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10日報導,因中國新冠疫情基本平息,優衣庫重新大量開設門店,其中國門店數量(直營)首次反超日本。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
此前,該品牌還宣布將首次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
優衣庫為何要抱緊中國市場大腿?
優衣庫中國門店數量首超日本
界面新聞援引日經報導稱,截至8月底,優衣庫的中國門店數量達到767家,首次超過日本國內的直營店(764家)。5月底時為745家,但6月以後中國的疫情基本平息,迅銷以月均7家店的速度將門店網絡擴大到了地方城市。而優衣庫在2015年8月底在中國只有387家店,5年內數量翻了一倍。
9月底,優衣庫門店數量增至782家。如果算上加盟連鎖店的話,日本國內(814家店)的門店數量仍佔據優勢,但中國和日本的門店總數很可能最早於2020年內出現逆轉。與其他海外市場不同,優衣庫在中國不使用片假名的LOGO。
優衣庫的上海旗艦店(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在銷售額方面,2019財年(截至2019年8月)日本國內的優衣庫為8729億日元,在總體中佔比超過3成。中國大陸加上港臺地區在內為5025億日元,佔比2成,仍不及日本。但中國市場的增長能力突出,在2019財年之前的3年裡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5%。這一增速是日本國內(3%)的5倍,如果保持這一速度的話,預計2024財年(截至2024年8月)中國和日本的銷售額也會發生逆轉。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日本的產業在全球化方面走在前面的是汽車等製造業,海外銷售額經常超過日本國內。而在內需型的服裝行業,銷售額發生逆轉的情況較為罕見。2019財年,包括中國在內的迅銷海外銷售額超過日本國內。隨著在中國開設門店的步伐加快,日本國內外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此前宣布將首次參加進博會
第三屆進博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優衣庫宣布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並大手筆拿下1500平方米的展位。
據中國商報報導,服裝行業專家吳少波在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這對任何一家國際服裝品牌而言都是「致命誘惑」,這也是優衣庫快速開店的動力。
同時,中國消費者對優衣庫的喜愛也讓其有持續發展的希望。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優衣庫在天貓「雙11」促銷中連續位居女裝銷量榜首,也曾出現官方旗艦店售空的現象。
此外,吳少波認為,疫情期間,中國市場的恢復速度及能力明顯快於海外市場,這也成為優衣庫業績恢復的關鍵因素。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2020財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集團收入同比下滑15.2%至1.54萬億日元;淨利潤大幅下跌43%至906.4億日元。其中,來自大中華區業務收入約佔總收入的23%。
截自優衣庫中國官網
同時,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今年5月,優衣庫在中國市場已實現單月收益及溢利同比雙增長,業績開始穩步回升。據該品牌預測,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有望在8月與去年同期水準持平甚至超過。迅銷集團曾在聲明中表示,儘管優衣庫將會繼續拓展到歐洲等新的市場,但中國市場仍然是集團銷售增長的支柱。
不可否認,近幾年,快時尚行業持續遇冷,優衣庫實屬該行業的特例。有消費者表示,優衣庫產品較為舒適、簡單,同時質量也比其他品牌好得多,定期折扣也讓產品性價比更高。此外,還有一位消費者特別提到優衣庫新增的健康與活力的概念,他認為,該品牌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居家服飾」更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電商與實體店相融模式
為日本國內業務提供參考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中國擁有大量網民,電商滲透度很高。迅銷在2019財年銷售額中,電商所佔比例約為20%,高於日本(約10%)。柳井正表示,「中國的電商和支付系統發展很快。如果能將電商和現有門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銷售額完全可以達到2萬億日元」。
電商與實體店的融合是迅銷提出的「信息製造零售業」的基礎。迅銷利用商品附帶的IC標籤和電商購買數據從世界各地收集暢銷商品的信息。再結合各地的天氣和市場動向,運用人工智慧(AI)等技術進行分析。將銷售數據運用到商品企劃、生產、物流等方面,目標是形成一種模式,快速有效地生產出顧客需要的服裝。
在中國,實體店不單純只是收集數據的據點,還與電商庫存管理和銷售情況實現了聯動。接到網購訂單時,會將門店的庫存包裝起來,交給前來取貨的顧客。比起另外設置物流網店,配送等的效率更高。
日本國內的優衣庫網購商品全部從電商專用倉庫發貨,實體店和網絡並未實現聯動。德國羅蘭·貝格諮詢公司(Roland Berger)日本法人的合伙人福田稔指出:「日本有非常完善的門店網絡。中國沒有這樣,因此更容易推進數位化」。
從全球來看,優衣庫的商品從企劃到生產、銷售,交貨周期(Lead Time)在過去為1年左右,目前已開始縮短。要進一步縮短這一周期,估計需要引進中國模式。不少人讚賞中國門店使用社交網站(SNS)向顧客進行宣傳的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