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最年輕脈衝星,小恆星年僅240歲,每1.36秒就要自轉一次

2021-02-08 瀟湘晨報

美國航天局和歐空局的天文學家發現了已知最年輕的脈衝星,這個天體還只有240歲,它的誕生來自於一次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超新星。

脈衝星的藝術圖

在天文學中,大多數天體都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的年齡,所以很少能夠發現如此年輕的天體。因此這顆被稱為Swift J1818.01607的小恆星是同類星體中最年輕的一顆,它的年齡比仙后座A(Cassiopeia A)要小60多年。

它不僅是一顆中子星,還是一顆磁星,這是一種罕見的具有特別強大磁場的恆星。到目前為止,只發現30個其他的磁星。這顆240歲的磁星甚至屬於更加獨特的磁星種類,它是一顆射電脈衝星,人類一共只觀測到5顆這類恆星。

發現如此年輕的小恆星,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多地了解這些奇怪天體的早期情況。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南達·雷亞說:「目前這顆恆星剛剛形成磁星不久,向我們展示了比我們此前所見過的更早的恆星生命時期。」

作為一顆中子星,這顆小恆星將兩個太陽的質量壓縮到一個城市大小的空間中,它每1.36秒旋轉一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自轉速度最快的物體之一。它不可思議的磁場意味著它經常會有伽馬射線、X射線和無線電波爆發。

