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告訴你這幾個道理,一定要懂

2020-12-17 桃夭娛樂園

《知否》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除了講述庶女明蘭的逆襲之外,還有一條隱藏的主線,就是盛家這個大家族的發展史。

以盛紘為一脈的盛家,在盛老太太的掌舵下越來越興旺,一路都在向上。即使是為家族帶來最大風險的墨蘭,最後也被壓制住了,不得不老實做人。

對於盛家,其實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1、有女兒的,教育她要獨立。

盛老太太在劇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女人這一輩子,手裡一定要有錢。」

因此在盛明蘭出嫁前,盛老太太把她教導的對外可以經營自己的產業,對內能夠管理中饋。無論對人對事,件件樁樁都料理的妥妥噹噹!

盛明蘭對於帳簿看的清清楚楚,誰也別想糊弄她,管理白氏的鹽莊和澄園的人與事都遊刃有餘。

你看,盛老太太教育女孩兒,就是「獨立」,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不依附在任何人身上。

2、有明確的家規家風家訓

現在我們能看到很多書,都是古人的家訓一類,比如《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但是我們從來沒想過,即使是自己的小家庭,也應該有自己小家庭的規矩,並且用來教育孩子。

盛紘雖然死要面子、寵妾滅妻,但是他還是知道一個家裡要有家規的,這也是為什麼林小娘讓墨蘭勾引梁晗之後被幾乎打死並送到莊上的原因。

除了官聲和面子,還是因為林小娘觸犯了家規。盛紘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官聲,也是從維護家規入手。面子、官聲,無非是讓人覺得他家家規正。

即使再寵妾滅妻,也不敢讓林噙霜真的取代王若弗。

可見盛紘的心裡,還是要維護家規的。

其實我們即使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也可以在家裡立一些規矩,大家都遵守。這不僅僅是家規,也是一個家庭共同捍衛的凝聚力。

3、告訴孩子,做人要有格局和遠見

很多小門戶的孩子,為什麼走上社會就覺得無法施展?

不是懷才不遇,而是根本就沒有才。

很多所謂的寒門,在教育孩子上面,總是堅持「不能吃虧」,只看眼前的利益。別人孩子打我孩子一下,我恨不得把TA孩子吃了!

走上社會之前,只會算計能多佔點便宜的家庭,能教育出孩子有什麼遠見和格局?

《知否》裡的盛老太太,即使被她所認為的愛情辜負,但卻依然清醒的為所在家族的未來籌謀。

明蘭就是她大格局和遠見下的受益者。

4.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

如果自己覺得格局遠見都不夠,那就讓孩子多讀書,自己也要多讀書!

讀書永遠是通往高貴最好的捷徑。

無論是盛紘,還是王若弗和林噙霜,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逼迫著孩子讀書、考科舉,在這一點上,從不拖後腿。

