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錯了,孩子擠眉弄眼、吸鼻子、清嗓子等「怪毛病」其實不是病

2021-03-05 健康去哪了



「健康去哪了」開通刮刮卡啦!具體看底部。先推正文!我小的時候有段時間特別愛吸嘴唇,這個毛病被父母發現後他們便輪流「監視」我,只要發現嘴唇一動,便嚷著說:「不準吸!」

起初我並沒有覺得這是個大問題,也從沒關心過自己的嘴唇,可自從父母訓斥我之後,我就對我的嘴唇特別上心,吃飯走路都想著,越是想著越是忍不住去吸。最後父母見管不住索性就不管了,沒有了來自父母的壓力,我的興趣很快轉移到別的地方,「吸嘴唇」這個小動作不知不覺也就改掉了。

這是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謝正講的一個他在門診上碰到的例子。

小屁孩兒們真的會焦慮


經常有一些粉絲給何老師留言,諮詢一些有關孩子的問題,其中有些家長問到了孩子擠眉弄眼、吸鼻子、清嗓子等「怪毛病」。

這一點何老師深有體會,孩子是咱們當父母的心頭肉,家長們都想讓孩子們「完美」。在這裡我用了「完美」這個詞,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想的,反正我的眼裡是容不得孩子有一點不好。

也正因如此,家長們對孩子眨眼、擠眉、齜牙、翻眼、咬唇、清嗓子等等小動作看在眼裡,會像眼睛裡進了沙子一樣,容不下呀。


心理學專家謝正在門診上也經常聽到家長們有這樣的苦惱,他會跟家長們說:你們越管,孩子越是緊張,注意力就越集中在這個動作上,他自己就忍不住去做。如果你們不給他壓力,他就有可能過幾天就忘了。

謝大夫說,孩子小動作多,特別是上肢以上,比如愛眨眼、擠眉、齜牙、吐舌頭、搖頭、伸脖、聳肩等在醫學上屬於抽動的表現,但是作為家長來說千萬不要把孩子的這些動作當作疾病來看。從臨床心理角度來看,孩子擠眉、弄眼、吸鼻子恰恰是孩子內心緊張焦慮的變形表現。

怪毛病是一種行為變形

小孩子不像大人,心理惆悵鬱悶了可以通過抽根煙、喝點酒、購物等方式發洩出去。他們不懂怎麼疏洩,所以就表現在面部上,這是種行為變形的表現。這個時候,家長越是訓斥、越是管教,越是給孩子製造緊張的情緒,孩子越容易重複這種動作。


當然,孩子出現擠眉弄眼這些小動作從本質來說是心理壓力過大,情緒處於緊張狀態。因此家長最主要的任務是找出引起孩子緊張焦慮的誘因,然後消除誘因。比如說,如果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家長就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經常帶孩子外出活動給予放鬆的機會。如果是因為在學校經常和別的同學發生衝突,家長應該與教師聯繫協同解決。總之是要多給予心理支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而又寬鬆的社會環境。

最後告訴家長們一個好消息,家長大可不必對孩子的抽動過於擔憂,大多孩子的抽動表現往往是階段性的,隨著心理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心理逐漸成熟,就不會再通過不正常的排洩手段表現出來了。通俗一點說,長大了這些毛病就沒了。

盒飯們,健康去哪了「刮刮卡」正式上線了,每天看完微信後,返回到菜單項,就可以試試手氣啦!獎不大,但是設得比較多,每天可以刮兩次,爭取讓更多人有驚喜!註冊的時候需要用到手機號,不是何老師要的,是微信第三方平臺就是這樣要求的,大家可以放心。

獎品是由跟健康去哪了長期合作的淘寶店「飯沒了郵」提供的代金券。飯飯是專業做國外正品母嬰代購的,所以母嬰用品均保真,這點請放心,她的微信號是 fmly2468 (長按可複製),QQ號為 3224532747。

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經驗豐富的臨床專家之口,歡迎大家關注「健康去哪了」!