事實上,正是它的一次爆發讓科學家們找到了這顆恆星。美國航天局的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臺3月12日在一次X射線爆發中觀測到了這顆恆星,後續又有其他望遠鏡觀測到了它的更多特徵。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磁星似乎很罕見,我們已知的3000多顆中子星中,只有31顆磁星。但研究小組卻說,它們可能比我們認知的更加常見。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愛麗絲·博格斯說:「天文學家在過去的10年內發現了很多的磁星,讓已觀測到的磁星數量幾乎增加了一倍。這很可能是磁星在沉睡階段躲避了觀測所導致,正如同這顆小恆星所證明的一樣,在爆發導致它被發現之前,它遠沒有那麼明亮。」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恆星真的在拖曳其周圍的時空
    研究者利用射電望遠鏡和一對緊湊恆星(白矮星及脈衝星)揭示了相關證據。它們被命名為PSR J1141-6545,快速旋轉的白矮星拖拽著時空,使得脈衝星的軌道平面發生傾斜。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預言就是所有旋轉的物體都會拖拽臨近其周邊的時空結構。
  • 中國天眼和NASA同時發布脈衝雙星研究報告,毫秒脈衝星為何受關注
    這一次,兩國天文學家不約而同地關注了脈衝雙星(雖然不是同一組雙星)。昨天,NASA在官網上發布了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對球狀星團Terzan 5中一個脈衝雙星系統的新研究成果,而兩年前的時候,他就曾經在2018年9月1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過第一次研究成果;同時,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上崗後,中國天眼(FAST)也在最近發布了對武仙座球狀星團(M13)中一個脈衝雙星系統的研究成果,論文也即將發布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FAST在球狀星團中發現一個脈衝雙星系統
    首次測量出其中3個脈衝雙星的軌道橢率,並發現這個球狀星團有點特殊。我們的天眼究竟看到啥好玩的東西了?讓我們一點點來說說。球狀星團所謂「星團」,就是恆星聚集成的小集體。另一個是球狀星團年齡比較大。這兩個特點,導致了在球狀星團中容易產生脈衝星,並且容易產生一些比較好玩的脈衝星。球狀星團脈衝星球狀星團裡面的脈衝星,我們簡單地稱之為「球狀星團脈衝星」。天文學家起名字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球狀星團裡那麼多的恆星,發現幾顆脈衝星不算啥大事。比如在球狀星團Terzan 5中,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38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  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
  • 世界歷史上十三大宇宙之最排行榜
    1、最亮的恆星 最亮的恆星是天狼星A。天狼星A也叫大犬座主星,是人們用肉眼能看見的5776顆恆星中最亮的一顆,亮度為-1.46等,距地球有8.64光年,亮度為太陽(sun)的26倍。伴星是一顆白矮星,1862年被發現。天狼星A直徑2512560千米,和太陽(SUN)差不多大。
  • 它是全人類最深遠的「眼睛」,卻馬上就要老去
    它離地550千米,活躍在大氣層之外,大約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太陽能板為它的運行提供了充足能源。宇宙中的光從上面照下來,照射到4英寸厚直徑2.4米的主鏡上,然後光線反射照到次鏡上,再被儀器接收反射到自己的設備。精細導星傳感器幫助它在曝光時準確鎖定目標,每次再使用通信天線回傳數據。它的偉大是由太空人和天文學家共同贏來的。
  • X射線爆發20秒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10天內釋放的總和!
    美國宇航局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中子星內部合成探測望遠鏡(NICER)檢測到一次突然出現的高能X射線爆發。這次爆炸是由脈衝星表面巨大的熱核閃光引起,脈衝星是很久以前作為超新星爆炸的一顆恆星殘骸。X光爆發是迄今為止中子星內部合成探測望遠鏡觀察到最亮的一次,來自一個名為SAX J1808.4-3658的天體,簡稱J1808。這些觀測揭示了許多從未在一次爆發中一起被觀察到的現象。
  • 看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酷的10項成就,你還懷疑中國天眼嗎?
    但是為了紀念阿雷西博作為世界頂級天文臺之一的57個歲月,以下是該望遠鏡最酷的10項成就,大致按照「酷」的順序排列。 10.蟹狀星雲脈衝星的旋轉周期 最開始天文學家認為,那些1967年發現的,不停閃爍的被稱作脈衝星的星體,可能是脈動著的白矮星。
  • 研究發現EHB恆星高能爆發及磁點帶來的影響
    據外媒報導,60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試圖揭開一類被稱為極端水平分支(EHB)恆星的熱恆星的神秘面紗,這類恆星雖然只擁有約為太陽一半的質量,但溫度卻是太陽的6倍。 對此,一組觀察這類恆星的國際研究人員發現了令人驚訝的高能爆發,另外發現了它們受到磁點的「困擾」。
  • 如何測量我們到一顆恆星的距離?
    話雖如此,我們怎麼知道一顆恆星到底有多遠呢?雖然有很多方法來計算我們的行星和另一顆恆星之間的距離,但有三種方法是最主要的。通過簡單的數學和邏輯推理,我們的天文學家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更為生動的宇宙圖景。現在坐下來,喝杯茶,讓你的大腦為一些不可思議的數學做好準備。 愛上數學吧
  • 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只有4光年遠!
    編譯:艾麥樂編輯:Steed天文學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行星。
  • 天文學家在附近的「恆星夢工廠」星系中鑑定出近3,000個候選恆星
    天文學家使用英國紅外望遠鏡(UKIRT)和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對附近的「恆星夢工廠」NGC 6822星系進行了光度觀測。他們在該星系發現了近3,000個的候選恆星。NGC 6822在1881年由美籍天文學家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發現,並因此得名,距地球約1600 光年,是一個孤立且金屬貧乏,棒旋不規則的特殊星系。考慮到星系的鄰近性,孤立性和低金屬性,它似乎是研究已分解恆星種群的理想目標。
  • 宇宙中最重的物質是什麼?
    2012年,科學家在NGC 1277中心發現了質量巨大的黑洞。該黑洞是太陽質量的170億倍,佔星系總質量的14%。作為對比,一般星系中央黑洞的質量約佔星系總質量的0.1%左右。如此質量巨大的黑洞無法與現有的星系演化模型相協調,或許存在一種截然不同的物理機制。毫無疑問,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最終會被發現。在宇宙最大和最明亮的星系團中,有一個有待探索的區域。
  • 科學家發現這種形狀的恆星!
    而近日,科學家竟然真的找到類似水滴狀的恆星!通常,恆星的形狀是接近完美的球形,像這種不規則形狀的恆星,科學家也是大感吃驚。這顆水滴狀恆星被命名為HD74423,質量約太陽的1.7倍,是一顆僅在一側脈動的偏斜恆星。科學家用了10年時間,終於找到了它。
  • 哈勃望遠鏡七大科學發現
    月24日至2004年1月16日,累計曝光時間11.3天,是迄今人類獲得的最深遠的宇宙影像。2003年5月7日,「哈勃」對仙女座大星系外圍的星系暈(星系暈是包裹在主星系盤周圍的稀薄的球狀結構,由恆星和星團構成)中的恆星的觀測表明,其中恆星的年齡千差萬別:最古老的有110億年到135億年,最年輕的只有60億年到80億年。
  • 那些看起來真的很像「外星人」的天文發現
    小綠人和他們奇怪的燈塔1967年,諾貝爾獎得主、天文學家喬斯林·貝爾·伯奈爾發現了一顆脈衝星,當時她還不知道這顆脈衝星詭異的節奏是如何形成的。她在1977年的文章《小綠人、白矮星還是脈衝星?》那天下午我們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天晚上我回家時非常生氣,因為我正試圖從一項新技術中獲得博士學位,而一些愚蠢的小綠人不得不選擇我的天線和頻率來與我們交流。有趣的是,伯奈爾和她的團隊將這顆脈衝星命名為LGM-1,意思是「小綠人」。脈衝星並不是外星人建造的天體燈塔,而是由磁性旋轉中子星產生的周期性電磁輻射閃光。
  • 銀河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可能是由一顆磁星驅動的
    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以前收集的數據來推斷一個緊湊的物體的本質是一個旋轉的磁星,一種中子星極強的內磁field-orbiting LS 5039,星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 該小組還表明,粒子加速過程發生在LS 5039是由密集的恆星風之間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大質量恆星,和超強磁場的旋轉磁星。
  • 北極星出事了,它不斷打破天文學家關於恆星的運動模型
    這顆明亮的恆星,也被稱為北極星,幾乎就在地球北極的正上方,對於沒有指南針的旅行者來說,它是天空中的一個地標。它也是地球上最近的造父變星,一種直徑和亮度都有規律地跳動的恆星。北極星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它有一個更暗的姐妹,被稱為北極星B,我們可以從地球上觀察到它的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