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茶:集蒸青、炒青、烘青、3大工藝於一身,由詩仙李白起名

2020-12-14 品茶正當時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

01.【仙人掌茶】歷史悠久,首創於唐代:

1.歷史名茶:

「仙人掌茶」,並非是由仙人掌所製成,而是因製成後的茶葉,形似仙人掌。

「仙人掌茶」,又名 「玉泉仙人掌茶」,屬於綠茶系中的蒸青類,為扁形蒸青綠茶。原產於湖北宜昌當陽市境內的玉泉寺。1962年這裡辦起了玉泉寺茶場,1981年開始恢復 「仙人掌茶」 的試製工作,並多次被評為湖北省的優質名茶。2015年,經湖北省當陽市特產技術推廣中心申報,「玉泉仙人掌茶」 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的認定,從此受到國家登記保護,真正的實現了百世留芳。

仙人掌茶

2.詩仙李白起名:

「仙人掌茶」,歷史悠久,是歷史名茶,也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由唐代玉泉寺中的 「中孚禪師」 創製。此 「中孚禪師」 原是詩仙李白的族侄。每年的初春之際,當茶樹開始吐出新芽的時候, 「中孚禪師」 就會在玉泉溪畔的乳窟洞邊,採回茶嫩葉,採用獨特的制茶技藝,製作出形扁似掌、清香甘潤、齒頰留香、的 「玉泉寺蒸青綠茶」。就在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 「中孚禪師」 雲遊至金陵棲霞寺時,巧逢其叔李白逗留於寺中,便以此茶作為見面禮。李白品飲後,覺得此茶外形如掌,內質清香熟滑,別具風格,又是玉泉寺獨創出來的,遂命名為 「仙人掌茶」。

3.集蒸青、炒青、烘青、三大綠茶製作工藝於一身:

「仙人掌茶」 的製作,集蒸青、炒青、烘青、綠茶的三大工藝於一身,形成了獨特的品質特徵。

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滿披、湯色綠嫩、芽葉舒展、滋味鮮嫩爽口、清香淡雅、幽遠深長。

仙人掌茶

02.【仙人掌茶】的茶樹品種:

1.茶樹品種:

「仙人掌茶」 的茶樹品種,主要以:大、中葉特早種、早芽種、無性系良種為主,並進行合理搭配。選用當地的:宜昌大葉種、宜紅早、為主要品種,本地的群體種可採茶園為輔助品種。

2.「仙人掌茶」 的品種有:

仙人掌罐裝茶、仙人掌菊花茶、仙人掌葛根茶、仙人掌燻衣草茶、仙人掌絞股蘭茶、仙人掌苦丁茶、仙人掌金銀花茶、仙人掌袋泡茶、等。

仙人掌茶

03【仙人掌茶】的製作工藝:

「仙人掌茶」 的製作工藝分為:鮮葉採摘→蒸氣殺青→炒青做形→頭青→二青→做形→烘乾定型→增香提毫。

1.鮮葉的採摘要求,現採現制:

「仙人掌茶」 對鮮葉的採摘要求,極其嚴格。採摘標準:要求1芽1葉或1芽2葉初展。芽葉須幼嫩、肥壯、勻齊、純淨、現採現制。每斤仙人掌茶需要2萬~2.5萬個嫩芽頭製成。

2.蒸氣殺青:

採用傳統的竹製蒸屜蒸青。溫度近100℃,殺青時間為1分鐘左右。最後以:鮮葉失去光澤、呈現灰綠色、散發出清香氣、葉質柔軟為適度。蒸氣殺青後,將茶葉快速降溫,準備下一步的炒青做形。

3.炒青做形:

①頭青的作用:繼續蒸發水分、抖散葉片使其不抱團、受熱均勻、變化一致。

②二青的作用:繼續蒸發水分、使芽葉初具條形。

③做形的作用:使芽葉扁平挺直。是形成 「仙人掌茶」 獨特外形的關鍵工藝。採用抓、按、的手法。整體失水約達到63%時,即可進行下一步工藝。

4.烘乾定型:

將芽葉平攤開來,使其保持扁平完整的形狀,進行烘製,使其定型。

5.增香提毫:

採用輕柔翻炒的手法,使芽葉保持完整、毫毛顯露、含水量在5%時,即可完成全部製作工藝。

仙人掌茶

04.【仙人掌茶】的品質特徵:

