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氣不足如何調理

2021-02-07 海良實業

胃氣不足如何調理?有些人身體消瘦,吃了東西不吸收,沒有長肉,多是胃氣受損的緣故。這種情況要調理,否則身體越來越虛弱,胃氣足才能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那麼,胃氣不足如何調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胃氣不足如何調理?

首先,胃氣不足患者要做到飲食有節,不可過飢或過飽,亦不可過食辛辣生冷。其次,要善於利用食療方法來調治本病。如進食以溫軟為主,食不過飽,少厚膩多清淡。

另外,拿姜來泡腳也是不錯的選擇,還能緩解秋冬手腳冰涼之症。「薑片最好煮一下,不用太久,沸水裡煮個5分鐘就差不多了。」中醫師解釋,光是放水裡泡的話,姜裡面的有效成分是泡不出來的。「泡腳的時候,水溫最好保持在40℃左右,泡腳的時間20到30分鐘就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立秋之後應儘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如果胃寒的人想吃水果,但又怕吃了難受,可以把水果稍微溫一溫,蘋果、梨溫了以後味道不變,還是很好吃,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咽,它的寒涼之性就會好很多。

二、調理胃氣不足的食物:


1、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心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和百藥」。張錫純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論紅棗「津液濃厚滑潤,最能滋養血脈,潤澤肌肉,強健脾胃」,可見其對紅棗調補脾胃功用的肯定。

2、板慄

板慄有健脾益氣、補腎強筋的效果,板慄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腸胃的效果也非常不錯的。而且冬天的零食裡面,板慄也是比較常見的,屬於天冷補胃氣的非常好的食物。

3、山藥

山藥能補肺、脾、腎,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它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

4、香菇

香菇也是被稱為是素中之葷的美譽,特別是對於脾胃虛弱,氣血虧虛的人有調理和補胃氣的效果。包括蘑菇也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

5、小米

小米不僅養胃還能補氣,從產後女性都要喝小米粥就能看出。小米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冬季補胃氣的人食用,小米粥熬好以後放置一會兒,粥的最上層會凝聚一層膜狀物,這就是「粥油」,它有保護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作用。如果已經出現胃腸不好的朋友,平時早晚服用一袋奘靈水蘇糖養腸胃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奘靈水蘇糖胃腸同調,通過增殖胃腸道的有益菌群來達到胃腸同調的效果。

6、土豆

土豆可是埋在地下的「水果」,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解毒、潤腸通便等功效。不管冬天你是炒土豆還是燉土豆,都可以起到補胃氣的效果。

三、如何判斷胃氣不足?症狀:

通常,常見的消化不良、腹脹難受這種情況不僅是腸道原因,有可能還會是胃氣不足導致的。胃氣不足的症狀最為明顯的就是吃什麼都不消化,導致食物在體內積。儘管不消化,但是還是感覺很飢餓,這種情況是最為常見的。其次就是吃過食物之後老是愛打嗝,這個也是胃氣不足的一種常見症狀。

最直觀的方法是看「飢餓感」。飢餓感下降表示胃氣下降,沒有飢餓感表示胃氣嚴重虧損,必須提升胃氣以固後天之本,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嬰兒餓了會哭,小孩餓了會鬧著要吃飯,大人餓了工作沒心思,老人餓了就會催促家人開飯,這就是飢餓感——維繫生命最重要的感覺。


