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瓷鑑賞—大明宣德年制纏枝紋青花盤

2020-12-15 高端古玩收藏圈

纏枝紋是中國古代傳統紋飾之一。作為瓷器上最常見的紋樣。盛行於元代以後。明代或稱為「轉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循環往復,變化無窮。纏枝蓮、纏枝牡丹、纏枝草蔓均屬此類。

纏枝紋,全稱「纏枝紋樣」,俗稱「纏枝花」,又名「萬壽藤」。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慶。纏枝紋是以藤蔓卷草經提煉變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動感,優美生動。纏枝紋與蓮瓣紋、捲雲紋、如意紋、回字紋等一樣,都是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重要裝飾紋樣,廣泛用於雕刻、陶瓷、家具、漆器、編織、刺繡、玉器、年畫、剪紙、碑刻等,甚至連糕餅木範都離不開纏枝紋。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盤

英文名稱:Daming xuande system blue and white plate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盤底雙圈青花內落款: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十分規整,古代以圓為天,這六字款好比天上的太陽,以雙圈青花為界限,盤底空白處,好比白雲,再以雙圈青花分界來到了陸地上,繪有經典的青花纏枝紋,是典型的萬壽騰,古代百姓都以草民自稱,意為受百姓愛戴君定能萬壽無疆,君王愛戴天下百姓,一視同仁,萬民連心愛戴君王,再看圈足是典型的糯米底,有如糯米汁胎,這是最上等的高嶺土,用的最上層的高嶺土,經過多年雨水的衝刷,其中幾乎沒有鐵元素,燒出來的瓷器雪白細膩如糯米汁,所以並沒有明顯的氧化發黃的現象,再看底部釉面呈現了橘皮釉特徵,整體表現開門。

盤面整體是一個玉璧的畫風,璧身畫有海水紋,波濤洶湧,中間畫一折枝向日葵,以雙圈為界,看似開窗,畫工極其精美。濃淡處理的極其精妙,反光出現了蛤蜊光,是老瓷器的經典特徵。

海水紋】瓷器裝飾紋飾。流行於宋代。海水常畫成圓圈形,多為八至十圈,中心為海螺紋或飾一花朵。各窯均有燒制,風格略有不同。

淺腹,糯底。所飾青花紋樣分為三層,盤內口沿飾海水紋一周,腹壁飾纏枝花卉,內心三藍圈內飾一束向日葵。該盤青花色澤濃豔,釉面肥潤瑩澈,充分體現永、宣「進口料」青花瓷器的特點。

這件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盤瓷器,無任何磕缺,穿線,損毀,十分難得,古代瓷器成品率很低,一窯燒下來很難有精品,而這件瓷器絕對是天作之合,是上天的眷顧,才會燒制出這麼完美的青花盤,無論是觀賞還是收藏,都讓人賞心悅目,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精美瓷器。