外形:葉片扁平似掌、白毫滿披、色澤翠綠。

香氣:清香雅淡、持久深遠。

湯色:嫩綠、清澈通透。

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清甜。

葉底:嫩綠勻淨成朵。

製作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

05.【仙人掌茶】的衝泡:

備具:

首選玻璃茶具組套、其次白瓷蓋碗茶具組套。

溫杯潔具:

用沸水將茶具內外,衝淋一遍。起到:提高杯溫、去除異味、消毒殺菌、的作用。

茶水比、投茶量:

茶水比:以1:50的茶水比,進行衝泡。

投茶量:投茶量為容器的1/4處。

用茶匙將茶葉,均勻的撥入各個玻璃杯中。

衝泡水溫:

採用85~90℃的開水,進行衝泡為宜。

浸潤泡:

根據茶葉的粗細老嫩程度,選擇:「先水後茶」 (上投法)的衝泡方法、或 「先水後茶再水」的(中投法)進行衝泡。

衝泡手法:

採用 「鳳凰三點頭」 的衝泡手法,3次拉提,注水入杯中。衝泡過程,要求水壺高懸,水線光滑不飛濺、讓水流有衝擊力,並有曲線的美感。

衝泡次數:

以3次為宜。

賞茶:

在衝泡茶的過程中,能夠欣賞到:「仙人掌茶」 在杯中上下沉浮、慢慢舒展、曼妙舞姿、湯色的逐漸變化、等美妙風姿。

品飲:

先細啜一小口,讓茶湯在口腔內迴蕩,與味蕾充分接觸後,再徐徐咽下,體會 「仙人掌茶」 的回甘清甜。

仙人掌茶樹的嫩芽

06.最後回顧本文的主要內容:

1.【仙人掌茶】歷史悠久,是歷史名茶。

2.「仙人掌茶」,又名 「玉泉仙人掌茶」,屬於綠茶系中的蒸青類,為扁形蒸青綠茶。原產於湖北宜昌當陽市境內的玉泉寺。

3.「仙人掌茶」 的名字,是由詩仙李白所起。

4..「仙人掌茶」的製作工藝,集蒸青、炒青、烘青、三大綠茶工藝於一身。

5.「仙人掌茶」 的製作工藝,分為:鮮葉採摘→蒸氣殺青→炒青做形→頭青→二青→做形→烘乾定型→增香提毫。

6.「仙人掌茶」 的品質特徵:

外形:條索葉片扁平似掌、白毫滿披、色澤翠綠。

香氣:清香雅淡、持久深遠。

湯色:嫩綠、清澈通透。

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清甜。

葉底:嫩綠勻淨成朵。

仙人掌茶

相關焦點

  • 蒸青、炒青、烘青、曬青這四種綠茶都有啥不同點?
    文|小詹茶肆(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1》啥是蒸青、炒青、烘青、曬青?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雖然蒸青、炒青、烘青、曬青皆是綠茶,可是它們之間的區別非常大。就拿福鼎白茶來說,它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
  • 炒青、烘青、曬青、蒸青,到底有什麼區別?
    依據殺青方式不同,有加熱殺青和熱蒸汽殺青兩種,加熱殺青的是「炒青」,以蒸汽殺青製成的綠茶稱「蒸青」。乾燥依最終乾燥方式不同有炒幹、烘乾和曬乾之別,最終炒幹的綠茶稱「炒青」,最終烘乾的綠茶稱「烘青」,最終曬乾的綠茶稱「曬青」。01.
  • 炒青、烘青、曬青、蒸青,這4種綠茶的不同之處,你知道嗎?
    綠茶是一種不經發酵,只經過殺青、揉擰、乾燥等工藝加工過程而製成的茶葉,因其成品茶葉與茶湯似鮮葉般翠綠而得此名,綠茶色澤綠潤,香氣馥鬱,湯色清澈,滋味鮮美,不僅生津止渴,更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按照製作工藝的不同,綠茶可分為炒青、烘青、曬青、蒸青四種,製作方式的不同,也引起了綠茶在外形及口感品質上的差異,它們各具特色,你了解它們之間的差別嗎?今天便帶大家一起來探索一番。
  • 綠茶的炒青、蒸青、烘青、曬青四種製法
    綠茶基礎加工工藝為:採摘、殺青、揉捻、乾燥。不同的品種在製作過程中,所採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大致分為炒青、蒸青、烘青、曬青四種。殺青的方式有兩種:蒸青和炒青,乾燥的方式分三個:炒幹、烘乾和曬乾。除了蒸青綠茶之外,其它三類綠茶的劃分標準其實是看最後的乾燥方式。
  • 都知道綠茶有炒青、烘青、曬青、蒸青之分。哪要分辨呢?
    都知道綠茶有炒青、烘青、曬青、蒸青之分。哪要分辨呢?如:恩施玉露,日本茶都是蒸青,比較易碎,綠,鮮,有時帶海藻香味,茶葉遮陰(日本電視劇《夫婦道》中完整呈現了加工過程)。其他的三類綠茶是怎麼分出來的呢?通過乾燥的方式來分的!簡單來說就是,就是根據炒熱殺青和蒸汽殺青兩個標準分出了四類綠茶,不管過程用了什麼,最後一道工序決定綠茶的分類。
  • 施恩玉露,依然採取哪種最古老的制茶工藝?
    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20多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每年產量達20萬噸,佔世界綠茶產量的70%以上。綠茶基本工藝是,殺青、揉捻和乾燥。以蒸汽茶青綠茶為蒸青,加熱殺青為炒青。最終炒幹為炒青,烘乾為烘青,曬乾為曬青。2炒青,包括長炒青、圓炒青和細嫩炒。
  • 李白為玉泉仙人掌茶吟詩留名
    李白(701-762 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他一生的詩作數於千計,但與茶有關的詩作只有一首, 即為《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茶場唐時,當陽玉泉寺有一高僧中孚(俗名李英),他通曉佛理,善於詞翰,喜愛飲茶,對制茶也頗有研究。每年清明節前後,他會吩咐小沙彌到玉泉寺前的乳窟洞周邊採摘茶樹鮮葉,通過曝曬殺青,然後手工製成形狀如手的茶葉,取名為仙人掌茶,這在當時是一種先進的制茶工藝。天寶三年(744年)春天,中孚又製得一批上等好茶,也詠得詩篇佳作,於是他帶上香茶,雲遊四海,廣結佛緣。
  • 六大茶類制茶工藝你了解多少?
    了解茶要了解茶的品種,質量,衝泡方式, 更要了解茶是怎麼製作的。中國茶葉品種是最多的,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茶葉分類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根據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將茶葉歸為六大類,下面就由北袍給大家介紹這六大茶類的製作工藝流程及特點。
  • 蒸青綠茶,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工藝「一直沿用的唐宋蒸青工藝」綠茶殺青工藝至今為止關於綠茶殺青總結出大約四種殺青工藝,分別是炒青,蒸青,烘青和曬青,其中廣泛流傳的為炒青工藝,而蒸青工藝在我國僅僅保留在恩施玉露的製作之中。陸羽煮茶蒸青綠茶是我國古代最早發明的一種茶類,比炒青的歷史更悠久。據「茶聖」陸羽《茶經》中記載,其製法為:「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 茶書選摘丨綠茶
    綠茶加工工藝:鮮葉→殺青→揉捻→乾燥       殺青是形成綠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綠茶分類      綠茶按照加工工藝不同一般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       蒸青綠茶.. 蒸青綠茶,即綠茶初制時,採用熱蒸汽殺青而製成的綠茶。蒸青綠茶有「三綠」的品質特徵,即葉綠、湯綠、葉底綠。
  • 茶圈起名大賞!有些茶還真不能「以名取茶」
    黃金芽的加工工藝是綠茶工藝,所以並不是黃茶而是綠茶。 顧渚紫筍 顧渚紫筍聽起來像是一種筍,其實它是地地道道的茶名!顧渚紫筍產自浙江湖州顧渚山,早在唐代便被茶聖陸羽評為「茶中第一」,屬於綠茶類。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故而得名。
  • 中國最好的綠茶是什麼茶
    3、白毫銀針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是一種白茶,產於福建東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   4、君山銀針   產於嶽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
  • 中國人飲茶歷史悠久,你知道中國的幾大茶系嗎
    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的過程,也有些綠茶是不經過揉捻的,外形呈扁片狀,如西湖龍井等。由於加工時殺青和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 綠茶有哪些功效 綠茶的10大功效
    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離出來的長形茶,現在雨茶大部分從眉茶中獲取,外形條索細短、尚緊,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  圓炒青:外形顆粒圓緊,因產地和採制方法不同,又分為平炒青、泉崗輝白和湧溪火青等。平炒青:產於浙江嵊縣、新昌、上虞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