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中硬筆練習之——(一)

2022-01-02 北鬥美術室

田蘊章先生曾經說:「毛筆字好的,硬筆字一定好,硬筆字好的,毛筆字不一定好。」但稍加改動:毛筆字好的,過度到硬筆練習一下,硬筆字一定好。硬筆字寫端莊的,毛筆字不一定好,比如龐先生!下面作品剛好有龐中華的毛筆和硬筆對比: 



可以說,龐中華是用鋼筆的功底寫毛筆字。你想想,什麼概念?如果你的硬筆寫如龐氏入骨髓了,你該怎麼練毛筆字?


我們的建議:先練毛筆,再練硬筆!如果先練硬筆再練毛筆,不妥,將事倍功半!因為硬筆字都是從毛筆字裡面吸取養分的,特別是楷書,法度深嚴,「楷法無欺」就是這個道理!硬筆不同於毛筆,列如一些筆畫,毛筆難寫的,硬筆較容易且沒有那麼太「講究」。硬筆就是硬筆,強調實用性,沒必要寫得完全像毛筆字,也基本不可能。但從很多硬筆字帖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毛筆字的痕跡。





結構是永恆不變的,筆法卻大有區別,學毛筆要兼顧結構和筆法,而鋼筆字是以結構為主,所謂筆法,主要是筆尖彈力來解決。還有,毛筆是大字,和鋼筆寫的小字,在結構安排上是不同的,大字結構宜緊湊,小字結構宜「鬆散」些。


總結一下,鋼筆以練結構為主且相對寬散,毛筆需練習結構和筆法兼行,以及氣韻、墨法、布白等章法處理,都是鋼筆字不能解決的。如果要認真學書法,請先學毛筆字。如果,因條件、年齡、學校等各種原因,一定要先學硬筆的,最好從古人的毛筆碑帖裡直接臨摹,首推《靈飛經》。

為了更好地弘揚、傳播民族文化,讓更多人看到深藏在博物館裡的藝術作品,我將分門別類以書籍的形式呈現給廣大教師和學生。

《鋼筆字寫法-楷書》

《鋼筆字寫法-楷書》內容介紹:

1、楷書的基本筆畫

2、楷書示範

3、簡化漢字寫法示範

4、漢字簡化偏傍寫法示範

5、《論文學中的典型與美學理想》——梅拉赫

《鋼筆字寫法-行書》

好多孩子寫字會有倒筆順的現象,孩子不管是剛學寫字,還是已經讀到了三五年級經常寫字筆順還是會錯。

有時寫一個字是不是也要思考一小會兒?有時,寫出來的字連筆順都不一定正確。

下面是國家規定的漢字筆順規則,看看你們有多少字的筆順寫錯了……


"忄"先寫點和點,最後寫豎。

"匕"先寫撇,後寫豎彎鉤。

"萬"先寫橫,再寫橫折鉤,後寫撇。

"母"字的最後三筆是點、橫、點。

"及"先寫撇,再寫橫折折撇,後寫捺。

"乃"先寫橫折折撇,再寫撇。這個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筆順完全不同。

"火"先寫上面兩筆,即點和撇,再寫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寫兩撇,再寫捺。

"減"先寫左邊的點和提,再右邊的"鹹"字"。

"敝"的左邊先寫上部的點、撇,接著寫左下角的豎、橫折鉤,然後寫中間的長豎,最後寫裡面的撇、點。這些字還有"弊、蹩、憋、鱉"等。

"噩"字的橫、豎寫後,接著寫上邊的左右兩個"口",再寫中間的橫和橫下的兩個"口",最後寫一長橫。這樣寫符合從上到下、先中間後兩邊的規則,與"王"字的筆順不同。

"爽"先寫橫,再從左到右寫四個"×",最後寫"人"。

"訊"右半部分的筆順是:橫斜鉤(不是橫折彎鉤)、橫、豎(不是撇)。

"凸"第一筆先寫左邊的豎,接著寫短橫和豎,然後寫橫折折折,最後寫下邊的長橫。

"凹"第一筆先寫左邊的豎,接著寫橫豎折,然後寫豎和橫折,最後寫下邊的長橫。

"出"先寫豎折,然後寫短豎,再寫中間從上到下的長豎,最後是豎折和短豎。

"貫"上邊是先寫豎折,再寫橫折,第三筆寫裡面的豎,最後寫長橫。

"重"上面的撇和橫寫後,緊接著寫日,再寫豎,最後寫下面兩橫(上短下長)。

"脊"字上邊的筆順是先寫左邊的點和提,再寫右邊的撇和點,最後寫中間的人。

"義"先寫點,再寫撇和捺。點在上邊或左上邊的要先寫,如"門、鬥"等;點在右邊或字裡面的要後寫,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寫"匚"上面的橫,然後寫"匚"裡面的部分,最後才寫"匚"最後的折,例如"匹、區、臣、匠、匣、匿"等。

一、橫:

1.末筆寫二

冉(再、苒)筆順:豎、橫折鉤、中豎、末筆寫二。

裡(理、童)筆順:先寫甲,後寫二。

重(踵、董)筆順:撇、橫、寫曰,中豎、再寫二。

垂(捶、棰、錘)筆順:先寫千、後寫艹,再寫二。

▲注意:並排三、四橫者不按此規律!

堇jǐn(謹、槿)——末二筆為豎、橫。

隹zhuī(誰、難)——末二筆為豎、橫。

2.土、士分開

土——寺(侍、詩、痔、等)周、袁、幸。

士——吉(潔、桔、結、秸)志、殼、聲、喜、嘉、壹、壺、壯。

3.天、夭分開

天——吞、蠶、忝tiǎn(添、舔)、奏(湊)。

夭——喬(僑、橋、驕、嬌)岙、襖、妖。

4.王、壬分開

王——呈(程、逞)。

壬——任(憑)廷、淫。

5.首筆是橫不是撇

豐(蚌、豔、契)

耒lěi(耕、耘、耙)

邦(幫、梆、綁)的第四筆是撇

刊的第三筆是豎。

6.橫「山」的中橫向右出頭不出頭——尋、帚、芻(鄒)當、雪、掃、婦、侵。

橫「山」有豎穿過時中橫向右要出頭——聿yù(建)秉、捷、唐、康、爭、兼。

橫「山」的中橫向左都出頭——瘧、虐(謔)末筆筆順:橫、豎折、中橫。

7.訊的右旁和醜筆順不同

訊的右旁(汛、訊、迅)筆順:橫折彎鉤、橫、豎(末二筆為十)。

醜(扭、紐、鈕)筆順:橫折、豎、橫、橫(末二筆為二)。

8.毋、貫筆順

毋(wú)筆順:豎折、橫折鉤,[先]撇、[後]橫(兩邊出頭)。

貫的上部部件筆順:豎折、橫折、[先]豎、[後]橫(兩邊出頭)。

9.衰的筆順

中間部件:豎、橫折、[中間]長橫(兩邊出頭)、短橫(堵口)。

10.皮的前三筆筆順:橫鉤、撇、豎。

二、撇:

