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墾開展第二期職工醫療互助活動3年來,累計幫助患病住院職工2090人次,支付補助金約513萬元——
互助為職工健康構築第二道保障線
■記者 夏貞吉
2019年5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海南橡膠東太分公司膠工周紅揚陷入困境,治療費用高達54.42萬元,除去醫保報銷的費用,個人自付費用還需4.5萬元。這對於靠割膠收入維持生活的周紅揚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就在全家人為之發愁的時候,海墾集團工會及時伸出了援手——由於周紅揚參加了第二期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在醫療保險賠付之後,工會幫助他向省總工會醫療互助活動辦公室申報了3.2萬元的醫療互助金,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不少貧困家庭面對的難題,也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在墾區,「一人重病拖窮全家」的現象並不鮮見。近年來,為緩解職工家庭「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高廣大職工抵禦風險的能力,海墾集團工會積極開展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工作,為職工健康構築第二道防線。
未雨綢繆早當先
2013年,海墾集團工會在動員墾區職工參與第一期醫療互助活動時並不順利。「有一些職工不了解政策或認為自己身體好,覺得『交了也是白交』。」海墾集團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當時不少職工對醫療互助活動理解不夠深透,造成參加活動猶豫不決,產生了「不捨得」的心理誤區,最後失去了一道「保護屏障」。
海墾一職工蘇某(化名)對當時工會的動員「沒放在心上」,沒有參加第一期職工醫療互助活動。這是他現在回想起來非常後悔的一件事。「疾病來時就像洪水猛獸。」蘇某告訴記者,在第一期活動快結束時,他遇上了突發性腦溢血。雖然搶救及時,但治療期間的高額費用,給他一家增加了許多經濟負擔。
在墾區,還有部分職工像蘇某一樣,因未參加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但卻不幸遭遇疾病,從而大大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
海墾茶業集團瓊中烏石白馬嶺分公司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 海墾茶業集團供圖
「人生難測風和雨,一朝有難眾扶你;平時獻出一片愛,難時擁有互助情。」簡單幾句話,道出了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在職工患病住院時彰顯的互助愛心作用。
事實上,海南農墾作為擁有67年歷史的「老國企」,墾區職工的老齡化現象已愈發凸顯,職工患各種疾病的風險也在逐步加大,必須堅持未雨綢繆,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眾人拾柴火焰高
「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是一項有別於商業保險的醫療保障服務,是對現行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和醫療保險的有益補充和完善。」海墾集團工會職工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職工通過繳納一定的互助金,加入全省的醫療救助資金池,運用集體力量幫助職工緩解因病住院的經濟壓力,從而減輕家庭負擔,實現「無病我幫人,有病人幫我」的目的。同時職工群眾在幫與被幫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愛心與善心的價值,進一步促進墾區職工隊伍團結、穩定、和諧。
涓涓溪流匯聚浩瀚江海。職工醫療保障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動員墾區多方力量共同「修路搭橋」。記者了解到,墾區開展第二期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以來,共有3.8萬名職工參與,截至今年11月底,已累計幫助患病住院職工2090人次,支付互助金約513萬元,切切實實緩解了職工「看不起病」的壓力。
紅華農場公司職工陳明生是其中的受益者。幾年前,他不幸患上了鼻咽癌。由於陳明生和妻子都是普通工人,工資收入微薄,面對高額醫藥費和漫長的治療過程,他們一家的生活一度舉步維艱。幸運的是,陳明生參加了第二期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按相關文件規定,其自付醫藥費部分超過1萬元,可享受70%的補助,這讓他們一家在最艱難的時候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的妻子激動地說:「感謝職工醫療互助的好政策,感謝各級工會組織的關心,補助了我家一大筆錢,減輕了經濟壓力,讓我們感受到工會大家庭的溫暖。」
像陳明生這樣切實體會到醫療互助帶來好處的例子,在墾區不勝枚舉。海墾集團工會作為廣大職工的「娘家」,時時刻刻都在為職工著想。「在三年醫療互助期限內,每名職工只需要向省總工會繳納150元互助金,其在患病住院後,除去定點醫院的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符合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內的個人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條件的,可按程序向省總工會申請補助金。」海墾集團工會職工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第三期職工醫療互助和女職工安康互助保障工作動員會。
此外,近段時間,海墾集團工會在開展新一輪的職工醫療互助和女職工安康互助保障工作中,明確規定女職工在150元的醫療互助金基礎上可再繳交50元,即可在一個安康互助有效期內,若患有7種原發性婦科癌症(乳腺癌、卵巢癌、輸卵管癌、子宮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的其中一種疾病,可向海南省總工會申請一次性補助1.5萬元。
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海墾各級工會將繼續把醫療互助活動作為服務廣大職工、促進民生改善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通過強化宣傳動員,精心組織實施,進一步推動醫療互助活動深入展開,把該項活動辦成得實惠、化風險、保平安的好事實事。
聲明: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圖片 | 夏貞吉
編輯 | 吳天奧
責任編輯 | 伍祁榕
值班主任 | 倪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