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2021-01-11 石陳說動漫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加西亞·馬爾克斯

如果這輩子只能讀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

我的答案是《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醞釀十幾年,用2年時間寫出的作品,1967年作品一發出,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轟動。

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社會歷史圖景的鴻篇巨著」、「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馬爾克斯的成名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文學巨著。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中: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顯示,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馬爾克斯寫的是加勒比海岸馬孔多小鎮布恩迪亞家族一百年來的興衰,這是小說中所描述的實際上隱喻了拉丁美洲人民遭受西方殖民入侵時期一百年來的歷史。

這樣的歷史又表現出一種徒勞,恰如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都無法擺脫的宿命一般的孤獨。

神秘而充滿智慧的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用梵文在羊皮卷上寫下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宿命: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吃掉。

馬爾克斯獨創「回憶式」倒敘寫法,結局業已註定,布恩迪亞家族中的每個人的所作出抗爭還是放縱,都不過是為了去契合他們自身無法知曉但是又難以逃脫的宿命。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小鎮馬孔多的歷史在上校的回憶中展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裡卵石潔白光滑如史前巨蛋。

在一百年來馬孔多的歷史裡,布恩迪亞家族中的人缺少任何實質上的感情溝通,沒有信任和了解。儘管家族中的人繼承先祖的開拓精神,通過發動戰爭、開鑿航道、修建鐵路等方式試圖與外界世界的進步文明聯繫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

他們始終沒有擺脫孤獨,時間在一百年之後仿佛第一代先祖發現的那樣永遠停留在星期一,馬孔多的一切都陷入停滯不前。直到家族中的最後一代人被剛一出生就被螞蟻吃掉,馬孔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之中。

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

這種孤獨不僅瀰漫在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

馬爾克斯又一再表達了他對布恩迪亞家族孤獨的同情和憐憫,並說這恰是這部作品最易被忽視的價值。布恩迪亞家族之所以孤獨,他認為是他們缺乏愛,「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雖然他也承認,孤獨是一個人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看完百年孤獨這本書後,讓我覺得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每個人都是孤獨地出生,在這世間恍惚幾十年並不漫長的日子轉眼就遠去了,然後再孤獨地死去。 生命註定是個悲劇,因為我們從沒有融入世界,世界永遠是身外之物。

如果有幸,能在茫茫人海尋得一個身體與靈魂都與自己萬分契合的人,與之存在一種可以稱之為愛情的聯繫,然後一起承受生命中不可逃離不可消除的深沉的宿命的孤獨。

可是這般的幸運艱深難得。有的已失去了愛的能力,有的愛的深沉卻無處安放,有的死在這愛裡……在所有的愛裡,孤獨有增無減。 生命只是一場幻夢。

人的一生終究是孤獨的,誰也沒辦法陪伴你一輩子。

身處異鄉的我們,常常感到孤獨

一個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遨遊,整日裡一個人勾畫未來回憶過去的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這麼說來,大多數人都免不了孤獨,因為真正的知己有幾個,如果有人能夠洞穿你的心思,有人能協同你的遭遇,有人能不懈關注你的動態,也許你並不孤獨;

但也許孤獨的還是你,而不孤獨的是那個人,因為他的世界是開放的,因為包容了你,而你的世界是封閉的,你的所觀所感還是沒有基於別人的體驗和想法。除非你是我,才可與我常在。

這是一本沒有愛情卻又十分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辦法發去面對這種孤獨感。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密的興趣,那就大膽去閱讀吧,它還榮獲過諾貝爾文學獎,就連咱們熟知的國內作家莫言(第一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白鹿原》作者)等在文學創造路上都受到過馬爾克斯的影響。

莫言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紐約時報》曾這樣評價:《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如果你常常覺得孤獨的話,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去面對這種孤獨感,我推薦你去看這本《百年孤獨》,從書中你會找到走出孤獨的方法。

