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離抑鬱?用音樂療愈心靈 用運動愉悅身心

2021-01-09 人民網

編者按:情緒不高、心情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有這種狀況的人有時會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有人說,現在一些人太脆弱,身體裡藏著一顆「玻璃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抑鬱呢?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較之以往,當前整個社會抑鬱症的發病率是呈上升趨勢的。

抑鬱症有一種很普遍的表現就是「空心病」心理,就是某個人在成長中內心沒有得到健康發展。一旦外在那些用於構建自我的指標撤離或坍塌,就容易抑鬱,嚴重的就成為抑鬱症患者。「空心」的人會很難找到活著的意義或者人生的真正意義,感受不到從內到外的動力。在物質上大踏步前進,在精神上無力和焦慮,這大概是近些年抑鬱症多發的根源之一。

音樂能療愈心靈

人類好像天然就喜歡音樂,在提升積極情緒、減少負面情緒上,音樂有很強的功效。

帶來愉悅的心情。音樂能刺激大腦的獎賞系統,像食物、性愛、金錢一樣,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聽音樂時,一個人的體內節律,比如心率,會隨著音樂節奏加快或減緩,最後達到同頻共振。特別是當聽歡快激昂的音樂時,一個人的身體會合著音樂節奏而動起來,比如點頭、踏腳、用手敲擊桌面等。此外,許多人鍛鍊時喜歡聽音樂,因為音樂可以起到調動潛能的作用,讓運動看起來不再艱苦費力。

有助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溫暖人心。音樂能喚起過去美好記憶的作用。比如聽到自己當年婚禮上播放過的樂曲時,當時的難忘場景、美好回憶可能會一一浮現在眼前,讓人感到溫暖。音樂可有效地在收聽者腦海裡勾勒出視覺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是強效的刺激物。通過內心裡的視覺形象,聽音樂的人可以平復放鬆下來。

有情緒感染力。與捕捉把握其他人的情緒相同,人們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情緒。比如,悲傷音樂令人感到悲傷,歡快音樂讓人情緒高昂。這種「共鳴」能讓人覺得自己被理解,內心更平靜。

有共鳴的歌詞能釋放隱藏的情緒。引起共鳴的歌詞會打動人的心弦,讓人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和體驗釋放出來。

飽睡一晚可緩解焦慮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曾發表論文稱,藉助磁共振成像、多導睡眠監測等技術對18名年輕成年人的睡眠狀況和焦慮程度的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可以顯著降低焦慮程度,特別是深度睡眠。「我們發現了深度睡眠的一個新功能,它可以通過重組大腦連接,在一夜之間減輕焦慮。」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說,深度睡眠似乎是一種天然的焦慮抑制劑。

除上述研究外,研究人員還在以另外30人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了類似結果:前一天夜裡深度睡眠較多的人,第二天焦慮程度更低。另一項針對280人的網絡調查也表明,前一天晚上的睡眠質量和時長會影響第二天的焦慮程度。

研究人員表示,患有焦慮症的人通常睡眠不好。

運動是心情的「興奮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馬健文表示,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中一種化學物質——內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

內啡肽又稱為安多芬,是一種大腦分泌的類嗎啡激素。之所以稱作「內啡」,是指體內產生的類嗎啡物質的意思,它能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讓人欣快的作用,相當於天然鎮痛劑。從功能上講,內啡肽除了能夠緩解疼痛,還能調整不良情緒,使人身心愉悅,抵抗哀傷;還能改善失眠,調動神經內分泌系統,提高免疫力;可以振奮精神,激發創造力和改善工作效率。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不願動,但躺著瞎想會讓心情更糟,建議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更要動起來。

馬健文表示,並非所有運動都可以產生這種效果,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才能刺激內啡肽分泌,比如登山、籃球、羽毛球、跑步等,堅持30分鐘以上即可。但運動鍛鍊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過於密集和高強度的運動反而會導致更多的焦慮、更高的神經緊張度。建議每兩天一次,每次運動不宜超過90分鐘。缺乏運動或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可以選擇快步走,從每天15分鐘,堅持一周後增加到20分鐘、半小時,循序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直到流汗為宜。

