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陰陽。橫豎花四雙單元,晉唐小楷最出群。」這是古陶瓷鑑定家孫瀛州老爺子對大明宣德款瓷器款識的評價,編造出來的六字歌謠,他的意思是指大明宣德款的瓷器一般為楷書,字體也是非常工整,青花用筆渾厚,筆觸圓勁有力,款識一般用青花書寫,但也有用刻畫的方式,真品大明宣德的款識中的「德」字心上是沒有一橫的,凡是寫成完整的「德」字的都屬於後仿的,有的是清朝後仿的,有的是現代現代後仿,清朝時期的大明宣德寄託款是全都是把「德」字寫成寫成一個完整的「德」字。但現在市面上的「大明宣德款瓷器」假貨仿品還是非常常見的,他們利用電腦和精密儀器進行仿製,仿得和真品基本一致,只是有形無神。
宣德時期的瓷器,對中國陶瓷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宣德青花以古樸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和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時期的青花瓷器相比,可以說它的燒造工藝達到了明代制瓷技術的最高峰,但明代瓷器由於露胎出泛氧化鐵的緣故,導致瓷器呈現出許多深淺不同的褐色斑點,俗稱「火石紅"。
宣德瓷器紋飾題材非常豐富,種類也要比前朝洪武、永樂時期多很多,風格也非常突出,宣德瓷器上的人物紋飾,繪畫寫實,人物的臉部比起前朝繪畫的比較清晰,但民窯人物紋飾畫得比較簡潔,一般會顯現出一種靜止狀態,表現出一種悠然的意境,一般瓷器上的襯景也比較簡單,一般配以亭臺樓閣、樹木花草、雲作為配景。
宣德時期龍紋最為雄壯,龍身體最為雄健,宣德龍紋時代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比如龍嘴上翻,龍的身體比起元朝、洪武、永樂時期的身體更為粗壯,龍的眼睛睜開很大,還分吐舌龍和閉嘴龍兩種,龍肘非常粗和短,有三爪龍、四爪龍和五爪龍,有的器型上會畫大量的龍,有畫九條龍的和十條龍的,龍用青花所畫,畫的非常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