1.應該撇通下來

免(兔、挽、勉)、奐(喚、換、渙)、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筆都是一撇通下來。

2.不是一筆通下來

麥七畫、美九畫、敖(傲、熬、遨)十畫、象十二畫。

3.不要多一撇

畏(餵、偎、煨)、展(輾、碾)、代、武、貳。

4.先撇與後撇

先撇:九、及。

後撇:刀、力、乃、萬(筆順:橫、橫折鉤、撇)、方(筆順:點、橫、橫折鉤、撇)。

5.撇向左出頭與不出頭

出頭——化(華、花、訛)右旁筆順:[先]撇,[後]豎彎鉤,兩筆之間相交叉。

不出頭——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侖(論、倫、論、輪)筆順:[先]撇、[後]豎彎鉤,兩筆不相交叉。比左旁筆順:橫、豎提。北左旁筆順:豎、橫、提。此左旁筆順:[中]豎、橫、[左]、提。

6.末筆為人

筆順:點、[右上]小撇、[中]撇、捺。

筆順:[左上]小撇、豎、短橫、[右]橫折、短橫、[託底]橫,最後寫人。

筆順:橫、[左]撇、點、撇、點、[右]撇、點、撇、點、最後寫人。

上部筆順:[左]點、提、[右]小撇、點、[中]寫人。

▲注意兆筆順:撇、點、提、豎彎鉤、撇、點,與脊的上部筆順不同。

三、豎:

1.豎與撇之分

臨、監、堅、豎、緊:第二筆是豎,不是撇。

舊:第一筆是豎。

歸:第二筆是撇。

2.「周」與「同」第一筆不同

① 同、岡、網、罔:第一筆是豎。

② 周、用:第一筆是撇。

3.「月」第一筆有變化

① 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筆為豎。

② 肚、肌、腸、期、朗:月在左右,首筆為撇。

4.強調後寫豎

① 假、暇、遐(霞)中間部件前三筆筆順:橫折、橫、豎。

② 報、服右旁前兩筆筆順:橫折鉤、豎。

5.出頭與不出頭

出頭——由(黃寅)、黽(澠、繩、蠅)奄(俺、淹、掩)。

不出頭——龜(鬮)。

出頭——異、弄、棄、弁、弈、算、弊。

不出頭——畀bì(痺、箅、鼻)。

出頭——聖(怪、堅)。

不出頭——涇、徑、經、勁、莖、頸。

6.號、考、汙——末筆向上不出頭。

末兩筆筆順:橫、豎折折鉤。「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數字「5」。

7.收的左旁,叫、糾的左旁——豎提與豎不交叉。不能寫如阿拉伯數字「4」。

8.做左偏旁時向右不出頭

① 身(射、躬、躲)——第六筆橫、第七筆撇,都向右不出頭。

② 舟(艦、般、航)——第五筆橫,向右不出頭。

▲注意:耳(取、職、聯)——做左偏旁時末筆改提,可出頭。

9.非字的筆順與筆畫

非(罪、韭)筆順:[左]豎(不是撇),三小橫(最後一小橫不為提),[右]豎、三小橫。


四、點:

1.有點無點

① 有點——市shì(柿、鈰、鬧)。

② 無點——沛的右旁(沛、肺、芾),中間豎向上出頭。沛七畫。堯(澆、撓、繞、燒),右上無點。步(涉),左下無點。染右上不是丸。琴下無點。紙下無點(低下有點)。

2.先點與後點

① 先點點——義、為(筆順:點、撇、橫折鉤、[內]點)。

② 後點點——叉、發、拔、成(凡從戈者均末筆為點)。

3.點點的順序

筆順:豎折、橫折鉤(兩筆收尾處相交叉)、點、橫、點(不要寫完橫再點兩點)。凡從母者:拇、姆、毒、每、誨、悔、黴均如此。

(船、航)、後三筆筆順:點、橫、點。

(彤)的末兩筆筆順:先點、後橫。

的筆順:點、撇、點、豎、點、豎。

chàng的筆順:撇、斜點、[上]點、[左]點、[右]點、[下]點、豎折、豎、撇、豎彎鉤。

五、折(提、鉤)

1.橫折與豎折

① 片——末筆為橫折,共四畫。

② 牙——第二筆為豎折,共四畫。

③ 樂——第二筆為豎折,共五畫。舛chuǎn(桀、舜、舞)、降,末三筆為:橫、豎折、豎(末筆向上出頭)。

④ 既——右旁為橫、豎折、撇(向上不出頭),豎彎鉤。

2.從區者末筆為豎折

區、匹、臣、匡、匠、醫、匪筆順:[先]橫、[再寫]裡邊被包圍的部件,[最後]豎折一筆寫完。

3.左偏旁末筆橫改提

土(培場)、王(玩球)、止(歧武)、血(釁衄)、耳(取、聯)、子(孫、孩)、馬(馳、駛)、鳥(鴕)。

4.車字筆畫、筆順的變化

① 車做獨體字時筆順——橫、豎折、橫、豎。

② 車做左偏旁時(輕、較、轉)筆順——橫、豎折、[先]豎、[最後]提。

5.注意豎提

① 切(竊、砌、沏)左旁不是土。

② 瓦(甌、瓷、瓶)筆順:橫、豎提、橫折彎鉤、點。

6.發與拔的右旁不同

① 發(潑、撥)第一筆是豎折。

② 拔的右旁(祓、紱)第一筆是橫。

7.有鉤與無鉤

① 有鉤——七、兒、幾(冗、亢、機、禿、虎)。

② 無鉤——朵、殳(沒、投、沿、鉛)。

③ 有鉤——東、殺、條、雜、親、餘(末筆均為點,不為捺)。

④ 無鉤——不、木、未、末、禾、耒、來、束。

8.木字鉤與捺的變化

木字做獨體字時,豎無鉤,末筆為捺。

木字構成合體字時:①作左偏旁時:無鉤、捺改為點、如枯、杆、樹。②作右偏旁時:無鉤,捺不變,如體、沐、林。③在上部或下部時:無鉤,捺不變,如杏、李、傑;桌、案、榮、採。但遇到有並行的捺時,為了避讓,而將捺改點如:漆、茶、荼。

9.「小」字鉤的變化

① 在字的上部時無鉤——塵、尖、少(抄、紗、省、劣、雀)。

② 在字的下部時有鉤——爾(你)、叔(菽、淑)、京(涼、就)、忝、示(宗、票、奈、捺)。

▲注意「爾」字例外——璽、您,在字上部時也有鉤。

六、其他

1.幾種順序都有

① 先中間,後兩邊——丞、承、率、燕、兜、燮、夔。

② 從左到右——轡、盥、鬻、嬴、贏、羸、彘。

▲注意:

肅的筆順:橫折、橫(向右出頭)、橫,[中]豎,再寫[左]撇、[右]豎,最後[裡邊]小撇、點。

齏的筆順:先寫文,[左]撇、[右]豎,最後[中]寫韭。

2.堵口與不堵口

① 己jǐ——記、紀、起、忌、豈(凱、鎧)、改、妃。

② 已yǐ

③ 巳sì-——包、苞、導、異、巷、祀、圯、汜、巽、熙。

④ 犯的右旁——範、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區別幾個有戈的字

① 戊wù、戍shù、戌xū、成、鹹、戚——筆順都是先寫廠,再寫內部部件,最後:斜鉤、撇、點。

② 戎róng、戒jiè(誡、械)——相同部分筆順:長橫、短橫、在短橫上加撇,(「戒」再多一豎),最後,斜鉤、撇、點。

4.侖與倉要分開

① 侖——倫、淪、搶、論輪。

② 倉——傖、滄、搶、槍、蒼。

5.癸與祭的字頭要分開

① 癸——揆、睽。登(澄、橙、瞪、凳)。

② 祭——察、蔡。

6.學與黨的字頭要分開

學、鱟、覺。

黨、堂、常、棠、嘗。

興、舉、譽。僉(檢、驗、籤)。

光、當、肖。

7.字的末尾筆畫不同

① 咼(渦、蝸、萵、窩)——末兩筆:撇、點。

② 離(漓、螭、璃、禽)——末兩筆:撇折、點。

③ 禹(屬、踽)、禺、隅、愚、寓——末三筆為豎、提、點。

8.冒字上部部件特殊

冒(帽、瑁、冕、勖)上部部件第三筆、第四筆不觸及到左、右兩邊,有時可寫成禿寶蓋下加二。不要寫成曰yuē或日rì。

9.辰字起筆先寫廠

辰(振、唇、辱、晨)筆順:橫、撇、橫、橫、豎提、撇、捺。

10.敝字的筆順

敝(撇、弊、憋、蹩、鱉、蔽)的左旁筆順:點、撇、[左]豎、橫折鉤、[中]豎(向上出頭)、[裡邊]撇、點。敝十一畫。

11.女字的筆畫、筆順

獨體字女筆順:撇點、撇、橫(橫與撇只接觸,不交叉,橫向右略長。)。

女字做左偏旁時,筆順同上,不同的是橫與撇接觸後,不向右略長,構成一定角度即可。橫不改為提。

12.兗字中間不是口

兗、袞(滾、磙)筆順:六下是厶,不是口。

13.三個特殊字形的筆順

① 凹āo:豎、橫折折、豎、橫折、橫,共五畫。

② 凸tū:[上]豎、[中]橫、[下]豎、橫折折折、橫,共五畫。

③ 噩è:橫、豎、[左]口、[右]口、橫、[左]口、[右]口、橫,共十六畫。

14.部分字的筆畫、筆順

① 了:橫鉤、豎鉤,兩畫。

② 之:點、橫撇、捺,三畫。

③ 廿niàn(二十的意思),革字頭,筆順:先橫、豎、豎、橫,共四畫。

④ 卅sà(三十的意思),帶字頭,筆順:先橫、再撇、豎、豎,共四畫。

15.部分部首的筆畫,筆順

① 艹(草字頭):橫、豎、豎,三畫。

② 訁(言字旁):點、橫折提,兩畫。

③ 辶(走之兒):點、橫折折撇、捺,三畫。

④ 阝(雙耳刀):橫撇彎鉤、豎,兩畫。

⑤ 忄(豎心旁):[先]點、點,[後]豎,三畫。

⑥ 犭(反犬旁):[先]撇、[再]彎鉤、[最後]撇

硬筆書法教學:鋼筆字書寫規律與口訣短橫口訣:寫短橫,不能平,肩稍抬,筆上行。長橫口訣:寫長橫,要看準,零到五度求平穩。1、短橫的傾斜度是5-8度左右2、長橫的傾斜度是0-5度左右執筆方法口訣:輕鬆握鉛筆,上邊一個圓,三指來擠嚴,四指一條線,手握空心拳。詳細講解:捏:用大拇指和食指。













初學者建議使用鉛筆。小學寫字之初都採用鉛筆練習。因為鉛筆可以讓你下筆更穩,對於筆力控制很有幫助。等到筆畫端正,不歪不扭之後,再轉換鋼筆。所謂筆力,是從手和腕間發出的靈活自然的力量,只要多練多寫,筆力會逐漸增長。鋼筆確實由於型號牌子的不同對出鋒有一定影響。但由於個人使用感受不同,所以推薦去文具店直接一支一支試。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下指(拇指和中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空若蛋形。手指離筆尖太近,執筆角度大,寫不好大字。離筆尖太遠,寫不好小字。拇指包住筆桿,運筆不靈活,大拇指與食指(虛握)輕挨著就好。握筆不要太用力,不然食指前段就是向內撇的。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初學者寫字練習基本功時須遵守的正規法則,等到熟練之後,無論怎麼寫都能運用自如。初學寫字之所以必須講究執筆,是為了練習掌握這一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標準的握筆姿勢對字的好壞的影響很小,字不好看是因為練得少。寫久了之後,無論怎麼執筆都可以。古人謂之「執筆無定法」。[建議先臨摹一兩個月現代人的硬筆楷書如《田英章硬筆楷書》作為基礎,再選用古帖臨字。]比如選定的是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就要按照「摹」「臨」的方法,一步步練下去,直到意臨。這時歐體的基礎已經打得很紮實。如有意繼續提高鞏固,另開一新帖,則最好從歐體其他的帖子《皇甫君碑》《虞溫恭公碑》等,從這些帖中繼續鞏固學習歐派楷書。然後按照同樣的方法學習歐派行書。認準一位大家練習的好處就是,在字帖上沒有的字,也能因為長年累月的臨某一派,寫出相仿的字形來,使整篇文更具有系統觀賞性。到這時候,如若寫字興趣越來越濃,則可以學習其他書派的筆法。先攻一家,方可再臨百家。

《鋼筆字範》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初版。新中國成立後,鄧散木先生是國家首批簡化漢字推廣工作者之一,當時廣泛的簡化字鋼筆字帖就是由散木先生親筆書寫的。本書是鄧散木先生與白蕉合作的一部鋼筆字帖,真、行、草三體書法各具特色。

中國第一本鋼筆字帖《鋼筆字範》

民國38年(1949)初版

鄧散木鋼筆行書基本運筆法

鋼筆字範(2)| 鄧散木鋼筆行書欣賞

鋼筆行書基本筆畫

鋼筆行書的點畫寫法,儘管來自於毛筆行書,但用筆遠比毛筆行書簡單,它不強調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的法則。

(一)點

1、帶勾點 是由點帶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牽引下一字。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用筆要由輕而重、由左而右,勾時再用力頓一下,然後迅速向左下勾出。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不能生硬僵直;線條要遭勁流利,不能軟弱遲疑。