馬健文認為,定期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釋放每天積壓的負面情緒,及時疏導。(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生命時報、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如何用芳香園藝植物來療愈五感身心?
    進入綠色空間還可以減少成人的心理困擾,如抑鬱症狀、臨床焦慮症和情緒障礙等。所以這是一篇具有療愈作用的文章,請毫無壓力地閱讀~ 為什麼植物能夠緩解焦慮? Why plants can resolve the anxiety?
  • 疫情期間壓力大,如何用園藝植物來療愈身心?
    有自然的庇護,我們是幸運的,因為花卉植物天生就具有生命力和療愈效果。研究證明,在自然環境中逗留一些時間,可以幫助減少精神疲勞並提高注意力。進入綠色空間還可以減少成人的心理困擾,如抑鬱症狀、臨床焦慮症和情緒障礙等。
  • 《最好的療愈》: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被音樂拯救的安德魯親身體會到音樂療法的神奇,為了幫助到更多病人,他加入到了伯克希爾醫療中心的音樂治療部,成為了一名音樂治療師,用音樂幫助其他危重病人康復。在用音樂療愈病人的這些年中,安德魯既見證了音樂給予生命的力量,也感受了一次次生死離別的溫情。
  • 療愈抑鬱症:運動是療愈抑鬱最好的天然藥物!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文/阿秋1療愈焦慮抑鬱症有很多的方法,如:「傾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旅遊、修身養息、學習閱讀、攝影、寫作、畫畫等等」。除了這些以外,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莫屬運動的方式療愈焦慮抑鬱症了。畢竟,提倡運動來療愈焦慮抑鬱情緒,它是一種最好的天然藥物啦!只要你堅持去做,一個月下來,就可以看到變化!一般我們提倡有效的運動方式是:快走和慢跑。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量如何來把握呢?這是很多患者心中的疑問。
  • 抑鬱症:運動能夠有效地緩解抑鬱情緒,如何有效的運動?我告訴你
    文/阿秋對於療愈抑鬱症來說,運動是比較好的一個輔助療愈手段和方法了,只要是運動,只要你能自律地堅持起來,不管是什麼運動都是可以的!但是有一點我們要記住,那就是:「凡事不能過度和激烈,運動也是如此。尤其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由於身體比較虛弱,大腦思維反應也不那麼靈活,激烈的運動一是身體受不了;二是大腦也難以接受這麼活躍的信號。所以運動不僅僅要講究量,還得看看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應對和適應。故,我們需要遵循一個循序漸進地過程,即:開始小量運動,逐步增加到一定的量即可。」
  • 身心療愈26個核心概念(19-26)
    此為第三篇《身心療愈26個核心概念(19-26)》,介紹以下八個身心療愈核心概念。「一個不懂得如何站穩的人,也無法在生活中作為人站穩,他會對自己站立的基礎感到困擾。」(Lowen 1976)「紮根」可被視為是一個人生命整體狀態的標誌:「對我,紮根指的是被錨定在身體和心靈的成長過程中;擴展(expanding),接觸與收回(contact,withdrawal),充滿(charging),釋放(discharging)。
  • 齊心協力抗擊疫情|《輕療愈》用聲音提供療愈的力量
    》, 希望為共抗疫情出一份力, 用優秀的思想和 閱讀內容守護大家的心靈, 提供療愈的力量。 《輕療愈》提供了一套簡單、易行、有效的「情緒釋放療法」,通過敲擊8個穴位,15分鐘即可有效舒緩壓力、疼痛與負面情緒,助人快速減壓、實現身心平衡
  • 幸福女性課堂沙龍活動 | 身心治療——遠離抑鬱症
    幸福女性課堂沙龍活動 | 身心治療——遠離抑鬱症 2020-12-03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情緒裡有大生意 原來身心可以這樣療愈!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關注情緒的調節和心靈的滋養咱們體驗兩岸各式療愈走起!1用聲音觸摸心靈 與宇宙同頻共振牆上兩面銅鑼高懸,地上布滿各類器皿。器皿震動釋放出的各色聲音交匯疊合,忽大忽小,忽遠忽近,讓人放鬆。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聲音瑜伽」。
  • 【園藝療法】基於災後身心康復的治癒系花園景觀:療愈花園
    面對因疫情引起的創傷,我們該如何發揮園藝療法的作用,花園景觀該如何營造? 療愈花園通過整合和搭配各種自然元素構建無限貼近自然環境的景觀空間,通過藉助自然的力量,激發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災後身心障礙。
