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人類之泉」計劃揭秘,納粹為什麼對這些孩子感興趣?

2021-01-13 桃花石雜談

大家知道,納粹的核心理論就是種族理論,即認為他們發明出來的「雅利安」種族是高貴的種族(納粹口中的「雅利安」種族是個偽概念,具體可參考桃花石雜談之前的其它文章)。因此在其意識形態裡,保證「雅利安」種族的發展壯大是具有核心地位的。而為了達成這個核心目標,納粹在其執政期間,除了鼓勵生育,希望增加以德國為代表的「雅利安」人口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泉」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是納粹黨衛隊頭目希姆萊主導實施的一項種族計劃,這個政策當時是在被其佔領的許多國家一同實施的,但在不同國家的實施方法卻各有不同,其中既有被包裝的「看上去很美」的部分,也有從頭到尾都透著反人類氣息的部分。那麼這個計劃具體是怎樣的呢?

「生命之泉」計劃的動機

納粹實施這項「生命之泉」(Lebensborn)計劃當然首先是基於其種族主義意識形態,即為了增加被其定義為「雅利安」種族的人口數量。但除了意識形態的動機之外,這個計劃的推出也跟當時德國面臨的生育率暴降,人口增長停滯的局面有很大關係。

客觀地說,生育率下降幾乎是所有進入工業化階段的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但在德國,自從德國在公元1871年實現統一併開啟了快速地工業化進程之後,其生育率暴降的情況卻比當時其它工業化國家出現的都更為迅猛。在公元1870年德國統一前夜,德國地區每千人的年新生人口出生率還有37.2人,到公元1880年,隨著德國在統一之後的經濟蓬勃發展,德國的千人出生率甚至還增長到了39.3人。

德國大蕭條經濟困難加劇了出生率下降

但在此之後,隨著其工業化程度的急速提高,德國的人口出生率也出現了斷崖式地下跌,到1930年已經出現了腰斬,降到了17.6,只比公元1880年數值的1/3高一點。所以德國當時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人口危機。而在納粹上臺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生育率,如為養育孩子的夫婦提供各種經濟補償和社會榮譽,採取各種措施鼓勵結婚和生育,限制墮胎、阻止避孕知識的普及等等,希望提高德國人的生育率。而客觀地說,這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德國的出生率恢復到了19.2。但這種恢復的效果和納粹的期望值相比還是有非常大的落差,可以說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德國出生率大幅下降的總體趨勢。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不惜一切手段增加「雅利安」人口的「生命之泉」計劃才制定推出。

「生命之泉」可以拿上檯面的內容

「生命之泉」計劃是在1935年12月12日為了應對德國生育率不斷下降的情況而推出的。實施這個計劃的部門總部設在慕尼黑,由納粹黨衛隊直接領導,因此黨衛隊頭目希姆萊也就成了這個項目的最高領導者。而這個計劃表面上的內容主要有兩點,即:

支持 「在種族、生物學和遺傳學方面有價值的家庭」養育更多孩子;在由黨衛隊對其家族血統進行充分調查之後,為「在種族、生物學和遺傳學方面有價值的懷孕女性」提供支持。

可能很多朋友光看這兩個冠冕堂皇的說明一下子還不明白這個計劃具體是要做什麼,其實這個計劃最早是為黨衛隊官員的家屬生孩子提供各種待遇與支持的項目。也就是說它對「種族、生物學和遺傳學方面有價值」的人的定義就是黨衛隊成員及其家屬。但很快,這個計劃的內涵就得到了擴展,開始關注德國境內未婚先育的未婚母親以及他們的孩子,也就是私生子。他們經過調查如果這些私生子的父母都是「在種族方面有價值的」,也就是如果都是納粹定義的「雅利安人」,那麼就會允許這些未婚母親在由「生命之泉」提供的秘密地點生下孩子,以避免這些女性在社會上受到歧視,然後如果這些未婚母親願意放棄孩子的撫養權,就會安排由黨衛隊的成員家族收養這些孩子。

「生命之泉」的一個託兒所

當時「生命之泉」計劃在德國、奧地利、波蘭、挪威、丹麥、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建立了20多個專門為單身母親提供生育服務的場所,其中挪威是其除了德國之外開展活動最多的國家。

但除了這些在當時納粹的語境下還說的過去的活動之外,「生命之泉」計劃在東北歐開始的其它一些活動則就一個比一個駭人聽聞了。首先是生育項目。雖然現代研究的主流觀點認為「生命之泉」並沒有如一些傳言所說進行過強迫其它國家婦女與德國士兵生育後代的行動,但根據一些材料顯示,「生命之泉」項目確實曾經在被納粹德國佔領的一些北歐國家出臺過一些措施,鼓勵當地婦女與德軍士兵生育後代,而這些行動催生的一些嬰兒中,有相當一部分本身就是黨衛隊成員的後代。

