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式微衝:槍長僅0.63米,槍重7斤差2兩,我軍第一把自研衝鋒鎗

2020-12-23 騰訊網

當年,到駐地所在部隊打56式衝鋒鎗和56半自動步槍時,就接觸到了64式微聲衝鋒鎗,軍中一共沒幾把,都是裝備偵察兵使用的。

64微衝,只是在手中把玩了一下而已,並未開過此槍,感到端在手中比56式衝鋒鎗要輕許多,配了30發的長彈匣,此槍當時配發更多的是20發短彈匣。

作為我軍最早研發並裝備的微衝,64式口徑7.62毫米,有效射程200米,槍重距離7斤還差2兩,與空槍重8斤6兩的56式衝鋒鎗相比較,確實輕了許多。

64式微衝,採用了摺疊式槍託,摺疊後槍長僅0.63米;即便打開槍託,槍長也只有0.85米,具備結構緊湊,便於攜帶的特點,因此,特別適合偵察兵配備。

雖說64式微衝有微聲、微光、微煙,所謂的「三微」性能,但在參與兩山輪戰,以及稍早的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卻暴露了消聲效果差的弊端,且結構過於複雜,槍械的勤務性不佳。

64式微衝,依靠槍託卡筍、卡筍孔、卡筍缺口配合定位槍託,不能自動補償相互間的間隙,導致槍託易鬆動,影響射擊精度,同時手感和貼腮的感覺也不是很舒適。

最大不足之處在於瞄具設在消聲筒上,故在一段時間的射擊後,射擊精度會下降,每一次分解後,射擊精度也會受到影響;在射擊後硝煙往往會聚積在消聲筒內,然後慢慢逸出,而且不易擦拭。

且64式微衝的火力不足,難以對抗對方AK-47和M-16這兩把採用30發供彈具的經典步槍,當時,64式微衝配發的是20發短彈匣,此後,才裝備了30髮長彈匣。

由於64式微衝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後就被既可使用64式7.62毫米微聲衝鋒鎗彈,又可使用51式7.62毫米手槍彈的85式微聲衝鋒鎗所取代,從而完成了在軍中的歷史使命,徹底退出現役,85式微衝更適合在山地、叢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戰及解救人質的戰鬥中使用。

