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會養生健康不踩坑#冬季來臨,呼吸道傳染疾病更容易傳播,新冠肺炎也不例外。目前實驗室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喜幹、冷環境。特別是冬季的室內條件,空氣乾燥、通風不佳等都非常有利於新冠病毒維持穩定性,獲得更長的存活時間。其次,因為外部的寒冷,人們在冬季更願意在通風不佳的室內空間進行各種社交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也為新冠病毒的傳播推波助瀾。
那麼在寒冷的冬季,在新冠肺炎防控常態化下,除了戴口罩,我們應該怎麼做好個人防護呢?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一、 外出:1.外出做好個人防護,包括佩戴口罩,包中常備備用口罩,攜帶可攜式免洗洗手液或溼巾、溫度計等防疫物品。到公司、地下超市、農貿市場、地鐵站、公交站等人群密集公眾場合,使用公共廁所,乘坐直行電梯等通風不好的密閉場所,都務必佩戴好口罩。
2.建議外出前提前列好計劃清單,做好路線規劃,儘量減少外出次數,縮短在外停留時間。在任何人群聚集場所,都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
3.出現感冒、咳嗽、發燒等症狀及時就醫,無必要不出門。如外出請時刻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用後請及時清潔。不要隨地吐痰,摳鼻分泌物需用紙巾包好後棄置垃圾桶內。
4.外出時避免觸摸公共場所物品,接觸可能被汙染的物品後請立即清潔接觸部位,同時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和鼻。
5.外出時如需用餐,建議錯峰用餐,餐前做好個人衛生,如用餐場所不能滿足間隔用餐條件,建議打包到人員不密集地方再用餐。同時,外出時付款也請儘量選擇線上支付等非現金接觸支付方式,儘量避免與公共物品接觸。
二、返程:1.從國外或外地返程的人員務必在返程前備好個人防護物品,包括口罩、消毒免洗液、溼巾和體溫計等。如在返程前出現感冒、咳嗽、發熱等症狀,建議該人員推遲返程計劃並及時就醫,排除新冠肺炎感染情況。
2.建議返程前在線上提前預定好返程票,到達候車(機)現場時佩戴好口罩,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建議提前計劃好候車(機)時間,避免過早到達乘車(機)點,應儘量縮短在公共場所停留時間。
3. 到達乘車(機)點,通過安檢人臉識別後,立即戴好口罩。候車(機)時建議全程佩戴好口罩,包括使用衛生間時。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要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需用紙巾包好後棄置垃圾桶內。
4.等候時儘量減少觸摸候車(機)點公共物品,接觸可能被汙染的物品後立即清潔手部,清潔手部前,不用觸碰口、眼和鼻。
5.等候時如需用餐,建議自備食物,用餐前做好手衛生。如需到侯車(機)用餐,建議大家優先選擇通風良好的餐廳,避免到通風不好的密閉空間用餐,如不能滿足間隔就餐條件,建議打包後到人員不密集地方用餐。乘車(機)過程中用餐,應遵守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用餐要求。
6.等候時如出現發熱症狀,應立即告知候車(機)點工作人員,並根據防疫工作人員建議,採取必要措施,包括推遲返程計劃等。
7.從外地返回後,在隨後的14天觀察期內,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之類的症狀,需及時就診並告知醫生自己近期的旅行史。
三、居家:1.確保良好的室內通風,確保足夠的新鮮空氣進入室內。如果在走入房間的那一刻感覺空氣混濁,這說明房間的通風有問題,空氣品質不佳,會加大新冠病毒的傳播機率,應立刻離開。
2.關注並檢查空調類型,適當選擇停留時間。那種裝在牆上或天花板的空調是最簡單的一類空調,被稱為分體式空調。這類空調採用循環製冷的模式,即從室內吸入空氣,冷卻,再重新排入室內。對於使用這類空調的房間,短暫停留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停留時間持續數小時,就會有一定風險。
3.定期對空調濾網和紗窗進行消毒,避免被濾網、紗窗攔截下來的病毒久而久之成為「漏網之魚」。
以上建議,供大家參考。寒冬來襲,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更應堅持做好個人防護,祝大家健康出行!
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版權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運營者:羅慧)
往期好文推薦:天天洗,還是油油膩、打綹、貼頭皮……那是你沒注意這些洗髮細節!你或許不知道,獻血還能查出病!冬季受「貼冬膘」困擾?這3種主食讓你吃得好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