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人為外孫造縮小版遼寧艦 純手工製作(圖)

2021-01-09 搜狐網

  80歲老人溫玉著用一個多月時間製造了一艘按遼寧艦1:25比例的航母模型

  2014年3月5日,青島,80歲老人溫玉著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製造了一艘按照「遼寧艦」1:25比例的航母模型,目前這艘航母模型就停放在匯泉路附近的海邊。

  龍虎網訊 「姥爺,能造個航母麼?」2014年春節期間,外孫一句話,讓本身就是「船痴」的80歲老人溫玉著來了靈感,一個多月的時間,一艘按照「遼寧艦」1:25的比例做出來的航母模型已經初具規模,目前這艘航母模型就停放在匯泉路附近的海邊。3月4日,溫玉著老人告訴記者,等下次大潮後模型的主體就基本可以完工了。

  近日,路過匯泉路的市民們會驚奇地發現,海邊停靠著一艘「航母」,它比遼寧艦小得多,卻非常逼真。3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匯泉路靠近東海飯店的海邊,見到了這艘停在沙灘上的「遼寧艦」模型,路過的市民紛紛拍照留念。

  這艘航母模型粗略估計長有12米,寬有2米,灰色的船體、黃色的跑道,只是缺少了停在航母之上的「艦載機」。記者注意到,這個模型使用的是木質結構,透過板材接縫處可以看到,模型是以一條小船為基礎,通過使用板材覆蓋做成。

  記者在附近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航母模型的製作者溫玉著,他今年已經80歲,航母模型正是他一個人手工打造的。

  靈感來自外孫的一句話

  說起這艘航母模型,溫玉著老人告訴記者,這都是因為外孫的一句話。「今年春節期間,外孫從英國讀書回來,他跟我說『姥爺,你都做那麼多帆船了,能再造個航母嗎?"溫玉著說,正是外孫的這句話給了他靈感,從那時起他便打定了主意,準備造一個青島最大的航母模型。

  隨後溫玉著老人購買回來「遼寧艦」的小模型,按照模型的尺寸,老人自己畫出了圖紙,又按照圖紙把竹子複合板一塊一塊手工鋸出來,在這一切都完成後,老人使用了一艘不用了的小船做底子,再使用三角鐵進行焊接,做出了一個12米長的框架,將竹子複合板釘在框架上,刷漆、晾乾,一個多月的時間,這艘航母模型已經初具規模。

  老人告訴記者,他的這艘航母模型是比照著遼寧艦,按1:25的比例做出來的,就連塔樓上都是一個一個小的間隔,那裡就是一個個「房間」。

  下次大潮後主體將完工

  「其實,還有一些零件沒有裝上呢。」溫玉著老人說著進入了旁邊的小屋裡,在一個鐵桶裡他拿出了幾個已經刷了灰色油漆的零件,「這個是小的雷達,這個大的也是,還有『艦載機』,模型都已經買回來了,過幾天就能做好。」

  老人對記者說,接下來他還要對模型進行完善,「框架是用角鐵做出來的,在海裡泡水時間長了容易生鏽,我準備在外面覆蓋一層玻璃鋼,這樣即便是角鐵鏽掉了,也不會影響使用,不過這得等下次大潮的時候來做,有三四天的時候就能做好,那時候,模型的主體基本就可以完工了。」

  對於這艘航母模型的建成,老人滿懷憧憬,「青島是個旅遊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我們這裡是帆船之都,遊客來青島後除了看海還可以來學帆船,同樣我這個航母模型也會成為一個景點,見不到真的航母,遊客可以與這個模型拍照留念。」據老人介紹,模型成本不高,沒花多少錢。

  老人曾研製「不倒翁」帆船

  溫玉著老人是際達航海俱樂部的一名老教練,除了訓練學生學習帆船,他還對帆船設計製造有很大的興趣。2003年,俱樂部曾購買了幾艘供孩子學習的OP帆船,可是這種帆船很小,風一大容易翻,而且船體很難再正過來,從那時起,他就想著能否造出一種不容易翻船、翻了也能自己正過來的帆船,最終經過兩年的研究,溫玉著真的研製出了一種「不倒翁」OP帆船並申請國家專利。

  2008年奧運會前夕,溫玉著為初學者設計製作了雙體帆船。相對於專業化的「單體」,雙體帆船更利於初學者尋找平衡、不易落水。奧運會期間,這艘帆船被安置在流亭機場二樓大廳,向國內外友人展示。此外,溫玉著還造出一條長20.08米,外殼為以竹子製成的複合材料為原料的「竹子船」,據溫玉著介紹,這種材料重量輕、防腐耐磨,造價也只有玻璃鋼的三分之一。

