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寶寶創作者去世,他為成年人留下了一個不痛的世界

2021-02-08 良倉

動畫片《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的創作者史蒂芬·希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因罹患漸凍人症,於本周一在家中去世。今年是希倫伯格在尼克兒童頻道工作的第25個年頭。明年,《海綿寶寶》將迎來它的20周年紀念。

成年人喜歡海綿寶寶

每個喜歡《海綿寶寶》的成年人可能都被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大人喜歡看海綿寶寶?」

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它的對話。

有時候天真

「猜猜我有幾顆糖?猜對了兩顆都給你。」

「五顆!」

「猜對了!先給你兩顆,剩下的下次給你。」

有時候鼓舞人心

「所以孩子現在去追逐你的夢想吧,

除非你是個傻瓜,

那就繼續躺在床上。」

偶爾充滿哲理

「誰都會犯錯誤,

所以人們才會在鉛筆的另一頭裝上橡皮。」

或者忠告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秘密莫過於,

你偷偷地把一個秘密告訴給另一個人。」

也會變得殘酷

「人生就是不公平的,

你慢慢習慣吧。」

史蒂芬·希倫伯格

希倫伯格也被問到過這個問題。《海綿寶寶》播出三年後,面對《華盛頓郵報》記者,希倫伯格回答不上來,「你怎麼能指望一部關於海綿的電視劇會有大眾吸引力呢?這真是難以置信。這幾乎就像你母親的照片出現在世界上任何東西上。」

1999年5月,尼克兒童頻道推出了《海綿寶寶》,最開始是在周六上午首播,之後被移至晚間時段。三年後,《海綿寶寶》每個月的瀏覽量超過6000萬,三分之一以上的收視率是成年人貢獻的,這完全在希倫伯格的計劃外——他的預期觀眾是2-11歲的兒童,身為執行製片人的希倫伯格明確禁止《海綿寶寶》任何涉及性、毒品、流行文化或其他成人話題的內容

大衛·鮑伊飾演的《海綿寶寶》角色

生活在「純淨世界」的海綿寶寶吸引了一大批明星作為嘉賓配音:大衛·鮑伊、蒂娜·菲、維多利亞·貝克漢姆、約翰尼·德普.一塊穿西裝短褲的小海綿,出人意料地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從一開始,希倫伯格就強調故事應該集中在人物身上,而不是一味追求諷刺意味十足、自我意識很強的酷感,這種酷感可能會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但也不可避免地會逐漸失去觀眾的歡迎。直到今天,這仍然是《海綿寶寶》的信條:海綿寶寶是一個永遠的孩子,即使在最殘酷、最殘酷的環境中,他只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在最懷有惡意的人身上,他也只能看到好的一面。

生物學的正確VS藝術的正確

成為動畫師之前,希倫伯格在奧蘭治海洋研究所當了幾年海洋生物學老師。

「我一直對藝術和創作很感興趣,但我選擇不去藝術學校,因為我覺得我需要做點別的事情。藝術是一種艱難的謀生方式。我總是兩樣都做。我只是覺得海洋生物學將是我的職業,而藝術將是我為自我表達而做的事情。」

——

史蒂芬·海因伯格

雖然教育孩子「是一次偉大的經歷」,但希倫伯格意識到他對藝術的興趣超過了選擇的職業,1987年,他辭去工作,成為一名動畫師。他說:「像這樣改變職業是可怕的,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動畫現在是一個相當健康的職業,而科學教育更像是一場掙扎。」1992年,他在加州藝術學院獲得了動畫碩士學位。

動畫片《羅科的現代生活》

不久,希倫伯格開始在尼克兒童國際頻道製作動畫片《羅科的現代生活》(Rocko’s Modern Life)。後來,希倫伯格成為該劇的創意總監,同時將他對漫畫和海洋生物的興趣結合起來,發展了《海綿寶寶》的創意。

從一個嚴謹的海洋科學老師變成動畫創作者,希倫伯格需要克服理性的「正確」,「一開始,我畫了一些天然的海綿——無定形的,小塊的——作為一名海洋科學教師,從生物學角度來說,這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正確」的海綿寶寶並不有趣,直到希倫伯格把它設計成一塊家用的方形海綿,給它穿上方正的短褲、白襯衫,打上領帶,成為一個有點呆氣、乾淨利落的怪人,並且讓它具有一種無法抑制的、荒誕的樂觀態度。至於海綿寶寶的廚師職業,是因為高中畢業後的幾個夏天,希倫伯格在緬因州一家海鮮快餐餐廳做煎炸食物和龍蝦燉菜。

