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說過碧柔洗面奶、樂而雅衛生巾、妙而舒紙尿褲和潔霸洗衣粉,但你一定不知道它們都出自同一家公司——花王株式會社。
花王是日本的日用品巨頭品牌,被稱為「婦女之友」,在世界日用品行業的地位,僅次於寶潔。其經營範圍又不僅限於日用品,還包括化妝品、健康護理用品和工業化學用品,僅化妝品產品就達600多種,比肩資生堂。
靠一塊肥皂起家
▲花王第一塊香皂 花王石鹸
「花王」也是一種牡丹花品種的名字,長瀨富郎在選用「花王」這兩個字的同時,也把這個品種的牡丹花用在了商品的包裝設計上,並以木盒裝箱,把自家的香皂打造成兼具品質和品味的高級商品。事實上,在數十年後,花王才正式以「花王」二字作為公司名字。
▲花王logo演變
到了1900年左右,日本民間掀起興辦工廠企業的熱潮,民營企業逐漸興旺起來。花王也開始拿地建工廠,形成從原料採購到包裝的一條生產,逐漸擴大生產規模。
此後,長瀨商店又推出了「二八化妝水」,1911年推出粗製甘油,由此開始將經營範圍從洗滌劑擴大到美容護理產品。並於1923年開始生產甘油,進軍化學品生產領域。
化學技術也進一步輔助了化妝品和家庭洗滌用品的生產,尤其是日用品。1951年,世界上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剛誕生不久,花王便率先推出合成洗滌劑「花王洗衣粉」,此前人們都是用肥皂洗衣服。隨著洗衣機的不斷普及,花王洗衣粉在市場上也大獲成功。
後來,花王又研發出了廚房洗滌劑和日本首個家居清潔劑等家庭清潔用品,日漸成為日本家庭必備產品,花王也被稱為「婦女之友」。
發展至今,花王已經是一家年銷售近900億元的日化巨頭,在其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裡,它在不斷改進和拓展的過程中,也見證了日本家庭生活的變遷。
為技術而生
花王進行大規模變革是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的。
1971年,丸田芳郎走馬上任,他夢想把花王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家庭用品製造商,還將當時世界級的兩大家庭日用品的巨頭——寶潔和聯合利華當成自己的目標。
花王在市場上打響的第一槍便是「樂而雅」衛生巾。1979年,日本市場上有60多家廠商爭奪衛生巾市場,在瘋狂的價格戰中,許多廠商沉不住氣,開始從市場上撤退,花王卻選擇在這個時候加入競爭。
憑藉強大的技術支撐,花王在全球首次採用了吸水性高分子材料這一技術,「樂而雅」一經推出便大獲全勝,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奪得「第一」寶座。
後來,花王又將這種技術用在紙尿褲上。至今,花王紙尿褲已成為日本乃至全球的王牌紙尿褲。
此外,當花王決定研發一款新產品時,技術團隊還必須達到以下五項
這五項原則確保研發投入可回收且商品可長期銷售,奠定了花王的產品競爭力。同時,為技術而生的花王,也不惜花高額的成本和時間研發一款產品。
以潔霸洗衣粉為例,其研發耗費整整十年時間,滿足了以上五項開發原則,最終,一種用於衣物纖維內部分解汙漬的酶被發明,這讓洗衣粉體積從30升的龐然大物一下減小到僅為原來的1/4,潔淨力提高至每次使用量是原來的1/2。「潔霸」也是全球第一個在洗衣粉盒子裡放入一個小勺的品牌。潔霸的技術革新令競爭對手兩年也沒追上,這款至今已賣了20年的洗衣粉產品銷售額已超過100億元。
以技術為導向的花王還有一個基本原則——決不模仿其他公司開發的產品。每一代掌門人都秉承著相同的理念:只有手中已經握有其他公司無法效仿的新技術才會投產,從而才能有效支持花王進入業已存在的市場。
不只生產紙尿褲
如今,花王產品風靡全球,紙尿褲更是成為爆款,後來,不僅限定紙尿褲的出口數量,就連日本本土家庭購買也限購兩包。
但花王不只是一家日用品生產公司,它更願意將自己稱為化學品製造商。
與另一全球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採用日化與食品「兩條腿」走全球類似,花王一直也以日用化學消費品和工業化學品兩條腿走路。
花王的化學品業務可謂遍布全球,年銷售額達200億元,產品主要用於出口,海外銷售額佔比超過60%。
此外,產品以油脂化學、界面化學和高分子化學為三大支柱,覆蓋領域也極其廣泛,包括塑料橡膠、數碼印刷材料、染色工業、能源與環境、醫藥用品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花王在上世紀80年代還曾生產過軟盤。
連結:明治時代日本經濟的發展
花王誕生於日本明治時期,實際上,日本絕大多數百年企業也始於這個時代。
如,巖崎彌太郎創建的三菱,如今已發展成規模超出外界想像的巨大財團;大倉喜八郎作為日本大倉財閥的創始人、澀澤榮一作為「日本現代企業之父」,由其創建並流傳至今的知名企業也是數不勝數,比如帝國酒店、東京證券交易所等。
1868年,明治維新推翻了幕府統治,日本開始將趕超西方強國、推進經濟增長作為國家目標。19世紀80年代以後,民間企業開始迅速發展,製造業的產值也開始迅速增加。
明治政府還實施「殖產興業」的經濟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現代產業,例如由政府開辦「模範工廠」,然後廉價出售給民間,促使工業化獲得了迅速的進展,對追趕歐美先進國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
從花王的建廠擴張,也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政府對經濟建設的重視。
反觀彼時的中國。
明治時期的時間跨度大致相當於中國的洋務運動至辛亥革命爆發,中國也湧現出一大批實業家,如盛宣懷、鄭觀應和張謇等。但這一時期的實業家所創建的企業,如見大多早已煙消雲散。
網上有太多關於「日本為什麼有這麼多百年企業,而中國只有10餘家」的分析,在這裡我們不做過多贅述。
快刀三俠作為「洗欲中心」,將「日本現代企業之父」澀澤榮一的一句話與眾人分享——左手論語,右手算盤。我們不講儒商,只想說,在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的當下,每個創業者、生意人在不斷往前趕,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請記得審視一下內心。這樣,企業或許能走得更穩、更遠。
來源:快刀三俠
聲明: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更正,謝謝,本刊支持原創!
關於商超行業說說您的看法
【超市微周刊】覆蓋商超行業人群達到300多萬(主要包括:商超老闆、採購、策劃、招商、商超管理層、商超管理培訓、供應商等業內人士)。為了更好服務大眾,進行有效業務整合,掃描二維碼關注本平臺,即可提供信息發布推廣。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商超信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