相關焦點

  • 為哄外孫開心 老人手工打造木質益智玩具 他是鋼管廠退休工人,製作...
    近日,大連市民宋新強為小外孫手工打造了一臺木質益智玩具,而這只是愛好木頭的他作品中的一個。姥爺為外孫手工打造玩具        一上一下的階梯,咬合轉動的齒輪,材料全部是木頭,完成全部靠手工,這就是宋新強給外孫製作的新玩具——彈珠機。         看起來很複雜,但是從設計到完成,其實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 100斤做不出6斤的「天價」小吃,80元1斤,老人堅持純手工製作
    100斤做不出6斤的「天價」小吃,80元1斤,老人堅持純手工製作小吃在人們的認知中都是很簡單的,用食材加工一下就可以了,其實並不然有的小吃就是非常的麻煩,而且產量並不多,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個小吃就是如此,100斤做不出6斤的「天價」小吃,80元1斤,看著是不是很神奇呢。
  • 6旬老人做「天價小吃」100斤制不出6斤,每斤賣80元,純手工製作
    美食是組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民以食為天,誰也不會離開美食的誘惑,所以在生活當中人們的條件好了以後,都會去尋覓自己喜歡的美味,而且對美食小吃品質的要求也提升了,當然了品質越高的美食小吃價格也隨之越高,今天我們就分享6旬老人做「天價小吃」100斤制不出6斤,每斤賣80元,純手工製作,那這是哪種小吃呢?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 這種美食100斤做不出6斤,一斤80元,老人堅持純手工製作!
    推薦語:都是傳統純手工的做法啊,味道一定也是最天然的,看了好想吃,去超市一定買點下文轉載自作者:食知味這種美食100斤做不出6斤,一斤80元,老人堅持純手工製作!藕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很多人把它當成蔬菜吃。人們除了直接食用它之外,還會把它做成藕粉。
  • 大連老人自學打造益智玩具哄外孫開心
    近日,大連市民宋新強為小外孫手工打造了一臺木質益智玩具,而這只是愛好木頭的他作品中的一個。 大連姥爺為外孫手工打造玩具 一上一下的階梯,咬合轉動的齒輪," 機關算盡 " 的軌道,材料全部是木頭,完成全部靠手工,這就是宋新強給外孫製作的新玩具——彈珠機。
  • 臺媒:遼寧艦預計今日通過臺灣海峽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20日消息,有消息人士稱,遼寧艦19日晚航行進入臺灣北方海域,並連夜向臺灣海峽靠近,預計今天(20日)會通過臺灣海峽往南邊航行。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與「參謀總長」黃曙光接到消息後,19日連夜進駐衡山指揮所。
  • 100斤做出不來6斤「天價」小吃,1斤賣80元,老人堅持不懈手工製作
    本期導讀:100斤做出不來6斤「天價」小吃,1斤賣80元,老人堅持不懈手工製作 100斤做出不來6斤「高價」特色小吃,一斤賣八十元,老年人堅持不懈手工製做!現如今衣食住行變得越來越好,大伙兒的生活品質也是連續不斷的提高,尤其是現如今的大伙兒,變得越來越追求健康養生。
  • 海軍遼寧艦開展高強度艦機融合實戰化訓練
    海軍遼寧艦開展高強度艦機融合實戰化訓練 來源:中國海軍網作者:陳國全 鄒維榮 李唐發布時間:2016-01-30 09:54 在遼寧艦政委梅文的工作筆記本扉頁上,記錄著習主席視察時叮囑他和艦長張崢的話。
  • 遼寧艦帶領5艘軍艦穿越宮古海峽,突遭日本艦機緊急追蹤監視
    而對於我們來說,早在4月10日的時候,遼寧艦帶領5艘軍艦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然後直接進入南海進行作戰訓練,當時日本也拍了照。在時隔了半個多月之後,我們看到遼寧艦航母編隊又回來了!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8日發布的消息,4月28日上午9時左右,遼寧艦航母編隊出現在宮古海峽80公裡處,編隊共由6艘軍艦組成,據日本防衛省公開的現場畫面顯示,這支艦隊包括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052D型西寧號驅逐艦、052D型貴陽號驅逐艦、054A型棗莊號護衛艦、054A型日照號護衛艦以及呼倫湖號補給艦。
  • 鄭州80後父親給女兒製作100多件手工玩具走紅