將世界變得有趣的兩件事合在一起

希倫伯格經歷了很久才「準備就緒」。一些證據表明《海綿寶寶》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86年,當時希倫伯格還在海洋研究所工作,創作了跟海洋生物有關的漫畫《潮間帶》(The Intertidal Zone)。

在 《羅科的現代生活》的製作過程中,編劇之一馬丁·奧爾森(Martin Olson)讀了希倫伯格的《潮間帶》,他鼓勵希倫伯格創作一部理念類似的電視劇。當時,希倫伯格根本沒有考慮過,「看到喬·穆雷(Joe Murray)在處理所有出現的問題時扯掉了很多頭髮後,我想我永遠都不會想製作自己的電視劇了。」然而,他意識到這不是個壞選擇。

「我終於明白了,

如果我要做自己的節目,

我在課堂上講過、痴迷過的所有東西,

都會讓世界變得有趣。」

——

史蒂芬·希倫伯格

希倫伯格回憶起他在海洋研究所的教學經歷,以及孩子們是如何被潮汐池裡的動物,包括螃蟹、章魚、海星迷住的。他想到,這個系列應該在水下拍攝,重點放在那些生物上:「我想在水下創造一個小鎮,在那裡,角色更像我們,而不是魚。」


於是,在比基尼海灘,他們有火,他們散步,他們開車,有寵物和假期。它符合希倫伯格喜歡的表演風格,「某種奇妙但可信的東西。」

為海綿寶寶角色配音的湯姆·肯尼,他的個性也是海綿寶寶角色完成的靈感之一

他從自己喜歡的天真、孩子氣的人物中汲取靈感,如查理·卓別林、勞雷爾和哈迪、傑瑞·劉易斯和皮威·赫爾曼。為了給劇中的主角配音,希倫伯格求助於湯姆·肯尼(Tom Kenny),後者的動畫生涯始於《搖滾的現代生活》( Rocko’s Modern Life)。

1997年,希倫伯格在尼克兒童國際頻道向高管們推銷這部動畫時,穿了一件夏威夷襯衫,帶了一個有動畫人物模型的水下水族館,還播放了夏威夷音樂。尼克兒童國際頻道認為這「相當驚人」,《海綿寶寶》成功獲得了製作經費。

另外的驚喜是,2001年,非盈利性環保組織「拯救海灣」(Heal the Bay)授予希倫伯格一個獎項,表彰他因為通過海綿寶寶而讓公眾提高了對海洋生物的認識。

比基尼海灘,一個「不痛」的世界

看過一季以上《海綿寶寶》的人會發現,發生在比基尼海灘上的故事像一個無限循環——痞老闆總是和他的人工智慧太太試圖竊取蟹老闆的神秘配方,海綿寶寶徒勞地想要從河豚魚泡芙夫人那裡獲得開船的執照。不過,相同的角色和一再上演的重複故事,迸發出層出不窮的創意。

與此同時,海綿寶寶在真實世界劈天蓋地的「出鏡」讓希倫伯格感到不安,「一天晚上,我真的很累,我們工作到很晚,然後去外賣店買食物。我累壞了,靠著一臺口香糖機,有一個海綿寶寶正看著我,像在說『哦,兄弟。』」他有點沮喪,「一開始,它既古怪又討人喜歡,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厭倦看它了。」

希倫伯格的擔心還太早。與真實世界相比,比基尼海灘是一個「不痛」的世界,所有的無聊、無理、胡鬧、危機總會在十分鐘之內結束。還有什麼比這讓人嚮往呢?

保羅·提比特接替希倫伯格成為《海綿寶寶》的製作人

《海綿寶寶》受到的持續歡迎,並沒有減少希倫伯格的憂慮。第一部《海綿寶寶》電影完成後,希倫伯格一度想要結束《海綿寶寶》的創作,「我個人認為,最好不要去到人們不想再看你的節目的地步。」但他的想法被拒絕了。因此,希倫伯格讓保羅·提比特(Paul Tibbitt)接替自己的製作人角色,而他依然審查每一集劇集,不僅為劇中的角色鸚鵡貢獻了聲音,還與保羅·提比特一起監督其他角色的配音。

除了必要的場合,希倫伯格的私人生活極為低調。去年3月,他向媒體透露自己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消息,並表示會堅持《海綿寶寶》的創作工作,「盡(我的)能力。」去年9月,希倫伯格還向他的母校洪堡州立大學捐贈了13.5萬美元,用於資助海洋生物學學生的研究項目。

