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的戰鬥軍糧大揭秘,真的是葷素搭配還有足夠營養嗎?

2020-12-14 騰訊網

提到二戰當中的德國,你能想起什麼?是「沙漠之狐」隆美爾,還是「閃擊戰之父」古德裡安;是狂妄自大的赫爾曼·戈林,還是「突擊戰之王」曼斯坦因?除了這些名留青史的德軍將領之外,二戰中的德國在戰術素養、後勤補給方面也是做的相當出色,表現得可圈可點。

作為後勤補給當中的重點,軍糧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德軍在二戰中的夥食。看一看德軍的口糧是否也像他研發的武器一樣,在戰場上「無人匹敵」呢?

一、離不開的麵包

跟蘇軍一樣,德軍在二戰中的主食也是麵包。以黑麥麵包為主,此外還有麵包幹、罐頭麵包、餅乾麵包等。德軍將這樣的麵包統稱為「Kommissbrot」,意為軍用麵包。為了更好地保存,麵包一般會做的很硬,食用時搭配罐頭或者湯。除了麵包之外,土豆也是德軍的主食之一。

為了確保部隊的主食供應,野戰部隊所在的師團都會有麵包中隊,一個中隊相當於一個排的兵力。通常配備2輛烤箱車、1輛和面機車 、1輛6.5千瓦發電機車、5輛運輸車,人數上包括1名軍官,46名士兵(其中30名為麵包師)負責所屬師團的食物供應,每天做15000人食用的麵包。

根據德軍的戰時口糧安排,每名德國士兵的主食是750克這樣的黑麥麵包和土豆,或者700克麵包+320克土豆。以東線德軍為例,食品先由後勤部門收集在各佔領區內的倉庫,由集團軍群後方的火車終點站輸送。然後抵達各個集團軍,軍和師的火車站。有時後方集團軍群倉庫內的物資將會送至集團軍的後勤站,然後經由軍倉庫或者直接送出到各師的補給點。然後各師內的團和營分配好物資,最終送往前線。

二、嚴格的口糧標準

德軍的夥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一天飲食的50%。根據德軍高層的要求,前線作戰的士兵的夥食被分為四級:I級,戰鬥地域; II 級,佔領區;III級,本土駐守部隊;IV級,國內辦公機構文職人員。

首先是l級,屬於德軍最優先的配給標準。主要是:黑麥麵包750克、黃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45克、香腸(生罐裝食物)120克(有時是燻魚)、果醬或人造蜂蜜200克、土豆750克、肉類120克、蔬菜或動物脂肪45克、調料15克、咖啡豆(有時以紅茶代替)8克、巧克力或糖果1袋、香菸紙7卷、菸草2卷。

武裝黨衛軍的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裝甲師」比較特殊,該師將常規配給的菸草全部以糖果代替。而酒精飲料則以牛奶代替。因為這個師的士兵都是1926年出生的,到1945年不過才19歲,都是一群年輕的孩子,為了保護未成年人,他們的菸酒都被用糖果牛奶代替。

ll級的標準是:黑麥麵包700克、帶骨鮮肉107克、黃豆粉7克、魚肉(無頭)30克、土豆320克、蔬菜水果250克、蘆筍80克、布丁粉20克、煉乳25克、鹽15克、點心3克、辣味調料1克、奶油與脂肪50克、咖啡9克、糖5克。

lll級的標準是:黑麥麵包700克、帶骨鮮肉90克、黃豆粉7克、魚肉(無頭)30克、土豆320克、蔬菜水果250克、蘆筍80克、布丁粉20克、煉乳25克、鹽15克、點心3克、辣味調料1克、奶油與脂肪40克、咖啡9克、糖30克。

IV級的標準是:黑麥麵包600克、帶骨鮮肉56克、黃豆粉7克、魚肉(無頭)30克、土豆320克、蔬菜水果250克、蘆筍80克、布丁粉20克、煉乳25克、鹽15克、點心3克、辣味調料1克、奶油與脂肪35克、咖啡9克、糖30克。

除基本口糧外,德軍還有行軍食物和戰鬥食物,用於部隊行進途中的食物補給。行軍食物是供應給行軍途中部隊的夥食,不可進行烹飪。具體包括黑麥麵包700克、凍肉或芝士200克、黃油60克、咖啡9克或紅茶6克、砂糖10克、 菸草6卷,這些食物用罐頭和紙包好,放入紙箱內。每人每次領取3-4份。