2、帶下點 是指上下兩點一筆帶下,如「淤」(於)字。寫法是落筆寫上點,用力頓一下,再提筆寫下點,最後再用力頓一下,迅速勾出。上點略側,下點稍平,上下點之間,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使上下連貫、粗細分明,有形態、有動勢。

3、帶右點 是由左點帶出右點,如「以」字。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然後提筆寫右點,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如兩點差不多大,就缺少變化。

4、合二點 是指左右兩點相呼相應,如「六」字。寫法是輕落重按寫左點,然後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順著勾勢寫右點,最後用力向左下撇出。合二點雖然中間沒有牽絲相連,但要一氣呵成,左點與右點之間應左高右低,遙相呼應。

(二)橫

1、下勾橫 是指橫畫下面帶勾,如「然」字。「然」字下面本來是四點,現改寫為一橫畫,是採用了草書寫法。寫法是落筆略頓,再向右寫橫,至末端用力折筆向左下勾出。

2、上挑橫 是指橫畫上面帶挑,如「古」字。寫法是在寫好一橫後,再用力一頓翻筆上挑而出.上挑橫與下勾橫不同處是末端收筆的方向不一樣,前者上挑,後者下勾;上挑是為了順勢寫上畫,下勾是為了開啟下筆。

(三)豎

1、懸針豎 是指豎畫下面尖尖的如針倒懸,如「半」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由重而輕寫豎畫。懸針豎要如針垂直端懸,不能東斜西倒。

2、垂露豎 是指豎畫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寫豎畫,至末端再略頓一下,回鋒收筆。垂露豎的兩端用筆重而中間用筆輕,兩端書寫速度慢而中間書寫速度快,豎中帶挺呈曲勢,如人挺立,顯得精神飽滿。

3、曲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曲勾,如「抑」字。寫法是寫好一豎後,末端收筆時順勢向左下迅速勾出。曲勾豎的豎中略帶曲勢,並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仰勾,如「隆」字。寫法是落筆寫豎畫,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仰勾豎與曲勾豎的差別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後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筆,後者是啟下畫。

(四)撇

1、回鋒撇 是指撇畫下端回鋒向上,如「化」字。寫法是落筆稍重,隨著向左下寫撇,至撇尾再回鋒向上收筆。因為撇尾回鋒收筆,並非出鋒收筆。所以撇尾不失而圓。

2、挑腳撇 是指撇畫下端挑腳向上,如「今」字。寫法與回鋒撇同,只是收筆時挑腳而出呈勾狀。一般說,回鋒撇往往是撇後寫豎,筆勢角度小,挑腳撇往往是撇後寫捺,筆勢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書寫法,撇端尖尖的,如「餘」字。寫法是落筆稍重,然後逐漸提筆向左下撇出,撇時要輕靈不要遲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頭,短小而平,如「重」字。寫法是落筆重,略頓,隨後提筆迅速撇出。平撇的形態有點象鳥啄,短小尖銳。

(五)捺

1、斜捺 是指捺畫斜而長,如「秦」字。斜捺在漢字中往往與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寫法是順著撇勢輕落筆,略橫行,接著轉筆向右下方寫。捺時要稍用力,隨即向右平捺出。斜捺的形態是一波三折,故又稱「波畫」。

2、回鋒捺 是指斜捺的捺腳收筆處不是出鋒而是回鋒,如「天」字。寫法與斜捺同,只是最後回鋒收筆,露出下尖勾,目的是為了書寫下一字。

3、反捺 是從斜捺、回鋒捺變化而來,如「木」字。寫法是輕落筆,觸紙後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筆,然後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圓曲捺 是指遊水捺的三彎處圓曲如環。寫法是先落筆寫一點,接著順勢寫一豎,再提筆向右拐彎,然後回鋒或藏鋒收筆。寫回曲捺要注意兩點,一是拐彎要圓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圓渾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託的作用,因比字頭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較小波畫較平而名之,如「之」字。寫法是回鋒落筆,略橫,隨著向右下用筆,然後用力平平捺出。平捺與斜捺一樣,形態是一波三折,有一種流動的勢態。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腳上挑,如「超」字。寫法是寫好平捺後,捺腳不平出,而是順勢上挑成勾狀,目的是為了便於寫「走」字裡面的部分。挑勾捺其實是在平捺快寫後順著筆勢自然形成的一種寫法,不可勉強為之。

(六)挑

1、短挑 是挑畫的一種,線條短小,如「地」字。短挑在行書中是承著其他點畫書寫而出,短小精銳,恰似一把短劍。寫法是落筆後略頓,隨即逐漸提筆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連寫,如「福」字。寫法是先寫一撇,然後折筆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處,書寫時點畫務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帶水。

(七)勾

1、蟹爪勾 是指豎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寫法是先寫豎畫,然後轉筆向左行筆,再翻筆向上勾出。蟹爪勾是豎勾的變化寫法,形態優美、線條雄健、氣勢酣暢。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寫法是側鋒落筆,然後縱筆而下,勾時用力翻筆向上勾出。戈畫平中帶弧有韌勁,剛中含柔見縱勢。

3、背拋勾 是指從背面反拋勾出,如「夙」字。寫法是順勢寫上橫畫,拐彎時折筆而下,然後宛轉提筆寫下彎畫,再翻筆向左上勾出。背拋勾轉彎抹角處不能生硬有稜角,勾尖要向內,對著字心首畫。

4、浮鵝勾 因形同白鵝浮綠水而名,如「毛」字。寫法是落筆稍重,接著用筆向下寫直畫,隨即提筆拐彎寫橫,最後翻筆向上勾出。浮鵝勾要鵝頭高昂,鵝身平正,方正中呈圓勢,態度雍容大方,氣宇軒昂不幾。

5、回鋒勾 如同回鋒捺是斜捺的快寫形式一樣,回鋒勾是浮鵝勾的快寫形式,如「也」字。寫法是順勢寫豎橫圓曲折,然後翻筆由上繞一小圈向下勾出。回鋒勾與浮鵝勾的不同處除了勾的形式和方向不一樣外,是回鋒勾的豎橫向內圓曲而浮鵝句的豎橫向外開拓。向內圓曲的比較宛轉流利,向外開拓的比較雄健挺拔。

