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生物醫藥,下一個十年的「靶點」在哪?

2020-12-23 澎湃新聞

「靶點」,是生物醫藥產業裡的一個「黃金詞語」,它是指藥物在體內的作用結合位點,找到了這個點,不啻於發現一個商業新大陸,利潤豐厚的創新藥物才有誕生的可能。

3月的最後一天,春雨潺潺。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今年的第3場圓桌思享匯正在舉行。這次的議題是「『疫』後時代,蘇州生物醫藥何以『立標』世界級」,吸引了眾多業界大咖參與。生物醫藥產業,這個蘇州的「第一產業」,此刻正在努力探尋著未來十年屬於自己的爆發「靶點」。

就在這場圓桌思享匯之前,蘇州剛剛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對標全球生物醫藥皇冠波士頓,十年內力爭規模突破萬億,打造成中國的「藥谷

」。

如此的雄心壯志,靠什麼來實現?

探尋「靶點」,精準發力,「靶點」到底在哪裡?

首先來看看,蘇州手裡現在到底有哪些牌。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起步早、基礎紮實,這是不爭的事實。

截至2019年,蘇州生物醫藥企業數量達3000家,連續三年保持20%的增幅,產值列入全國第一方陣;

形成了蘇州工業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崑山市小核酸基地、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吳中區醫藥產業基地等集聚區……

特別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去年新增創新藥物臨床實驗批件數,約佔全國同期增量的10%,其中生物創新藥佔全國同期增量的20%;10家企業12個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佔江蘇省38%。

龐俊勇認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依舊存在不足之處。

很亮眼是不是?

生物醫藥產業園總裁龐俊勇

說:

從人才、資金、項目三個市場端最重要的因素來看,生物醫藥產業在蘇州要再上臺階,尤其要拓寬跨國流動的通路。

人才也許是未來十年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最直觀的一塊「短板」,應是政府最重要的著力點。

江蘇省雙創人才、蘇州市生動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豪

舉了個例子:公司要招醫療器械電子工程師,同一個崗位、同樣的薪資,在北京、上海發布的話,收到的簡歷數量是蘇州的三到四倍。

張豪發現,在生物醫藥領域,蘇州的吸引力還不如京滬。

儘管蘇州在多年前,因為跨國藥企扎堆入駐從而集聚了一批醫藥方面的人才,但對於蓬勃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來說,人才還是顯得有些不夠。

其實,不光是科研人才,連藍領人才都開始變得稀缺了。

圓桌思享匯上,

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嶽文琴

說,2018年底的時候,很多蘇州的藥企突然出現了一陣「用工荒」。

調查之後才發現,是因為一些新銳生物醫藥企業的崛起,產能迅速擴大,從而無意間「虹吸」了其他藥企的一批熟練技術操作工。

「蘇州總共有17家大專、中專、技校,但沒有一所學校有醫藥相關的專業!也就是說,藥企的這些藍領技術人才是沒有儲備的,只是靠我們之前的這些藥企在儲備這些人才。」嶽文琴介紹說,藥企的專業操作人員,像做無菌技術的,微生物的檢驗、分析人員,這些人員的培養周期是非常長的,過去還好,現在可就是個問題了。

蘇州生物醫藥眼下正卯勁對標波士頓,那看看波士頓的「人」吧——

艾博生物CEO英博

在波士頓工作了十幾年,在他看來,為什麼藥企扎堆波士頓?這裡聚集了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波士頓大學等在內的40多所世界頂尖高校,「人才的『基數』只有足夠大,才能不畏懼流動,才能為各式各樣的公司提供充足的養分。」

英博還分析了容易被人忽視的另一點,波士頓之所以是全球生物醫藥的高地,還有一層重要原因:集聚了諸多頂尖的醫院。

英博認為,頂尖醫院集聚是波士頓成為全球生物醫藥高地的基礎。

波士頓共有33家醫院,許多美國最好的教學與研究醫院都扎堆在那,這些醫院已經成為全球疑難雜症的研究與診斷、治療中心,而眾多醫院中,最耀眼的當屬波士頓三大醫院:麻省總醫院、布裡根婦女醫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

