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腹地的新龍縣,地處高原峽谷、交通不便和物資儲備不足。面對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物資告急。在防控緊要關頭,廣東省援川前方工作組以及駐新龍縣小組迅速向廣州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和協調。在自身防控嚴峻形勢下,支援地廣州市政企各界也時刻關注受援地疫情動態,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三月的新龍,高原的春意漸濃,廣東援建大蓋鎮的湯孔村食用菌基地項目,正在緊張施工。
援建項目開工復工
三月的新龍,高原的春意漸濃,桃花、梨花、油菜花……百花爭豔。新龍縣及時召開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領導小組會議暨對口支援工作安排部署會,推動「緊抓防疫不鬆懈、復工生產不停頓」,及時組織援建項目復工復產。廣東援建大蓋鎮的湯孔村食用菌基地項目,正在緊張施工,能聽到挖掘機「轟隆轟隆」的聲音。再過兩個月,這裡將建成30個高標準大棚,750平方米的原料廠房現代化食用菌產業園。
據悉,這只是廣州市對口幫扶新龍縣大蓋鎮湯孔村產業項目之一,另外兩個產業項目土豆種植基地和犏母牛養殖小區已於去年完工投產。大蓋鎮鎮長充擁忠告訴我們,「去年,在縣發改局和廣州市的指導幫扶下,湯孔村種植了200餘畝高原特色土豆,銷售了44507斤,銷售額達15.5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1571.82元,戶均增收3994元,人均增收692元,就在3月16日,我們才為村民分了紅。」
抗疫取得積極成果
2月以來,廣州市政府向新龍縣無償調撥1萬個口罩(含N95口罩5000個),廣州市公安局向甘孜州公安局捐贈1萬個口罩,廣州華潤熱電有限公司向沙堆鄉捐贈0.5噸消毒液,粵旺集團向新龍縣捐贈1萬個口罩……這一批批物資跨越千裡接續馳援,無異於雪中送炭,不僅帶來了廣州市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誼,更增添了東西同心、共戰疫情、奪取防疫戰勝利的信心和勇氣。目前,新龍縣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果,實現了零疑似、零確診。廣州市對口支援將慎終如始,積極助力新龍縣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攜手奪取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
產業合作春耕開播
一年之計在於春。當前,雪域高原已進入春耕期。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家高新科技企業——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時刻關注新龍縣春耕信息,積極做好種子、種苗、農機具等備耕物資。當具備復耕條件後第一時間便組織人力趕赴新龍縣,於3月24日正式在新龍縣宜新農業科技示範園開播開種。
宜新農業科技示範園是東西部扶貧產業合作項目。去年8月,廣東粵旺農業集團與新龍縣籤訂了合作協議,由粵旺集團投資2000萬元,打造集「種養加」「農商旅」結合的高原現代生態農業園區。去年底,5個入股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就領到了20萬元的首期租金,447戶1744名村民拿到了分紅。
勞務協作有序推進
為了動員貧困戶走出大山,到沿海務工增收,廣東省援川幹部、新龍縣常委副縣長黎國林深入貧困村戶,親切地與村民拉家常、問冷暖、做動員,「去年的收入怎麼樣?家裡的年輕人都找到工作了嗎?有沒有想到廣東去工作的?我們幫大家聯繫企業,到時再統一送大家過去。」
「在廣東企業工作不僅能領到工資,還有五險一金,安排宿舍,能堅持留下來的話還有額外的補貼,時間越長補貼越高。」新龍縣發改局局長陳中鋒也在一旁積極鼓勵村裡年輕人。
19歲的格絨巴姆心動了,提出想到廣東試試,主動詢問起廣東的情況來。交談期間,21歲的白瑪多吉也聞訊趕來。兩天後,又有3個人報了名。
目前,新龍縣正在全面摸查有意願外出務工就業的人員名單,組織企業對接。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因疫情導致的企業招工難,另一方面是為了通過勞務輸出提高村民收入、增長見識,為鄉村振興儲備人才。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程依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