相關焦點

  • 養胃護胃,要先調理好胃氣!常吃3種食物,胃會感謝你
    而這些都與「胃氣」有關。什麼是胃氣?所謂胃氣就是指胃的正常功能———胃主受納。胃的接受、盛納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都是胃氣的作用。如果人能食,則胃的受納功能強;人若不能食,則表明胃氣不足,胃的受納功能弱。養胃護胃,要先調理好胃氣!常吃3種食物,胃會感謝你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養胃護胃,下面就來講一講。
  • 脾胃虛弱的人,氣血也常不足,三個方面調理,補益氣血
    一個善於調理脾胃的人,當然也應該有很好的調理方法,才能更快恢復脾胃健運,為機體生化出更多氣血,以補充之前的不足。《靈樞.營衛生會》: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
    《黃帝內經》中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損耗胃氣和這些有關,快看看你有沒有······《景嶽全書》中說:「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王,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而我們身體的一身氣血都是從胃中化生而來,因此,胃對維持身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古時候,大夫看病通常都會詢問到「胃氣」來判定病情,並且稱之「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 保護好胃主受納功能、養好胃氣
    何謂「胃氣」?《靈樞·五味篇》中說:「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胃主受納,為水谷之海。所謂「水谷」即指吃進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受納」就是攝取食物,也是食物消化的基礎。飲食入口,經過食道,容納並暫存於胃腑,這一過程稱之為受納。然而,機體的生理活動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食物的營養,所以「胃」被稱之為「水谷之海」。
  • 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不足,就會導致肌膚乾燥、面容憔悴等症狀。很多女性都有這種困擾,調理是關鍵。那麼,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有哪些呢?材料:蛤蚧200克,鷓鴣250克,高麗參12克,陳皮5克,鹽4克,姜4克。做法:鷓鴣刮洗淨,去毛,去內臟,切成塊狀。
  • 艾問|艾灸如何調理脾胃中的反酸、口臭問題?
    今天聊一聊艾灸如何調理脾胃中的反酸、口臭現象。反酸,就是指胃中的消化物以及酸性溶液反流食管及口腔中,感覺到一種酸性味道;口臭,就是胃中的氣味反到口腔中,感覺口腔中有異味。無論是反酸還是口臭,這兩種現象都是溶液或者氣體向上逆的,都是往上走的,中醫裡講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胃以降為和,意思就是無論是胃氣還是胃中的消化食物都是以向下走為正常狀態。反酸及口臭的現象說明胃不降就返逆了,一般發現口臭 反酸、打嗝等現象,都是胃氣向上逆導致的。
  • 小產後如何調理氣血,調理氣血不足很簡單
    小產後如何調理氣血,女性在生產的時候,由於流血流得比較嚴重,而沒有及時的進行補充,很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那麼,小產後如何調理氣血呢?十個女人,九個貧"既然氣血不足,就得補,一說起補氣血,大家就想到豬肝、紅棗、紅糖。其實紅糖之類補氣血的效果微乎其微!
  • 肝氣鬱結氣血不足是怎麼回事 如何調理氣血不足
    那麼,肝氣鬱結氣血不足是怎麼回事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氣血不足?自己又該如何調理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肝氣鬱結氣血不足是怎麼回事如肝血不足。心行之肝臟具有儲藏血液,一起也會呈現血液方面的病變,就會影響人體的正常活動,人動則血運於諸經、調理血量的功用,人靜則血歸於肝臟,則失藏血的功用,屈伸晦氣。人體各部分的血液。」
  • 氣血不足如何調理,食療養出好氣色
    打個比方,氣血不足如何調理,食療養出好氣色。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氣血不足如何調理?女性只有養於內,才能美於外。一旦身體內部出了問題,就會讓你氣血不順、陰陽失調,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臉色的氣色越來越難看!中醫認為,養顏要「養於內、美於外」,意思是,若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順、精氣不足、陰陽失調,膚色就容易暗沉,易產生色斑及皮膚浮腫鬆弛。
  • 調理氣機的方法:寬胸理氣,理氣解鬱,調和胃氣,下氣消脹