相關焦點

  • 偵察兵手中的無聲死神—64式微聲衝鋒鎗,我國第一代微聲衝鋒鎗
    20世紀60年代初,根據我軍偵察兵的特殊要求,我國軍工部門開始了微聲衝鋒鎗的研製工作。先後攻克了由於微聲槍特殊的內彈道特性帶來的可靠性和射擊精度等關鍵技術問題,成功地設計出了微衝專用槍彈和消聲裝置,最終於1964年設計定型了64式7.62mm微聲衝鋒鎗。
  • 56式7.62毫米衝鋒鎗
    56式衝鋒鎗56式衝鋒鎗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採用了摺疊式的三稜刺刀,56式衝鋒鎗的槍託為木製固定槍託。56式衝鋒鎗供彈方式為30發弧形彈匣供彈,56式步槍彈口 徑為7.62 毫米,包含彈匣的話全槍質量為4.03 千克,全槍長為 874 毫米,子彈頭初速可以達到710 米/秒,56式衝鋒鎗戰鬥射速是100 發/分,它的有效射程達到了400 米,槍刺打開全長1100毫米,單發射速40發/分,直射距離275米,但是總體來說,在當時,56式衝鋒鎗可以說是火力猛烈、射擊動作可靠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此槍仿製蘇軍的RPD輕機槍,與仿製AK-47自動步槍的56式衝鋒鎗,仿製SKS半自動步槍的56式半自動步槍,儘管槍械零配件都不能通用,但都發射7.62X39mm1956年式步槍彈,而被命名為「56式槍族」。
  • 79式微聲衝鋒鎗暴改款亮相-太驚豔了
    今天咱們談一下79式微聲衝鋒鎗,此槍服役已有40年,此槍一直在進行改裝升級,今天咱們就來看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 出生即落伍,國產82式衝鋒鎗到底做錯了啥?
    犯罪嫌疑人駕車強行闖卡,兩名警員使用82式衝鋒鎗同時開火,瞬間兩個15發的彈匣打空。但犯罪嫌疑人居然毫髮無損的揚長而去,好在第二抓捕組帶有2支56式衝鋒鎗,在卡點只是一個長點射犯罪嫌疑人便一死一重傷,剩下的兩人乖乖束手就擒。
  • 56式衝鋒鎗列印立功,三稜軍刺為何無緣戰鬥?老帥:趕緊配刺刀
    待56式衝鋒鎗準備定型時,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提出「56衝」應該配備刺刀。但總參謀部的意思是,「現代戰爭用刺刀的機會不多,增加槍重,不裝為好。」 當時還是蘇聯老大哥手把手指導的年代。
  • 中國82式微型衝鋒鎗現身日本古董槍店 店員表示該槍首次在日銷售
    近日,日本古董槍店展示了一支中國製造的82式微型衝鋒鎗。該槍是波蘭Wz.63衝鋒鎗的仿製型,後者是波蘭拉多姆兵工廠研製的衝鋒鎗,也稱PM-63RAK。採用自由槍機自動方式,而非常見的槍機系統,同時採用開膛待擊方式。
  • 中國第二代輕武器代表作之一-85式衝鋒鎗
    85式微聲衝鋒鎗85式輕型衝鋒鎗全長628毫米,槍託摺疊的話長444毫米,槍管長:210毫米,瞄準基線長295毫米,全槍重1.95千克,理論射速可以達到780發/分,子彈初速度為500米/秒,有效射程達到了200米,彈匣容量是30發,槍彈:51式手槍彈,85式微聲衝鋒鎗的全長為869毫米,未打開槍託長631毫米,槍管長為
  • 從54式64式77式92式到國產9毫米警用轉輪手槍來看西方五大左輪手槍
    點擊播放 GIF 0.6M自建國以來,中國警察的常規佩槍先後換裝手槍有54式、64式、77式和92式9毫米口徑,這些都是專為軍事作戰研發生產的軍用槍枝。2001年,警察應裝備什麼槍型成為輕武器界的焦點問題。以上依次為54式、64式、77式和92式9毫米口徑手槍2002年4月24日,公安部在重慶召開論證會,會上論證了92式手槍,也有人提到了轉輪手槍。中國第一支警用轉輪手槍終於在2005年的最後一個月,亮相北京警察學院的新型特種警用裝備展。此時此刻,中國警察仍在使用軍用槍枝作為執法武器。
  • 中國第一把突擊步槍56式衝鋒鎗被譽為是穩定性最好的中版AK47
    AK47步槍採用7.62毫米口徑,彈夾裝彈數為30發,有效射程為300米,每分鐘射速彈藥充足情況下,可以達到600發,對比美國的M16步槍和M4A1步槍,小編說實在的還是美國的M4A1步槍的穩定性和輕便性,因為蘇聯AK47步槍最大問題就是重,而且連發時跳彈嚴重,但為什麼AK47步槍還是出名呢?只能說該槍的性價比實在是太廉價。
  • 【好文重發】冬日戰士的御用衝鋒鎗,居然是博士研究生設計的高級貨
    很快,說幹就幹的內政部就提出了他們對「特殊用途」衝鋒鎗的設計要求: 採用7.65mm白朗寧手槍彈(即.32ACP手槍彈); 重量在1-1.2kg; 摺疊槍託後全槍長250mm; 展開槍託後全槍長440mm; 高度為150mm
  • 造型獨特的P90衝鋒鎗,衝鋒鎗中的傻瓜相機
    P90衝鋒鎗 P90屬於全新的武器系統,和其他槍型沒有繼承關係,從子彈開始就走全新的路線。設計師認為北約制式的9毫米巴拉貝姆彈,不能滿足未來單兵自衛的需求,於是研製了5.7毫米SS90型子彈,該彈彈頭重量大概只有9毫米子彈的一半,但是彈頭尖細,內有一顆複合彈芯,外覆金屬被甲,具有很強的侵徹力,可以在100米距離上有效擊穿美軍的常規凱夫拉頭盔。
  • 抗日神劇動不動就衝鋒鎗掃射,其實真實抗戰,我們主要用這三種槍
    戰爭爆發的時候兩軍對壘用到最多的武器就是槍枝,很多抗日神劇中為了凸顯一個爽字,會給我軍將士配備衝鋒鎗。衝鋒鎗在正面作戰中十分實用,能靈活地進行掃射,而且不需要頻繁地更換子彈。但在抗戰時期我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置這種槍枝,更別說部隊中人手一把了。
  • 二戰日本「爛槍輩出」,刺刀版100式衝鋒鎗,看一眼整個人都不好
    村田步槍「由日本東京炮兵工廠小石川步槍製作所生產,並請法國軍官焦爾朱·魯邦大尉指導全槍生產,機械加工和彈殼製造技術則聘請比利時和德國的10多名技術員指導,該槍是日本第一把自己設計並製造的制式單發後裝線膛步槍」。
  • 我軍近戰噴子火力兇猛,鎢合金彈丸堪稱奢侈!美軍都不敢這麼玩
    目前為止我軍的傳統近戰輕武器還是以微聲衝鋒鎗和輕型衝鋒鎗為主,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我國的05微衝。現在我軍已經逐漸的完成了機械化,相比較於原來的野戰部隊,現在更加需要適應多種複雜的作戰任務。比如說城市反恐作戰,巷戰。這樣一來,我們就需要一款火力兇猛的霰彈槍。目前我軍中裝備的09式軍用霰彈槍就是這樣一款產品。
  • 評測:充滿古典風情的捷克「蠍」式微型衝鋒鎗
    本文為美國槍械作家Chris Heuss撰寫的「蠍」式衝鋒鎗(手槍)評測,本人翻譯。Skorpion vz.61微型衝鋒鎗1959年設計完成,捷克斯洛伐克1961年列裝該槍作為制式武器。由於其標誌性的鋼絲槍託,類似蠍子的尾巴,因此該槍通常被成為「蠍」式衝鋒鎗。原本vz.61主要配發給特種部隊、偵察部隊和安全部隊,但由於其設計緊湊,也被後勤支援部隊廣泛使用。
  • 朝鮮戰場的國產「波波沙」,曇花一現的功臣,火力超過美軍衝鋒鎗
    最早在1950年,中國的兵器專家就仿製出了中國版的「波波沙」——50式衝鋒鎗,並且在以後的朝鮮戰場上大顯神威,成為抗美援朝的功臣。它的誕生,同時也結束了新中國沒有制式衝鋒鎗的歷史。 1950年,慶華工具廠仿照蘇聯PPSH-41"波波沙"式7.62MM衝鋒鎗,生產出新中國第一種國產衝鋒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