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記者張磊)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按年齡、性別和原因分列的全球、區域和國家人口健康的時間序列數據,如預期壽命、死亡率以及疾病負擔等。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而在2000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僅佔4個。《報告》稱,過去20年,心臟病一直是全球首要死因,目前佔所有死因總數的16%,在新增的死亡中,一半以上發生在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而歐洲區域心臟病死亡人數則有所下降,死亡人數減少了15%。同時,全球糖尿病死亡人數增加了70%,男性糖尿病死亡人數增加了80%。在東地中海區域,糖尿病死亡人數增加了一倍多,是世衛組織各區域中增幅最大的。
傳染性疾病方面,《報告》顯示,2019年,肺炎和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是最致命的傳染病,為第四大死因。但與2000年相比,全球下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數減少了近50萬。「這與全球傳染病死亡百分比普遍下降趨勢相一致。」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例如,愛滋病是2000年第8大死因,到2019年,降至第19位。「這是過去20年來預防感染、檢測愛滋病病毒和治療愛滋病工作的結果。愛滋病仍是非洲第四大死因之一,但死亡人數下降了一半以上,從2000年到2019年,死亡人數從100多萬人降至43.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結核病也不再是全球前十大死因。從2000年到2019年,結核病死亡人數從第7位降至第13位,全球死亡人數減少了30%。但它仍位居非洲和東南亞區域十大死因之列,是非洲第8大死因和東南亞區域第5大死因。
「20年間,全球傳染病死亡人數下降,但傳染病仍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一大挑戰。」譚德塞說,《報告》突顯了傳染病仍然對低收入國家造成嚴重後果——在低收入國家10大死因中,有6個仍是傳染病,例如瘧疾、結核病和愛滋病。同時,世衛組織的多份報告顯示,近年來,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等傳染病防治總體進展放緩或徘徊不前。
譚德塞表示,這些新的估計數據再次提醒,需要迅速加強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工作。它們突顯了公平、全面地大幅度改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緊迫性。從抗擊非傳染性疾病到管理全球大流行病,強有力的初級衛生保健顯然是一切衛生工作的基礎。(張磊)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