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2020-12-16 瀟湘名醫

原標題: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記者張磊)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按年齡、性別和原因分列的全球、區域和國家人口健康的時間序列數據,如預期壽命、死亡率以及疾病負擔等。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而在2000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僅佔4個。《報告》稱,過去20年,心臟病一直是全球首要死因,目前佔所有死因總數的16%,在新增的死亡中,一半以上發生在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而歐洲區域心臟病死亡人數則有所下降,死亡人數減少了15%。同時,全球糖尿病死亡人數增加了70%,男性糖尿病死亡人數增加了80%。在東地中海區域,糖尿病死亡人數增加了一倍多,是世衛組織各區域中增幅最大的。

傳染性疾病方面,《報告》顯示,2019年,肺炎和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是最致命的傳染病,為第四大死因。但與2000年相比,全球下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數減少了近50萬。「這與全球傳染病死亡百分比普遍下降趨勢相一致。」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例如,愛滋病是2000年第8大死因,到2019年,降至第19位。「這是過去20年來預防感染、檢測愛滋病病毒和治療愛滋病工作的結果。愛滋病仍是非洲第四大死因之一,但死亡人數下降了一半以上,從2000年到2019年,死亡人數從100多萬人降至43.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結核病也不再是全球前十大死因。從2000年到2019年,結核病死亡人數從第7位降至第13位,全球死亡人數減少了30%。但它仍位居非洲和東南亞區域十大死因之列,是非洲第8大死因和東南亞區域第5大死因。

「20年間,全球傳染病死亡人數下降,但傳染病仍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一大挑戰。」譚德塞說,《報告》突顯了傳染病仍然對低收入國家造成嚴重後果——在低收入國家10大死因中,有6個仍是傳染病,例如瘧疾、結核病和愛滋病。同時,世衛組織的多份報告顯示,近年來,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等傳染病防治總體進展放緩或徘徊不前。