(八)折

1、橫勾折 是指橫畫加折勾,如「罪」字。寫法是落筆先寫橫畫,折時稍用力向左下方勾出。橫勾折不僅要橫與勾的筆畫分明,而且轉折要自然有力。

2、豎勾折 是指豎畫加折勾,如「問」字。寫法是先寫豎畫,要心胸挺起,折時不妨筆略提起,再頓下去,然後迅速向左上勾出。

3、曲折 在行書中用得很多,凡是撇捺連續快寫都成曲折,如「根」字。寫法是落筆寫撇畫,接著向右折筆,再隨即向下勾。曲折形似閃電,富於動態。

4、撇捺折 是撇捺的連寫,但書寫較工整,如「衣」字。寫法是落筆稍重,再逐漸提筆寫撇,然後回鋒向右下方寫反捺,即成。撇捺折在撇捺的交接處要連寫,要有折的風味。

5、三彎折 是指三彎折曲折成三彎,如「乃」字。寫法是先落筆寫橫,再折筆寫彎,接著順勢向下彎出。三彎折要折而有韌勁,彎曲自然舒展。

6、內勾折 是由橫撇折的外勾變為內勾,如「序」字。寫法是寫好橫畫後,接著翻筆寫撇,撇要成內包勢,隨即趁勢向右上勾出。

7、鵝勾折 是浮鵝勾的快速簡便寫法,如「光」字。寫法是依勢落筆寫短斜豎,隨即折筆向右上勾出。鵝勾折的折處要圓潤遒麗,用筆要流暢明淨。

首先說說什麼是硬筆

硬筆就是說除毛筆之外的所有書寫筆,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原子筆、蘸水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有幾十種或上百種。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廣泛等特點。

硬筆字、硬筆書法和硬筆書法藝術是硬筆書法學習的三個階段。因此,欣賞一幅字是硬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藝術,要看它是否有藝術性,美不美。當然,有時候也難以分清。硬筆書法與硬筆書法藝術也無明顯界限,它要靠欣賞者的水平來判斷,這就上升到欣賞的範疇。

學習硬筆書法,並不比學習軟筆書法簡單。對於初學者而言,學習硬筆書法,其實更加需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更加強調書寫者要得到書寫方法上的指導。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進行訓練的話,盲目臨帖,通常收效甚微。君不見,諸多終日提筆的朋友,寫出來的字依然是章法凌亂不成體統的。

這正是因為他們寫字尚未得法,又把不恰當的書寫方法重複重複再重複,最終無非是將不恰當的方法,固化成自己的書寫陋習而已。

一.書寫工具

要先寫好字,首先還是應該了解清楚你所使用的書寫工具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硬筆書法書寫工具就是鋼筆和鉛筆了。其次還有因電腦閱卷普及而流行起來的中性筆,以及書寫性能不盡如人意,行將就木的原子筆。

接下來,我簡單地從這幾種的特性入手,比較幾種筆的性能和使用上的差異吧。

1.1 鉛筆——初學者利器,筆畫粗細表現力極強

在硬筆書法書寫過程中,鉛筆的最大特點在於表現力強。哪怕是同一支鉛筆,用力不同,寫出來的線條顏色深淺程度也不同。換句話來說,它除了能夠表現出筆畫的粗細變化,還能表現出色澤的深淺變化。因此,鉛筆的筆觸層次感更強,所能表現的肌理遠比其它同類書寫工具豐富。但與之相對的,其缺陷也相當明顯。

因為書寫過程中,筆跡是通過石墨粘附在紙上所形成的,不能像鋼筆一樣,寫字的時候能把墨吃進紙裡。所以非常容易掉色,不便保存。

1.2 原子筆——不好用,可以丟

詳細講解過其中一種筆之後,其它的筆的特性也就比較容易說清楚了。原子筆多數使用的是油性墨水,能表現筆觸粗細變化以外,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色澤的深淺變化。但是原子筆的墨水之所以能流到紙上,是因為墨水先流到筆尖內的一個小小的球珠上;在書寫的過程中,球珠旋轉從而把墨水帶到筆尖和紙張上的。這種設計造成的問題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球珠會發生一定程度的磨蝕,使書寫的筆畫增粗。原子筆除了隨著書寫次數的增多,筆畫會越變越粗之外,還因為油性墨水本身的特性所限,色澤常常會較淺。

因為原子筆筆畫輕重深淺變化較鉛筆小,也相對較不便於掌控。所以近年來原子筆在坊間的出現頻率也降低了。

1.3 中性筆——性價比高,易得性強,習慣還挺好寫的

似乎在不知不覺間,中性筆已經成為了近年書寫工具界的新秀了。一般來說,中性筆出墨流暢,筆畫輕重便於控制;因此上手容易,操控性強。相對而言,中性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於筆觸未能體現濃淡變化,而且筆觸的粗細變化相較鋼筆要小。因為製作工藝所限,一般超過0.5cm的中性筆筆芯表現能力就變弱了,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地寫出似有還無的牽絲效果。這個特性也限制了中性筆書寫字體的大小,寫出來的的字普遍略微偏小,不適合表現單字的細部。當然了,它的更大優點在於價格低廉,方便易取。對於我來說,更因為它有著啫喱筆這樣好聽的暱稱而對它格外鍾情。

1.4 鋼筆——王道,挑支好的,好好熟悉它

鋼筆作為硬筆書法書寫工具的元老,就目前來看,其地位仍舊是不可撼動的。書寫的過程,本身就是書寫者和書寫工具不斷磨合的過程。鋼筆的使用壽命較長,在和使用者相磨合的步驟中,具備了天然的優勢。由於其筆桿材質多為金屬,使用的時候感覺分外厚重;當鋼筆在紙面上揮灑的時候,常有種執長槍巨劍馳騁沙場的快意。另外個人認為,明嘴鋼筆因為彈性更足,它的使用效果相較暗尖的更好,而且暗尖鋼筆的筆頭較粗,一定程度上會遮擋住書寫者的視線,不便於書寫。選購鋼筆這事兒,前人之述備矣。

我想補充的是,鋼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稱作書寫者的終身伴侶來著,所以如果是已經工作了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先嘗試足夠多的鋼筆,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類型。然後在購買力許可的前提下,挑最貴的來買。書寫過程中,手指應該是舒展自然的,絕不能把筆掐緊,硬邦邦地要跟筆較勁。

原因如這個答案所說的:如何開始練毛筆書法?

手指握筆的時候,為筆提供的僅僅是對筆管的壓力,在垂直於紙面的方向上,這個壓力僅僅影響手指對筆的最大靜摩擦力。而筆的靜摩擦力,只要與筆的重力和紙面對筆的彈力兩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夠了。無論人怎麼用力握筆,都不會影響這個豎直面的受力情況;反而會因為握筆過分用力,寫起字來就會不夠靈活、運筆艱難,寫出來的字顯得生硬而沒有靈性。

握中性筆、籤字筆等水筆的方法和握鉛筆方法基本相同。但由於中性筆是通過液體毛細作用輸運墨水到紙面的,比較容易寫出筆畫,所以握筆的力度可以變得更加輕。圖中所提及的第二點,食指兩段彎曲,勿三段彎的說法可以忽略。握鋼筆的執筆方法和握鉛筆的方法不同。

其不同點在於,由於鉛筆中性筆在書寫時,對紙面的有效作用力是垂直於紙面的;而鋼筆則是通過壓迫筆尖的鋼片,使筆尖發生形變,墨水從鋼片間注入到紙上的。所以在鋼筆書寫過程中,有效的作用力應該是使鋼片產生形變的力,而不是垂直於紙面的力。

如圖示:

因此,鋼筆的執筆要領是:

筆桿應靠在虎口處;

而不是像之前握鉛筆的時候一樣靠在食指掌指關節處。

筆和紙的夾角約為40-65度。

幾個個常見問題,僅供參考:

1,剛開始練字需要注意什麼?

