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名言說的好:當你習慣了被人拒絕,說明你已開始成熟。當你懂得拒絕別人,說明你已學會愛護自己。
是啊,當我們對於別人的拒絕不再感到臉紅,習以為常,說明我們的心智已變得成熟,對於得到和失去能保持平淡的心情。
而當我們真正能夠學會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時,則說明我們已走向成熟,明白餘生不長,要好好愛自己了。
不想被別人利用,不想自己的時間被那些不相關的人事佔有,也不想讓自己活的太累。
該拒絕的時候,就拒絕,身心不累。該不友好的時候就要學會不友好,這樣才會活得輕鬆、自在。愛自己,從學會拒絕開始。
一、果斷地學會說「不」,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同事小咪,以前特別心軟,走路害怕踩死一隻螞蟻,在單位裡特別好說話,誰叫誰到。可是自從小咪生了一場大病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心變得特「硬」。
這不,昨天領導找小咪談話,讓她頂替某個同事做班主任,被小咪一口回絕了。不管領導說多少好話,都被小咪有力的給駁回去了。
領導悻悻走後,同事們都向小咪豎起了大拇指,點讚她厲害。
因為小咪半年前剛做過心臟換瓣手術,上班才一個月,理應是單位照顧的對象。可是,單位需要用人時,有些細節,領導並不能考慮周全。
這個時刻,只有自己最懂得自己,也只有自己最能保護自己,愛自己的身體,就是愛自己的家庭。
如果這次小咪心軟接受工作,自己的身體吃不消,身體出現什麼意外,那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悲劇。
單位離開某一個人,照樣轉動,可是一個家庭離開了一個人,就是塌天大禍。終究,誰也不想看到這種悲劇發生。所以,關鍵時刻,只有自己學會婉轉拒絕,才能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
小咪告訴我們,以前就是因為自己不懂得拒絕,才害苦了自己:
在家裡,又要帶孩子讀書上學,還要做家務,而老公不但不懂得體諒小咪,相反,還說小咪沒有把孩子照顧好,說孩子的成績不好,完全是小咪的責任,一個教育工作者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而小咪也很無奈,她將自己大把大把的時間都交給了自己的工作,那時,她既是班主任,又是級部主任,每天忙得團團轉,總是工作到很晚很晚才會回家。
到家裡精疲力竭,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再去過問孩子的功課。而老公總是窩在沙發裡看手機,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小咪一個人承擔似的。
還有在單位裡,明明知道自己已經病重,心臟不堪負荷,爬上二樓都要喘半天,還在繼續工作,就是不好意思拒絕領導分配的工作任務。
直到有一天小咪自己感覺吃不消了,才大發雷霆,和家人狠狠吵了一架,然後,老公見小咪身體不行了,才有所覺悟,主動幹起了家裡的大小事務。再也不對小咪指手畫腳了。
一場重病之後,讓小咪徹悟了很多,讓她懂得了:拒絕,就是愛自己的開始。再不懂得拒絕,一切都晚了。
二、不拒絕,有可能害慘自己。
有一個熟人,他在銀行工作。他是個熱心腸的人,平常對人也比較熱情。同學、朋友有個什麼難處,找到他,只要他能幫的忙,他都會盡力幫一幫。大家背後都叫他「好人」。
可是,這世上有些忙能幫,有些忙不能幫。要區別對待。否則,就會上演農夫和蛇的故事。
他的一個同學投資開發牧場,找他擔保拿貸款。有人在背後提醒他,說他的這個同學人品不行,做事不靠譜,不能給他擔保做貸款。
然而,我的這個熟人,為人心善,見找自己擔保做貸款的人是自己的同學,覺得拒絕不好。猶豫再三,最終,還是答應給他擔保做了100萬的貸款。
果然,他的這個同學真的不靠譜,牧場開發沒有成功,貸款還不起,他自己卻逃跑了。害得我們熟悉的那個人,要做多年的牢。
有時,我們會覺得拒絕真的很難。但是明確自己的界限並學著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才是學會關心自己的最好的方式。
有人說:學會拒絕,沒人會感激你的善良, 他們只會得寸進尺。
是的,我認識的那個熟人,他就因為自己不懂得拒絕,不好意思拒絕,被同學害得很慘,而他的同學本是犯事之人,自己卻逍遙法外,讓自己的同學頂替他去坐牢。
拒絕也是一門藝術,學會拒絕,我們的善良,才會變得更有意義。善良本是無辜的,但過度的善良,只會害了自己。讓我們在學會拒絕中長大,不要讓善良成為我們的致命傷。
有時候,我們學會拒絕,才能遠離不必要的負擔,我們學會拒絕,才能避免受傷的總是自己,當心無牽掛的時候,我們才會活得更輕鬆自如。
餘生,讓我們做一個真正高層次的人,既有吸引別人的魅力,更有拒絕別人的能力。有時候,我們只有做到拒人於千裡之外,我們才能保持自己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