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手搖,彈珠在木塊一上一下中前進,而後滾入齒輪的洞孔,在齒輪咬合轉動間流入軌道,又在軌道的各個「機關」中回到原點。近日,大連市民宋新強為小外孫手工打造了一臺木質益智玩具,而這只是愛好木頭的他作品中的一個。姥爺為外孫手工打造玩具
一上一下的階梯,咬合轉動的齒輪,材料全部是木頭,完成全部靠手工,這就是宋新強給外孫製作的新玩具——彈珠機。
看起來很複雜,但是從設計到完成,其實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不過宋新強說實際上在三年前就有這個想法了,彈珠也是在那個時候買的,只是考慮到孩子太小,玩彈珠存在潛在危險,就一直沒做。
如今小外孫快3歲了,而且在成長過程中,宋新強發現市面上購買的玩具雖然精緻美觀,但在自己看來益智不夠,於是把這件事提上日程。
宋新強說,這個彈珠機雖然在國內少見,但是在國外很流行,為了製作這個彈珠機他上網看了不少視頻。然而視頻中只有成品,並沒有細節描述,更沒有製作介紹,他只好自己研究琢磨。前後只用了不到半個月打造出雛型
宋新強說,這個玩具的製作難點在後面這個圓盤的齒輪和洞孔上,最早他是直接在圓盤上畫齒和洞,但是製作出來效果不好。後來他就先量好、算好畫在紙上,再把圖紙貼到木板上,最後用工具給切出來。「如果會電腦設計,就容易很多了,我擺弄木頭在行,但是設計圖紙不行。」宋新強說。
雖然製作過程中有難度,但也更激發了宋新強的興趣,所以前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就把彈珠機做到了如今的模樣。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宋新強自己對它還不太滿意,一是齒輪轉動比較硬,小孩搖起來有點費勁,二是這木頭沒有上漆,還不夠美觀。
但是小外孫卻非常喜歡,回到家中就愛不釋手,孩子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開心搖搖樂」。姥爺不簡單
木質作品曾獲行業一等獎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今66歲的宋新強退休前是一家鋼管廠的工人,工作內容與現在的愛好並不搭邊,但是宋新強從年輕時就是個愛動手、手也巧、又愛琢磨的人。比如自己結婚時老伴的連衣裙是他設計縫製的,他還會做皮鞋、皮包又能皮雕。
退休後,宋新強在眾多愛好中開始專注於木頭,他還憑藉木鉉作品拿到過行業一等獎。這個被命名為「埃及映像」的獲獎作品是一個木質的罐體,宋新強使用14種木料,調用505塊木頭拼接完成,再利用幾何圖形、線條和木料的顏色搭配來豐富韻味和色彩,使之看上去像一個藝術品。
在宋新強的家中,除了這些宛如藝術品的瓶瓶罐罐,還有酒塞、鑰匙環、筆等小物件,這些全部由宋新強設計並手工打造完成。家人覺得姥爺的動手能力會深深影響外孫
在製作這臺彈珠機之前,宋新強還給外孫製作了不少其他木質玩具,比如小陀螺。宋新強說,由於當時孩子還小,手捻的精細動作還不太會,於是他又設計了一個輔助工具——孩子只要一手扶著手柄一手抽繩,陀螺就會轉起來。
宋新強的女兒表示,父親研究、製作木頭不僅豐富了退休後的生活,而且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大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會慢慢覺得自己也要成為一個愛研究的人,這對家庭尤其是孩子是個很好的帶動。
採訪中記者看到,宋新強在家中廚房的一角專門搭建了一個工作室,工作室雖小,但是設備和工具很齊全,包括排塵的管道都是他自己設計製作的。決心把「哄孩子的事業」發揚光大
如今,這個彈珠機已經被小外孫起名叫「開心搖搖樂」,宋新強說接下來自己要把這個產品升級,打造出更高級更有創意的系列產品。在宋新強的設計中,還想添加一些音樂色彩,比方說當一個彈珠掉到一個鐵盒蓋上或者碰到一個鈴鐺,能夠發出聲音,將會更引起小孩子的興趣。
宋新強的女兒表示,父親在研究和製作木製產品方面很有想法,但是目前手工圖繪比較麻煩,也不夠精細。她很希望幫父親找一個會電腦設計的夥伴一起研究,不但能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也能把「哄孩子的事業」發揚光大。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文/圖
大連人圓桌@1212:哈哈哈哈,看孩子多開心啊。@雪絨花:那個獲獎作品真挺厲害呀!505塊木頭,顏色、造型都挺有設計感,給老人家點個讚!
@榴槤酥:這些玩具不但好看,而且是獨一無二的呀,別的小朋友只能羨慕了。
@餅乾星星:糖彈珠機看著就很複雜,各種軌道,還得穿插搭建,光畫圖就得費多少腦細胞。
@李有才:孩子玩著高興,比玩手機遊戲強。
@小小:幫忙問問老人家,這個彈珠機能定製不?
@feifei:好幸福的小孩子,有這麼有才華的姥爺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