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臟病是人類的「頭號殺手」,發作時有哪些信號,如何預防

2020-12-15 藥師華子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中提到,從2000到2019的20年間,排在人類死因第一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臟病。而且這一死因不僅持續多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且有明顯的增加趨勢。

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冠心病,指的是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不能滿足心臟的供血,使心肌細胞的代謝出現問題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心肌細胞的死亡,進而影響心臟的泵血功能。

一、缺血性心臟病的產生原因

缺血性心臟病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發生了狹窄或是堵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冠狀動脈出現了粥樣硬化。人體動脈內膜正常是光滑緻密的,但是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肥胖、遺傳、年齡老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動脈內膜會受到損傷,血液中的膽固醇就會從損傷處進入內膜中,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內膜中的膽固醇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巨噬細胞會將其吞噬,之後轉化為泡沫細胞。斑塊的脂質核心,就是一個個充滿膽固醇的泡沫細胞聚集而成。如果將斑塊剖開,脂質核心中的泡沫細胞就如同小米粥一樣的淡黃色小顆粒,這也是「粥樣硬化」名稱的由來。

從粥樣硬化形成的機制來看,泡沫細胞無法移除,所以說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形成,就不能完全消除。而且如果造成動脈內膜損傷的原因不能去除,就會造成粥樣硬化的進展,斑塊會越長越大,造成動脈管徑狹窄,影響供血。

斑塊除了會進展,其本身還有不穩定性,在血管痙攣、血壓波動、血流衝刷等多種因素作用下,還有可能發生破潰。破潰的斑塊表面會誘使血小板發生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就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二、心肌缺血時有哪些信號

1、相關的症狀:心肌缺血的症狀主要在持續性或是在大量活動時出現,因為在活動時心臟需要提高血液輸送量,心肌耗氧增加,而狹窄的冠狀動脈無法維持心臟的供血,就會產生心肌缺血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心前區的不適,出現胸悶或是胸痛,也有可能出現心律失常、呼吸困難。還有些人的疼痛會放射至其他部位,表現為後背、肩膀、手臂、胃部、頸部、下頜等處的疼痛和不適感,甚至表現為牙痛。

2、心電圖的局限:很多人在壓力過大、情緒緊張、貧血的時候,在心電圖上也會表現出「心肌缺血」的狀態,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冠心病。在通過休息與治療之後,心肌缺血的情況就會恢復正常。還有一些患有冠心病的人,在靜息狀態下的心電圖是正常的,甚至平時也不會顯露出相關的症狀。

所以說,雖然心電圖可以提示「心肌缺血」,但僅靠心電圖並不能診斷冠心病。一般來說,只有當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的時候,才會確診為冠心病。對冠脈狹窄程度的判斷,需要進行冠脈造影才能明確,這也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三、預防時要注意對「三高」的控制

在造成冠狀動脈狹窄的因素中,除了年齡與遺傳兩個因素之外,其他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其中對冠狀動脈傷害最大的因素就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以及吸菸。這些因素髮展到後期,多半會導致心肌缺血。吸菸可以直接戒除,但對「三高」則需要持續進行控制。

因為「三高」屬於慢性病,以目前的醫學技術沒有辦法根治,但是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規律服藥可以進行控制。只要把「三高」降至正常的範圍,就可以停止對動脈內膜的損傷,從而終止或是延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避免心肌缺血的發生。

四、發生了心肌缺血怎麼辦

如果出現心肌缺血的症狀,要找心內科醫生做詳細的檢查,以確認是否患上了冠心病。有冠心病的人,除了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積極控制「三高」之外,還要對粥樣硬化斑塊進行治療。

對粥樣硬化斑塊的治療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以阻止膽固醇繼續進入動脈內膜形成斑塊,同時對已經形成的斑塊進行加固,避免破潰。另一方面,要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在斑塊萬一破潰的時候,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的形成。