答:最重要的一點,你得端正態度,練字沒有速成,急功近利的人都失敗了。

2,零基礎如何開始練字?

答:買一隻順手的筆,買一個米字格練字本,挑一本喜歡的字帖。

下面分別細說:雖說善書者不擇筆,但是新人還是乖乖的去選一隻順手的筆吧,否則就是自尋煩惱;無論是鋼筆、中性筆、鉛筆都可以;相信我,一隻好的筆會讓你愛上書寫,在此處我就不給大家種草了,以後我會專門寫挑選鋼筆的問題。本子,買米字格或者田字格,開始練字一定要在格子裡老老實實的寫,那些大神們也是這麼過來的;我在文具店,每個練字本買了一個,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一種。

字帖的選擇,因為大家都不是書法專業,也就沒那麼多講究,無論是古貼還是當代書法家的字帖,都是良好的範本,建議首選古代的毛筆小楷字帖。在這裡,我列出練硬筆的人使用的經典字帖,大家自行選擇吧。( 文章後面 )

3,如何臨帖?

答:首先不建議拿透明紙摹寫,事實證明收效甚微。我的方法是,把字帖上的字放在米子格裡(有的書自帶格子,有的手機練字app也帶格子),然後在自己的練字本上模仿字帖上的字,儘量做到每個筆畫的位置和大小一致,每個字練習上百遍(高手都是上千遍),然後換下一個字(即使寫的不像也要換),等寫完一本字帖,然後從頭繼續開始,如此反覆,直到不看字帖,也能把每個字寫的很像就算成功了。

還要注意,練的多不如練的精,不要著急一下子把所有字都練完。甲乙兩人同時練字,甲精臨100個字,遠比乙粗臨1000字要好的多,即使甲有900字沒有臨過,但寫起來也會比乙好。

字帖選擇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硬筆書法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結構呆滯、字形呆板乏味、毫無美感的字帖也能大肆流行。新手未能了解書法的審美情趣,就貿貿然地闖進書店挑選字帖,實非上策。誠然,硬筆書法界中確實有值得尊敬的大師。但其實哪怕到了現在,相比於傳統的毛筆書法而言,書法界關注硬筆書法的人士也是寥寥無幾。

近20年來,中性筆製造工藝發展迅猛,而在國內,更讓人期待的鋼筆製作技術卻幾乎沒有任何突破。這個令人遺憾的事實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業內各方面對硬筆書法的輕視。

同時,鋼筆製作技術沒有得到突破,也讓傳統的書法家認為,硬筆並未具備足夠豐富的表現力,來幫助書家實現自己的藝術追求。因此,也沒有更多的書法家願意投入到硬筆書法的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遠比毛筆書法要強,所以書法學習者群體中,硬筆書法學習者更多,同時對硬筆書法的興趣也比毛筆書法的大。

這個現象導致的就是,市面上存在有太多濫竽充數,粗製濫造的硬筆書法字帖出現。初學者要在這眾多的劣質產品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素材,無異於沙中瀝金。

因此,我在這裡並不推薦初學者直接去選擇硬筆書法字帖進行入門練習;而更推薦的是,使用經歷長時間多代書法家考驗的古貼,直接臨習古貼。如果有意練習楷書的話,可以考慮臨摹《靈飛經》,即鍾紹京《六甲靈飛經》。 如果對行書練習有興趣的話,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推薦的還是筆畫明朗,法度嚴整的行楷吧。所以在行書方面,我的推薦是陸柬之的《文賦》。最後一句,不要總指望老師和教程,重要的是多用心練習,堅持就能成功。

附經典字帖列表:

附:硬筆字動態圖


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標準字帖

練字,就像蓋房子一樣,需先打好地基,只有基礎牢固了,房子才能蓋的穩,字形才穩。

所以,練字得先練好基本筆畫。

我們知道,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機器零件」,一個零件不合格會影響機器的整休運行和美觀。

「永」字能比較完整地涵蓋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形態,所以,從古至今很多書家都把「永」字作為漢字筆畫的「總綱」來研究,它的筆畫寫法、結構方法則被人稱為「永字八法」。

因此,我們也通過「永」字來了解漢字楷書的基本筆畫種類和在書寫時的具休要求。

用筆:輕——重

通過「人」字來分析運筆的輕重變化

永字八法的啟示

其一,要明確筆畫的基本形態即筆畫的方向、長短、曲直等。這是我們學習基本筆畫的重點。

其二,要了解筆畫的輕重關係。這與用筆的輕重和書寫的快慢有直接關係。這是學習楷書的難點。

下面,我們先根據「永」字八法來認識一下漢字基本筆畫的輕重關係。

這裡要注意:

在這裡我們所說的「頓筆」不要讓筆尖移動過大,否則就會在頓筆處出現明顯的結節,顯得累贅,字也不美觀。

書寫過程中的動作說明:

在書寫一個筆畫的過程中,經常會提到起筆、行筆、收筆、頓筆、回鋒、出鋒等動作,請看以下筆畫圖例。

小 結:

學習楷書首先應該注意筆畫準確和結構正確,先把一個字的外形寫好看。在此基礎上,再要求筆畫粗細、輕重關係到位。當然,對於撇、捺、鉤、提這些筆畫,如果沒有輕重關係,就會犯錯(比如把「橫鉤寫成橫折」),不能疏忽。

漢字筆畫書寫的運筆規律,一般是橫豎撇的起筆較重,點捺的起筆較輕;轉折處要略頓筆,稍重、稍慢;提和鉤,開始要略頓筆、稍重,爾後逐漸轉為輕快,收筆出尖;所有筆畫都是一筆寫成,不能重描。這些筆畫在組成漢字時,有的形狀會略有變化,因此在書寫時,要注意多觀察,把筆畫形狀寫準確。

1、橫

橫畫要寫平穩,因為橫在一個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則字不穩。人們常說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水平書寫,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穩的意思。由於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


短橫的寫法是,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行筆大約寫到長橫的一半時停筆即收。筆畫稍向右上仰。如圖:


2、豎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如圖: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見下圖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見下圖


3、撇

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捺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如圖:



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如圖:


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短撇在字頭出現時,筆畫形態較平,如「幹、反、禾、後、丟」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現時,筆畫形態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圖:


4、捺

捺畫粗細分明,書寫難度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筆較輕(輕落筆),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行至捺腳處重按筆,然後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輕提筆拖出,收筆要出尖。如圖:


平捺,寫法同斜捺,但下筆時先要寫一小短橫,然後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筆。如圖:


