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與富爸爸思維

2021-02-15 程式設計師說書
上周重新讀《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 ,這本書大一時讀過,當時僅僅是讀了,沒有更多體會和實踐,因為在象牙塔下,現在結婚了,有孩子了,感受到富爸爸的一些觀念很特別,自己一些觀念需要不時的更新和改變,之前上過混沌大學一堂課講到:當足夠多的人相信一種思想以至於它成為常識的時候,它就控制了我們。不是我們擁有思想,而是思想佔有了我們?當你身邊的群體全都信任某個群體時,這個時候,並不是你擁有思想,而是思想擁有了你,這個時候,一定一定要小心,為什麼這樣呢?我們會把我的思想等同我的身份認同,然後把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共同信念等同於我們這個族群獨特存在的標誌,因此一旦把我的思想等同於我的時候,這件事情足夠證明,你已經被綁架了。接下來我們進行一次思想碰撞,每讀一句可以思考一下,我們需要哪些行動呢?了解一下窮爸爸和富爸爸的不同,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中產階級之所以總是債務的泥潭中掙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金錢的認識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家庭。大多數人都是從父母那兒了解錢是怎麼回事的。關於金錢,貧窮的父母能夠教給孩子們什麼呢?他們只會說:「在學校裡要好好學習喔。」結果,他們的孩子可能會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但同時也秉承了窮人的理財方式和思維習慣。這是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從父母那裡學到的。遺憾的是,學校並沒有開設有關「金錢」的課程。學校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所以眾多精明的銀行家、醫生和會計師在學校時成績優異,可還是要一輩子在財務問題上掙扎。美國岌岌可危的債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應歸因於那些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們做出的財務決策,他們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很少甚至幾乎沒有接受過理財方面的培訓。今天來一起學習《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當中談到的窮爸爸和富爸爸的區別:

窮爸爸會說:「貪財乃萬惡之源」,富爸爸卻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窮爸爸會說:我可付不起;富爸爸說我怎樣才能付的起,富爸爸則禁止我們說這樣的話,他堅持讓我這樣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這兩句話,一句是陳述句,另一句是疑問句。一句讓你放棄,而另一句則促使你去想辦法。我那個在不久之後就富起來的爸爸解釋,當你下意識地說出「我付不起」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停止思考;而如果你自問「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則會讓你的大腦動起來。當然,他的意思並不是讓你把每件想要的東西都買到手,這裡只是強調要不停地鍛鍊你的大腦——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富爸爸說:「我的大腦越用越活,大腦越活,我掙的錢就越多。」他認為,下意識地說「我可付不起」意味著精神上的懶惰。

雖然兩個爸爸工作都很努力,但我注意到,在遇到錢的問題時,一個爸爸習慣於逃避,另一個爸爸則總是想辦法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其結果就是,一個爸爸的理財能力越來越弱,而另一個爸爸的理財能力則越來越強。這種結果類似於一個經常去健身房鍛鍊的人與一個總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在體質上的不同變化。適當的體育鍛鍊可以增加獲得健康的機會,同樣,適當的腦力訓練可以增加獲得財富的機會。

一個爸爸認為,富人應該多繳稅去照顧那些相對不幸的人;另一個爸爸則說:「稅是懲勤獎懶。」

一個爸爸勸我:「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而另一個爸爸則說:「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發現一家好公司並收購它。」

一個爸爸提倡在餐桌上討論錢和生意,而另一個爸爸則禁止在吃飯時談論這些話題。

一個爸爸說:「當涉及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而另一個爸爸則說:「要學會管理風險。」

一個爸爸說:「我不富有,因為我有孩子。」而另一個爸爸則說:「我必須富有,因為我有孩子。」

一個爸爸認為「房子是最大的投資和資產」,而另一個爸爸則相信「房子是負債,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資,你就有麻煩了」。

兩個爸爸都會準時付帳,但不同的是:一個預先支付帳單,而另一個到限期才支付帳單。

一個爸爸相信政府和公司會關心和滿足人們的需求。他總是很關心加薪、退休政策、醫療補貼、病假、假期以及津貼這類事情。他有兩個參軍的叔叔,在服役20年後獲得了退休金和終身保障,這讓他深受影響。他很喜歡軍隊向退役人員發放醫療補貼和開辦福利社的做法,也很喜歡大學裡的終身聘任制。對他而言,職業保障和職位補貼有時甚至比職業本身更重要。他經常說:「我辛辛苦苦為政府工作,我有權享受這些待遇。」 另一個爸爸則信奉完全的經濟自立,他反對這種「理所應當」的心理,認為正是這種心理造成了人們的軟弱、貧窮。他特別重視理財的能力。

