蓋重點產業領域,輻射帶動行業企業技能人才培養。
    管道與制暖工程是世界技能大賽比賽內容之一,不僅考驗參賽者嚴謹的專業態度,還要求其具備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空間的立體感知力。陳宇航是中建八局一公司的一名基層員工,20歲出頭就已成長為高級技師,並連續三屆入圍該項目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隊。
    在大賽準備階段,企業為助力陳宇航繼續取得佳績,給他量身打造了實訓基地,並借鑑國內外先進訓練理念,組成了專業訓練團隊,進行理論和實踐指導。陳宇航每天堅持科學訓練,創作大量不同的圖紙,構思新的安裝方案,日積月累不斷增強錘鍊專業能力。在比賽中,陳宇航以沉著冷靜的心態、成熟穩健的操作,連續攻克多個難題並突出重圍,最終奪得金牌。
    為了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上海市對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制度、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予以專項資助,發揮高技能人才在工藝創新、技術推廣、技能傳承上的帶動作用。目前上海市通過實施「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資助」計劃,已資助首席技師2011人,上海市技能大師工作室252個,資助資金超億元。
    在政策引導支持下,中建八局越發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培養。企業整合多方資源成立「陳宇航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為以點帶面推動青年人才快速進步,創造了開闊視野、展現才能、提升技能的職業發展平臺。工作室定期與各個院校開展交流,幫助技能人才發現自身短板不足,不斷改正和完善技術水平,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社團「傳幫帶」,木工「結碩果」

    一項技術能否保持生命力,有年輕人樂於傳承是最重要的。我國傳統木工曾創造無數飛簷鬥拱、精緻家具,榫卯工藝更成為世博中國館「東方之冠」的構思源泉。在本次技能大賽精細木工項目中,年僅18歲的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學生孫巖取得了金牌。通過鼓勵院校開展技能培訓,推動校企合作「傳幫帶」,上海為熱愛傳統工藝的技能人才提供了廣闊的成長天地。
    本次大賽要求每位選手製作一個形似窗欞的木製框架,比賽分3天完成,總時間被限定在15個小時內。裁判根據國際水準,對作品的做工精細度、榫卯加工光滑度和拼接鬆緊度、圖紙還原精準度等提出了嚴格要求。比賽不僅考量技術,更考驗耐力和心理素質,極具挑戰性。在比賽過程中,孫巖充分施展平時刻苦訓練的高超技能,顯微測量屏息凝神,投影放樣毫釐不差,切割鑽孔有條不紊,組裝打磨精益求精,將每一個步驟都做得規範精準。
    是什麼讓這位「00後」能夠排除幹擾,靜下心來鑽研這門外行看來非常枯燥的工種?「當初看到創意木工社團氛圍比較熱鬧,而且與我學的建築專業對口,所以就加入了。」孫巖表示,剛開始是興趣使然,而學校提供的培訓平臺讓他真正入門,並逐步掌握了傳統木工的精妙技藝。
    近年來,上海出臺《關於開展本市職業院校育訓結合激勵計劃的指導意見》,建立職業院校績效工資與其承擔職業技能培訓任務相掛鈎的考核機制,提升院校開展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為對木工感興趣的學生設立創意木工社團,並與業內企業合作配備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學習製作木馬、花格窗扇、傳統建築模型等作品,在社團活動中領略傳統木工的魅力。如今,這個木工社團已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技能大賽「精細木工」國家集訓基地。此次學校參加技能大賽的選手就是從中選拔出來的,其餘的木工社成員也作為人才梯隊,在課餘時間堅持參與訓練。
    進入木工社團後,孫巖對精細木工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經過學校和市專家教練的共同輔導,他最終脫穎而出,登上了本次大賽的最高領獎臺。談到今後的職業發展,孫巖表示:「木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他希望在畢業後開一家小木工作坊,給人們做私人定製的木工,並通過自己的不斷創新讓這項技藝發揚光大,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此外,上海正積極優化政策,張開雙臂歡迎高技能人才落戶。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長張嵐表示,在國家層面獎勵政策的基礎上,上海將對本屆全國技能大賽的上海優勝選手、專家團隊,給予相應配套獎勵,為非上海戶籍的獲獎選手提供優先落戶的機會;對緊缺急需的技師、高級技師則予以直接落戶。