後來就連長楓,都認真讀書,考取功名。

盛明蘭更是從小在生母的教導下就開始讀書,後來在老祖母身邊,更是十分用功。等她嫁給顧廷燁之後,更是緊盯著蓉姐兒和嫻姐兒讀書學本事。

庶女的逆襲,讀書成了她人生的底氣和資本。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這幾個人生道理,你一定要懂
    1、有女兒的,教育她要獨立。 盛老太太在劇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女人這一輩子,手裡一定要有錢。」 因此在盛明蘭出嫁前,盛老太太把她教導的對外可以經營自己的產業,對內能夠管理中饋。無論對人對事,件件樁樁都料理的妥妥噹噹!
  • 知否裡的幾個道理,那你知道嗎
    這就需要認清形勢,找對領路人。不要相信名校與普通學校都一樣,抓住一切好的資源和平臺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同時要知道不競爭就會被淘汰,明蘭的母親衛小娘與林小娘同為切實,她自己不去努力尋求生機,反而一味隱忍,最後被林小娘害死,當競爭激烈時中庸不可取。還有一種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墨蘭將盛家的資源當作自己攀上名門的稻草,想要當比自己高好幾等級的伯爵家當大娘子。
  • 電視劇《知否》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劇,主要講述了古代官宦家庭少女前半生的故事。 知書達理,善解人意,但她知道在這深宅之中,不得不隱藏她自己的聰明智慧,但是道理她自己都懂。長大成人後,嫁給了寧遠侯府的繼承人顧庭燁,從不受寵愛的少女一路前進成為一個侯府主母的勵志故事。
  • 《知否知否》:成年人生活處事必懂的道理,這劇全告訴我們了
    《知否》這部劇從一開始播出,就備受觀眾的歡迎,小明蘭的可愛,大明蘭的理智,盛家和顧府的榮辱,幾代家族的興衰,似乎都在這部劇中體現了,真實的反應了宋代官僚社會的狀況。時至今日,其中的很多情節仍然值得我們重複觀看。
  • 《知否》:這些女人或悲或喜的一生,告訴了我們這樣幾個道理
    明蘭一生的改變,就是從讀書開始,她從書中學到了道理,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才能夠去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女人一定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因為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用知識來武裝自己,來經營自己的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活出最真實的自我,擁有最想要的幸福。
  • 《知否》告訴我們的,關於人生和感情的4個道理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知否》應該是這些年間我刷的最多的劇,因為其中的許多道理,讓人受益匪淺,幾番品味後,還覺得意猶未盡。看著盛怒的主君,林小娘知道,這次事情大了,一定要先發制人,這樣才能扭轉不利局面。於是,她主動要求打自己兒子30大板,不但消了盛紘的氣,也堵了王大娘子的嘴。這件事中,如果不是林小娘主動認錯,長楓一定會有更重的懲罰,說不定還會因此而讓林小娘背上教導不利的罪名,然後喪失管事的權利。
  • 《知否》想告訴我們的,其實不只有兒女情長,還有這些道理
    大家都在遺憾,為什麼他們沒能走到最後,但看著明蘭和顧廷燁在一起後幸福的樣子,又覺得這也許才是明蘭最好的選擇。當然,這部劇中不只有明蘭這一條感情線,眾多的角色組成了錯綜複雜的感情網,讓觀眾們都沉浸其中,學到了許多關於感情和婚姻的道理。
  • 從《知否》看人生,了解女人一生必須該明白的幾個道理
    》看人生,了解女人一生必須該明白的幾個道理最近的《清平樂》大火,讓罐罐想到了之前也非常火的宋朝神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得不說這部劇從架空背景安到宋朝,其實安的還算是比較成功的!要記得多讀書依然記得《知否》中,明蘭曾經說過一段話,是她反駁讀書無用論的,她說:「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我覺得這句話不過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人們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布。」
  • 《知否》那些女生必須要懂得的道理
    婚姻並不像談戀愛一樣簡單的靠愛情維繫,也不能雙方都在索取或者只是一方付出,我們必須要「盡心經營,共同努力」才能讓婚姻細水流長。這段話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明蘭在見到了堂姐的婚姻悲劇後有感而發的對話,她結婚以後也一直遵循著「克己復禮,攜手共度」的承諾,終是與顧廷燁獲得了婚姻的圓滿,迎來了家族興盛。用通俗點的話來講就是不要太鑽牛角尖,不一味的不撞南牆不回頭,否則等到悔悟的時候,為時晚矣。年輕的時候不想著好好努力,好好讀書,臨了臨了,覺得這一輩子虛度年華,也只能「老大徒傷悲」了。
  • 我從《知否》中學到的五個道理,受益匪淺,分享給你
    可是後來,隨著看得越來越深入,我被這部電視劇中許多樸實又實用的道理給圈粉。看一部劇,讓自己變得更通透,這大概就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知否》的原因吧。那麼今天,再和大家分享幾個我從中學到的道理,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知否》:明蘭告訴女孩們的6個道理,字字珠璣,一定要好好記住