一個爸爸努力存錢,另一個爸爸則不斷投資。一個爸爸教我怎樣去寫一份讓人印象深刻的簡歷,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另一個爸爸則教我寫下雄心勃勃的事業規劃和財務計劃,進而創造創業的機會。

我的窮爸爸總是說:「我永遠也不會成為富人。」於是這句話就成了事實。而我的富爸爸恰恰相反,他總是把自己說成是一個富人。他會這樣說:「我是一個富人,富人不會這麼做。」甚至當一次嚴重的經濟挫折使他一文不名後,他仍然把自己當作富人。他會這樣安慰自己:「貧窮和破產的區別是:破產是暫時的,而貧窮是永久的。」

我的窮爸爸也會說「我對錢不感興趣」或「錢對我來說並不重要」,而我的富爸爸則說「金錢就是力量」。

儘管兩個爸爸都高度重視教育和學習,但兩人對於什麼才是最應該學習的看法卻不同。一個爸爸希望我努力學習,獲得學位,找個工資高的好工作。他希望我能成為一名專業人士,例如律師、會計師,或者去商學院讀MBA。另一個爸爸則鼓勵我學習成為富人,了解錢的運動規律並讓錢為我工作。「我不為錢工作」,這句話他說了一遍又一遍,「我要讓錢為我工作」。

兩個爸爸的觀念完全不同,這又決定了他們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思想確實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活。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項支出是稅。許多人以為是個人所得稅,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最高的稅是社會保險。作為一名僱員,表面上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共計約7.5%,實際上卻是15%,因為僱主必須為你付7.5%的社會保險。關鍵是,僱主是拿他本該支付給你的錢去支付的。此外,你還得為你工資中已經扣除的社會保險的那部分錢繳納所得稅,而這些錢是你從未拿到手的,因為它們通過預扣直接進入了社會保障體系之中。再回到這對年輕夫婦身上,隨著收入的增加,他們決定去買一套自己的房子。在通過抵押貸款有了房子後,他們就得繳納一項新的稅——房地產稅,然後他們買了新車、新家具等,以與新房子相配。最後,他們突然發覺他們的負債項充斥著抵押債務和信用卡債務。他們的債務開始增加。下邊是富人和窮人的收益表、資產負債表:

富人的資產結構

窮人的資產結構

看了以上3張資產負債表、收益表,想必大家一定深有感觸,我們需要做的是優化自己的資產項,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當我在上大學之前,有親戚建議我學習一門技能,學到手之後可以自己做生意,而不是成為一名員工,當時想先上大學,等上完之後思維視野各方面會更開闊,其實現在想想親戚那種思維應該是一種富爸爸思維,在接下來的生活當中會逐漸去踐行富爸爸思維。挺喜歡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首詩:《未選之路》,從詩中受到的啟發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與書友們共勉!

 

未選之路

林中兩路分,可惜難兼行。

遊子久佇立,極目望一徑。

 

蜿蜒復曲折,隱於叢林中。

我選另一途,合理亦公正。

 

草密人跡罕,正待人通行。

足跡踏過處,兩路皆相同。

兩路林中伸,落葉無人蹤。

我選一路走,深知路無窮。

 

我疑從今後,能否轉回程。

數十年之後,談起常嘆息。

 

林中兩路分,一路人跡稀。

我獨選此路,境遇乃相異。

 

選擇不同,命運也會不同。

如果點滴文字對你有啟發和幫助,一元和在看都是莫大的支持,關注我的公眾號。

笛卡爾曾說過:每個人一生應該為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進行一次大掃除,為思想洗澡,你一生當中可曾有過「為自己的思想洗澡」?

想學習更多知識,定期更新自己的思維,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和書友一起探尋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

以往熱文分享,點擊連結可以閱讀:

2020年,我一直在路上,收穫了哪些?