這些都是世界級的「大牛」醫院。

為什麼醫院重要?那是因為生物醫藥和傳統醫藥不同,雖然在「製藥」環節還和原來一樣,但到了「治療」的階段,就再也不是過去吃藥的方式,它是一系列複雜的操作,它成為一種「療法」而非「藥品」。

傳統藥企「生產能力為王」的時代也許將被顛覆,生物醫藥產業將更多依賴於高精尖的醫院,以及具有資深臨床經驗,又同時具創新精神的研究型醫生。

而醫院,則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躍升之際面臨的又一道「門檻」。

圓桌思享匯上,

科技城醫院藥學部實驗室負責人、蘇州大學藥理學博士郭東凱

說,蘇州三甲醫院目前只有7家,其中市立本部醫院和北區還是分開計算,南京呢?27家。也就是說蘇州三甲醫院只是南京的一個零頭。

更多的高等級醫院,更多的大學以及科研院所,乃至專門的職業學校,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靶點」,也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下一個十年繞不過去的「新基建」。

在大家直抒胸臆、熱烈議論中,還有一些「靶點」在這次圓桌思享會上漸次浮現:

有人提出,生物醫藥是監管非常嚴格的一個行業,希望政府層面能夠考慮,促動國家有關藥監部門、衛健部門和蘇州能夠有更加直接的聯繫,甚至在蘇州設點,這樣將更加有利於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

有人提出,生物醫藥是一個極度「燒錢」的產業,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蘇州的金融支持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不惜重金才能實現超越;

有人提出,政府除了提供服務外,還要注意頂層設計和規劃,構建從研發、研發服務到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引入CRO(生物醫藥研發外包)、CMO(生物製藥合同生產)等服務型企業,形成產業資源的集聚效應;

也有人提出,在對引入的生物醫藥項目進行評審時,能否淡化政府參與,而把更多的評判權交給市場、交給真正的專家……

從左至右:程國勝、郭東凱、嶽文琴。

就在這場圓桌思享匯和「同心匯智」大講堂合辦的沙龍活動上,圓桌觀察員也聽到了一些好消息,比如:

蘇州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博導程國勝

透露,「姑蘇實驗室」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之中,到2030年將力爭躋身世界一流材料實驗室行列,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科技創新策源地。這將是蘇州未來產業發展的「動力儲備」,而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塊就是生物醫藥材料的研究。

在現場,程國勝向現場的生物醫藥企業家發出邀請:一起參與,做大做強!

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 、蘇州大學藥學院院長鎮學初

透露,未來將在吳江建立一個獨立國際教學院,希望能為蘇州醫藥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人才支持……

據了解,下一步,蘇州還要加快籤約落戶一批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和平臺,及時出臺一套更具爆發力的政策,從而全力為生物醫藥企業在蘇州發展營造最優的環境,為人才、資本創造最好的發展預期。

鎮學初表示,未來吳江的獨立國際教學院,能夠為蘇州醫藥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人才支持。

蘇州要快一點了。

近年來,杭州喊出的口號中一直有「對標波士頓」,這個誕生了阿里巴巴的城市,正力圖在GDP比重佔50%的數字經濟以外,再開闢出一條生物醫藥產業的新賽道。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杭州不僅出臺了強化產業的推進政策,同時還出臺了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激勵機制,確定了「新藥研發、醫療器械、醫療數據」為核心的三大產業實踐路徑。2019年,杭州更加明確地鎖定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將其作為生物醫藥發展關鍵突破點。

當前的杭州,已經擁有國內領先的100餘家核心企業和研發機構,涵蓋了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生物醫藥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共16所,同時還建設了浙江大學杭州創新醫藥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等科研機構。

放眼大洋彼岸,密集的頂尖大學、先進的教學醫院、豐沛的創投資金、充裕的研究經費、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激烈的競爭,造就了如今的波士頓。

會是怎樣的恆量和變量,來造就一個中國的「波士頓」?

