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從品牌角度來講,米其林,大陸馬牌,倍耐力,普利司通,固特異,這都是第一梯隊的,從輪胎出現之後基本上就存在了。每個品牌的各種輪胎,產品線的梯度都非常完整豐富,從最高端的高性能運動輪胎,到經濟型轎車輪胎,到SUV輪胎,到越野輪胎,到冬季輪胎,到卡車輪胎,到賽車輪胎,到飛機輪胎,到農業輪胎,到摩託車輪胎自行車輪胎,每個品牌都是有豐富的產品列表的。
所以你說這些輪胎的檔次,如果按品牌來排的話,只能按照他的歷史和品牌形象,以及美譽度來排,不可能細化到每一條產品線的長短比較。
輪胎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不可能十全大補,樣樣完美。好的輪胎首先要保證安全性,然後是操控性和耐用性,舒適性,最後才是性價比。
如果細說每家的看家本領,米其林可以做到乾濕地剎車在所有品牌裡排第一或者第二,而且米其林的舒適安靜是出了名的,非常能直觀的感受出來,小白都成。裡程方面,大家一直覺得米其林比較偏軟,但其實輪胎耐磨跟軟硬並不是決定關聯性,看輪胎上的UTQG耐磨指數是是多少,溝槽深度是多少就好;
大陸馬牌輪胎一直在追趕米其林,有些尺寸產品的性能也不錯,操控也比較均衡,就是我們發現他的mixbility有點亂,同一個SKU號,不同工廠生產出來的,各項性能的差異可能超出好幾個點,摸不透。所以要買的話,千萬一買買一對,安裝同軸,否則有隱患;馬牌進中國晚,渠道開發實體店並不多,所以沒有包袱地衝到線上去玩,和某虎的合作比較好;另外馬牌輪胎只是馬牌集團的橡膠BU,來自漢諾瓦的馬牌集團可不止單做輪胎,也是數一數二的汽車零部件集團;
倍耐力,在OEM配套上現在非常強,特別是帶special marking的高端車!而且這些車和倍耐力確定了原配套關係之後,就不會推薦售後市場其他品牌的輪胎了。所以倍耐力收回了OEM的利潤還能賺不少。倍耐力通過F1,這些年在配方上長進不少。現在在中化的羽翼之下,應該還不錯。除了他們以前驕傲的倍耐力掛曆現在沒法看了,其他的還行:P 另外很多車廠喜歡的防爆胎,倍耐力配的比較多;
普利司通,其實普利司通的技術是比誰都不差的,特別是又能做到低滾阻還能做到長裡程。產品做得比較均衡,而且物流供應也是日系風格,精益的很。不過普利司通中國前幾年洗過一次牌,現在還沒緩起來。普利司通在東南亞更捨得上新產品,特別是高性能輪胎和改裝胎,都是狠貨。
固特異,技術儲備一點也不差,我最喜歡他的eagle F1 asymetric,驚豔!就是現在他們現在原來CFO的掌舵下,在財務報表和股價中苦苦掙扎,研發的投入少了很多,淨在車展上爆出各種不靠譜的概念型輪胎博熱度,挺可憐的。
大家還有什麼關於汽車的問題可以留言討論,我會及時回復或發文回答的,這裡有好看的汽車視頻和資訊,關注我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