    記得當初看《知否》的時候,看見過趙麗穎這樣一條微博,她說:「在與明蘭朝夕相處的6個多月裡,我一直在解讀她並與她對話,是她把我從理想主義拉到了現實主義,讓我明白一個人的強大不一定要來源於對抗,也可以來源於平衡和包容。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並且與之和解,然後更加熱愛和努力,這才是生活賦予我們的最奇妙的力量,這種力量,希望和你們一起感受。」
  • 《知否》告訴我們的3個道理,你認同哪一個?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知否》是近些年我最愛的劇,沒有之一,演員們不浮誇的表演,貼切實際的劇情,總是能夠讓我讀到生活中的身不由己,也能學到許多道理。所以,多看看《知否》,多學學這些道理,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成長的道理,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有所收穫。無論男女,要想活得好,無非是「一運、二命、三本事」,只要三者能佔其二,便能一生順遂。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奇怪的幾個地方
    各位好,今天雪凝來說下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奇怪的幾個地方。 這部熱門電視劇是由小說改編的,在這裡小編不得不說中國的小說作者是越來越厲害了,但還是應該多看看歷史文化的,否則鬧出笑話可不太多,同時希望能更多好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
  • 《知否》告訴我們10個人生道理,句句戳心,教我們如何愛與被愛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知否》是一部紅樓體的電視劇,圍繞著幾個家族的家長裡短、興衰起落,講述了那個朝代的是是非非,也讓我們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看過《知否》的人都說很喜歡明蘭的婚戀觀,尤其是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因為在此之前,大多數人的三觀是,看一個人要看他有多好,只有明蘭,反其道而行之,告訴我們,要與人相守一生,看的其實是對方的最低點。
  • 《知否》中告訴我們做人的最大道理:出於善意的盤算
    《知否》這部紅樓體劇情圍繞明蘭和顧廷燁的愛情展開,其中夾雜著宋朝時汴京的諸侯貴族之間的矛盾、衝突,展現了古代人面對自我的未來、家族的未來甚至是王朝未來時候的抉擇。其中不乏殺伐決斷的有勇有謀之輩,亦不乏惡意相向的皇族諸侯,這樣的一部電視劇,給我們展現的不僅是爾虞我詐爭名奪利的家族故事,更是要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 關於婚姻,這個最重要的人生道理,《知否》告訴你
    嚴格來說,《知否》的格局比《清平樂》小得多,說的不過是宅鬥那些事,但細微處處透著人生至理,尤其是在男權為尊的封建社會,女人一生要想過得順遂,就要嫁得好,而嫁人的學問,在於選人。《知否》的盛明蘭說,選男人要看「品性的最低處」。這句話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的底線。
  • 再刷《知否》:愛一個人,一定不是做小伏低,而是要勢均力敵!
    再刷《知否》,明白愛一個人,一定不是做小伏低,而是要勢均力敵!對於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是愛情觀。從本質上講,愛情觀是人們對愛情問題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反應,最直觀的就是人對於愛情在生活中的位置,自身的擇偶標準和面對失戀的態度等。
  • 《知否知否》:「硬核奶奶」孔嬤嬤這三句話,透露三種處世智慧!
    孔嬤嬤被請過來教導盛家姐妹們插花和規矩的,她三言兩語就說出了問題的本質,雖然當面訓斥了三蘭,卻透露著這三種為人處世的智慧,值得婚姻中的女子學習和揣摩。一、凡事要講道理,不要輕易地傳話孔嬤嬤資歷深厚,閱人無數,曾經在宮裡教導過規矩,是一個有大智慧和格局的「硬核奶奶」。她在盛家初來乍到,一場插花鬧劇,卻看清了盛家寵妾滅妻的現狀,不動聲色地暗諷盛紘偏心。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女人要想活得好,就要讓自己活通透
    在《知否》中,也有很多通透明媚的女子,就像盛家老太太、張大娘子、如蘭、申氏,海氏,但也有一些過於鑽牛角尖的女人,就像林小娘、墨蘭、蔓娘。她們不同的結局讓我們看到,女人要想活得好,內心就一定要通透。那麼今天,就把《知否》中幾個女人的故事,幾句有哲理的話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讓你們有所感悟。
  •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衛小娘的牌位為什麼要放在玉清觀?
    重溫《知否》,你會發現玉清觀是一個很重要的場景。《知否》中的很多事件都是在玉清觀當中發生的。新嫁人的三姐妹,明蘭、如蘭、墨蘭幾個一同回了娘家。而墨蘭這個心機綠茶竟當著眾人的面,提出要將自己小娘的牌位也放在玉清觀。明蘭肯定是不肯的。墨蘭可能不知道她小娘做的那些醜事,但是聰慧的明蘭可是一清二楚的——明蘭怎麼肯將殺害自己小娘兇手的牌位放在自己小娘牌位旁?這不僅是膈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