1943年研製出來的戰鬥食物屬於無需烹飪的特殊食物,特點是熱量高而且方便攜帶,在分類上還分為大型戰鬥食物和近距離戰鬥食物兩種,只供應給前線作戰部隊。主要包括:餅乾,糖果,罐裝巧克力和菸草,這些食物裝在補給車上,然後在出擊前由指揮官下令食用。

但並不是每一個德軍部隊都有如此好的食物供應,駐紮在非洲的德軍兵團就遇到了難題。由於非洲天氣十分炎熱,一些原本在歐洲可以保存的主食到了非洲之後出現了變質的情況,因此當地的德軍被迫食用幹豆和堅硬的黑麵包代替原本的馬鈴薯和白麵包。

塗抹在麵包上的黃油也被橄欖油所取代,但德軍士兵對此感到十分不適應,由於提供的食物淡而無味且十分不穩定,大大地影響了前線德軍的作戰士氣。由於食物中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許多年輕的德國士兵因為缺乏維生素出現敗血症的症狀,牙齦出血,牙齒脫落等等。就連德軍指揮官隆美爾都患上了嚴重的胃病。

1942年在史達林格勒作戰的德軍,在戰爭後半段也出現了斷糧的情況,嚴重時每名士兵只有50克麵包,15個士兵共吃1000克土豆的情況。

三、咖啡、香腸,副食一個都不能少

在人們的印象中,德國人只對啤酒感興趣。殊不知,咖啡才是他們日常的最愛。當時歐洲的咖啡豆主要通過漢堡港進口,因此,戰前的德國在此儲存了大量咖啡豆。戰爭爆發後,咖啡豆的進口量也跟著劇減。

不過,德國在1939年戰爭爆發前就推行了咖啡配給制,而且從戰前開始就利用麥芽和菊苣根製作代用咖啡,從而保證了戰時咖啡的供應。戰爭當中,德軍士兵也配發了這種代用咖啡,但是味道卻令人不敢恭維,十分地難喝。但即使這樣,德軍士兵依然沒有減少對咖啡的喜愛。

而德國人的另一個最愛——香腸,二戰當中也是士兵口中難得的美味。在l類口糧標準中,120克的香腸是士兵最愛的食物之一。這些香腸大部分是由軍隊的食堂人員製作的,雖然在戰爭後期香腸質量也出現了下降,甚至出現了用牛血來製作香腸的情況。但作為重要副食品的香腸依然是雷打不動的口糧配備。

四、美國有可口可樂,德國有芬達

二戰時期,可口可樂通過強大的公關。把普通的飲料搖身一變,成為了美軍的重要的戰略物資,隨著美軍的腳步,可口可樂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世界的各個地方都有了可口可樂的影子。1939年,可口可樂正式在德國建廠,不久就擁有了40多個灌裝廠和600多家分銷商,德軍士兵也和美軍士兵一樣喝起了大洋彼岸的可口可樂。

但好景不長,1940年由於納粹德國的戰爭侵略,美國政府對其實行了貿易禁運。製造可口可樂的可樂原漿無法進口了,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面臨著士兵無飲料可喝的窘迫局面。

時任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的負責人馬克思·凱斯號召手下的員工開動腦筋,研製出一款能夠代替可口可樂的新型飲料。一名技術員突發奇想,利用乳清、食用色素和果汁殘渣製作出了一款新的飲料,起名為「芬達」。有趣的是,「芬達」的英文名為「Fanta」,頗為像英語「Fantasy」和德語「Fantasie」,意思為「幻想」,這也表示「芬達」是一款頗具想像力而創造出的飲料。

從此,德軍終於有了一款可以媲美可口可樂的新型飲料。1943年芬達共賣出了300萬瓶,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現在最熟悉的橙子口味。據說希特勒也是芬達的忠實擁躉,戰後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與母公司重新合併,「芬達」系列也在重新修改配方後,於1955年被推廣向全世界,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汽水飲料。

結語

二戰時期的德軍的夥食,雖然不及美國的豐富多彩,口味上不如日本的貼近大眾。但作為戰時軍糧來說,在營養的搭配上和種類的選擇上,還是比較豐富的。由於在戰爭後期出現了口糧短缺的問題,德國在整個二戰後期戰事節節敗退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參考資料:

