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鑑別大明宣德時期的瓷器,我來告訴你

2020-12-16 小李談古玩

「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陰陽。橫豎花四雙單元,晉唐小楷最出群。」這是古陶瓷鑑定家孫瀛州老爺子對大明宣德款瓷器款識的評價,編造出來的六字歌謠,他的意思是指大明宣德款的瓷器一般為楷書,字體也是非常工整,青花用筆渾厚,筆觸圓勁有力,款識一般用青花書寫,但也有用刻畫的方式,真品大明宣德的款識中的「德」字心上是沒有一橫的,凡是寫成完整的「德」字的都屬於後仿的,有的是清朝後仿的,有的是現代現代後仿,清朝時期的大明宣德寄託款是全都是把「德」字寫成寫成一個完整的「德」字。但現在市面上的「大明宣德款瓷器」假貨仿品還是非常常見的,他們利用電腦和精密儀器進行仿製,仿得和真品基本一致,只是有形無神。

宣德時期的瓷器,對中國陶瓷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宣德青花以古樸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和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時期的青花瓷器相比,可以說它的燒造工藝達到了明代制瓷技術的最高峰,但明代瓷器由於露胎出泛氧化鐵的緣故,導致瓷器呈現出許多深淺不同的褐色斑點,俗稱「火石紅"。

宣德瓷器紋飾題材非常豐富,種類也要比前朝洪武、永樂時期多很多,風格也非常突出,宣德瓷器上的人物紋飾,繪畫寫實,人物的臉部比起前朝繪畫的比較清晰,但民窯人物紋飾畫得比較簡潔,一般會顯現出一種靜止狀態,表現出一種悠然的意境,一般瓷器上的襯景也比較簡單,一般配以亭臺樓閣、樹木花草、雲作為配景。

宣德時期龍紋最為雄壯,龍身體最為雄健,宣德龍紋時代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比如龍嘴上翻,龍的身體比起元朝、洪武、永樂時期的身體更為粗壯,龍的眼睛睜開很大,還分吐舌龍和閉嘴龍兩種,龍肘非常粗和短,有三爪龍、四爪龍和五爪龍,有的器型上會畫大量的龍,有畫九條龍的和十條龍的,龍用青花所畫,畫的非常飽滿。