    這不,鄭州市一名80後的父親張帥,給不到6歲的女兒製作了100多件手工玩具走紅。網友化身「檸檬精」,忍不住喊道「這樣的爸爸請給我來一打!」 美術專業爸爸轉行給女兒做玩具 自從張帥包攬了女兒安安(化名)的玩具後,安安與他逛街看到新款玩具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爸爸,你給我做一個吧!」
  • 純手工製作,國家級非遺佛山木版年畫復活,變身「國潮IP」
    地點:佛山 故事:佛山木版年畫始於宋元,盛於明清,歷經過700年風雨興衰後成為了首批國家級「非遺」。這些要經過20多道工序、純手工製作、有著「萬年紅」之稱的木版年畫,過去曾是家家戶戶爭相採購的「年貨」,並遠銷海內外。
  • 純手工製作,80款遊戲百餘張Steam庫封面動圖分享
    看到黑盒大佬做的封面動圖製作軟體之後就動了製作動圖的想法,不過不得不說製作steam封面動圖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具體文章最後說明。先說明一下我製作每個動圖的流程:巫師3動圖節選自'A Night to Remember'宣傳片 首先是遊戲選取,我製作動圖的80個遊戲全部都是我steam上擁有的,並且是已經完美通關或者通關,而且覺得好玩的遊戲。
  • 景德鎮人如何定義陶瓷的純手工製作?
    許多人對景德鎮的陶瓷很在意是否是純手工製作,但是他們對於手工製作也是一知半解的,由於不懂製作工藝,他們是很難區分手上的器皿是否純手工製作的。也只能由店鋪老闆的講解裡去了解和信任他們了,所有拋開成型來談純手工製作那是耍流氓!
  • 明明是中國第一艘航母,為何遼寧艦的舷號不是01而是16?
    遼寧艦是我國第一艘試驗型航空母艦,被業內稱為「航母大學」,是中國航母培養大批指戰員、飛行員等優秀人才的「科研基地」,既然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為何舷號使用的不是「01」而是「16」呢?遼寧艦舷號猜測目前,官方從未公布過遼寧艦的舷號為何是「16」,從遼寧艦服役被刷上「16」的第一天開始,「16」的意義和象徵及起源就一直被外界熱議,主要的猜測有以下幾個:第一種:劉華清上將生於1916年,為了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遼寧艦與「伊莉莎白女王」號對上,誰的勝算更大?一切要看艦載機
    通常來講,以排水量為標準,超出6萬噸以上的可以被定性為大型航母,在3-6萬噸之間的可以被定性為中型航母,而少於3萬噸的便可被定性為小型航母。從2015年全球最大航母排行榜中可以發現,前十名當中的前九位都是來自於美國。
  • 六旬蘸蠟手藝人堅守傳統 6道工序純手工製作蠟燭
    原標題:即墨區環秀街道蘸蠟手藝人堅守傳統 純手工製作蠟燭胡思忠正在製作傳統蘸蠟。普通蠟燭燈芯是棉線,而蘸蠟的燈芯是葦稈,空心可以通氣,燃燒時有更多的氧氣,因此火燃燒更旺,這是蘸蠟和普通蠟燭最大的不同之處。
  • 臺媒稱遼寧艦回程將過臺灣海峽 完成真正繞臺
    還是在蔡英文「出訪」的時候……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日前展開遠洋海訓,穿越第一島鏈繞行臺灣,引起國際關注。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近日突破第一島鏈開展遠海訓練。圖為遼寧艦正在航行。臺灣更是為此操碎了心。前些天,臺灣軍方連續對外公布遼寧艦編隊的航行位置。
  • 純手工製作粉條,見過嗎?
    12月9日,在沙河店三灣村,正一邊嘮叨、一邊指揮村民下粉條的68歲村民侯大川告訴記者說,每年的大雪節氣前後,他們就開始在院子裡砌好灶臺,架好鍋,開始正式製作粉條,完全是純手工製作。」
  • 老人給外孫做的棉鞋,爸爸嫌醜不想讓娃穿:愛孩子也要注意方式
    燕燕的寶寶2歲多了,正是發育的階段,由於身體長得很快,燕燕經常要給寶寶買新衣服、新鞋。燕燕媽是個手很巧的人,生活中一些布製品都是自己做的,比如抱枕、鞋墊、手套等等。姥姥自然疼愛外孫,經常會送來一些親手做的小禮物。
  • 遼寧一60歲老人丟了包,看完監控:被90歲的老人拿走了
    12月14日,遼寧瀋陽一超市內,一名60歲左右男子攔住了兩名90多歲的老人,並報警。據超市工作人員稱,這名60歲的老人之前在超市裡丟了一個包,包裡雖然沒有多少錢,但卻有其它很重要的東西。「老人說他包裡有日本朋友送的價值兩千多元的口琴,還有很稀奇的把玩玩具,雖然不怎麼值錢,但對老人來說很重要。」買菜的市民說道。老人丟了錢包後,就查看了超市的監控。在監控錄像中,老人看到是一名比他還老的老太太,趁他不備把包給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