1. 《二戰各國軍糧大全——德國篇》

2. 《二戰德國史1933-1945》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德國》

相關焦點

  • 揭開二戰日軍軍糧神秘面紗,葷素搭配還很有營養
    對待戰俘和平民的殘忍程度,甚至令殺人不眨眼的納粹德國軍人都感到不寒而慄,用「惡魔」一詞來形容二戰時期的日軍部隊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了。雖然在戰爭中,日軍並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精彩戰役,但在後勤補給方面,日軍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尤其是在軍糧方面,精細程度絲毫不比美軍的後勤補給差,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日軍在二戰中的夥食到底怎樣。
  • 二戰各國的軍糧對比,戰爭勝負不言而喻
    這個定量標準在爆發戰鬥的時期還會略微增加。 眾所周知,在作戰時期由於巨大的精神消耗和體力消耗,所以對於士兵來說營養的補充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吃不飽飯哪有力氣打仗,對於日軍來說,這份食譜如果能夠保持也僅僅是勉強夠用而已,所以日本當時還花大價錢購入了美國的牛肉罐頭,牛肉具有極高的熱量和蛋白質,能夠及時補充所需。
  • 納粹德國「人類之泉」計劃揭秘,納粹為什麼對這些孩子感興趣?
    而為了達成這個核心目標,納粹在其執政期間,除了鼓勵生育,希望增加以德國為代表的「雅利安」人口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泉」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是納粹黨衛隊頭目希姆萊主導實施的一項種族計劃,這個政策當時是在被其佔領的許多國家一同實施的,但在不同國家的實施方法卻各有不同,其中既有被包裝的「看上去很美」的部分,也有從頭到尾都透著反人類氣息的部分。
  • 納粹德國軍服的高度,幾乎所有現代軍服都達不到,真的嗎?
    大家好,說到二戰,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二戰中的很多經典戰術比如古德裡安閃電戰,經典軍備比如德國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等等都成了包括小編在內的眾多軍迷的熱議話題。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軍裝,簡直是太帥了,就事論事,不談其它,二戰時期德國的軍裝恐怕放在今天也能排到數一數二的位置吧!
  • 誰家軍糧最奢侈?意軍紅酒比子彈多,此國軍糧能換3箱美國軍糧
    當然在戰爭中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人,所以單兵素質和單兵戰鬥能力顯得至關重要。擁有充足的後勤補給,能夠大大提高單兵作戰能力,那到底誰家軍糧最奢侈呢?俄每天必喝茶,此國的軍糧更是能換3箱美國軍糧。二戰時期,義大利除了因為搞笑擔當的角色設定出名外,還因為軍糧的豐富多樣被其他國家士兵羨慕。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戰略轟炸機Ho229/Go229戰鬥轟炸機,當時由當時著名的霍頓兄弟設計製造,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沒有垂直尾翼的飛機,沒了垂直尾翼就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再加上整個機身的v字型設計,以及塗上了可吸收雷達波的黑膠,和木炭的混合物塗層,說是隱身轟炸機也毫不為過。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之所以德國有這麼多黑科技是因為德國的教育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下下納粹德國在瘋狂軍事工業發展下都有那些令人昨舌的黑科技。 有人分析是德國斯圖卡轟炸機扔下了巨型炸彈,有的說是德國派遣間諜破壞的。直到戰爭結束後很長時間,美國某軍事刊物才披露真相,說是在清理廢墟時發現有個直徑特別大的彈坑,德軍使用超重型火炮發射的巨型炮彈擊中了彈藥庫,引起鏈式反應般的彈藥爆炸,毀滅了這座無比堅固的地下建築物。
  • 畢競悅:德國如何反思納粹
    對於德國戰後的走向,盟軍起了很大作用,在反思納粹方面也是如此。二戰後,美國人立即在自己的佔領區啟動了再教育和去納粹化計劃,目的是在德國的公共生活中廢除納粹黨,粉碎其根基,播下民主和自由的種子。為此,佔領德國的美國軍隊組織了一群心理學家和其他領域專家對德國人進行研究。在蘇聯佔領區,則強調對納粹分子實行集體懲罰,並且從一切生活領域中消除納粹主義。
  • 講座︱高林:納粹的上臺真的是靠民主制度和人民的選擇嗎?
    這套著作在英國出版的時候引起非常大的震動,迄今為止也都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關於納粹德國的一部權威的全史。本書整合了半個多世紀,從1945年之後對納粹德國將近五十幾年的研究資料,從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等等角度全景式講述納粹德國,而且這套書的目標讀者是那些普通讀者,那些對納粹德國一無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想要知道更多的普通人。
