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姿六板成妖!萬億醫美風口誰是補漲首選?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朗姿股份一個六連板,直接讓醫美概念成為了資本關注焦點。

前有「玻尿酸三巨頭」市盈率紛紛破百倍,這又來了個朗姿股份。

國內醫美滲透率還很低,若是對標發達國家,那發展空間相當廣闊,至少還有四倍。

那麼,誰能成為朗姿之後的下一個連板妖股呢?我們將持續關注,也請您持續關注我們。

【事件爆發點】「需求側改革」下醫美成風口朗姿股份六板成妖

醫美這波行情來的突然,有說法認為是受到近期國家提出的「需求側改革」的思想有關。

畢竟在「需求側改革」中,需求自然成為了拉動經濟的主要推手,那麼哪個行業能帶動最多的新興需求,哪個行業就能大放異彩。

其實有眾多行業都滿足這個要求,其中醫美也是當仁不讓。因為醫美對標最多的就是年輕消費者,而他們的消費力絕不容小覷。

這也吸引了資本的目光。布局醫美行業的朗姿股份六板成妖,成為目前市場上連板最多的個股,並且在短期內直線翻倍。11月初的時候

朗姿股份的股價還只有9.66元,如今已經到了23.40元,累計漲幅超過140%。

快速的漲幅已經引來了多輪機構調研。從11月3日起,朗姿股份陸續披露了6輪特定對象的調研記錄,基本都是針對公司的醫美業務。

而近日的連板甚至都引來了深交所問詢,當然這也並沒有阻擋住朗姿上衝的勢頭。

那,朗姿之後呢,誰又能成為醫美這個大風口之下的補漲首選?

【事件邏輯梳理】醫美上遊利潤堪比茅臺但中遊醫療機構成本不低

雖然國內醫美行業起步沒有多久,但是在海外已經有了數十年的發展史,所以國內行業擁有產業鏈成熟的「模仿對象」,該有的環節都在逐步完善,類型主要分為兩種。

一是原材料及器械供應商,涉及透明質酸比如玻尿酸、肉毒素、透明質酸填充物以及美容器械。行業門檻比較高,所以數來數去就那幾家頭部供應商,比如「玻尿酸三巨頭」—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

玻尿酸在醫美行業可算得上是「C位擔當」,而廠家們之所以會選擇玻尿酸來引流,除了它的應用範圍廣和需要多次注射之外,其中關鍵原因就是它和茅臺相比都毫不遜色的毛利潤。

天風證券曾計算過,在上遊一支玻尿酸的原材料成本約為24.72元,出廠售價為352.61元支,毛利率為92%。下遊經銷商和醫美機構的價格在417-1250元支不等,共享毛利率為40%-80%。

如果只看玻尿酸業務,三巨頭的毛利率水平均都超過90%,可貴州茅臺的毛利率也就剛剛超過91%。

此外,另一大類型就是美容整形醫院,民營診所等公立及非公立醫療機構,6連板的朗姿股份就屬於這種。朗姿股份本身主要做服裝生意,近四年開始在醫美領域布局,如今總算以一個六連板「守得雲開見月明」。

但其實相比醫美行業上遊的高毛利,朗姿股份身處的醫療美容機構的成本就高多了。

首先就是高昂的獲客成本。雖然通過醫美APP來獲客的成本相對較低,但是普及度也有限,而傳統線上廣告和線下導流的獲客成本甚至可以高達單客5000元,會對醫院水平的高低造成直接的影響。

在今年這種實體行業嚴重承壓的年份,很多開業不久的新店由於本身沒有穩定的客源,再加上無法開拓新客戶,甚至出現了倒閉潮。

這還沒有算上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畢竟美容院總不好開在交通太偏僻的地方,無論是做手術還是注射都需要專業醫生。

而且由於沒有上遊那麼高的入行門檻,大量的美容整形醫院仍然層出不窮。2017年,我國合規的醫美機構數量為9500家,到2020年已經達到12000多家。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資本更喜歡穩定的上遊,更喜歡玻尿酸,現在華熙生物、昊海生科、愛美客、三大巨頭的市盈率分別為約117倍、116倍、188倍。

【未來展望】國內醫美滲透率相當低長期看市場規模有望破兩萬億

醫美的普及程度和所在國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關係,對比醫美在歐美、日韓和中國的發展軌跡就能看出來。

國海證券表示,目前醫美在中國的滲透率還不到2%。並且和成熟市場相比,中國醫美全國人均消費額及每千人診療次數滲透率依然擁有四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2018年每千人中國內接受醫療美容診療的人數僅為14.5人,而美國為52.2人,韓國為89.2人。

當然,滲透率低反倒說明成長空間廣闊,而且年輕人針對醫美的新消費習慣正在被逐漸培養出來,滲透率已經在迅速攀升,並且開始從一線城市向外轉移,明年中國就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美市場。

如果用數據來說話,那就是在未來三年中醫美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600億,如果將眼光放遠更是有望突破2萬億。