她的微信號是jiankangqunale(拼音全拼)。

何老師QQ(也是微信號)2696934586

QQ429518786.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這可能不是可愛,是一種病
    「醫生,我孩子咽喉炎了,你給我開點藥吧。」 「都有什麼症狀呢?」「他老是跟他爸一樣在那裡清嗓子。」「那有沒有發熱、咳嗽,說喉嚨痛呢?」請家長重視——抽動症類似這些病例在我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常會碰到,但是,經過詢問、查體及相關檢查後,我們卻往往會發現,除了家長們說的擠眉、弄眼、聳肩、吸鼻、清嗓等症狀外,並沒有更多的感染病灶。
  • 【警惕】孩子經常「擠眉弄眼」,面露「怪相」,當心小兒抽動症!
    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說,老師說孩子在課堂上總做「奇怪的表情」,在班級群裡公然@家長,看到信息的那一刻,臉刷的紅了,可想而知老師當眾指責孩子,孩子會有怎樣的心情?對於孩子眨眼睛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是一頭霧水。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些關於兒童抽動症的問題,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 孩子喜歡擠眉弄眼也許是這個病
    有些孩子總是喜歡無意間做出的這樣一些「小動作」家長們很容易認為是孩子天性調皮搗蛋可大聲呵斥後,仍屢教不改寶爸寶媽們真是又頭疼又焦慮這到底是啥子問題呢?提醒如果孩子一段時間內頻繁出現類似症狀家長們不妨留個心看看孩子是不是得了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s,TD)是一種起病於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性疾病。
  • 擠眉弄眼做鬼臉,小娃這是怎麼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觀察過,在坐地鐵或者公交的時候,有的小孩時不時地擠眼睛,聳鼻子,聳肩膀,有的還會甩脖子,有時還「吭吭吭」地清嗓子。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多壞毛病,家長真該還好管管。其實,這還真的是錯怪孩子了,這不是壞毛病,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住,這是一種叫做抽動障礙的病。抽動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抽動。那麼,什麼是抽動呢?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當心是小兒抽動症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擠眉弄眼、噘嘴吸鼻」 當心是小兒抽動症生活報訊 (宋微 記者霍營)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小寧今年7歲了,一年前出現反覆眨眼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用了眼藥水、眼膏等,始終不見好轉。之後小寧出現嗓子難受、咳嗽、出怪聲的情況,家長以為孩子得了咽炎。最近小寧的症狀愈發嚴重,不但擠眉弄眼出怪聲,還經常晃頭、甩胳膊,面對老師的批評與家長的責備,小寧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變得非常自卑,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學習成績開始下降。
  • 小男孩擠眉弄眼,父母規勸不成!醫生:不是調皮,是病
    而頻繁的上半身和腹部的抽動使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顯得十分尷尬,一旁的媽媽臉上寫滿了無奈。結合詳細的神經系統體格檢查、腦電圖、核磁共振及血液學檢查,最後診斷為「抽動穢語症候群」。參考既往的治療經過,為小寶制定了全面的治療方案,叮囑孩子媽媽調整飲食結構、克服愛看電視、迷戀電子遊戲的壞習慣,配合一定的心理疏導。
  • 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
    「孩子總是眨眼、清嗓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經常拉不出,有啥好辦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醫生為家長們答疑解惑。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
  • 少年擠眉弄眼,竟是一種病!病根很常見,你家也有!
    最近,10歲的福清男孩小武(化名)宅家上網課,他坐不住,常擠眉弄眼,媽媽以為他得了抽動症,吃了不少藥,卻不見好轉。醫生發現,小武哮喘發作,誘發了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病根竟是空調。一開始,媽媽以為他故意搗亂,她多次喝止,小武都不聽,他頻頻皺鼻、搓鼻子、努嘴、清嗓子,像在做鬼臉。在當地醫院,醫生推斷小武得了抽動症,可吃了不少藥,卻不見好轉。眼看著快開學了,家人很著急。「擠眉弄眼是過敏的表現。」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哮喘氣管炎專科主任醫師唐素萍推斷,小武不是抽動症,而是哮喘誘發了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果然,粉塵蟎皮膚點刺試驗顯示,小武嚴重過敏。