「生命之泉」計劃給一個孩子洗禮的場面

所以挪威才成為了「生命之泉」在德國之外的又一個主要行動區域。在挪威,「生命之泉」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德軍士兵與挪威婦女生下的孩子運回德國。據估計在整個計劃實施期間,「生命之泉」總共將250名左右的德挪混血嬰兒運回了德國。因為當時這些單身女性自己養孩子確實有很大困難,而且面臨很大的社會歧視壓力,所以多數單身母親都同意放棄孩子的撫養權,但「生命之泉」並未告知其孩子的去向。在戰後,挪威政府曾試圖尋找這些孩子,但最後只找回了80人左右,其餘的孩子都下落不明。而且挪威等地曾經參與「生命之泉」計劃,也就是曾為德軍生下後代的婦女在戰後遭到了相當程度的報復,被暴打、剃光頭和趕出家門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在後來他們生下的孩子也受到了很大歧視,以至於挪威政府甚至曾想組織這些相關人員集體移民到德國、巴西和澳大利亞等地,不過最終也沒有成功。但一些無法忍受歧視的人則選擇了自行移民。

最為醜惡的一面

這種鼓勵當地人為德軍生孩子,而且以相對人道的方式對待當地人的行動只局限在被納粹認為與德國人種接近的北歐地區。而「生命之泉」在被其佔領的東歐廣大區域也開展了許多行動,但這些行動因為納粹對東歐人種的歧視就更顯得骯髒和罪惡了。這些地區的主要居民雖然都是被納粹視為「劣等民族」的斯拉夫人,但其居民卻也有許多人是金髮碧眼,有和德意志人比較接近的外貌,所以「生命之泉」在當地開展了大規模的搶奪兒童行動。在二戰期間,「生命之泉」在波蘭、南斯拉夫、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國都開展了相當規模的此類行動。其中受害最嚴重,也就是兒童被搶奪最多的是波蘭和南斯拉夫。

納粹在波蘭扎莫希奇搶奪當地兒童的現場

根據戰後的研究顯示,僅在波蘭,被搶走的兒童就達到了1萬人左右,總體上東歐地區至少有兩萬名兒童被搶走,而有些研究則認為被搶走的兒童總數高達20萬人。這些兒童基本都在2到12歲之間,在被搶走之後,會接受一系列測試,以對其進行甄別,主要的甄別條件是這些兒童的外貌,如果和納粹創造出來的「雅利安」人外貌接近,就會被視為是歷史上居住在東歐地區的日耳曼人後裔。進行測試後,這些兒童會被分成3類,即「希望將其融合進德意志民族的」,「可以被接受融合進德意志民族的」和「不想要的」。

被關押在一座納粹勞動集中營的波蘭兒童

被列在前兩類的兒童,如果在2到6歲之間,就會像德國的那些私生子一樣,交給德國家庭收養,如果在6到12歲之間,則會被安排進入納粹專門設立的寄宿學校,接受納粹教育,使其認同自己也是德國人,並強制其忘掉自己的親生父母。而那些被列入第3類的兒童則就進入了通往地獄的不歸路。他們會被送往集中營,進行強制勞動,直到累死或被集中處決。或者更慘,會被送往特殊設施,成為納粹人體試驗的試驗品,直到被折磨致死。

一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的波蘭兒童

在戰後,在美軍佔領的德國土地上,就發現了大約1萬名出生在德國之外的兒童,但因為德軍在失敗前夕幾乎將所有相關材料都銷毀了,所以最後只有340人被確認是「生命之泉」計劃搶來的孩子。而在前面提到的差不多1萬名被搶走的波蘭兒童中,最後大約只有15%活著回到了親生父母的家中。