而且醫美不光只有女人喜歡,男人就不愛嗎?詳情可參見男性化妝品。

【相關個股】

華東醫藥:旗下英國醫療美容公司Sinclair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醫美公司,其業務涵蓋從研發、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控股子公司浙江寧波醫藥有限公司是韓國LG玻尿酸業務的全國總代理。

華熙生物:全國領先的、以透明質素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球的透明質酸原料市場格局中,華熙生物佔比最大,佔到36%的市場份額。華熙生物透明質酸產量2018年的近180 噸。

昊海生科:是國內知名玻尿酸生產商之一。公司聚焦醫療終端賽道,產品橫跨眼科、整形美容與創面護理、骨科和防粘連及止血四大治療領域,眼科產品收入佔比超過40%。

以上由投資顧問:楊軍輝(執業編號:A0740619080002)進行編輯整理。內容僅做數據展示,不構成投資意見,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九方智投)

相關焦點

  • 醫美面膜:託不住的風口和黎明前的狂奔
    近兩年,水光針、肉毒素等項目的興起,讓「輕醫美」這一概念漸入人心,「醫美」兩個字不斷在美妝護膚產業的上遊瘙癢。再加之,今年年初,藥監局對「藥妝」的一紙禁令,暴露出敏感肌、問題肌市場的巨大空白,給了「醫美護膚品」佇立於風口的機遇,面膜類產品首當其衝。但藥妝的前車之鑑與「醫」字的擦邊球打法,讓這個產業頭上始終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 萬億醫美賽道大考,新氧如何重構行業格局
    中國醫美市場可謂是一輛正在高速行駛的列車,去除疫情期間的影響,醫美市場是當下少有的幾乎每年都以超20%的增速上升的一個新興行業。事實上,全球醫美市場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增長的階段,根據國際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規模為1258億美元,預計2018-2022年複合增速為7.2%,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2萬億元左右在取悅自己這條道路上,是誰貢獻了中國醫美市場的增速?
  • 「顏值經濟」下,萬億級市場催生醫美經濟的「新生代」
    「中國大約只有不到20%的人了解並接受醫療美容,50%左右的人想做卻不敢做,剩下30%的人是醫美『小白』,或者完全不能接受。」諾儷醫美的創始人梅瑾琢告訴《創業最前線》。雖然大眾心存疑慮,各個機構參差不齊,行業糾紛不斷的現狀仍在持續,醫美行業近幾年依然頻頻傳出融資、收購和上市的利好消息,加之臺灣、日本、韓國的醫美業先行一步,逐漸讓資本市場意識到,中國醫美行業的井噴期即將到來。2016年,上市公司們對「顏值經濟」首先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 透視龍虎榜:醫美板塊成遊資主戰場 東風汽車又一「小康股份」?
    醫美概念在朗姿股份6連板的帶動下持續走強,機構資金繼續抱團白酒、食品,還有光伏、軍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板塊反覆輪動。但是整體上短線情緒上不佳,市場近30隻個股跌停。指數和情緒背離明顯,賺錢效應不及預期。後期哪些個股還有預期差,依舊值得關注?一起從盤後龍虎榜數據來一窺端倪。
  • 誰能救救「醫美」?
    大量醫美機構則在疫情影響下,出現了裁員、倒閉浪潮。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醫療美容相關企業新註冊量為1600餘家,同比下降29.25%。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醫美行業規模僅增長5.7%,遠低於2019年18%的行業增速。
  • 時勢造「大牌」查爾曼醫生下一波醫美經濟風口
    顏值經濟不斷刺激著對醫美的需求,使得醫美市場迎來爆發性增長,行業前景一片大好。醫美規模增長迅速,前景一片利好2018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712億元,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醫美市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美容商場受社會展開、經濟水平進步,醫療美容敏捷增長。從美容手術和美容人數來看,我國已成全球整形美容大國。
  • 有關醫美直播的「復盤」?
    新的內容表現形式,新穎的醫美消費方式,著實讓當時那些久居深宅,足不能出戶的求美者們,把積壓已久的消費欲望,一下子爆發到了這個可以報復性消費的埠上。當時醫美直播的先驅者,要數浙江一帶的醫美機構了,因為本身就處在電商的發源地,而且當地的求美者消費習慣也早已就習慣了在線上交易。
  • 《醫美白皮書》:00後醫美消費者佔比快速提升,新一線城市醫美接受...
    封面新聞記者張越熙1月2日,《更美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在北京發布。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近五年的平均增速為30%左右,預計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此外,00後入局醫美市場,也為醫美行業注入了新活力。意想不到00後是醫美市場的生力軍根據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近幾年市場增速均在30%以上,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達到2500萬例。