相關焦點

  • 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瓷器鑑別
    所以很收藏界的人以擁有一大明宣德年制款識青花瓷器而驕傲。宣德青花瓷器所用青料為「蘇泥勃青」,燒成後在青花部分出現黑疵斑點,與濃豔的青色相映成趣。那麼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瓷器怎麼鑑別呢?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瓷器鑑別首先我們要認識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瓷器的真品,然後我們才能談起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的鑑別,那麼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瓷器真品從哪裡找呢?
  • 瓷器鑑賞:寫的是「大明宣德」款,但釉色和風格都不是宣德時期的
    :請老師看看是否能到宣德時期的碗?價值如何?鑑定結果:藏友您好,感謝您的支持!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書單圈款識的外霽藍釉內纏枝花卉紋碗是一件現代仿品。雖然其是青花填色,但是所有材料都是在釉下的,而宣德時期並沒有此種釉色品種。
  • 大明成化年制瓷器如何辨別,市場到底如何?
    找收購的還是打電話讓中國文物局幾百塊收走你手上的藏品吧,不要去花時間找陷阱。藏品出手博取高價是投資,那麼投資就會有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風險,而不是妄想坐等百萬上門。明代瓷器工藝發展到成化時期出現了追求精緻典雅的風尚。成化瓷器造型精緻細巧,胎薄釉潤,畫風精細。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可分為早期青花和典型青花兩個階段。
  • 如何鑑別藍釉瓷器的真偽
    如何鑑別藍釉瓷器的真偽以鈷為呈色劑的藍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溫鈷藍釉瓷器則是元代景德鎮發明的。鈷是青花的呈色劑,融在釉中,即可燒成鈷藍釉,呈色十分穩定。但是色彩鮮豔的藍釉,除釉色純淨外,尚須有潔白的胎質映襯,方能顯現出藍如寶石的理想釉色。
  • 明成化時期瓷器的鑑別要領和特點
    明成化時期的瓷器發展是我國瓷器史上比較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也出現了很多傳世的作品,可以這麼講明成化時期的瓷器在明朝各個時期中是頂尖的水平,這個時期最主流的兩個品種分別是青花和鬥彩。我們下面主要說說青花瓷器和鬥彩瓷器的特點和鑑別的要領。
  •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花卉紋玉壺春瓶    永寶齋藏      讓我陷入深度思考的是這個宣德款的玉壺春瓶。玩青花的人都應知道「青花首推宣德」之說,所以我特別想證明這就是宣德本朝的。做了大量的比對後,器型、款識、青花發色、繪畫技法等都有一眼。由於沒有標準答案,總感覺似是而非。     幸好一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終提醒了我。
  • 古玩之宣德祭紅釉瓷器
    明代建國之初,國力較弱,為了減輕財稅負擔,大量使用瓷製禮器,例史料記有「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園丘青色,方丘黃色,日壇赤色,月壇白色,行江西饒州府,如式燒造解京」。由於明早期皇室「祭祀皆用瓷」,並旨定成立珠山御窯廠,令窯工們不惜工本的進行燒制,這不但奠定了景德鎮「制瓷中心」的地位,更是促進景德鎮青花瓷業在明永樂至宣德時期走向全盛與輝煌。
  • 耿寶昌:宣德青花四大權威鑑定特徵,看手中青花是否到代!
    大明宣德瓷是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瓷器,被稱為開一代未有之奇。宣德朝官窯瓷器極其講究,哪怕是民窯也燒制的很精細,其青花瓷器在後世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凡到代的宣德官窯佳器,在之後的歷朝歷代,直至當今中外收藏界均是熱捧的品種。在國際大拍上動輒過千萬,甚至過億。這可能就是宣德青花的魅力!下圖為2017年香港蘇富比成交價過2億的宣德青花碗。
  • 美瓷鑑賞—大明宣德年制纏枝紋青花盤
    作為瓷器上最常見的紋樣。盛行於元代以後。明代或稱為「轉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循環往復,變化無窮。纏枝蓮、纏枝牡丹、纏枝草蔓均屬此類。纏枝紋,全稱「纏枝紋樣」,俗稱「纏枝花」,又名「萬壽藤」。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慶。
  • 宣德青花花鳥紋梅瓶鑑賞
    青花瓷器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青花加彩時期、青白釉青花時期和至正型青花時期。青花瓷標本少,特別是帶有紀年銘的實物標本更少。古代瓷器市場以大件青花瓷最為名貴。歷代瓷器以小件為精,古代青花瓷以越大越精為準。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 為何宣德青花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原因你了解嗎?