相關焦點

  • 納粹殘酷計劃「生命之泉」,二戰時期上萬挪威女性幫德國人生孩子
    這個營地有著優越的條件;這些女孩們與納粹軍人相親結合,生下嬰兒,當然,這些嬰兒都是歸屬國家的。而軍人們呢?則會走上戰場。所謂的家庭倫理等在此處都不存在,無論男女,僅僅只是生育的工具而已。女孩們生下孩子後,孩子會由專門的護理人員照顧,理論上,這些母親將再也見不到孩子。1935年-1945年,約有8000名嬰兒在「生命之泉」機構誕生。
  • 二戰時期,納粹殘酷計劃「生命之泉」:上萬挪威女性幫德國生孩子
    曾經在一個國外的網站上了解了《我的孩子:生命之源》這個遊戲。據了解,這款遊戲非常受歡迎,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涉及到了歷史問題。這款遊戲之所以有「生命之源」這樣的詞彙點,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涉及到的歷史問題是納粹政府的一個機構,該機構就是這個名字。
  • 揭秘納粹殘忍的生命之源計劃:鼓勵雅利安女人生育,卻成孩子噩夢
    相信玩過《我的孩子:生命之泉》這款遊戲的人,真的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搬著磚我就無法擁抱你,放下磚我又不能養活你」,完美詮釋了單身母親的悲歌。這款遊戲有「生命之泉」孩子們的真實經歷改編。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人種是有優劣之分的,人類應當通過有計劃的交配來解決人種優劣問題。這種思想和畜牧場的配種師甚為接近。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希姆萊給人種繁殖計劃取名「生命之源」,為了培育最純粹的雅利安人,可見這個名字有多麼的諷刺。德國是「生命之源」計劃的最初實施地。1933年5月,德國政府規定;雅利安女人墮胎屬於非法。
  • 秘聞| 製造納粹嬰兒,希特勒的瘋狂,揭秘「生命之源」計劃
    這個說法與納粹的種族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理論認為人種有優劣之分,只有通過有計劃的生育才能解決問題。瘋狂的開始:生命之源計劃的實施1933年5月,希特勒掌控的德國政府開始了生命之源計劃。政府向人民號召:提高種族儲備,純種的雅利安女人不僅可以不工作而且無論結婚與否都鼓勵生育,如有雅利安女人墮胎則屬於違法行為。
  • 納粹德國秘密種人計劃:地下花園裡,無數血脈純淨的女人等待懷孕
    二戰後期,德國納粹帝國的兵力逐漸消減,戰亂帶來的是全國人口驟減和生育率降低。而納粹高層認為這場「聖戰」會是持續多年的戰爭,所以急需補充兵力。再加上希姆萊的「日耳曼神裔說」,納粹高層包括希特勒都同意了希姆萊的「生命之源計劃」。 這項計劃主要是為了在生育純種日耳曼人,並且在這些純種日耳曼人中尋找擁有亞特蘭蒂斯基因的特殊人種。
  • 重新認識德國納粹的種族大屠殺
    1933 年春季,當赫爾曼·穆勒開始在柏林的凱澤·威廉研究所工作時,他目睹了納粹將「應用生物學」付諸行動。同年1 月,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3 月,德國議會通過了授權法案,賦予希特勒前所未有之權力,從而使他可以不經議會批准就制定法律。
  • 在納粹德國,女人的根本角色就是生孩子
    當然,並非所有的德國女性都被政府的貸款資助所誘惑,她們依然選擇留在職場。對於這些頭腦深受「布爾什維-猶太主義的陰謀」毒害的人,納粹黨便採取強制措施,解僱政府管理部門的大量女公務員、中小學的女教師,醫療保健機構的女醫生、司法系統的女法官和女律師。解僱女法官、女律師還有別的理由,希特勒認為,「女性難以進行邏輯性思考並作出客觀的推理,她們只會被情感所左右」。
  • 德國納粹時期的「黑色教育」
    第二條是:「為此,德國人民確認不容侵犯和不可轉讓的人權是每個人類集團、世界和平與正義的基礎。」恰恰是德國,在這一點上有著極為慘痛的經歷和教訓。那就是希特勒的納粹統治。在納粹黨極權統治下的德國教育被稱為「黑色教育」。
  • 畢競悅:德國如何反思納粹
    對於德國戰後的走向,盟軍起了很大作用,在反思納粹方面也是如此。二戰後,美國人立即在自己的佔領區啟動了再教育和去納粹化計劃,目的是在德國的公共生活中廢除納粹黨,粉碎其根基,播下民主和自由的種子。為此,佔領德國的美國軍隊組織了一群心理學家和其他領域專家對德國人進行研究。在蘇聯佔領區,則強調對納粹分子實行集體懲罰,並且從一切生活領域中消除納粹主義。
  • 納粹德國新娘學校:讓女人變成完美配種工具!
    有誰能想到,這些女子都是一所「新娘學校」的學員,其中許多人只是十多歲的孩子,卻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接受諸如洗衣、做飯、帶孩子等各種嚴苛培訓,最終成為納粹德國的「完美新娘」。篤信「種族優越論」的前者,恰好是在1935年策動推出了「純化雅利安種族計劃」——讓更多「純種雅利安孩子」降生,從而使德國「成為一個強大的、血統純正的國家」。自然,在包括希特勒和希姆萊等在內的納粹高層看來,德國女性最基本的職責,就是為帝國養育「純種的雅利安兒童」。