兩個方面的治療,都需要經醫生進行評估,確認藥物療效的獲益大於副作用的風險時才可以進行。

總結一下,缺血性心臟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大家要警惕相關症狀,對危險因素進行預防,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提示一下,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世衛報告公布全球十大死因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新華社日內瓦12月9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了7個,其中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糖尿病和痴呆症躋身前十。這份名為《2019年全球健康評估》的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的全球健康數據。
  • 警惕「頭號殺手」心臟驟停,最實用的防範秘笈來了
    發病可能迅速死亡有時它幾乎沒有明顯的徵兆世界衛生組織把它稱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這種可怕的疾病就是心臟驟停如何才能防治「頭號殺手」呢?華中阜外醫院CCU主任張靜教授以專業視角,教你如何防範這些疾病帶來的威脅。「頭號殺手」如何防治華中阜外醫院CCU主任張靜教授介紹,心臟驟停是指心臟活動突然中止,導致患者無反應、沒有正常呼吸也沒有循環體徵的事件,若不迅速採取正確方法,就會發展為心臟性猝死。
  • 有「超級食物」能夠預防心臟病嗎?關於心臟病的10種常見誤解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胸心血管外科主任A.Marc Gillinov博士表示,隨著越來越多人遵循有益心臟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服用藥物來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冠心病的死亡率正在下降。然而,關於心臟病及其預防的誤區仍然存在。 下面,Gillinov博士為大家介紹了10種常見的對心臟病的誤解。
  • 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
    原標題: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稱——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記者張磊)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報告》涵蓋了2000年至2019年按年齡、性別和原因分列的全球、區域和國家人口健康的時間序列數據,如預期壽命
  • 世衛組織公布全球十大死因,這個病是「頭號殺手」
    心臟病仍是頭號殺手,糖尿病和痴呆症進入前十名 新聞稿援引報告稱,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在2000年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4個。 過去20年來,心臟病一直是全球首要死因。心臟病死亡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自2000年以來,心臟病死亡人數增加了200多萬,2019年增至近900萬。
  • 雙氧水竟成細菌致病幫兇;冠狀動脈斑塊中細菌與心臟病發作有關
    2019年會暨世界心臟病學大會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人體內微生物可能會導致冠狀動脈斑塊的不穩定,以及之後的心臟病發作。且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即心臟病發作)患者與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腸道內的細菌不同。
  • 睡覺時有4種表現,警惕心臟病來臨的信號
    有臨床數據表明,大部分心臟病多是在夜間出現的。這是因為夜間體內的迷走神經相對興奮,會刺激冠狀動脈收縮、心臟壓力負荷加大,所以心臟病也容易出現;如若在睡眠時有以下四個表現,可能就是心臟病到來的信號:1、失眠、睡眠中斷對於心臟功能較差的人來說,容易出現心慌、盜汗等表現,導致患者很難進入睡眠狀態
  • 糖尿病人預防中風要關注哪些指標?這6個數據要特別重視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奪去1790萬人的生命,而中風和心臟病發作佔這些死亡的85%,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他們的心腦血管風險比正常人高几倍,這也是引起他們比正常人壽命減少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別引起重視。那麼,怎麼來儘早預防這些疾病、減少發生概率呢?
  • 煙是人類第一殺手,常吃三種食物有效對抗菸草的危害
    全世界每年因吸菸死亡達250萬人之多,煙是人類第一殺手。自覺養成不吸菸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也是一種高尚公共衛生道德的體現。雖然這樣,但是吸菸的人還是越來越多,就連一些女性也是煙不離口,雖然誰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是卻又很難放下,那麼有哪些食物可以幫我們緩解吸菸帶來的危害呢?接下來就來為您介紹三種食物。