你一天會看手機多長時間

自律

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有孩子之後,對我有哪些改變

奶爸的日常

成為奶爸之前,我需要再教育

新的城市,新的開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敏捷開發總結及項目管理復盤

2020上半年點滴思考、感悟、踐行

《親密關係》主題讀書沙龍--007線下見面會分享

踐行讀書會:書香伴我成長,知識伴我踐行

一元或在看都是莫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
    用了大半個月的閒餘時間,我粗讀了《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收穫蠻大。它不僅讓我了解了財商、財務自由的概念、富人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它在某種程度上刷新了或說提升了我對金錢的認知。金錢不是萬惡之源,賺取金錢的過程是一種遊戲,是一種享受,更是管理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一個過程。《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是羅伯特·清崎,日裔美國人。
  • 《富爸爸窮爸爸》讀書筆記
    作者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展示了2種截然不同的財富觀念,而作者也通過富爸爸的思維方式,從而走上財富的快車道。恐怖的真相是,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發現我自己以及身邊絕大多數人都存在「窮爸爸」的思維方式,談錢難為感情,逃避,但每個人的內心卻都無比渴望賺錢。所以還是很慶幸自己讀完了這本書,同時也希望所有讀者都能有所收穫,早日逃出「老鼠賽跑」的牢籠。
  • 2020年,全世界的富爸爸變窮爸爸
    今年,她又給我打電話:「你知道我變窮了嗎?我們過去都為著一種美好生活的幻象買單,現在我們要學著好好活著。「我們過去都為著一種美好生活的幻象買單,我們買名牌包包、定製套裝、每年出國旅遊。現在我們真的要好好了解什麼是財富,好好活下去。
  • 不工作也能賺錢的秘密,富爸爸教你如何投資,實現睡眠收入
    理財大咖都說過,賺錢少不是你窮的根源,窮人之所以窮,那是窮人一直沒有理財的思維,總是看不起剛開始的那一毛三分錢的收益,或者總是說,我沒錢可理,而真正的事實上並不是要等有了錢才能理財,而是理財了你才會有錢。
  • 富爸爸窮爸爸四
    他大概比我爸爸大10歲的樣子。我和邁克經過他們往後廊走的時候,他們朝我們微笑。我也靦腆地笑了一下。「Who are those people?」 I asked. 那些人都是誰啊?我問。「Oh, they work for my dad.
  • 【贈書】富爸爸商學院---直銷人的福利!
    喜訊:書店老闆開店多年,非常推崇《窮爸爸富爸爸正值書店擴大規模之際,特委託本網將《富爸爸商學院》贈予愛好或從事直銷事業的業務人員。(贈書規模:神木區 200本 贈完即止)內容提要:《富爸爸商學院》由羅伯特·清崎、莎倫·萊希特編著。
  • [語音] 羿智講透富爸爸01
    那要完成這個使命,就繞不開一本改變羿智人生軌跡的書,是這本書讓羿智踏上金主之路,實現自由,不用猜,我想你已經知道,這本書就叫做《富爸爸,窮爸爸》,每走到一個地方,羿智都會推薦身邊的人去讀富爸爸,但由於這是一本改變觀念的書,雖然文字簡單樸實,可由於他講授的觀念是富人的世界,對一個從沒有受過財商教育的人來說,太超前,太難以理解,以至於很多人讀了富爸爸,但卻沒有讀懂他,還有的人似懂非懂,胡亂斷章取義,導致財富的毀滅
  • 富爸爸窮爸爸 | 第39期:欲望(MP3+中英文對照)
    富爸爸說,「事實上,許多人致富並非出於欲望而是由於恐懼,他們認為錢能消除貧困帶來的恐懼,所以他們積攢了很多的錢,卻發現恐懼感更加強烈了。他們又開始害怕失去錢。我有一些朋友,他們已經很有錢了,但還在拼命工作。我還認識一些百萬富翁,他們現在甚至比他們窮困時還要恐懼,他們害怕失去所有的錢。他們越富有,這種感覺就越強烈。
  • 為什麼讀完《窮爸爸富爸爸》有人年入百萬,你卻月薪3000?
    《窮爸爸富爸爸》在書中對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描述,並追根溯源的進行了分析,很多人看完此書後,被書中的眾多概念打動,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尤其是工薪族,看到書中描述的情景就是自己日常生活的重現的時候,非常激動的大呼相見恨晚,仿佛找到了自己財務自由的機會!
  • 真人版「窮爸爸富爸爸」:一個21歲掙到100萬,一個成流浪漢,差距在於這4個字
    有人認為,她屬於高配版的「精緻窮」,花的是自己的錢,開心也是自己的,及時享樂有什麼不對?可你知道嗎?人生這條長路上,我們想要的只會越來越多,未來某一天,你可能會急需一筆錢救急,你可能會想買房,你可能遇到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到那時,一句「我沒錢」,或許就意味著與一個寶貴的機遇擦肩而過。說句現實的話,能攢下錢的人,日子通常過得都差不到哪裡去。
  • 福州一小孩在翻書時,發現兩個爸爸……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啵啵讀書會《富爸爸窮爸爸這很可能是因為你陷入了窮人思維,想一想: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狀態?整日上班,工作,消費,卻總是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是為錢所累,以為多點錢就能解決問題, 卻永遠深陷循環。很少有人意識到缺乏財務知識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 「女兒,為什麼我不讓你嫁給窮小子?」,爸爸的話,太扎心了!