    常用調理胸膈氣機藥有以下五組:1、 厚樸花、代代花、玫瑰花、佛手花為一組藥。花性開展,用於治療胸部疾患可使胸中氣機通暢,神經舒展,而達消除胸悶脹疼的目的。2、 桔梗、瓜蔞、枳殼、鬱金為一組藥。通過調理胸中氣機,不僅能消除症狀,並能調整神經功能,根除病因。5、 瓜蔞、薤白、白檀香、鬱金為一組藥。可使胸中氣血暢通,循環改善,心有所供養而悶痛可愈。長用於治療心絞痛。理氣解鬱法脅居兩側,為肝膽之分野,肝主疏洩,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若因情緒不舒,氣機鬱結,疏洩不利,則發生一側或兩側脅脹脅痛。
  • 【女人】氣血不足如何調理?
    女人一旦氣血不足就會出現臉色暗黃、精神萎靡等等問題。那么女人氣血不足如何調理?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多補血,接下來為大家推薦10種補血食物,氣血不足的女性朋友們可多吃。此外,女性補血時也要注意一些補血的誤區,因為只有正確補血才能有益身體健康。
  • 「有胃氣則生」,如何判斷?如何使用?
    這裡的脾胃不是後世定義的脾胃,是源源不斷的具有滋養作用的生氣,這個氣源自於脾胃,這個氣就是胃氣。摸脈要判斷脈中胃氣是否充足,如果胃氣充足,說明臟腑得到充足的濡養,自我修復的能力便很強,即使得病也容易快速康復;如果胃氣缺失,說明臟腑失於濡養,容易受邪且不易修復,得病較重且不易恢復,治療需養胃氣為主。
  •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到底是什麼?
    這個其實也說不好,因為這僅僅只是一方面,除了先天不足之外,今天我還想給大家講講這另外的一個方面。大家無論是去看中醫大夫還是西醫大夫,大夫通常都會問你胃口怎麼樣,最近吃什麼了。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跟你客套寒暄,這裡面藏著很深的養護道理。
  • 如何改善胃脹胃潰瘍症狀 胃脹氣如何調理 怎麼辦如何調理
    潰瘍病屬於祖國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範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饑飽癆」等。 潰瘍病以反覆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噯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甚至還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在胃腸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
  • 是你的中氣下陷了,該如何調理?
    中氣下陷證,是因脾胃中焦之氣不足,升舉無力,臟器下垂所表現的證候。臨床常見臟器下垂: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和脾氣虛證。為什麼會出現中氣下陷?其病因與脾氣虛證病因相同。飲食不節,饑飽失宜,均可損傷中焦脾胃之氣,「飢餓不得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中兼有餘」(《脾胃論》)。
  • 胃氣上逆,胸腹脹痛,用這個方子來調理!
    況中氣不旺,胃氣不能息息下降,而衝氣轉因胃氣不降,而乘虛上幹,致痰涎亦隨逆氣上並,以壅塞賁門。夫此時賁門已縮如藕孔,又加逆氣痰涎以壅塞其間,又焉能受飲食以下達乎?故治此證者,當以大補中氣為主,方中之人參是也。以降逆安衝為佐,以清痰理氣為使,方中之赭石、半夏、柿霜是也。又慮人參性熱、半夏性燥,故又加知母、天冬、當歸、柿霜、以清熱潤燥、生津生血也。
  • 可能有三個原因,調理不同
    水溼痰濁都是陰寒之邪,阻塞胃氣和降,從而發為噯氣呃逆。最著名的就是「梅核氣」,也就是咽喉裡覺得有東西粘著,實際卻沒有任何實物,完全是一種感覺,同時呃逆連連。3、正氣不足:雖然噯氣呃逆一般以「實證」居多,但也有一種較少出現的「虛證」。
  • 有胃氣生,無胃氣死,寒氣入胃,不通則痛.
    《黃帝內經》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 得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養胃其實很簡單,艾灸這一穴位就夠了!
    因此, 有將「水谷之海」直接作為胃的代名詞的,如《靈樞·海論》說:「水谷之海有 餘,則脹滿;水谷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所謂「得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大抵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這裡所說的「胃氣」,是指脾胃受納、腐熟和運化飲食水谷的機 能,代表整個消化系統。「得胃氣則生」,是說只要病人食慾尚可,則氣血生 化有源,提示病情及愈後較好。
  • 舌頭髮白的原因,不只是氣血不足,如何調理
    由於通過觀察頭可舌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很多患者都想知道舌頭髮白的原因和調理的方法。很多人在平時都會發現自己舌頭髮白,一般來說舌頭髮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一下:1、氣血不足:現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作息,因此大多都有氣血不足的現象,氣血不足是引起舌頭髮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