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是聰明人越是懂得勤奮?勤奮也是一種能力!
越是優秀的人,好像越是勤奮。
身邊總有這樣的人,明明優秀到百裡挑一,還覺得自己不夠。每天像缺錢一樣勤奮,像欠債一樣努力。
我表姐創辦的企業,在全市排名前十,她做起事來就特別能拼。記得她剛生下孩子沒過幾天,就跑到工廠裡面管理事務。明明身體特別虛弱,最是需要養身體的時候,卻在工廠車間,像沒事人一樣地指揮工廠的運作。
明明企業的市場發展已經很大了,卻又在做什麼旅遊區、自媒體、化妝品……擴展更多新的業務!
你覺得自己很累了,想懶散點,偷得半生浮閒,可那些優秀的人卻比你還拼!
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在努力的拼命做事!那些普通人,反而越來越少的勤奮,總想著懶散下來?
為什麼你不喜歡勤奮?無用的勤奮,讓人痛苦
真正優秀的人,他們的勤奮是停不下來的,他們永遠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
而生活中太多的人,卻是對勤奮無感。
那些不勤奮的人是不夠聰明嗎?不知道勤奮能夠得到更高的成就,能夠升職加薪?
他們也曾勤奮過,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逐漸不喜歡勤奮了!
也曾努力背過單詞,也曾每天寫文章,也曾經……但是收效微乎其微!好像是努力了很久的時間,依然看不到效果!勤奮好像是無太大效果的,出力並不討好,那誰還勤奮!
對人最大的懲罰就是努力無效果、無回饋。
所以,勤奮沒錯,但錯在不知道什麼是有效的勤奮。然後一統瞎努力,瞎使勁,結果事與願違,沒有見到效果,就懶的勤奮了。
大家需要正確的勤奮的策略,而不是機械式、用陳舊錯誤方法,去重複性地做事,卻期待未來有不一樣的發展!
正確的勤奮策略是什麼?
大家普遍認為:勤奮就是機械式的不斷重複,不斷地無腦的下功夫,下苦力一樣。
這樣的勤奮往往是看不見效果的,收效甚微的!其實這樣努力勤奮,不用說你害怕努力,就是優秀的人才也很難做到勤奮了。
連嶽老師說過:低端勤奮,不需要動腦,精疲力竭後,感動了自己,導致他們不可能提升自己,沒辦法讓自己更值錢。
那些優秀的人,他們之所以產生巨大的勤奮努力本質是:他們的努力能夠真實地看到自己在進步,在提升的!他們離目的越來越近了!
我們必須捨棄無腦的勤奮努力,而採用一些正確的勤奮策略,進入到高效的勤奮狀態。
怎麼做?
1、高格局的勤奮——從自身天賦、價值出發,找到合適的方向!
認清自己,站在更高的格局上,看到未來的努力方向,選擇正確的賽道。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確定賽道,找到正確的方向這個並不容易!
需要結合我們的價值觀、天賦、優勢,以及未來行業市場的發展,多方面的結合。
這個方向選對了,也許,你沒有別人那麼努力、勤奮。但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你每一步都非常有意義。所獲得的也會比別人更多。
就像古典老師說過,曾經一位消防員去他們那裡做培訓,教的特別精彩。古典說,同樣是做老師,那位消防員的水平比大多數教師都要好。但是那位消防員的舞臺太小,所以哪怕能力更強,結果收入遠遠低於自己。
這裡,我們從低頭努力做事,學會抬頭看路!看到市場的需求變化。結合自己的一些價值優勢、天賦,選擇適合我們的更好的賽道。
2、設置合理的小目標
具體做事的時候,我們都會不自覺的給自己定下各種目標。制定目標的好壞就直接影響了我們做事的狀態。
比如我常對自己說,一天寫2篇文章。本來自己三天能完成一篇文章都得去燒高香了。這樣巨大的新目標,直接把自己難倒了。後來導致自己幾天都沒有敢去創作。
目標設置不當,或者目標設定過高,那麼即便用了完美的方法,這個目標也無法達成。
我們設目標也不要很空洞的多讀書、要學好英語。而是具體的,每天讀幾頁書,看幾個英文單詞。
從我們身邊的能力水平出發,制定合適的目標去達成,真刀實槍地去做事!
3、小步迭代、積極反饋——基於反饋式看得見的進步
為什麼要設置小目標呢?就是為了小步迭代,積極反饋。
注重實踐的反饋,反饋才是進步的關鍵。
《實踐論》中,教員告訴我們要注重在實踐中學習。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我們在實踐中去不怕犯錯。勇敢地去試錯,發現錯誤後,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調整。
很多人,之所以努力無效的原因,就是機械化的努力了。沒有看到自己的進步與否,也沒有反饋來判斷自己行動正確否。導致勤奮,卻低效!
我見生活中很多人把錯誤,重複了一輩子都不知道改進一點點!於是雖然人生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多實踐的經驗,卻並無真的長進。
簡化總結
想要提升,進步,一定得回歸到勤奮上,甚至是可怕的勤奮!**
真正的勤奮,不是盲目性地機械化地重複地做事,盲目的下苦功夫。
而是在努力的過程中,能夠獲取信息反饋的,不斷動腦思考,找到更好的進步方向、方法。
經常抬頭,提升格局,看到行業的發展,在市場中找到自己更好的位置。也要低頭做事,在做事中,不斷學習、反饋、調整,找到更好的方法。
有一個模型叫做PDCA模型,放在這裡也挺應景。
PDCA循環是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博士提出來的。P(Plan)表示計劃;D(Do)表示執行;C(Check)表示檢查;A(Action)表示處理。
努力時,我們可以結合這個模型。制定目標/計劃(Plan),然後行動(Do)。對行動的結果與目標進行對比(Check)。然後分析原因,調整(Action)。不斷重複這個模型的循環。讓努力的過程,也是我們能夠不斷得到精進的過程!
最好的勤奮策略,就是能夠在過程中不斷反饋、調整中持續提升的!所以再不要把勤奮當作了沒頭腦式的傻做事。
傻傻的努力,不叫勤奮。多少人努力而無長進,錯誤的方法,重複了無數遍,終究無用功。真正的勤奮一定是伴隨著改進的、進步的、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