  • 在納粹德國,女人的根本角色就是生孩子
    一、納粹對女性的定位一戰之後,希特勒認為,西方文明,尤其是德國面臨著衰敗局面。要想逆天改命,就必須建立一個團結統一、血統純正、時刻準備戰鬥的國家。因為只有純正的種族,沒有受到外界因素侵擾而退化的種族,才能奮起戰鬥,並且取得勝利。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僅1937年1年內,全德約有1000萬人參加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一時間納粹報刊、電臺和電影廣為宣傳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納粹德國的工人也成為可能。」德國還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聲稱,德國要實現「每個德意志職工擁有一輛小汽車」。納粹的政治牛皮不完全是吹的。
  • 電影《無恥混蛋》裡的猶太美女蘇珊娜與納粹戰鬥英雄之間有愛情嗎
    梅拉尼·羅蘭兩大女主與導演合拍蘇珊娜一家人住在法國,在納粹佔領法國期間,她和家人藏在鄰居的地板下面來躲避納粹的追捕。一名獨自擊殺200多人的納粹戰鬥英雄德裡克愛上了美麗的蘇珊娜,他很了解電影,知道很多電影知識,也認識很多高官和電影導演,同時他還是即將上映,以他為藍本拍攝的納粹宣傳電影《國家的驕傲》中的男主角。幾次碰面,德裡克對蘇珊娜的追求非常恰當得體。
  • 垂死掙扎的最後選擇,納粹德國的「人民衝鋒隊」,難逃覆滅的命運
    曾經被納粹所佔領的領土也重新獲得了解放,納粹走向最後的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命運。為了延續第三帝國所謂的"榮光",納粹決定成立一支由普通民眾組成的武裝組織,來對抗即將進入德國領土的盟軍部隊。除了招聘更多的兵員之外,各種納粹思想的灌輸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納粹高官的心中,"人民衝鋒隊"就應該像在他們的盟友日本一樣狂熱且不懼生死,戰鬥到最後一人、剩下最後一顆子彈、留下最後的一口氣。
  • 二戰時,如果日本選擇和納粹德國南北夾擊蘇聯,蘇聯真的扛得住嗎
    在戰場上,蘇聯紅軍不畏犧牲,勇往直前,同德國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英美兩國對日宣戰,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二戰的進展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高潮,全世界除了幾個宣布永久中立的國家外,其他大多都形成了兩個陣營:同盟國和軸心國,而戰爭的結局自然也是以同盟國的勝利,軸心國的失敗而告終。
  • 隱秘的歷史:納粹德國全民吸毒
    文/端宏斌 在中國,有那麼一群人叫「德粉」,他們非常崇拜德國的東西,關於油紙包的傳說就是他們發明的,另外還有一些德粉很喜歡納粹的形象符號
  • 納粹德國新娘學校:讓女人變成完美配種工具!
    在納粹黨1936年於紐倫堡召開的會議上,他特意提到了此事:「女性只是一個小世界,可如果沒有這個小世界,我們的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又該如何生存下去呢?」  有了「元首」的肯定,肖爾茨-克林克的幹勁更足了。  種族觀念成為培訓核心  1937年,柏林萬尼斯湖的天鵝島上,一棟寬敞的別墅拔地而起。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因為當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除了損失了自己的國土,同樣也流失了一部分的人口,還有重要的礦產資源地以及將近一半的國家工業生產線。如此的一個結果造就當時德國境內的就業率非常低,很多家庭因為沒有工作只能靠政府的救濟來生存。而德國海外的殖民地也迅速被其他的幾個帝國瓜分,所以德國整體的生產資源也難以供給德國內部的需求。
  • 二戰美德兩國巧克力大比拼,是美食還是黑暗料理,帶你一探究竟
    之所以巧克力成為軍糧,最關鍵的就是其特別豐富的熱量,每50克巧克力所含熱量相當於700克的主食熱量。而且為了減少巧克力中的苦澀味道,製作時還要加入大量的糖,這使得巧克力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熱量殺手";其次巧克力中蘊含的咖啡因和可可鹼,能讓軍人在戰鬥間隙保持提神作用,增加興奮力。
  • 納粹德國軍服的高度,幾乎所有現代軍服都達不到,是否真的?
    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納粹德國軍服設計的確是匠心獨運,立體的剪裁,上乘的布料,恰到好處的配飾,無處不彰顯著軍人的英武與榮譽,這樣帥酷的軍服絕對是軍服歷史上的巔峰了!
  • 漢斯你的咖啡真難喝,德國軍用咖啡#德國 #軍糧 #咖啡
    漢斯你的咖啡真難喝,德國軍用咖啡#德國 #軍糧 #咖啡 2020-11-2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