相關焦點

  • 全省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人員暨職業體系建設培訓班順利舉辦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專家隊伍和職業體系建設,提升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確保技能人才評價質量。2020年11月23日-25日,全省技能人才評價命(審)題人員暨職業體系建設培訓班在成都順利舉辦。
  • 地方「十四五」規劃建議陸續出臺:科技創新、都市圈建設、吸引人才...
    據界面新聞梳理,截止到12月11日,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在內的十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科技創新、都市圈建設,吸引人才等成為地方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 上海技能人才平均年收入超過不少白領,有人酸了:對本碩不公平?
    日前上海發布的企業技能人才市場工資價位顯示,2019年上海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資已經達到12.79萬元,比去年全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11.50萬元的平均工資還要高出一截。但是,與之相對的則是技能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供不應求技能人才隊伍是支撐製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發展實體經濟的基礎力量,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寶貴人力資源
  • 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放給企業
    記者獲悉,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多地已部署加速推進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主」。《通知》比較系統地明確了企業在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中的自主權,包括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依託企業開發評價標準規範、自主運用評價方法、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評價、貫通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等。
  • 山東12部門印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需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關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省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聯合制定了《山東省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有關要點如下
  •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召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啟動會
    2020年6月18日,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在特瑞碩先進位造培訓中心召開了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啟動會。張宗華常務副校長介紹了項目建設重點內容、思路及進展情況。籤訂了項目建設任務書,並頒發了項目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聘書。
  • 上海技能人才通過應用型職業教育登「雲」逐夢
    >2020-12-23 第05版:聚焦長三角 大 | 中 | 小
  • 今天,我們怎樣培養高技能人才
    目前,我國有技術工人(技能勞動者)近1.7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萬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興戰略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的任務十分迫切。光明智庫約請專家圍繞如何培養高技能人才深入探討,並邀請大國工匠代表講述親歷與心聲。
  • 文創、設計企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將建立完善
    鼓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培養納入職業教育體系,發揮職業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重點建設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創新專業點。推動民間傳統手工藝傳承模式改革,培養一批具有文化創新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完善政府獎勵、用人單位獎勵和社會獎勵互為補充的多層次創意和設計人才獎勵體系,對各類創意和設計人才的創作活動、學習深造、國際交流等進行獎勵和資助。加強創業孵化,加大對創意和設計人才創業創新的扶持力度。規範和鼓勵舉辦國際化、專業化的創意和設計競賽活動,促進創意和設計人才的創新成果展示交易。積極利用各類引才引智計劃,引進海外高端人才。
  • 完善工作保障體系 託起美好生活
    原標題:完善工作保障體系 託起美好生活   「貧困戶要是掌握了一門生存技能,就有更多機會改變生活現狀。」
  • 完善疾控體系,織密健康「防護網」
    ,建設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快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斷完善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切實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進一步建設機制完善、力量集中的疾控體系 光明智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我國疾控體系面臨的一次大考。從此次疫情防控的實戰檢驗來看,我國疾控體系還有哪些方面亟待完善?
  • 乾貨|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重磅發布
    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 定製培養方案、專業培訓團隊…… 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  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對標上海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原標題:對標上海完善醫療服務體系   大連海事大學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據新華社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10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賽選手和廣大技能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
  • 向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評價機制邁進——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
    記者獲悉,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多地已部署加速推進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主」。《通知》比較系統地明確了企業在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中的自主權,包括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依託企業開發評價標準規範、自主運用評價方法、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評價、貫通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等。
  • 中共中央: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加強學風建設,堅守學術誠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
  • 問策上海2015|後疫情時代,亟需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
    產業鏈重新整合,勢將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對新一輪高科技人才的爭奪。一些西方國家已經開始減少一般技術移民的配額,轉而大量增加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的配額。不僅如此,一些地區利用科技創新成果孵化需要高投入、存在高風險等特點,專門圍繞上海培育成型的人才團隊開展引才工作,通過在收入、土地使用、生活和榮譽等方面給予更高待遇,吸引企業和人才團隊整體遷移。可以預期,疫情後國內熱點區域之間的高科技人才競爭將更為激烈。四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將加速,上海在人才政策協同中的龍頭作用有待提升。
  •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逾千萬
    12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經過多年的建設,上海已經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以及門類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也有明顯的提升,金融發展環境、人才儲備、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營商環境持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