    貧窮能牽動著人的神經,壓迫著人的靈魂,貧窮的人總是更深切地了解人間疾苦,人性善惡,無聲無息讓你失去尊嚴,這不是什麼好事。而窮最可怕的是,不是沒錢,是思想窮,是志氣窮,是在這個人身上看不到未來。不是的,在我看來,他的窮有這四點: 01 志氣窮那天我和你們面對面的時候,我看到他站在你身邊,眼神閃爍,似乎有點心虛,沒底氣,問起他對你們未來的規劃也支支吾吾沒有方向。他說現在沒錢買車也沒錢買房,怕我會嫌棄。
  • 富爸爸不公平的優勢
    富爸爸為我們做了好榜樣。在富爸爸已經成為「富爸爸」之後,他還是常常前往檀香山,學習稅收、遺囑認證和資產保護方面的課程。我問他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富爸爸對我說了以下這番話:「如果你不能與時俱進,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事情將無法控制。政府會在你死後通過稅收拿走你絕大多數的辛苦錢;你在市場上的投資也可能血本無歸;疾病和意外也會讓你一蹶不振;甚至一樁訴訟就會賠上你所有的身家。
  • VIIVA的「富爸爸」
    2VIIVA的風險在擁有了一個「富爸爸」,而且趕上了社交新零售和跨境電商的雙重風口,又挖來了行業牛人錢港基之後,VIIVA就可以高枕無憂萬事大吉?因為跟周希儉之前在那些行業頭部公司的光鮮履歷不同的是,VIIVA並非來自於一個豪門,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社交零售行業的初創公司——它的確有個富爸爸,但是跟康寶萊安利如新相比,這就像是小孩打大人。這對品牌推廣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 我的窮爸爸
    結果酒席用完還剩了好幾箱,爸爸就讓四叔騎車給人家送回去。旁人特別不解,說幹嘛費勁給人送回去啊,可以自己留著喝或者賣了啊。 結果父親一根筋地憨憨說:他們只說贊助咱們酒席上所有的酒,酒席都開完了,剩的酒當然得送回去啊! 我當時看著父親,雖然他身高才一米六,但是那一刻我真的覺得他好男人啊!
  • 當你一無所有被人瞧不起時,記好這兩種富人思維,遲早變有錢人
    其實,成為富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學會富人的思維,有了富人的思維,自然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變為人上人。如果你能掌握以下兩種富人思維,那你也可以越來越富,變成有錢人。富人思維一:在風險中尋找機遇在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有說到,窮爸爸是個學歷很高的中產階級,可是後面突然失業了,一貧如洗,還欠下一屁股債務,另外一位富爸爸卻完全相反,學歷不高,卻成為非常富有的人。作者對兩個爸爸做了分析,發現他們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
  • 當年變形計中不想回山區的孩子,和富爸爸要錢被拉黑,現今如何?
    比如說,在第5季《變形計--少年何愁》中的農村主人公吳宗宏,在參加完這個節目後,被那種光鮮亮麗的生活迷住了,在回到自己的家後,就開始看不起自己原來的農村生活,甚至是向節目中的「富爸爸」要錢,最後被「富爸爸」拉黑。吳宗宏出生在1998年,家在雲南的一個貧困山區,家裡面的小孩子很多,但是家裡的經濟條件卻難以支撐這一大家子的生活。
  • 所有的窮樣富養,都不如教養
    有人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真的是這樣嗎?俞敏洪認為,窮養和富養並不重要,關鍵是要讓孩子有教養。深以為然。圖:lianamikah同樣的事件,熊孩子的爸媽會怎樣處理呢?我們大可不必探討對孩子到底是窮養還是富養,關鍵是有教養。我覺得: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最容易被忽視、最能體現個人教養的小細節,做父母的一定要用心教導孩子。一:吃飯多年前,參加朋友的喜宴。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和我坐在一起。至今印象深刻是因為,她孩子吃飯的情景。
  •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是怎樣一點點拉開的?
    2馬太效應說,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託馬斯·C·克裡通過多年研究,發現了富人和窮人各種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他認為,只要改變這些差異,窮人也有成為富人的機會。作者:Toby Morris 編譯:小樓老師作者簡介:小樓老師,擅長兒童發展心理學、婚姻家庭治療領域。個人公眾號:小樓老師心理課,分享歐美先進心理學、教育學理念。▶朋友圈裡最動人的照片,你看到第幾張淚奔了?
  • 喚醒你的財商思維,魔術般改變命運
    為什麼窮人跟富人的思維會不一樣?因為他們的視角不一樣。你之所以窮,因為你是窮人思維。把你的思維變成富人思維,你就可以變成富人。因為你的思維改變了你的行為就會改變,你的行為改變了你的結果就會發生改變,所以財商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講思維的學科。什麼是財商?財商。不是講方法的,財商不講任何方法,財商講思維。創造財富和駕馭財富的能力叫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