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看到了一則這樣的新聞—某老闆開出30元到40年的年薪,還招不到一位麵店研發人員。
事實上,目前「招人難、留人難」已經成了餐飲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有很多餐廳企業都在為「招兵買馬」上火,就算自己願意給出高薪也很難找到年輕人,招到20歲左右的女孩子已經成了「奢望」。
所謂「旱的旱死,澇得澇死」,和餐飲行業的「招人難、留人難」相反的是,有一些職位是「百人搶、千人搶」,公務員就是其中的「典型」。據了解,2021年度國考計劃招錄2.57萬人,然而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卻遠遠不止這一點點,超過150萬人通過資格審核,也就是說,平均61個人競爭1個職位。
近百人「搶」一個職位還不是最誇張的,最誇張的是,熱門職位的競爭比居然高達3334:1,3千多人競爭1個職位。從這樣的競爭比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公務員這個職業真的是無比的「吃香」,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能引起人的追捧。
事實上,除了公務員這個職業十分的「吃香」,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外,教師這個職業也是十分「吃香」,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無比的受人歡迎。而近些年,全國各地正在實現小班化教學,所以對教師的需求量也呈現出了逐年上漲的趨勢。
據了解,2019年下半年大約有590萬人參加教師資格證老師,全年大概有900萬人參加教資考試。而在今年下半年,各地區教資報考的人熱情依然還是很高漲。
教師這個行業,之所以一直都是「香餑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行業比較的「特殊」,其具備很多職業沒有的優點,如穩定、假期較多、工作環境比較好,不存在勾心鬥角一說。除了周六周日的固定休息之外,每年的寒暑假,還有高達上百天的帶薪假期。
當然了,有些人加入教師這個行業並不是奔著這些優點去的,是為了理想去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會成為教師,其實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工作不累人,比較穩定,而且薪資還比較理想。
在各類職業當中,教師這個職業一直以來都是「自帶光環」,因為工作性質比較特殊,其關係到教育這一大塊,所以國家對於教師一直以來也都是很「關心」的。
為了能夠讓教師留在隊伍裡,國家在薪資這一塊也是給足了教師安全感,出臺了不少的政策去保障教師的工資。就在今年12月1號,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還提及了教師工資一事。指出,將繼續推動各地區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收入水平。
事實上,早在2019年年底,國家就已經明確了一點: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而為了保證廣大教師的工資能夠切實地落實到位,在今年7月左右,國家還開通了「義務教育教師平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舉報平臺」。
如果你是義務教育階段老師,工資被拖欠了或者是所在地區義務教育老師平均工資收入低於當地公務員的,你都可以大膽地去實名舉報。很顯然,國家這是「動真格」了,要整治那些私下剋扣教師工資的人了。
有了國家的「發話」,有很多地區也是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去提高教師工資以及福利待遇。如山東明確提出確保所有縣(市、區)義務教育老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而福建也是針對這一方面,約談了有關人員。此外,還有一些地區則是通過發放補助等方式去提高教師的待遇,提高工資水平。
雖然人人都羨慕,教師這個行業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行業,但是其薪資可能要比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高。曾經有了進行一項調查,調查數據覆蓋了全國21省,實地深度調研了8個省11個城市54所學校的超萬名老師,得出了一份能夠展現教師薪資的「數據」。
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老師月平均工資是4324.61元,其中有超過3成的老師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雖然這樣的薪資不如大家想像中的高,但是其實也不低了,超過了很多人了。
事實上,也並非所有教師工資都是幾千塊錢左右,有一些教師的工資並不低,年薪甚至高達數十萬。前段時間,深圳大學招聘老師的事情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主要是因為老師的年薪不低,預聘-長聘制教師年薪高達38萬~70萬元/年。不過,能夠拿到這樣高薪的教師其實並不普遍,絕大多數老師每個月的工資僅有幾千塊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