  • 528Hz全身再生 奇蹟音調療愈音樂-身心舒緩排毒
    藉由音樂,洗滌心靈、放下煩惱,達到身心和諧,點亮你的氣場!528Hz-將其用於精神,身體和精神的深層內部治癒。528Hz以其強大的治癒和清潔潛力而著稱。它被稱為「奇蹟音調」,也被稱為「愛的頻率」。享受這種特殊的冥想音樂,旨在全身康復和再生。528Hz具有強大的癒合性能,應用於增強振動。它與太陽的頻率共鳴。
  • 音樂可以療愈
    其實中國自古就有「音樂療法」,單從文字的象形意義來說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了。「藥」的繁體字「藥」,上面是草頭下面是樂,說明治病首先不是用藥而是用樂,藥的本質是樂。到戰國秦漢之際,《黃帝內經·靈樞·五音五味》篇中已有五音治療疾病的記載。
  • 頌缽療愈:用音波重啟人體內在能量!
    歷史悠久的頌缽頌缽療愈(SingingBowl Healing)屬於聲音治療的一種,如果我們把人想成一個能量體,那音樂或聲音的能量就會與我們共振產生不同的影響。西藏銅缽,又稱喜馬拉雅缽(Himalaya bowl)或藏缽(Tibetan bowl)。
  • 《身心靈修行與療愈大全》首度全景展現身心靈流派
    近日,一本被稱為「世界首部身心靈入門權威讀物」的《身心靈修行與療愈大全》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此書,由國內著名身心靈網站「求道網」站長方志明牽線,約請國內二十餘位身心靈資深導師編寫,首度全景式展示身心靈的各大流派。
  • 用一座花園來輔助治療:芝加哥科默兒童醫院遊戲&療愈花園
    在經歷了艱難的2020年之後,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迎來身心的治癒。而Healing Landscape療愈景觀,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西方世界的修道院採用禱告、藥草支持他們關於健康療愈的信仰,除此之外,一個與世隔絕的療愈花園也是信仰的一個部分;而東方文明則更加寄情於山水之間,或強調詩與禪的棲居來達成心靈的滋養。
  • 放肆運動指南
    心靈療愈,心靈連接,心靈升華。身體與情緒的相互影響,同樣是一種恢復能量的運動形式,藉此重獲內心的平靜、喜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在隱秘療愈聖地赴一場「靜謐身心運動」。酒店擁有325間能量客房及套房,房內配置納米能量地板、助眠儀、血壓儀、藥浴包、體脂稱等療愈元素設施;另有衡悅心舍水療中心,營造遠離喧囂,喚醒活力的氛圍,帶來極致放鬆,體驗平衡之後的喜悅。
  • 最適合你的冥想方式二,刺激心靈,放鬆身心的音樂冥想
    音樂冥想的方式是最好的快速放鬆身心,恢復精力活力的方式。閉上眼睛,使自己處在音樂的環境中,漸漸放鬆自己僵硬的身軀和思想,在安靜的音樂中讓一切思緒趨於平穩。它是現代都市人在壓力下,獲得深度休息的最佳途徑。音樂冥想是一種優雅的冥想方式,沒有固定的動作,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和適合就可以。
  • 音樂療愈,化解壓力、焦慮的「妙藥」!
    02 上面是一則真實暖心的音樂療愈故事。音樂,是一個有力的身心療愈媒體。音樂對人的情緒、精神狀態可產生影響,而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則可影響身體健康。比如,我們在觀看現場演出時,可以產生強有力的聽覺或視覺刺激體驗;跟著音樂伴奏,舞蹈或運動,可以產生肌肉(動感刺激)的體驗。音樂的節奏是重要的療愈成分。不同的音樂節奏可使人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包括呼吸頻率、運動速度、心率等。音樂治療是表達性藝術治療的一種,音樂療愈以音樂治療為指導,它既是藝術,也是科學,是一種人際互動的過程,也是一種療愈(治療)形式。
  • 小情緒裡的大生意,療愈經濟為食品帶來增長新動能
    「療愈」起源於日本,指能夠撫慰心靈,給人以持續、恆久、連續舒暢感的事物。20年前,日本國民創造出 「療愈系」一詞時,恐怕不會想到日後它會成為流行全球的生活方式。1999年5月,伴隨著音樂家坂本龍一創作的鋼琴獨奏曲《ウラBTTB》在日本風靡,娓娓旋律猶如心靈按摩,讓人倍感溫暖輕鬆,「療愈系」開始頻頻出現於媒體報導,進而一舉打入流行語排行榜。之後又演化出「療愈系」音樂、漫畫、電影、旅遊、玩具等文化和商業形態,以及像哭號屋、甩頭自拍等風格多樣的娛樂形式。
  • 疫情之下,我們如何療愈自己的心靈
    在這種非常時期,很多人雖然身體沒有受到病毒的侵害,但心靈卻被折磨著,面對這樣的精神困境,我們該如何療愈自己呢? 視頻通話:無聲的陪伴,是一種相互療愈的方式 大年初一,小喬(化名)很慌。 在深圳工作了8年多的小喬,去年剛剛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