對希倫伯格的離開,尼克兒童國際頻道的聲明也許最符合希倫伯格本人的心意:「他完全原創的角色和比基尼海灘的世界將長久地提醒人們樂觀、友誼和無限想像力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海綿寶寶動畫師去世享年59歲 也希望這是今年的最後一個噩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綿寶寶動畫師去世享年59歲 也希望這是今年的最後一個噩耗 一個穿著襯衣短褲打領帶說話賤兮兮的穿著黃色方塊海面,和一個穿著沙灘褲的憨憨粉紅色海星,還有總是板著個臉耷拉著鼻子的章魚哥,他們伴隨了許多90後00後的童年。
  • 海綿寶寶不是寶寶?《海綿寶寶》描繪的是成年人的疲憊生活
    海綿寶寶的創作者海倫伯格這樣說他心目中的海綿寶寶:「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一個孩子般的角色,任何時候都看見光明的一面。」我們嚮往樂觀的生活,希望永遠快樂,多少人看的時候把自己代入到海綿寶寶裡,但是長大後再回首,卻發現章魚哥才是真實的自己。每天上班打卡。
  • 海綿寶寶究竟是一塊海綿,還是發糕?凍豆腐?
    「海綿寶寶之父」因漸凍人症去世 享年 57 歲。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海綿寶寶」的 11 個秘密:海綿寶寶的原型是啥 ?海倫伯格也在片中為觀眾留下了不少秘密。   海綿
  • 晚安海綿寶寶,再見海綿爸爸
    當時他表示會繼續為大家創作,不會輕易放棄:「任何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只要可以我會繼續創作《海綿寶寶》以及追隨我其他的熱情。」對於海倫伯格的離世,美國Nickelodeon兒童頻道表示非常難過:「他是Nickelodeon所有人深愛的朋友和長期的創意合作夥伴,我們的心與他的整個家庭同在。海倫伯格給海綿寶寶注入了獨特的幽默感和純真感,給世界各地的孩子和家庭帶來了歡樂。
  • 海綿寶寶動畫師塔克不幸逝世 享年59歲
    海綿寶寶動畫師塔克不幸逝世 享年59歲   相信《海綿寶寶》這部動畫片大家都並不陌生。   一個穿著襯衣短褲打領帶說話賤兮兮的穿著黃色方塊海面,和一個穿著沙灘褲的憨憨粉紅色海星,還有總是板著個臉耷拉著鼻子的章魚哥,他們伴隨了許多90後00後的童年。
  • 海綿寶寶之父去世,你知道這些經典卡通形象之父是誰
    美國動畫師、動畫形象「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於11月26日去世,享年57歲。2017年3月,史蒂芬·海倫伯格身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在與疾病鬥爭了一年半之後最終離世。海綿寶寶史蒂芬海倫伯格於1998年開始創作《海綿寶寶》,其創作靈感是受研究所之託為參觀的兒童畫出一冊介紹海洋生物知識的漫畫。1999年,動畫片《海綿寶寶》播出,故事情節主要圍繞著主角海綿寶寶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鄰居章魚哥、上司蟹老闆等人展開,場景設定於太平洋海底,一座被稱為比奇堡的城市。
  • 海綿寶寶究竟是一塊海綿還是發糕?起司?凍豆腐?
    原標題:海綿寶寶究竟是一塊海綿,還是發糕?起司?凍豆腐?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7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動畫師、動畫形象「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於11月26日去世,享年57歲。2017年3月,史蒂芬·海倫伯格身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
  • 「海綿寶寶之父」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年僅57歲!
    2018年,對於90後來說,真的是個儀式感過重的一年。最後一批90後全部成年了,一大批陪伴我們年輕的人物,也都離開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海綿寶寶》26條冷知識科普:1.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大學期間的專業是海洋資源,他還曾在奧蘭治國家海洋研究所教授海洋生物學
  • 海綿寶寶:我準備好了,我們一起等他回來吧
    《海綿寶寶》的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於本周二(11月28日)宣布去世。卒年57歲。美國尼克國際兒童頻道官方推特當地時間27日稱,美國漫畫家、《海綿寶寶》之父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終年57歲。
  • 你真的看懂《海綿寶寶》了?它動畫片外表下,裝著成年世界的真實
