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財閥,不禁會令人想到兩個關鍵詞,分別為「家族化」、「壟斷」。一般來說,財閥的實力比較雄厚,不僅僅體現在財力上,更有社會影響力,有一些國家背後的「控制者」就是財閥。
在國外,財閥的地位更容易被凸顯出來,比如在日本。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日本也是一大發達國家,但是,日本也少不了財閥壟斷,尤其是這四大財閥,控制著日本大量資產,分別為:三菱、三井、住友、富士。
在這四大財團之中,富士財團可謂是一大藏在大牌背後的日本財閥,因為富士財團的名下有30多家大公司。而在這些公司之中,不乏一些知名企業。
據悉,富士財團核心企業有富士銀行、日產汽車、日本鋼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紅、佳能以及日本生產軸承最大企業日本精工及農業機械最大廠家久保田等。其中,日產、日立、佳能應該是我們都知道的品牌了。
比如日產汽車,目前,日產汽車在2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設有汽車製造基地,並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和服務,其中,中國也是日產汽車比較重要的一個市場。在1973年,日產汽車將第一輛轎車公爵帶入中國市場。
至今,日產在中國發展已經走過四十多個年頭了。目前,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已經有了完善的布局,同時,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日產汽車在中國銷量也是節節攀升,在2019年,日產在中國區累計銷量154萬臺。
當然,日產汽車並不是唯一一個來中國發展的日企,日立也同樣在中國「茁壯成長」。日立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日立來到中國,引進大量先進的技術和產品。
當然,中國這一廣闊的市場,也為日立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目前,日立在中國各地的業務都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在中國市場發展逐漸成熟,日立也涉足了不少領域,深深紮根於中國市場了。
還有佳能,說起這個品牌,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照相機。對於很多人來說,想要買照相機,肯定是首選佳能了,佳能和中國結緣於1979年,後來,佳能看到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背後的機遇,於是選擇發力中國市場。
事實證明,佳能的選擇是很正確的,目前,佳能在華開展的業務,都已經得到了快速增長。旗下擁有眾多知名企業的富士財團,實力已經是顯而易見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富士財團誕生至今已經有54年了,在這期間,逐漸組建出了這一龐大商業帝國。
富士財團正式成立於1966年,在日本,富士財團又稱芙蓉財團。富士財團的創始人是安田家族,1863年,安田善次郎在東京開辦一家錢莊,之後,逐漸涉足銀行業,並逐步向紡織、建築、鐵路交通等領域擴展。
之後,安田善次郎吞併了不少家銀行,逐漸形成了一定的氣候。從根本上來說,富士財團是靠金融業起家的,不過,隨著發展,富士財團也在日本製造業、商業等各重要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
目前,富士財團在日本的地位,已經是無可撼動。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會比較震驚,沒想到,很多日企大牌竟然都屬於富士財團,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富士財團已經很龐大了,業務覆蓋率更廣,或許你使用的產品,就是來自於富士財團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