    明朝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為何一直以來能獨領風騷,其收藏價格也一路走高呢?今天筆者就抽空來細聊一下其原因。首先,明朝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類似於宋畫,已經到了一個高峰。明朝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燒制於景德鎮御窯廠,相比於明朝其它任何朝代所燒制的青花瓷器,明朝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的燒制工藝和技法已經到達了巔峰,其燒制的青花瓷器成為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最珍貴的瓷器種類之一,被後世譽為「開一代未有之奇」,因此陶瓷收藏界一貫有 「青花貴宣德,彩瓷貴成化」 的說法。
  •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菱花口盤
    盤底墨書「大明萬曆三年徐惇慶堂置辦」兩列十二字紀事款。  菱花口盤始見於宋元時期,元青花中即有菱花口盤,明代永宣時期的菱花口大盤口徑通常在30至40釐米之間,而菱花瓣則基本都為十二瓣。菱花口盤製作工藝較為複雜,樣式美觀大方,是永宣青花瓷器中最經典的器型之一。
  • 宣德青花有款識
    六字款有「大明宣德年制」雙圈雙行楷書款、六字橫款、六字豎款。四字款有雙行雙圈楷書款、四字橫款、四字豎款、四字篆書款。主要是以器物足內中心的青花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個別用「造」,「宣德年制」四字款較少。民窯器大多書「福」、「壽」及梵文。
  • 皇家御用瓷器-黃釉瓷器
    明清時期,黃釉瓷器已經完全作為皇家壟斷之器。因其獨特的色澤也代表了它只能是皇家至尊的御用瓷器。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各具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分別介紹,使您對明清時期的黃釉瓷器認識更多。一、黃釉瓷-知識概述最早的黃釉瓷器出現在我國漢代,而真正意義上的黃釉瓷器是明代景德鎮窯所創燒的一種低溫黃釉。這種黃釉瓷器一般都由官窯燒造,因「黃字「與「皇」字同音,所以多為皇家御用瓷器。二、明代黃釉瓷-特點介紹最早出現的明代黃釉瓷是永樂時期景德鎮窯所燒造的器物。宣德時期和成化時期的黃釉瓷器製作精細,一絲不苟。
  • 清代乾隆和嘉慶青花瓷器有什麼不同,如何鑑別
    青花瓷器到了清代乾隆時期開始走下坡路了,青花從鼎盛走入歷史的衰退期,這是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真正的分水嶺,青花瓷器的輝煌可能一去不復返。而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雖然做太子那麼多年但是仍然沒有學到乾隆瓷器的優點,嘉慶朝的青花瓷器胎釉青花都開始出現下滑,讓中國古代瓷器整體走向了下坡路,那麼清代乾隆和嘉慶青花瓷器有什麼不同,如何鑑別。
  • 明代永樂、宣德、成化三朝景德鎮御窯瓷器款識(上)
    而且隨著時代發展,明代各朝御窯瓷器上所署年款也呈現各自特色,前人有「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的評價,從實物看,基本符合事實。但自明代中葉以來,由於文人雅士對明代各朝御窯瓷器的品評以永樂、宣德、成化三朝御窯瓷器受到的評價最高[2],致使從古至今,落這三朝年號款的仿品屢見不鮮,給這三朝瓷器的鑑定帶來麻煩。
  • 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瓷器的新老
    黑釉瓷器的產品主要是一些粗製日用器皿,一般在以生產其它瓷器為主的窯場兼燒,主要為生活實用器和殉葬用的冥器。景德鎮窯廠曾出土過一件刻「大明永樂二十一年」款黑釉香爐,為民間祭器。 4.紅釉瓷器(圖4) 清代康熙時期恢復了明代宣德以後中斷的灑藍釉瓷器燒造,並進一步發展出灑藍描金、灑藍五彩等新品種,其新穎的作品大量外銷至國外。康熙灑藍器以盤、碗為主,胎體輕薄,其釉面呈現瑩潤的蛤蜊光澤,色澤淺淡、清新,猶如灑滿雪花狀,又有「雪花藍」之稱。灑藍器除康熙朝外,在清代其它時期比較少見,光緒朝偶有仿製。 6.黃釉瓷器(圖6)
  • 古陶瓷鑑定研究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在上篇《古陶瓷鑑定研究|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文章中我們講了如何區別青釉、白釉、黑釉和紅釉,本篇繼續講一下如何區別其它釉色。藍釉瓷器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明宣德 霽藍釉盤藍釉器以天然鈷料摻入釉內作呈色劑,在高溫氧化氣氛中燒制而成,由元代景德鎮創燒,明代宣德時期發展成熟,同「祭紅」一樣,由於多用作祭器,又稱為「祭藍」或「霽藍」,明宣德時在霽藍的基礎上還創燒出灑藍、天藍等藍釉新品種。最為人稱道的宣德霽藍,其釉色亮如寶石,皆為祭天用器。
  • 黃釉瓷器的鑑別要領和歷代特點
    黃釉,是一種以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錫為做色劑,在氧化氣氛下燒成的釉色,最早出現在漢代的釉陶上,熟悉古瓷器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商周時期的出土的瓷器上也有偏黃的器物,但是這些都不算真正的黃釉,屬於青釉。黃釉的種類分為兩種一種高溫釉一種低溫釉。
  • 大明成化年制瓷器拍賣交易價格 明成化瓷器收藏鑑定值多少錢
    杯外底青花雙方欄內署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成化鬥彩杯造型有數種,此為其中之一。瓷杯造型輕靈秀巧,胎體薄如蟬翼,從內壁可清晰映見外壁花紋。畫面布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體現出畫工高超的畫技和藝術修養。成化瓷器是中國瓷器史上的瑰寶,已經達到中國瓷器製造的極致,故古玩界評價瓷器時常說「明看成化清看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