  • 擠眉弄眼、搖頭聳肩、發怪聲?警惕小兒抽動症!
    在我們周圍經常會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像是失控了一樣總是不停的擠眉弄眼、搖頭聳肩、扭脖子。一開始大人們誤認為是孩子淘氣、故意出怪相,有些家長甚至會責怪打罵孩子。然而!孩子做怪相併非故意。孩子怪相百出很有可能是小兒抽動症惹的禍小兒抽動症顧名思義就是「小兒」會「抽」,常見於3-12歲的男孩。擠眉弄眼得抽 ,眼睛眨巴眨巴得抽,脖子一歪一歪得抽,肩膀一聳一聳得抽,手腳不自覺甩啊甩得抽,甚至聲帶也抽,發出怪聲音,嚴重的還會「腦抽」,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行為衝動攻擊他人,破口罵髒話。若有這種情況則稱為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症。
  • 11歲女孩偷吃頭髮7年:孩子的怪毛病,每個家長都不容忽視!
    這些孩子身上的不知何時有的「怪毛病」,讓很多家長倍感煩惱與無奈,大多數的家長會選擇出手制止,試圖強行糾正孩子的行為。但往往事與願違,沒過多久,孩子的怪毛病並沒有改善,反而加重。更別提孩子的某些行為牽扯到「性」,有些家長諱莫如深閉口不言,選擇忽視孩子的行為。其實,孩子的怪毛病只是外在表現,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孩子這麼做的原因。
  • 清嗓子、打呼嚕、便秘……你家娃有這些「小毛病」嗎?
    「孩子總是眨眼、清嗓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經常拉不出,有啥好辦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醫生為家長們答疑解惑。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若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家長就應該重視這「小毛病」了,這可能是許多疾病的早期信號。
  • 兒童科普|清嗓子、打呼嚕、便秘……你家娃有這些「小毛病」嗎?
    「孩子總是眨眼、清嗓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經常拉不出,有啥好辦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醫生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
  • 男孩一上網課就「擠眉弄眼」?都是空調惹的禍
    海都訊(記者 陳燕燕) 最近,10歲福清男孩小武(化名)一上網課就拼命眨眼、頻頻皺鼻、搓鼻子、努嘴、清嗓子,像在做鬼臉。一開始,媽媽以為他故意搗亂,多次喝止,小武都不聽。當地醫生推斷小武得了抽動症,可吃了不少藥,小武卻不見好轉。
  • 7歲男童愛「擠眉弄眼」 原來是患上抽動障礙
    記者徐睿捷 李文秀,通訊員薛源,編輯溫碧瑩 孩子總是愛擠眉弄眼「做鬼臉」、搖頭聳肩、沒事還總清嗓子,不少家長認為這些「小動作」是孩子故意調皮,家長制止無效後甚至責罵。武漢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些愛「擠眉弄眼」的小孩並不是故意調皮,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
  • 嗓子癢是感冒前兆嗎?
    前天有個朋友問我:「這幾天孩子嗓子癢,但是不疼,還有點咳嗽,這是不是感冒前兆?要不要吃抗生素預防一下呢?」經過詢問,孩子還同時伴有鼻子癢、打噴嚏、流清水鼻涕、鼻塞、眼睛癢的表現,而且病情每年都犯,其父母在同一時段也有類似表現。
  • 孩子擠眉弄眼被誤當「抽動症」,沒想到是「倒睫」
    孩子突然擠眉弄眼,家長和老師常常認為這是在「裝模作樣」「調皮搗蛋」,不明所以就施以呵斥、責罰,孩子卻覺得自己既無辜又委屈。多數家長會懷疑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抽動症」,卻沒有意識到這些奇怪的行為舉止下可能暗藏著一些眼病。
  • 83%孩子耳鼻喉不健康,作為家長,你真的及格嗎?
    家長們看著粗粗的針管扎進孩子的手,恨不得被扎的是自己。 但我只能遺憾地對他們說,孩子的情況已經成為終身性的了,只因家長之前沒當回事,來得太晚。>可能是你親手毀掉 許多家長可能覺得耳朵、鼻子、喉嚨能出什麼問題啊,但其實喉炎易致命,而中耳炎和過敏性鼻炎,得了之後一旦護理不好,很容易就成為終身性疾病,像牛皮糖一樣,甩都甩不掉。
  • 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並不是缺維生素,真正原因多數家長不了解
    分析:由此可見,有些時候孩子咬指甲並不是因為身體裡缺少了某一種元素,而是孩子出現了負面情緒而已。如何改掉這個毛病(1)滿足孩子口欲期有一些孩子之所以長大之後仍舊存在咬指甲的問題,其實就是因為,小時候孩子處於口欲期,家長並沒有滿足孩子的這種需求。
  • 呼吸系統疾病專家王峰:孩子總是清嗓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隨著廣州的轉變,很多孩子都因此咳嗽起來了。 若在家發現孩子早晚有幾聲咳嗽或「清嗓子」,家長不能置之不理,但也不必過於緊張。
  • 頻繁擠眉弄眼就因為眼睛...
    請問您的孩子是否出現以下症狀:1經常無痰乾咳,有時呈清嗓子樣,聲音簡短而高亢響亮,有「出怪聲」感,也有少部分患兒僅頻繁發出輕微的哈氣聲2常伴有眨眼、皺眉、點頭、搖頭、斜視、聳肩、踢腿、穢語等其他症狀,甚至伴隨一系列複雜動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