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這兩個字似乎自帶某種魔力,任何食物前面加上它們,都會變得有害,甚至有毒。
隔夜水喝了會致癌,隔夜西瓜細菌數以萬計,隔夜飯菜堪比慢性毒品……有關隔夜食物的傳聞總是隔一段時間就出現在公眾視野,它們真的這麼可怕嗎?
說到隔夜水的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隔夜」的概念。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放置了八、九個小時,只要環境相同,對水質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人們擔心隔夜水能不能喝,主要是考慮一個問題:長時間放置的水會否產生過量致癌物質——亞硝酸鹽。
為此,現代快報曾聯合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做過一個實驗,用白開水、桶裝水和純淨水分別放置一定時間後,對樣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檢測。
三種飲用水亞硝酸鹽含量與放置時間的關係
結果顯示,對於白開水來說,無論是密閉還是敞開放置72小時,其亞硝酸鹽含量均無明顯變化。
對於純淨水,在敞開的環境下放置72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上升到00071毫克/升;桶裝水的變化更明顯:密閉放置72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上升到0.0035毫克/升,敞開放置72小時,則變成0.0062毫克/升。
而我國《生活引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中規定,飲用水中硝酸鹽的限值為10毫克/升。在《(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9298—2003)瓶中,要求亞硝酸鹽含量不大於0.005毫克/升。
按照這個標準,實驗前的三種水都是符合的。而在開口放置72小時後,桶裝水和純淨水亞硝酸鹽含量已經超過了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放置一定時間的水還是可以喝的,但前提是最好存放在密閉環境下(比如封口密封或加蓋掩蓋)。
雖說隔夜水喝下去沒什麼毛病,但如果是在比較炎熱的天氣,久置後的飲用水還是建議重新煮沸再喝。
特別是眼看著夏天就要來了,許多隔夜的食物如果保存不當,便很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腐敗變質,甚至生成有毒物質。下面這三樣尤其要小心:
如果做好的飯菜一頓吃不完,儘量不要剩素菜和涼菜。
蔬菜本身的硝酸鹽比較多,比肉更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涼菜則比較容易受到細菌汙染。
以前看過一則報導,稱有實驗證明西瓜隔夜會產生上億細菌,引起不少人的恐慌。
切開後的西瓜斷面,為空氣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溫床,在炎熱的環境下如果沒有任何防護,6個小時內確實會長出數不清的細菌。
但用保鮮膜把斷面完全包裹後放入冰箱冷藏,保存2天左右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雞蛋是一種很容易受到細菌汙染的食物。
如果是完全煮熟的雞蛋,冷藏隔夜是沒問題的,但對於半生熟的溏心蛋,因為殺菌不夠徹底,久置後食用容易出現細菌感染的風險。
除了上面所說,網傳的豆漿、海鮮、銀耳湯等其他食物,隔夜到底能不能吃,關鍵還是要看保存方式對不對。
對於如何讓食物「安全過夜」,小暖教你幾個小妙招:
首先,儲存食物的容器要乾淨,最好先用沸水燙一下。如果發現飯菜做多了,最好是剛出鍋的時候就把多出來的部分分裝密封好,迅速放入冰箱。謹記不要等攤涼了再放。
最後,雖然低溫能夠降低大部分細菌的繁殖速度,但還是無法完全抑制其生長,建議熟食拿出來吃前要完全熱透,蔬果最好削掉表面一層再吃。
*文章整理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你可能還想看】
久坐傷身又脫髮?用好這個傳統秘方,從根上補腎烏髮~
春季上火、喉嚨痛?每天喝點它,輕鬆解決煩惱!
魚肉你只會水煮?我有個更簡單好吃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