    在海洋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有一塊海綿「成了精」,人們都叫它——海綿寶寶…… 它有一個看起來憨憨的、傻傻的朋友——派大星,它經常憑藉自己一己之力,拉低海底生物的智商~ 還有全海底最摳門的老闆——蟹老闆,看不起海綿寶寶跟派大星「智障兩人組」的——章魚哥。
  • 「海綿寶寶之父」去世!2018年,我們一下失去了江湖、宇宙、英雄和...
    美國漫畫家、《海綿寶寶》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過世,終年57歲。今年3月,海倫伯格宣布,他被診斷患有魯賈裡格症,也就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ALS),是一種漸進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於本月26日在與病痛的鬥爭中去世。
  • 《海綿寶寶》動畫作者去世,但帶給我們的歡樂,永遠不會消失
    繼2018年海綿寶寶的創始人,年僅57歲的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後。據外媒消息,海綿寶寶的動畫作者塔克也不幸去世,年僅59歲。    作為一個動漫創作者,看到如此消息的時候,我的內心很不是滋味,一股壓抑的情緒頓時從心底裡油然而生。  動畫師作為幕後工作者,往往受到的關注較少,說起塔克也許大家會比較陌生。塔克實際上曾在迪士尼任職。
  • 海綿寶寶佩奇奧特曼,給小孩子拍的動畫,為何讓成年人如痴如醉
    為小孩製作的動畫卻受到成年人好評 美國的動畫片《海綿寶寶》,一經播出反響甚好,不但在電視榜單上連續八年蟬聯冠軍,更是收穫了一眾成年人粉絲,據統計觀看者中有一半的成年人,數以千萬計。
  • 《海綿寶寶》動畫師雖逝世,「海綿寶寶」式精神永存
    不,更重要的原因是觀眾能從中一睹現實中不得不面對的人生。這是一部披著子供向外皮的成年人動漫,全篇無一處明說「人生」二字,卻處處都流露著「人生」。海綿寶寶一直兢兢業業勤懇工作,拿過三百多屆最佳員工,卻因為老闆一句「章魚哥看起來更成熟」,就錯失當經理的機會。海綿寶寶一次偶然出糗惹得大家都樂開了花,於是他就一直用這種方式取悅大家,結果大家卻都開始厭煩他。
  • 海綿寶寶動畫師逝世,曾參與《小美人魚》、《匹諾曹》等知名動畫
    《海綿寶寶》《海綿寶寶》在世界上之所以有如此之廣泛的影響力,這是因為《海綿寶寶》這部動漫老少鹹宜。《海綿寶寶》在國外有很多成年人是《海綿寶寶》的粉絲,這是因為年齡大的人看這部動漫時,會感到非常減壓。可以說,很多人長大之後就不看動漫了,只要看到穿著方褲子的海綿寶寶,就會從內心深處感到快樂。
  • 《海綿寶寶》動畫師去世,參與過《小美人魚》創作,是主創之一
    我們對於《海綿寶寶》的印象,要從小時候開始說起。小時候雖然看不懂《海綿寶寶》真正的寓意是什麼,但我們也能從《海綿寶寶》劇情裡感受到快樂。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終於知道《海綿寶寶》真正的寓意是在表達什麼了。最近有一個讓人悲傷的消息,《海綿寶寶》的動畫師塔克去世了。這位動畫師曾是《海綿寶寶》的主創成員之一,參與過《海綿寶寶》劇本的創作,也是《海綿寶寶》製作出來的重要參與成員。
  • 海綿寶寶的原型是啥?起司?發糕?凍豆腐?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7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動畫師、動畫形象「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於11月26日去世,享年57歲。2017年3月,史蒂芬·海倫伯格身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據悉在與疾病鬥爭的一年半中,海倫伯格仍然筆耕不輟,堅持自己的漫畫創作。
  • 《海綿寶寶》|海綿寶寶的世界不需要你來指點
    儘管海綿寶寶是一部孩童看的動畫片,但是無論從他們畫風還是人物設定來看,我覺得他更像一部成人動畫作品。 尤其是在當下儘是「打工人」的環境中去看他,會收穫更多的滿足和治癒。 我們都知道海綿寶寶也是「打工人」,他也會有對工作不滿意的時候,那他是怎麼做的?
  • 長大之後,我喜歡「海綿寶寶」的樂觀,也接受章魚哥的「真實」
    派大星轉身淡淡的留下一句,「要面對現實啊,朋友。」這不就是成年人的友誼嗎,曾經一起哭鬧的朋友漸漸變得沒有交集。成年人的世界,友情有時候也會不堪一擊。但最後,一直呆呆傻傻的派大星卻為了海綿寶寶放棄了變聰明的機會:「知識取代不了友誼,我寧願變成一個傻子也不願失去你。」願意為朋友放棄一些東西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 《海綿寶寶》作者逝世,配音演員微博曬圖,海底F4宣布解散
    文/娛樂酸檸檬11月28日,又一噩耗傳來,《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享年57年。此消息一出,全網轟動,今年這是怎麼了,前不久老天爺想看武俠就把金庸叫去了,難道如今童心未泯,想吃蟹黃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