  • 二戰德國納粹死亡之鐘計劃,滅絕生命又能穿越的時空裝置
    相信了解近代歷史的網友們一定知道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戰爭發起者之一,在當時,他的軍事力量是世界上最強的,有著不敗神話的稱號,它的科技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的,著名的死亡之鐘就是納粹德國發明出來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下死亡之鐘到底是什麼東西。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叄 1938年11月10日,希特勒對記者聲稱,他這麼多年來談論和平是「迫不得已」,「我只有不斷地重申德國的和平願望與計劃才能一點一點地為德國人民贏回自由,使他們獲得下一階段必不可少的武器。」
  • 我的孩子:生命之泉 緊急修復卡死BUG
    遊戲介紹Lebensborn,即德語的」生命之泉「,為納粹德國的一個黨衛隊和政府背景的註冊機構。其存在是為了提高」雅利安人「(納粹錯誤地將金髮碧眼的人定義為雅利安人)的生育率。生命之泉安排金髮碧眼的未婚婦女(婦女們來自納粹德國或其他被納粹佔領的國家)匿名生育,並將這些孩子交給「種族純潔健康」的父母領養,這些孩子大多被送至黨衛隊成員的家庭中。僅在挪威地區,就有大約12000個孩子誕生於生命之泉實施的計劃之中,且半數被送到了德國,半數留在挪威。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納粹德國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德語:Deutsches Reich)與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Gro deutsches Reich)。"
  • 良知、勇氣、白玫瑰——納粹德國的「後浪」
    德國前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在2013年的一次紀念活動上指出,白玫瑰」讓我們能夠相信,並非所有的德國人當時都沉默而膽怯地成為了納粹的盲從者。」紹爾兄妹以及同學們勇敢地堅持自己的理念,並為之發動抗爭。這一勇氣直到今天都令人欽佩:只有少數人才擁有這樣的勇氣。本文轉自文化經緯。
  • 為什麼納粹就愛躲到阿根廷?
    這些前納粹人員早在30年代就活躍於阿根廷,還在瑞士信貸銀行的休眠帳戶中仍保存有大量財產。| 這份12,000人的名單是阿根廷總統奧爾蒂斯在任期間設立特別委員會時所調查出的納粹分子,今年3月才最終被公布出來。遠在南美的阿根廷,怎麼會和納粹扯上關係?為什麼各種影視作品,只要跟二戰以後追捕納粹相關的,多半都要把地點放在阿根廷?
  • 納粹德國新娘學校:讓女人變成完美配種工具
    有誰能想到,這些女子都是一所「新娘學校」的學員,其中許多人只是十多歲的孩子,卻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接受諸如洗衣、做飯、帶孩子等各種嚴苛培訓,最終成為納粹德國的「完美新娘」。 第三帝國的「新娘學校」,曾被認為只是荒誕不經的傳說。不過,隨著一本「指導手冊」日前在故紙堆中現身,這段看似荒唐可笑卻又令人不安的往事,終於卸下了面紗。
  • 納粹德國荒唐的「新娘學校」:讓女人為第三帝國賣力
    有誰能想到,這些女子都是一所「新娘學校」的學員,其中許多人只是十多歲的孩子,卻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接受諸如洗衣、做飯、帶孩子等各種嚴苛培訓,最終成為納粹德國的「完美新娘」。    第三帝國的「新娘學校」,曾被認為只是荒誕不經的傳說。不過,隨著一本「指導手冊」日前在故紙堆中現身,這段看似荒唐可笑卻又令人不安的往事,終於卸下了面紗。
  • 八竿子打不著,為何納粹德國會認為自己和西藏人有親緣關係?
    這個國家就是納粹德國。納粹德國的確是頭鐵,不過其主要也是在歐洲打得昏天黑地,在亞洲其利益基本是零。既然如此,納粹為什麼會對西藏這麼感興趣?納粹對西藏感興趣,既不是為了經濟利益,更不是為了戰略利益,而僅僅是為了自己莫名其妙的意識形態。不要忘了,納粹是一個意識形態非常極端和荒誕的政權,其種族主義觀念是非常激進的。
  • 被納粹洗腦的「完美新娘」
    有誰能想到,這些女子都是當局特設的一所「新娘學校」的學員,其中許多只是十多歲的孩子,卻要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接受諸如洗衣、做飯、帶孩子等各種嚴苛培訓,最終成為納粹德國的「完美新娘」,成為給納粹政權的野心「添磚加瓦」的信徒乃至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