探尋「靶點」之際的蘇州,能否更加警醒,在即將迎來加速發展期和成果爆發期的時刻,再次實現新的躍升?

我們期待著,那個屬於蘇州生物醫藥的「春天」。

最後再來一條小花絮:當天的圓桌思享匯開始前,一位「神秘客人」給大家送來了還冒著熱乎氣的正儀青團。他叫王多勝,是崑山歷居山水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也是「蘇州圓桌」的鐵粉,他說,早就想來參加圓桌的活動了,這不,正好帶點自己做的青團給大家嘗嘗。

綠色時令的「圓桌青團」,生機勃發的「蘇州生物醫藥」,在這個註定刻骨銘心的春天裡,都自帶「驚喜」的超能量,打動人心,更給人以信心。

(原題為《蘇州生物醫藥,下一個十年的「靶點」在哪?》)

相關焦點

  • 蘇州「B村」大咖共話腫瘤藥物研發新動向
    溫弘提出,老靶點並非沒有發展機會,關鍵在於企業如何做出差異化。  疫情下醫藥行業的發展、我國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投入以及複雜多變的中美關係下醫藥企業如何應對等問題都是大咖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在對話沙龍上大家展開了討論。
  • 科銳國際在蘇州發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聯盟|美通社
    12月3日,由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蘇州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辦,科銳國際、醫脈同道聯合承辦,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支持的「
  •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和全市轉型創新的主戰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在此前舉行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 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蘇州舉行 江蘇8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位...
    11月3號,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蘇州舉行  本屆大會以「科技助力健康 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前沿生物技術、生物安全等內容,全方位展現生物技術領域最新發展態勢。現場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帶隊赴蘇州工業園區調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2019年12月30-31日,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徐南平一行赴蘇州工業園區,調研了解蘇州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情況。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12月30日,徐南平副部長聽取了江蘇省科技廳、蘇州市人民政府相關工作匯報,實地調研了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等企業,並與當地7家生物醫藥上市企業代表進行了座談。
  • 蘇州工業園區再迎生物醫藥企業敲鐘!
    蘇州工業園區再添上市新軍!12月10日上午,和鉑醫藥(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和鉑醫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和鉑醫藥成為蘇州工業園區2020年度第8家上市的企業。
  • 蘇州勇攀「一號產業」創新高峰 全力構建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
    這裡是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的蘇州工業園區。——這組數字代表什麼?代表著過去十幾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標杆的驕人成績。當前,蘇州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號產業」,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轉型創新的主戰場,更是生物醫藥產業地標的核心區。
  • 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鏈本地化應用 院企面對面活動走進蘇州九龍醫院
    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40餘家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的代表走進九龍醫院,見證園區生物醫藥產業鏈本地化應用的合作籤約,共同探討生物醫藥臨床試驗開展的科學創新之道,並就研發合作、臨床試驗、產品推廣等進行資源對接。
  • 南京生物醫藥谷 ,新藥研發大福地
    南京生物醫藥谷成功上榜2017年度中國生命健康產業最具吸引力產業園區,並有望獲批全國三大新藥創新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區,為全國醫藥產業發展尤其是為全國新藥研發積極探路。培育高端,崛起千億級生物醫藥群從創立之初的11人研發團隊,到280多研發人員;從年產值100萬美金到兩三千萬美金。這是南京藥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生物醫藥谷的發展歷程。
  • 葆元醫藥與韓國NewG Lab共同開發ROS1/NTRK雙靶點抑制劑
    轉自 | 醫藥觀瀾今日(7月16),創新藥研發公司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已與韓國NewG Lab Pharma達成合作,將其下一代ROS1/NTRK抑制劑taletrectinib在韓國市場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獨家授予後者。