譚德塞表示,這些新的估計數據再次提醒,需要迅速加強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工作。它們突顯了公平、全面地大幅度改善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緊迫性。從抗擊非傳染性疾病到管理全球大流行病,強有力的初級衛生保健顯然是一切衛生工作的基礎。(張磊)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世衛報告公布全球十大死因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新華社日內瓦12月9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了7個,其中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糖尿病和痴呆症躋身前十。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健康評估》的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數據。
  • 世衛組織公布全球十大死因,這個病是「頭號殺手」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9日,世衛組織官網發布消息稱,當天發布了《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數據,介紹2000—2019年全球死亡和殘疾主要原因。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糖尿病和痴呆症進入前十名 新聞稿援引報告稱,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
  • 最新發布|世衛組織公布2000-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
    根據世衛組織12月9日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在2000年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4個。新數據涵蓋2000年至2019年的數據。 估計數據揭示了過去20年來疾病和傷害造成的死亡率和發病率趨勢。
  • 世衛:老年群體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的群體
    世衛:老年群體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的群體 微信公眾號「世界衛生組織」 2020-12-01 09:15
  • 缺血性心臟病是人類的「頭號殺手」,發作時有哪些信號,如何預防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中提到,從2000到2019的20年間,排在人類死因第一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臟病。而且這一死因不僅持續多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且有明顯的增加趨勢。
  • 外媒稱中國從未向世衛組織報告過疫情爆發 衛健委回應:中國第一...
    有一些美國媒體報導,世衛組織6月30日更新了「世衛組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間表」,收回了中國政府就疫情暴發向其發出警告的聲明。這表明世衛組織終於向世界承認了真相,即從未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過疫情暴發等。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表示,媒體報導中的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 世衛組織攜手Lady Gaga郎朗等舉辦全球慈善音樂會
    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組織「全球公民」於4月6日宣布將共同舉辦一個在全球電視和網絡媒體直播的名為「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特別節目,以支持全球共同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 特別節目將於2020年4月18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8點/格林尼治時間上午12點/ 北京時間4月19日上午8點進行現場直播,以表達對於衛生工作者的支持,並展現奮鬥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和世界各地家庭的真實狀況。
  • 美國又「退群」:正式退出世衛組織!
    來源:郎club美國正式退出世衛組織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會已經正式收到川普政府關於退出世衛組織的通知。「國會收到通知,美國總統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間,正式將美國從世衛組織中撤出。」不過人民日報報導稱,退出世衛組織需要提前一年通知,因此美國的退出將於2021年7月6日生效。CNN消息,多名消息人士證實,川普政府已經正式通知美國國會和聯合國,美國正式啟動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美國國務院官員稱,此舉已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美國的退出將於2021年7月6日生效。
  • 高度關注:BMJ和WHO世衛組織16連發,關注武漢肺炎疫情發展
    世衛組織於2020年1月22日至23日召集了一個緊急委員會,以確定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並決定該疫情不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但是,如果認為有必要,委員會應儘快重新召開會議。 世衛組織目前估計該疫情在區域及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高風險。
  • 世衛組織將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來源:中宏網人民日報客戶端2月11日消息,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2月11在日內瓦開幕。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央視新聞消息,此英文縮寫象徵著這是在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當地時間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
  • 全球疫情daily速報丨多國回應川普斷供世衛組織
    趙立堅表示,中方對美方宣布暫停資助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嚴重關切。作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領域最權威、最專業的國際機構,世衛組織在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趙立堅指出,當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正處於關鍵時刻,美方這一決定將削弱世衛組織的能力,損害國際抗疫合作,受影響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特別是能力脆弱的國家。
  • 《自然》刊發社論稱:對世衛組織「斷供」錯誤且危險!必須撤銷
    ◎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近日表示,他將暫停美國對世衛組織的資助。這個消息令全球正在奮力抗擊新冠疫情的人們深感震驚。4月1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刊發題為「對世衛組織『斷供』錯誤且危險!必須撤銷」的社論。社論指出,在對抗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支持世衛組織,使其處於最強大狀態,而非釜底抽薪,破壞它。
  • 世衛組織:退群可以,請美國先把欠費繳了
    美國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之後,如今又打起了世衛會費的主意。近日,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庫克表示,將把拖欠世衛組織的8000萬美元會費調配至聯合國,作為聯合國會費繳納。但是據總臺記者調查,美國世衛組織欠費遠不止這個數字,且其聯合國會費更處於長期拖欠狀態。
  • 糖的危害被隱瞞了幾十年!世衛組織發布「限糖令」,3歲以下禁止加糖!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限糖令」,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禁止加糖!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在2016年至2017年間,抽檢了部分國家市面上的嬰兒食品。在檢測過程中發現,部分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
  • 全球超433萬,世衛:新冠病毒也許永遠不會消失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也許永遠不會消失當地時間13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疫情例行發布會,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新冠肺炎可能成為長期問題,很難預測何時可以戰勝病毒,麥可·瑞安表示,隨時間推移,將評估新冠肺炎風險級別並會考慮調低風險級別,但在顯著控制病毒並設置強大的公共衛生監測,以及擁有更強的衛生系統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復發病例之前,世衛組織認為疫情對全球及所有地區和國家仍構成高風險。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則建議各國保持最高級別風險預警,任何措施都應考慮實際情況分階段進行。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衛生危機】當地時間11月9...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衛生危機】當地時間11月9日,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續會在日內瓦舉行,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衛生危機。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世界是沒有任何改變還是會出現全球衛生安全的轉折點,都取決於現在的所作所為。
  • 世衛組織開了「後門」?
    1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召開新聞發布會,主任漢斯克魯格和該組織其他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歐亞網編輯彼得倫納德問,為何世衛組織專家未訪問土庫曼斯坦進行獨立測試,儘管已在2020年8月初就與土政府達成相關協議,是不是還未到世衛組織最終追究土當局試圖隱瞞真實疫情責任的時候。
  • 全球抗疫關鍵時刻退出世衛 美國要當「孤島」?
    據美媒報導,7月6日,美國政府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聲明自2021年7月6日起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對此,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史蒂芬·杜哈裡克表示,聯合國正與世界衛生組織核查,美國是否滿足所有撤出條件。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對世衛組織的不滿與指責不斷升級。
  • 全球抗疫24小時丨世衛組織稱「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已獲近十億...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914萬例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11日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