5、點

點畫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點畫有右點、左點、豎點和長點之分。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後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如圖:


左點,寫法基本同右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如圖


豎點,實際上是右點的變形,當點在字頭居中出現時,人們習慣將點的收筆處與下面筆畫連接起來,因此,這種點形態比較直。如圖:


長點,是在右點的基礎上變長,行筆應慢一些。如圖


6、提

提畫寫法是,下筆較重,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收筆要出尖。提畫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長短略有不同。書寫時應該注意區別。如圖:


7、豎鉤

下筆寫豎.到起鉤處,稍停向左上鉤出,出尖收筆,鉤的尖角約為45度,出鉤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圖:


8、弧彎鉤

下筆稍輕,由輕到重向右下弧彎行筆,到起鉤處略頓筆向左上鉤出,收筆要出尖。書寫時下筆處和起鉤處上下應在一條垂直線上。如圖:


9、戈鉤

下筆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筆,到起鉤處向上鉤出,收筆要出尖。寫戈鉤關鍵是要保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彎都會影響整個字的美感。如圖:


10、臥鉤

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行筆,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如圖:


11、豎彎

下筆寫短豎,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寫短橫,收筆稍重。如圖


12、豎彎鉤

在豎彎的基礎上,收筆時向上方鉤出,筆畫比豎彎要長一些。如圖


13、豎提

下筆寫豎,到適當處略頓筆向右上斜提,一筆寫成,提的收筆處出尖。如圖


14、橫鉤

下筆向右寫橫,行筆至起鉤處頓筆向左下輕快鉤出。注意鉤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筆尖。如同:


15、橫折

下筆從左到右寫橫,到折處稍頓筆再折筆向下寫豎。注意橫要平,豎要直,折要一筆寫成,中間不可間斷。折處不能寫成「尖角」,也不能頓筆過大,形成「兩個角」。如圖:


16、橫析鉤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鉤處略頓筆後向左上方鉤出,一筆寫成。如圖:


17、橫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向左下寫撇。注意橫要稍向右上斜一點,撇要出尖,一筆寫成。如圖:


18、撇折

先下筆寫短撇,出尖頓筆後折向右上寫提,注意折處要頓筆,收筆要出尖。如圖:


19、撇點

下筆寫撇,不出尖頓筆後折向右下寫長點,收筆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長點的角度要恰當。如圖:


20、橫折彎鉤

下筆寫橫,頓筆折右下寫豎,爾後圓轉向右寫橫,到起鉤處略頓筆向上鉤出。注意彎處要圓轉,下面的橫要平,鉤要小,要出尖。如圖:


21、豎折

下筆寫豎(有長、短之分),頓筆後向右寫橫,收筆較重。注意豎要直,橫要平,一筆寫成。如圖:


22、豎折折鉤

下筆寫短豎,頓筆折向右寫橫,再頓筆折向左下寫豎鉤。注意豎鉤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鉤要小,要出尖。如圖:


23、橫折提

下筆寫短橫,頓筆折向下寫豎,再頓筆向右上寫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圖:


24、橫折折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小短橫,最後折向下撇出,出尖。如圖:


25、橫撇彎鉤

下筆寫短橫,轉折處略頓筆後寫短撇,接著筆尖不離紙寫小彎鉤,鉤的方向往左上。如圖:


26、橫折折折鉤

下筆寫短橫,右邊稍高些,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短橫,再折向左下寫彎鉤。注意最後的彎鉤要稍有弧度。如圖:


27、橫折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下寫短豎,再圓轉向右寫短橫,收筆較重。如圖:


28、豎折撇

下筆寫斜豎,略頓筆折向右寫短橫,再頓筆向左下撇出,出尖。如圖:


橫如橋


豎如針

撇有鋒

捺像滑梯

豎鉤如抬頭挺胸的軍人

「口」字書寫演示

上寬下窄字形小

邊豎內收對稱美

生在豎裡探出頭

「石」字書寫演示

口與橫畫要對正

石字端正在撇畫

「十」字書寫演示

橫長豎短字形扁

「下」字書寫演示

覆橫長,上中線

垂露豎,豎中線

側點小,靠上寫

倒三角,也很穩


「上」字書寫演示

懸針豎,居中寫

仰橫短,偏上寫

覆橫長,偏左寫

三角形,穩又穩


「工」字書寫演示

仰橫短,豎畫斜

覆橫長,字形扁




好看的字跡,總能讓人賞心悅目!好看的字跡總能讓看的人,心情大好!你的字跡好嗎?你是否也想寫一首那麼美的鋼筆字!

用數位化來練習寫字,這麼新奇的方法你看過嗎?每個字的用數字來分解寫法,只要會寫阿拉伯數字,就能寫好漢字行書。

數位化的方法是按照書寫的筆順來拆解,把行書的筆畫、連寫步驟用數字來講解的清清楚楚,形象直觀一看就明白。

不管偏旁部首,還是常用字,用數位化來練習寫字,容易掌握,練字進步快。

數位化行書練字帖

知道怎麼寫,才能出效果,寫字認真本身就是然並卵,有些人寫得很隨意也很好看,寫得不好看是因為不知道好看的字是什麼樣的,寫的時候回憶不起來,自己摸索,不好看是肯定的啦。建議多臨摹字帖。

數位化行書練字帖

像這樣的漂亮字跡,沒有人天生就會,練習行書沒有方法,只能浪費時間,只有掌握方法,加上多練才能出效果。

 羨慕別人字寫的好看?32種筆畫硬筆楷書,轉走慢慢練!

見字如面,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字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與品格,甚至會影響一生。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字寫得不好?想練字卻無從下手?別愁!送你一套硬筆楷書教程↓↓64張動圖、32種筆畫的漂亮寫法,再也不怕字醜見不得人!轉走練習! ???

 


鋼筆書法基本知識及學習方法

摘要:
  書法,就是寫字的技法。「書」有寫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則,也就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高級藝術形式。

  鋼筆書法,就是用鋼筆表現漢字的線條書寫和造型藝術。其「線條書寫」即用鋼筆表現漢字的各種筆畫的方法,其「造型」即漢字的結構和章法。因此。鋼筆書法跟毛筆書法一樣。由三個最基本最關鍵的因素組成,即:線條(筆畫)、結構、章法,稱為書法的三要素。

  所謂線條(筆畫),指漢字的第一筆畫留在紙上的痕跡。同一筆畫,不同水平的書寫者寫出來的面貌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所謂結構,是指正確、巧妙地組織筆畫,使每個漢字的所有筆畫按規律布局合理,達到美觀的要求。

  所謂章法,是指篇章布局的方法,也就是使一幅書法作品整體美的技能和方法。它著重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協調、呼應、連貫、疏密與輝映,利用黑白的分布、字形的大小、字距的遠近、字態的正奇等於段,使千姿百態的單字在合理而巧妙地布局下,形成一篇既和諧美觀又輝映成趣的藝術作品。它能引發人們的美感。

