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這部標誌著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莫言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到一戶普通人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家度過的,外祖父性格倔強,內心善良,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話傳說和鬼怪故事,使得馬爾克斯從小就對文學非常感興趣。他閱讀大量文學著作,嘗試自己寫作,在1967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確立了其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
這本書用布恩迪亞家族家族七代人的興衰故事,在整個故事中,布恩迪亞經歷了從淳樸的田園鄉村生活,到戰爭不斷、西方殖民入侵後西方文化強行灌輸對國家思想的侵蝕,在一切結束之後對生活的絕望、這本書是對戰爭中的哥倫比亞人們生活的一個縮影。
馬爾克斯正因為這本巨著,而獲得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建立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窮。」——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
美國著名作家歐文·肖稱讚馬爾克斯:他是個強有力的作家,有著豐富的想像。他繼承了歐洲政治小說的偉大傳統,其結果是歷史劇與個人戲劇合二為一。
餘華說:在那些剛出版就暢銷的文學作品裡,有些與世長存,比如《百年孤獨》;另一些則銷聲匿跡,也就沒有比如了。
百年孤獨融入了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等神秘因素,將現實與虛幻巧妙融合到一起,製造出引人入勝的魔幻之境,它用它獨特的魔幻色彩,突出孤獨主題、渲染悲劇氛圍。
孤獨分為個人的孤獨,家庭的孤獨,社會的孤獨。從這本書裡面我感受到了孤獨、愛情。關於孤獨裡面最著名的一句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喧囂,都將用寂寞來償還」。
他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他說:有的人註定在一個偶然出現在你的生命裡,卻要你用一生的時間來遺忘。
我們在不停地向未來前行,其它人同樣也在通往未來,我們都在匆匆向前,在途中會不停地失去與獲得,在與一個人分散後,重新遇見一個人,陪我們走一程,然後再分散。
我們雖有一面之緣,但是並不知道別人終點,甚至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趟人生中的終點,但總有一些人的驚鴻一瞥,驚豔了我們餘生的歲月。但最終的結局還是需要我們孤獨的去遺忘。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出生,在世間遊蕩幾十年,或更短的世間又孤獨的離去,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百年孤獨》
我們各有各的孤獨,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獨立的存在,從《百年孤獨》這本書裡,我們知道,孤獨是一種本能,我們要學會享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