  • 醫美科普|高性價比美白嫩膚向醫美首選:白瓷娃娃
    早幾年白瓷娃娃在香港臺灣非常風靡,幾乎是零差評的午餐醫美項目,雖然這兩年因為皮秒的橫空出世被談論的較少了,但其穩定的效果和價格上的高性價比,仍然是非常值得嘗試的項目。醫美治療都是在可控的範圍內去進行重建,所以要嚴格按照醫生的醫囑,千萬不要急功近利。
  • 壹心醫療集團人工智慧智慧美學系統成為醫美行業新風向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460億美元,國內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60億元人民幣,近五年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在消費人群年齡層中,00後佔比達到15%左右,儘管相比47%的90後消費人群而言,仍不是主力消費人群,但是極快的增長速度顯示出了00後醫美消費觀念的快速形成,這也決定了醫美市場未來的空間依舊會非常廣闊。隨著「顏值時代」的來臨,醫療美容的需求與日俱增,註定會成為風口上的朝陽行業。
  • 風口上的醫美面膜真的好用嗎?
    但是醫美面膜的火熱程度,已經遠遠超過醫美修復面膜的範疇,甚至已經淪為日常護膚範疇,在這裡就有很大的貓膩。醫美面膜為什麼會火根據業界分析,醫美面膜的走紅與消費者的內心追求,護膚品的安全性、功能性等客戶需求和商家為了利益刻意宣傳有關。
  • 美女教授獲醫美第一張網際網路醫院牌照!或成資本搶灘的下一個風口
    在醫美領域,醫美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高,消費者決策過程長。過去,醫美機構嚴重依賴傳統的營銷途徑,將重頭戲放在獲客上,重營銷、輕服務,顧客體驗差。而網際網路醫院的出現,將為大眾提供一種療效更好、費用更低、可及性更強的醫美服務。
  • 瞄準醫美發展最大痛點,永成醫美聯手亞華醫美搶佔戰略新風口!
    醫美視界深圳消息3月16日,亞華醫美、永成醫美兩家上市公司就中國醫美多元生態圈事業共同體項目在深圳、北京、銀川同時舉行了遠程籤約儀式。在籤約儀式上,永成醫美還加入了全國醫美教育資源共享聯盟。未來雙方將在醫美教育、人才培養、國際專家服務、品牌建設、行業資源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 醫美產品良莠不齊,安肽生物如何成就品牌榮譽
    「顏值經濟」的大行其道,讓醫美消費這條黃金賽道暴於人前。近日,堡獅龍創始人孫女因在韓整形身亡的新聞鋪天蓋地,讓人們在醫美消費需求狂奔的同時不得不正視醫美的合規安全問題。醫美事故頻發的根源在於相關企業公司缺乏責任心,一心想撈快錢,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 醫美項目為什麼部分人首選就會是雙眼皮?
    小姐妹想變得更好看,如果是單眼皮,那麼大部分人首選就會是雙眼皮。雙眼皮做為熱門醫美項目,一直被很多小姐姐青睞,直觀的眼睛改變,不僅僅可以讓你看起來更加精神,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 芯美昕創美聯盟&服裝新模式發布會
    芯美昕奇蹟2019創美聯盟·女主時代醫美&服裝新模式發布會第12期2019完美收官2020再創輝煌芯美昕 & 服裝全球首發新模式勢震各業,撬動萬億商機 以聚焦破局之勢為服裝公司雪中送炭·逆勢突圍醫美&服裝新模式耀啟新篇
  • 朗姿股份,醫美逆風翻盤?
    近幾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每年保持20%以上的體量高速增長,一躍成為國內市場擴張勢頭強勁的風口領域,並被視作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遊之後的「中國第五大消費熱點」。但我國醫療美容市場滲透率低,對比美國、韓國等醫美市場成熟國家10%左右的滲透率,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在2%左右,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事故頻發,千億元醫美市場...
    因「黑醫美」的攪局,醫美行業魚龍混雜,事故頻發。近日正在熱播的網劇《半是蜜糖半是傷》中的喬娜扮演者趙圓瑗,在拍攝期間因做了醫美項目熱瑪吉,導致面部浮腫,引發關注。
  • 扒一扒那些年「毀三觀」的花式黑醫美丨行業觀察
    萬億市場、年薪百萬、增速迅猛……都說醫美是風口,是大爆發的朝陽行業,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小編隨機採訪了535個路人發現,在大眾的認知裡,仍然對醫美持懷疑態度,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小成菌就給大家扒一扒幾個震碎三觀的花式黑醫美項目,讓黑醫美無所遁形,別再抹黑整個行業!前方高能,請準備好瓜子…呸,錯了,抓好扶手,坐穩出發!花式黑醫美,曝光你沒商量!花式黑醫美大曝光01斷骨增高今年10月,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22歲的男孩。
  • 醫美誰都能用?醫美美白不同色斑不同處理方式
    醫美雖好,但是謹慎使用才能發揮作用啊!想要通過醫美來美白,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夢怡提醒,理性、科學地選擇美白技術,不能一以概之,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皮膚情況選擇美白技術。老年斑        也就是脂溢性角化,首選美容雷射治療,輕微者可考慮外用維甲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