相關焦點

  • 瓷器鑑賞:寫的是「大明宣德」款,但釉色和風格都不是宣德時期的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607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老師看看是否能到宣德時期的碗?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書單圈款識的外霽藍釉內纏枝花卉紋碗是一件現代仿品。雖然其是青花填色,但是所有材料都是在釉下的,而宣德時期並沒有此種釉色品種。由於宣德時期的鬥彩先要燒次高溫的青花,然後再燒幾次釉上彩料,我們現在仿製宣德時期的鬥彩瓷器,為了節省時間,故而就一次把鬥彩的所有材料均在釉下燒成,這是現代仿品的特徵。
  •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菱花口盤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菱花口盤 2020年04月13日 20:13 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劉東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宣德青花花鳥紋梅瓶鑑賞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 大家分享:說宣德青花必稱蘇麻離青,發色濃豔?請細賞這些館藏文物
    高古瓷以宋代五大名窯為第一梯隊。 玩收藏,玩到了永宣官窯這個份上,至少有十年以上功力才敢入手。以宣德瓷器為例,第一個階段的朋友就喜歡大明宣德年制六個字,看到了就是國寶。於是掏上幾百幾千幾萬大洋買下來。圖為宣德青花雙耳扁壺,上海博物館文物。
  • 大明成化年制瓷器拍賣交易價格 明成化瓷器收藏鑑定值多少錢
    杯外底青花雙方欄內署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成化鬥彩杯造型有數種,此為其中之一。瓷杯造型輕靈秀巧,胎體薄如蟬翼,從內壁可清晰映見外壁花紋。畫面布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體現出畫工高超的畫技和藝術修養。成化瓷器是中國瓷器史上的瑰寶,已經達到中國瓷器製造的極致,故古玩界評價瓷器時常說「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 明嘉靖青花瓷鑑定要點
    明後期嘉靖朝(公元1522一1566年)的青花瓷,在制瓷史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它以色調鮮美濃豔,器形粗獷,燒造數量之多,在陶瓷工藝史上出現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時代。  嘉靖款識特徵:嘉靖朝由於長達四十五年,所以字體非一人所寫,這樣就出現了有書寫款也有刻劃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雙圈或兩框款,也有「嘉靖年制」四字款。一般書法剛勁有力,如竹刀。嘉靖前期具有弘治、正德遺風,字體清秀工整;中期逐漸向粗筆劃發展,但比後期為細;後期粗獷,用色也濃厚,蒼勁中藏秀逸,缺少前期的細膩圓滑。
  • 明代永樂、宣德、成化三朝景德鎮御窯瓷器款識(上)
    雖然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即在景德鎮珠山設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御器廠」,清代更名「御窯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署正規年款的洪武朝御窯瓷器。永樂朝雖開明代御窯瓷器署帝王「年號款」之先河,但永樂朝御窯瓷器中的絕大多數並不署年款,少數帶年款者其款字內容僅見有「永樂年制」四字,不見有「大明永樂年制」六字。目前所見署「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款的陶瓷器,從各方面特徵看均為後仿品。
  • 如何去鑑別大明宣德時期的瓷器,我來告訴你
    「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陰陽。橫豎花四雙單元,晉唐小楷最出群。」這是古陶瓷鑑定家孫瀛州老爺子對大明宣德款瓷器款識的評價,編造出來的六字歌謠,他的意思是指大明宣德款的瓷器一般為楷書,字體也是非常工整,青花用筆渾厚,筆觸圓勁有力,款識一般用青花書寫,但也有用刻畫的方式,真品大明宣德的款識中的「德」字心上是沒有一橫的,凡是寫成完整的「德」字的都屬於後仿的,有的是清朝後仿的,有的是現代現代後仿,清朝時期的大明宣德寄託款是全都是把「德」字寫成寫成一個完整的「德」字。
  • 2020年宣德年制銅香爐市場價格
    宣德年制的銅香爐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其內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感覺明匠更注重內腔的造型設計,尤其想表達爐腔的縱深感(橫向的和豎向的)。橫向的縱深感以弧線大來體現,豎向的縱深感以爐腔深來表達:爐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間薄;爐口壁直,向內腔過度有稜角;內腔底低;內腔底面徑小;內腔的最凸處低於外形的最凸處。