  • 復星醫藥(600196.SH)子公司就針對人體TROP2靶點抗體產品籤署許可...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復星醫藥(600196.SH)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復宏漢霖」)獲Chiome Bioscience, Inc.(「Chiome」)獨佔許可在區域內(即中國大陸及中國港澳臺,以及因行使被許可方選擇權而擴展的全球其他地域<如有>,下同)及領域內(即所有人體治療及診斷應用<放射免疫治療及光免疫治療領域除外>,下同)就針對人體TROP2靶點的抗體產品(「許可產品」)開展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包括但不限於研究、開發、生產、製造、使用、銷售、要約銷售、上市、商業化、分銷和進口等行為)並使用相關智慧財產權
  • 2021第四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正式啟動!6月蘇州見!
    導語:2020第三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方落幕,第四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又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起來
  • 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騰飛 2020南京國際生命健康科技大會開幕
    本屆大會以「科技領創·健康未來」為主題,將舉辦1場主論壇,22場專題分論壇,3天線下展覽和1場雲上生命健康大會,聚焦戰略前沿,深化產研融合,對話頂級專家,共享時代機遇,以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馬璟,共同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轉化聯盟」、「南京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服務聯盟」揭牌。陳凱先、馬璟分別受聘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轉化聯盟首席顧問、南京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服務聯盟首席顧問。
  • 對話廣發基金經理吳興武:醫藥生物行業高估值是常態,看好三類投資...
    2020年,受疫情催化,醫藥生物板塊前8個月漲幅最高達到67%,疫苗、生長激素、防疫物資、高值耗材等幾個細分板塊漲幅居前,其中生物製品和醫療器械漲幅最高時分別達到132%和109%,成為最「紅」的兩大板塊。然而,經歷快速上漲之後,8月中旬醫藥板塊進入調整階段,板塊階段調整幅度達到14%。
  • 和鉑醫藥赴港上市,布局熱門靶點的它何以獲得資本青睞?
    和鉑醫藥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主要從事研究及開發免疫與腫瘤疾病領域的差異化抗體療法,並且擁有多於10種可能成為差異化候選藥物的多元化產品管線。根據招股書,過往和鉑醫藥的全部收入來源於與第三方的授權及合作安排。
  • 中泰證券2021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創新創造價值 尋找醫藥中的...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泰證券醫藥行業政策變革持續、疫情常態化時代下,創新診療手段談判、常規用藥和耗材帶量採購、醫保控費等政策將持續深化,行業結構性調整長期存在,產品、技術、服務、渠道等多維度創新才能帶來持續機會
  • 成都先導藥物董事長李進:借力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 成都生物醫藥...
    作為落戶成都的生物醫藥產業企業代表,成都先導是成都生物醫藥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根據成都市產業發展規劃,成都將全力打造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加快提升生物技術藥、中藥和天然藥物、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核心競爭力;積極發展基因與細胞治療、醫療人工智慧、新型抗體藥等新興領域,搶佔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制高點。
  • 傾力打造「一號產業」 攜手做強生物醫藥地標
    許昆林會見醫療健康領域企業家一行蘇報訊(記者 趙焱)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了中歐校友醫療健康產業協會醫藥專委會會長、上藥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忠等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家一行。在會見中,許昆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企業家的到來表示歡迎。
  • 2019年全球生物醫藥報告:資本起落,創新為先
    全球疫情升級下,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這一長期關注並深耕的重要領域,華興醫療團隊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早春依然延續慣例,從生物醫藥、IVD及基因檢測、醫療器械到醫療服務、智慧醫療五大領域及資金端入手,力求全面描摹過去一年間全球醫療領域發展風向。
  • 中金:ADC藥物蓄勢待發 有望引領下一個十年的新藥研發
    我們認為以ADC為代表的新技術將引領下一個十年的新藥研發。ADC技術壁壘更高,未來產品生命周期更好。ADC分子包括大分子抗體和小分子毒素兩個部分,要求企業在兩方面都有比較深厚的積累,因此ADC技術壁壘相較於單抗或者小分子藥物更高,競爭格局也更好。同時多樣的ADC技術平臺有助於做出差異化的產品,從長期來看,優秀產品的生命周期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