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李商隱筆下的一句關於真摯情感的詩,但我們一直都用它來形容教師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事實上,師德是一個歷來就爭論不休的問題,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文件約束,各教師要為學生做到哪一個程度。所以有學者說,一個老師只要「傳道授業解惑」就足矣問心無愧,也有學者說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夠安心。正是因為我們對於教師的師德並沒有一個硬性要求,所以才會出現當年「範跑跑」的事件。
在當年汶川發生地震的時候,有一個人是當年的風雲人物,他的行為引來了整個社會的一片爭議。他是一位教師,當地震時,他丟下學生不管不顧,反而自己最先逃跑,他的名字叫範美忠,但大家更熟悉他的另一個稱號,也就是所謂的「範跑跑」。當年他被無數的網友嘲笑,現在12年過去了,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一、震後,一個帖子引發熱議
2008年汶川地震,觸動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在震後的第一時刻,我國立馬做出了全國性的部署,調集八方力量,對災區進行援助。在搜救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了太多暖人的故事,而有一個人卻是例外,他的名字叫範美忠,他是都江堰光亞學校的一名老師。
如果他沒有在網上發帖子描述自己地震的親身經歷,網友其實並不知道他做了什麼。當時距離地震發生過去了10天,他寫了一篇名為《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的帖子。在這一篇文章當中,他用了非常詳細的筆觸描述了自己經歷地震時期的所思所想和感受。
地震發生時,他正在上課,他感受到了課桌有一絲輕微的晃動,也知道四川是地震的高髮帶。但是他並沒有把這當回事,也安慰學生不要感到害怕。他的話還沒說完,整個教室樓都開始劇烈地晃動,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個地震來勢兇猛。此時,他的反應是扔下課本,逃出了教學樓,沒有管學生,沒有疏散學生。
在帖子的最後,他還發布了一個具有爭議的想法,在那樣的生死時刻,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他可以為女兒犧牲一切,但沒必要為了學生而犧牲自己,就算當時是他的母親站在教室裡,他也不會管。最後他還表示,自己並沒有一口氣回家,而是在學校的足球場上幫忙疏散了從教室跑下來的學生,他覺得自己並沒有一無是處。
二、成為「範跑跑」之後的人生
他的帖子一發,整個網上都掀起了熱烈的評論風潮。範美忠自認為沒犯錯,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危難時機放下學生不管,這並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整體價值觀。所以在輿論的壓力下,他被學校解聘了。
因為他北大畢業,教學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對他來說,找到一份好工作並不難。但是,當自己被網友評價為範跑跑之後,他幾年之內到了好幾個大城市謀生,但卻因為名聲敗壞,總是幹不久就被辭退了。
後來,他又回到了光亞學校,那時候,沒有了網上很高的熱度,學校也接納了他。在這裡,他過了一段安寧平實的日子。但不知為何,2015年,他又從光亞學校辭職了,從那之後他一直是一名自由職業者。
三、回歸範美忠的普通生活
辭職之後,他自己創辦了一所家庭式的私塾,其實就是一個高端的補課機構,主要招收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雖然他有著不好的名聲,但因為他的才華和獨特的教學手段,很多家長也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手下來學習。在有的家長眼裡,範美忠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和教學方式,他重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而範美忠在工作之餘,也會開網課,寫文章。他特別重視對於自己女兒的教育,現在他們的家庭還有一個新成員,就是他的兒子,每天他的生活都非常的忙碌,但他感覺很充實。經過12年的時間,他徹底撕掉了自己身上範跑跑的標籤,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12年後,範跑跑回歸到了範美忠,但我們關於範跑跑的話題卻仍然爭論不休。很多人覺得,他的行為毫無師德,但也有人覺得,他的行為恰恰是危難時刻人性的真實反映。也許對每一個老師來說,範跑跑的事件也是對自己的一場考驗。當真正面臨危難時刻,我們又能做出怎樣的反應呢?這個世界上絕對不止一個範跑跑。我們應該從這個事件當中反思的,是師德和自我界限到底在哪裡?
參考文獻:
《無題》
《師說》
《後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