  • 宣德青花有款識
    口部繪龜背錦文,腹部繪怪石松竹梅紋,雙耳裡側均繪折枝靈芝紋,外側繪卷草紋。三足上的獸首亦染青料。六字款有「大明宣德年制」雙圈雙行楷書款、六字橫款、六字豎款。四字款有雙行雙圈楷書款、四字橫款、四字豎款、四字篆書款。主要是以器物足內中心的青花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個別用「造」,「宣德年制」四字款較少。民窯器大多書「福」、「壽」及梵文。
  • 【2020年秋拍回顧】瓷器工藝品TOP5
    多件拍品拍得善價,其中明宣德青花纏枝蓮託八吉祥紋大碗,以385.25萬元成交,清乾隆青花洋彩纏枝西洋花卉紋抱月瓶,以851萬元拔得本場頭籌。Lot 639 清乾隆 青花洋彩纏枝西洋花卉紋抱月瓶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25.3cm.
  • 美瓷鑑賞—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梅瓶
    藏品介紹中文名稱: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梅瓶英文名稱:Qing dynasty yongzheng system blue and white plum vase>類別:瓷器規格:一件品相:美品清代青花畫工已經十分精妙,這件梅瓶用青花繪壽桃,且惟妙惟肖,這是由於清代的青花濃淡處理更到位,顏色相比明代更深,瓶頸處有明顯的蛤蜊光,整個畫面就是一幅水墨丹青,是獨有的中國畫韻味,也是藝術最好的載體
  • 大明成化年制瓷器如何辨別,市場到底如何?
    早期的青花瓷器風格與宣德時期相似,青花用進口青料,發色濃豔有黑點,難與宣德青花區分,且這類成化青花瓷器生產時間很短,傳世品較為少見。典型的成化青花瓷器由於採用了國產的平等青料,發色淡雅無黑斑,青花色彩更為清麗明快,是成化青花的代表,與後來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
  • 明嘉靖青花瓷鑑定要點(全)
    明後期嘉靖朝(公元1522一1566年)的青花瓷,在制瓷史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它以色調鮮美濃豔,器形粗獷,燒造數量之多,在陶瓷工藝史上出現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時代。  嘉靖款識特徵:嘉靖朝由於長達四十五年,所以字體非一人所寫,這樣就出現了有書寫款也有刻劃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雙圈或兩框款,也有「嘉靖年制」四字款。一般書法剛勁有力,如竹刀。
  • 美瓷鑑賞—大清雍正年制包金龍紋粉青釉瓷器
    藏品介紹中文名稱:大清雍正年制包金龍紋粉青釉瓷器英文名稱:Da-qing yongzheng system baojin longwen powder blue glaze porcelain>類別:瓷器規格:一件品相:美品瓷器包金從北宋就開始流行,一般只使用在貴重瓷器之上,一來十分美觀奢華,二來可以適當的保護瓷器,以免刮傷,磕傷,這件瓷器,包金龍紋栩栩如生,金上鑲嵌寶石
  • 重要拍品介紹—全釉裡紅纏枝紋仿古大壺
    本月月底小茶書將組織開展【小茶書2020春季拍賣會】,從4月13日開始公眾號內對【小茶書2020春季拍賣會】中各專場的精品重器進行依次解讀分享,今天的文章來說說這隻全釉裡紅纏枝紋仿古大壺
  • 「忍冬紋」中迸發的美感
    特別在元明清三朝纏枝花卉紋被大量裝飾在青花瓷器上,受到從皇室到百姓的一致喜愛。通體繪纏枝花卉紋 ,青花發色穩定渾厚,底署「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為典型乾隆時期青花瓷代表,收藏價值極高。典型乾隆器生產量極大,是當時社會大眾生活用瓷、陳設用瓷、外銷出口瓷的主體。其承襲康熙、雍正青花的特點,並在其基礎上繼續發展創新、提高,體現在製作技巧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從工藝製作上看,其胎體的成型、青料的繪製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是一絲不苟,精工細做,精益求精。乾隆仿古瓷不像雍正仿古瓷要求那麼嚴格,但產量卻遠大於雍正朝。仿古的方法基本沿襲前朝,仿的最多的是明宣德青花瓷。
  • 國家博物館的「龍紋」瓷器:簡直美呆了
    為明宣德官窯的典型器,除繪海水龍紋,尚有纏枝花卉作裝飾。宣德時期青花瓷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著稱於世,其燒造技術達到了中國青花瓷的巔峰。《景德鎮陶錄》評價宣窯瓷器有「諸料悉精,青花最貴」之說,其藝術成就被稱為「開一代未有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