這本書都是由北京大學語言博士親自翻譯,內容通俗易懂,讓我們有了更好的體驗。

這本珍藏版精裝《百年孤獨》,只要79元,一本書可以帶給你新的人生感悟,在這個複雜而又疲憊的社會中,我們要學會面對眼前的孤獨。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仍然讓人覺得震驚:茅盾獎獲得者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中6句經典語錄,道盡現實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寫這篇小說之前,馬爾克斯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作家。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文壇。一時間馬爾克斯名噪一時,成為了世界級的作家。這部作品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作,今天就給大家總結6句裡邊的經典描寫,來一睹為快吧。
  • 《百年孤獨》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仍然讓人覺得震驚:茅盾獎獲得者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生未百年,死不孤獨,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要享受孤獨
    他閱讀大量文學著作,嘗試自己寫作,在1967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確立了其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孤獨分為個人的孤獨,家庭的孤獨,社會的孤獨。從這本書裡面我感受到了孤獨、愛情。關於孤獨裡面最著名的一句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喧囂,都將用寂寞來償還」。他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智利大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盛讚馬爾克斯,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還有人把《百年孤獨》稱之為「拉丁美洲的《堂·吉訶德》。
  • 《百年孤獨》中最經典的一句話,僅僅只有8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中說道:「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這是一個圍繞著作者內心的奇妙世界。在這裡匯聚著諸多不可思議的奇蹟,中間還夾雜著最最純粹的現實生活。」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 《百年孤獨》中短短的一句話說出了人生孤獨,你真的看懂了嗎?
    》,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亂。  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  《百年孤獨》中短短的一句話說出人生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無數作者的話——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 《百年孤獨》經典的一句話,幾乎很多人知道!僅8字說透人生孤獨
    谷主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則從馬爾克斯入手,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人人都害怕孤獨,但這本《百年孤獨》卻用一個個人物來揭示,孤獨是人生常態,我們每個人都死於孤獨。
  • 《百年孤獨》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道盡人生孤獨
    人們以各種方式與孤獨對抗,但最終都死於孤獨初次讀《百年孤獨》,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亂。錯的原因不是因為人名的錯綜複雜,而是給人的一種震撼。在《百年孤獨》有這麼一句話,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8個字,戳痛無數人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習慣了分離,看多了世間百態,一直陪伴我們的只有自己,這樣看來,死亡倒不是件孤獨的事情。"生未百年,死不孤獨"這八個字貫穿了全文,戳痛了無數人,也是《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僅15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這本書我至少讀了5遍,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僅15個字,卻說透了人生孤獨,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懂得享受孤獨,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對孤獨感到厭惡,這句話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啟發。並且你的生命越是燦爛,最後要償還的孤獨、寂寞便越多,比如你中了100w的彩票,人生一下變得燦爛了,但你不懂得理財,當你開始習慣了百萬的生活之後,突然發現錢花完了,留給你的都是寂寞、孤獨,這樣前後的落差會讓你很難接受。既然人生的必然規律是我們都會回歸寂寞、孤獨,那我們就註定會因為寂寞、孤獨而痛苦一生嗎?不一定,解決辦法我也從《百年孤獨》中讀了出來。
  • 世界巨著《百年孤獨》中深刻的一句話,短短這句話,寫出人生孤獨
    全世界經典著作《百年孤獨》中最難忘的一段話,短短的三十五字,寫盡人生孤獨但令人費解的是,即使如此,身旁仍然有很多小夥伴在強烈推薦這本書,這就要人十分驚訝了。那麼《百年孤獨》這本書究竟有多傑出呢?為什麼會出現這般的風採?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扎心一句話,僅16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扎心一句話,僅16字,卻寫盡人生孤獨世界名著《百年孤獨》中有一句話,一共16個字:「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這是本書最扎心的一句話,顛覆了我們固有的認知,寫盡了人生的孤獨。
  • 《百年孤獨》最戳心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說透孤獨的本質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阿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句經典的開頭語,被很多作家無數次地引用,而這本不朽的名著就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本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 悅讀世界:《百年孤獨》,唯有孤獨陪伴,不離不棄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在表現手法上是魔幻現實主義的,「 將真事隱去」,用魔幻的、離奇的、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現象反映、體現、暗示現實生活。曾憑藉巨作《百年孤獨》獲得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為《百年孤獨》的第一個引人遐想的場景,不斷展現其魅力。創作過程「孤獨」思想一直貫穿於馬爾克斯的整個創作過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畫了人類心靈中最深刻、最本質的「孤獨」。
  • 《百年孤獨》中的一句話,不足十個字,卻影響中國一整代作家
    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盡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無數作者的話——生未百年,死不孤獨。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內心有著孤獨苦楚的人,都有著相同的感觸。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
  • 《百年孤獨》中的8個字,卻寫出了世間的人生孤獨,你知道麼?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 百年孤獨:重新和好的一分鐘,而是與孤寂籤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百年孤獨》講述的是一個百年家族的興衰史,七代人,曾經轟轟烈烈,卻始終逃不掉的是孤獨。作者在書中並未對他們的孤獨做描述,隻字不提"孤獨",可是,在字裡行間,我們讀到的孤獨感卻是沁入人心的。3、孤獨可恥嗎?看完百年孤獨這本書後,讓我覺得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每個人都是孤獨地出生,在這世間恍惚幾十年並不漫長的日子轉眼就遠去了,然後再孤獨地死去。 生命註定是個悲劇,因為我們從沒有融入世界,世界永遠是身外之物。
  • 《百年孤獨》中孤獨的人:一位在情感與道德中堅守孤獨的女人
    "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圍繞馬孔多的世界將難以置信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因此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