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腦子有段時間出現了空白期。不是燒壞了,是信息太多,有些還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想得到標準答案是不太可能了,看來得換個思維。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 永寶齋藏
讓我陷入深度思考的是這個宣德款的玉壺春瓶。玩青花的人都應知道「青花首推宣德」之說,所以我特別想證明這就是宣德本朝的。做了大量的比對後,器型、款識、青花發色、繪畫技法等都有一眼。由於沒有標準答案,總感覺似是而非。
幸好一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終提醒了我。繪畫最能體現其功力是手、足。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 局部 永寶齋藏
瓷器也有口和足。比如我的玉壺春瓶的口沿部,由於當時燒制條件所限,口沿部呈現波浪形,近看或手摸感覺很不平整。看似缺陷,其實正是當時的工藝特徵。現代的工藝反而做不出來。
明宣德青花纏枝四季花卉紋玉壺春瓶 故宮博物院藏
順著這個思路去找,發現故宮博物院藏的明宣德青花纏枝四季花卉紋玉壺春瓶,其口部特徵與我的非常接近。看來這是好的開始。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 底足 永寶齋藏
我的玉壺春瓶細沙底,火石紅也比較自然。但規律經驗說一般是大的瓶子、大盤等才有這樣的特徵。而我的玉壺春瓶只能說是尺寸中等。
大維德基金會藏明代景德鎮窯藍釉「內府」銘文罐(永樂或宣德)
這個大維德基金會藏的明代景德鎮窯藍釉「內府」銘文罐,確實很大。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紋盂底足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藏這個明宣德青花纏枝花紋盂,卻應該是小件,因為它是水盂。
這麼說來前人總結的經驗也有瑕疵或漏洞的地方。蘇東坡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世上所有的經驗都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改變而改變。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清十八世紀「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2013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成交價HKD 3,500,000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 底足 永寶齋藏
高32.6cm,口徑9.1cm,足徑11.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