  • 14種常見感染會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
    14種常見感染會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  因為能夠讓人即刻死亡,所以急性心肌梗死這個疾病頗讓人忌憚。那麼,除了控制「三高」和調整情緒之外,大家還能採取什麼措施來預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呢?  美國斯卡斯代爾醫療集團的內科及傳染病醫生肖恩·克盧南認為,感染導致心臟病發作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感染會對身體施加壓力,壓力會把人逼迫到崩潰的邊緣,這就會引起心臟病發作;其次,感染會造成身體發炎,這會加重斑塊在動脈中堆積的過程。  美國一家文摘網站近日總結了會導致心臟病發作的14種常見感染。
  • 4大信號要當心!做好5點提早預防心臟病
    胸悶胸痛一定是心梗嗎?我們都知道,心梗發作的常見徵兆就是胸悶、胸痛,而一旦出現心梗,必須把握住「黃金120分鐘」,否則就可能出現無法挽回的後果。  心肌梗塞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冠心病,發病時常常感覺胸部有劇烈壓迫感,肩膀、下巴、手臂都會感到不適,同時,還可能伴隨噁心感和虛汗症狀的出現。心梗引起的胸痛時間如果持續在15分鐘以上就要馬上送醫治療。
  • 長期胸痛發作是什麼原因導致?醫生提醒:留意三種情況,有風險!
    而患者經常性地出現胸痛發作的問題時,更需要留意如在三種情況,避免身體出現各種健康風險。1.注意心血管疾病:由於心臟血管狹窄更容易出現堵塞等一系列的問題,而心臟出現缺血等一系列的症狀時會直接的出現胸口疼痛的症狀,例如缺血性的心臟病會引發心絞痛等一系列胸口疼的症狀發生,而心血管堵塞等一系列疾病也會讓胸口疼痛的狀況頻繁產生,這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在嚴重時更甚至會危及生命
  • 先天性心臟病如何預防,懷孕期間發現怎麼辦?
    先天性心臟病如何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發生在懷孕期間第四周到第八周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也就懷孕期間前三個月的時候,就要結合先天心臟病的一些病因,從環境因素:一、首先要避免感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從而影響胎兒心臟的發育。二、盡少的避免接觸一些比如:放射線或者是油漆、染髮劑這些有害的因素。另外如果合併呼吸道感染之後,要到醫院諮詢有關的專家能哪些藥物我們可以口服。
  • 癌症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負離子對癌症真的有效果嗎?
    每次一聊到癌症這個話題,氣氛就異常沉重,仿佛有隻無形的大手遮蓋在眾人頭頂。癌症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不必多說大家也知道,大多數人被檢查出癌症後都會感嘆命運不公,因為在老百姓心中,得了癌症,就是判了死刑。 因此,癌症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就連明星也沒有躲過這致命的一劫。
  • 「心臟病發作」時是什麼感覺?十餘位女性倖存者詳細描述
    現實生活中,心臟病發作時是什麼感覺?《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十餘位倖存者的詳細描述並採訪專家,揭秘心臟病發作的7個「黑暗時刻」。後經醫生診斷是自發性冠狀動脈夾層引起的心臟病發作。    我的第一個症狀是心臟有擠壓感,但是並不疼。這個症狀消失後,轉為胳膊和上背部之間疼。後來,我發現手臂逐漸變得麻木刺痛。我意識到這是典型的心臟病發作症狀,便立即趕往急診。
  • 塑料可能會是我們人類未來的「頭號殺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塑料用品隨處可見,塑料在未來可能會是我們人類的頭號殺手,2019年,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受世界自然基金會委託,綜合了現有52項研究資料,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其結果向人們發出嚴重的警告,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千克塑料微粒,重量相當於5克塑料,大概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 腎結石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腎結石復發?
    腎結石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腎結石復發? 急性結石病一般在凌晨發作,主要有腎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等。其症狀多為腰腹部劇痛,嘔吐、噁心等。腎結石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腎結石復發? 2、腰部鈍痛 多為腎盂較大結石如鑄形結石,劇烈運動後可有血尿。
  • 心臟病突然發作怎麼辦?常吃亞麻籽油,吃對了,預防心臟病突發
    前面的內容講到:想要預防和改善心臟病,需要多攝入含有歐米伽-3。亞麻酸的初榨亞麻籽油,以及初榨亞麻籽油因為怕高溫、所以建議大家不要開明火烹調的時候選擇亞麻籽油,而是將炒好的菜盛出來之後或者涼拌時使用,這樣效果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