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除了講述庶女明蘭的逆襲之外,還有一條隱藏的主線,就是盛家這個大家族的發展史。
以盛紘為一脈的盛家,在盛老太太的掌舵下越來越興旺,一路都在向上。即使是為家族帶來最大風險的墨蘭,最後也被壓制住了,不得不老實做人。
對於盛家,其實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1、有女兒的,教育她要獨立。
盛老太太在劇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女人這一輩子,手裡一定要有錢。」
因此在盛明蘭出嫁前,盛老太太把她教導的對外可以經營自己的產業,對內能夠管理中饋。無論對人對事,件件樁樁都料理的妥妥噹噹!
盛明蘭對於帳簿看的清清楚楚,誰也別想糊弄她,管理白氏的鹽莊和澄園的人與事都遊刃有餘。
你看,盛老太太教育女孩兒,就是「獨立」,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不依附在任何人身上。
2、有明確的家規家風家訓
現在我們能看到很多書,都是古人的家訓一類,比如《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但是我們從來沒想過,即使是自己的小家庭,也應該有自己小家庭的規矩,並且用來教育孩子。
盛紘雖然死要面子、寵妾滅妻,但是他還是知道一個家裡要有家規的,這也是為什麼林小娘讓墨蘭勾引梁晗之後被幾乎打死並送到莊上的原因。
除了官聲和面子,還是因為林小娘觸犯了家規。盛紘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官聲,也是從維護家規入手。面子、官聲,無非是讓人覺得他家家規正。
即使再寵妾滅妻,也不敢讓林噙霜真的取代王若弗。
可見盛紘的心裡,還是要維護家規的。
其實我們即使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也可以在家裡立一些規矩,大家都遵守。這不僅僅是家規,也是一個家庭共同捍衛的凝聚力。
3、告訴孩子,做人要有格局和遠見
很多小門戶的孩子,為什麼走上社會就覺得無法施展?
不是懷才不遇,而是根本就沒有才。
很多所謂的寒門,在教育孩子上面,總是堅持「不能吃虧」,只看眼前的利益。別人孩子打我孩子一下,我恨不得把TA孩子吃了!
走上社會之前,只會算計能多佔點便宜的家庭,能教育出孩子有什麼遠見和格局?
《知否》裡的盛老太太,即使被她所認為的愛情辜負,但卻依然清醒的為所在家族的未來籌謀。
明蘭就是她大格局和遠見下的受益者。
4.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
如果自己覺得格局遠見都不夠,那就讓孩子多讀書,自己也要多讀書!
讀書永遠是通往高貴最好的捷徑。
無論是盛紘,還是王若弗和林噙霜,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逼迫著孩子讀書、考科舉,在這一點上,從不拖後腿。
後來就連長楓,都認真讀書,考取功名。
盛明蘭更是從小在生母的教導下就開始讀書,後來在老祖母身邊,更是十分用功。等她嫁給顧廷燁之後,更是緊盯著蓉姐兒和嫻姐兒讀書學本事。
庶女的逆襲,讀書成了她人生的底氣和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