  寫得一手正確、清楚、流暢、美觀的好字。不但對工作和學習很有益處,而且也是一種文化素養的體現,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書寫工具

  鋼筆字書寫工具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書寫時的效果,因此必須重視書寫工具的選擇與使用。書寫鋼筆字的工具有鋼筆、墨水和紙張。

  1、鋼筆。鋼筆的種類和型號很多,其區別主要在於筆尖的用料上。根據鋼筆筆尖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和普通鋼筆三種。

  挑選鋼筆時,要看筆尖兩片是否粗細均勻對稱,頂端是否圓滑,書寫是否流暢。試筆時,可書寫「永」和「8」字多次。如筆尖不刮紙,出水均勻,書寫圓滑流暢,那麼筆尖就合乎使用要求。至於筆桿筆套是次要的。

  鋼筆的筆尖有粗細之分,練字適用筆尖稍粗一些的鋼筆。

  2、墨水。練字宜用藍黑墨水和碳素墨水,尤以碳素墨水最佳。它有濃度,有光澤,寫在紙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一支鋼筆要使用同一顏色、同一牌號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則,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沉澱而影響書寫流暢。若要換一種墨水使用,應先將筆尖、筆膽洗淨、晾乾,再吸入新的墨水。墨水用後應及時旋緊瓶蓋,以防塵、防潑、防揮等。

  3、紙張。練習鋼筆字用紙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澀感、吸墨性較強的60克至80克的書寫紙、有光紙、複印紙為好。練習楷書字體時,最好在印有方格的紙上書寫,以便安排字的大小、結構,增強練字的效果。

寫字姿勢

寫字姿勢非常重要 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充分發揮書寫技能,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脊錐彎曲等疾病的發生,有益健康。這也是寫字最基本的要求。有些學書者雖有寫鋼筆字的基礎,但寫字姿勢還不夠正確,必須注意糾正。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身直、頭正、臂開、足開。身坐端正。兩肩擺平,腰背自然伸直,並略向前傾,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頭正、微向前傾,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一尺左右;兩臂自然向左右張開,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握筆,使筆桿略斜偏向右側,不是在鼻粱正前方,筆尖卻落在鼻梁正前方;兩腳自然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

 執筆方法

  古人云:「凡學書者,先學執筆」。可見執筆方法對於練習寫字是非常重要的。執筆方法正確與否,關係到筆的控制能力,運筆的靈活性,書寫的速度,直接影響書寫的效果。有些學書者雖有寫鋼筆字的基礎,但執筆方法還不正確,必須認真糾正。

正確的執筆方法是:拇指、食指、中指分別用第一節從三個方向合力捏住筆桿下端,即拇指、食指從筆桿的前部左右夾住筆桿,食指稍前伸,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後側抵住筆桿的後下方。距離筆尖約一寸左右,指尖低於拇指、食指。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彎曲,緊靠中指下方,對中指起運筆協調作用,不能接觸紙面。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節的最高骨處,向右後方傾斜,和紙面早50度左右的角度。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空若蛋形。這樣,書寫時才能靈活運筆,提高書寫效果,如圖二所示。

鋼筆書法的學習方法

  寫字,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練好字,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毅力和方法,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必須要保證有一定的時間和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摹寫」和「臨寫」。初學者可先摹後臨,有一定基礎者可以直接臨寫。要臨摹,首先要解決臨摹的範本,即字帖,再就是解決臨摹的方法。

一、 字帖的選擇

  字帖是學書者的無聲之師。初學者應當特別注意字帖的選擇,因為字帖的好壞將對初學者的練習及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我們認為練習鋼筆字還是選鋼筆字帖為宜,特別對於初學者,使用毛筆字帖進行鋼筆字的學習,那是事倍功半的。

  選擇鋼筆字帖主要有兩項原則:(1)要選自己喜歡的範本。自己喜歡,才會有熱情去練習它,這將給初學者帶來順利的進步;(2)要選擇行家公認的優秀範本。目前社會上確有一些質最低劣的字帖流行,這是商品社會內的必然現象。如果初學者隨便亂選,則將誤入歧途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因此,選擇字帖一定要慎重,可向行家請教。

二、 書體的選擇

  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先練楷書,還是先練行書,還是先練習隸書、草書呢?對於這一問題,我的認為,小學生應該先練楷書:中學低年級學生可練行楷:中學高年級或大學生,或有一定楷書基礎的青少年可練行書;對於字體雜亂者,應全部丟掉自己的字體,先練楷書,後練行書。有了楷書基礎,其它字體也就容易了,切莫先練草書和篆書。

三、 練習的方法

  字帖和書體的問題解決以後,面臨的問題就是摹寫和臨寫。

  摹,就是描,即可以在印好的紅模字上描,也可用透明度好的薄紙蒙在帖上描。也有人用平滑的膠片、塑料薄膜代替紙來摹,這樣做,既不會使墨漬透過紙汙染字帖,也可以洗滌反覆使用。摹寫的過程主要是讓初學者通過比較準確地描劃,熟悉字的結構形態和筆畫變化,從而進一步向臨寫過渡。摹寫速成的好辦法。

  臨,可以說是每個學寫字的人都必須經過的歷程。有些功成名就的老書法家,雖然造詣卓深,但每日仍臨池不輟,沒有天生不臨帖就會寫好字的人。臨習是練字和從事書法創作的不二法門,誰也不可能另闢蹊徑。

無論學什麼都少不了要模仿,從模仿階段開始,漸漸進入創造階段。模仿是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手段,是通向創造的一條途徑。學習硬筆書法少不了要臨摹字帖,而臨摹字帖就是一種模仿。如果恥於模仿,恥於臨摹,就無法學到他人的好經驗好方法,當然難以不斷提高和進步。

(一)摹帖

初學硬筆書法,不妨先從摹帖入手。

找一本自己喜歡的鋼筆楷書字帖,將較透明的(以能看清帖中字的筆畫為標準)書寫紙或者拷貝紙,蒙在字帖之上,用鋼筆按帖上的字一筆一畫地映寫下來,通過映寫,全面深入地了解原帖的點畫、結構,和用筆、筆勢的特點。一本字帖要反覆摹,直到記熟、寫熟。

摹帖的過程中,一定要動腦筋,找出一些書寫的規律來,切不可「依樣畫葫蘆」,只作機械的重複。否則,只能做到「熟練」二字,一旦離開了字帖,則眼前一片空白,茫茫然不知道從何處下筆。

摹帖時,要注意按照原帖的筆順次序寫,這樣才能重複書寫原帖者的運筆動作,從運筆動作中尋找出書寫的規律和方法來。如果筆順寫錯了,筆勢也錯了,便把握不住書寫者的脈搏。

初學者可以先從摹一本字帖入手,不要同時摹幾本字帖。一本字帖摹熟了,再換別的字帖摹。

學習毛筆書法,教師主張要先摹後臨,學習鋼筆書法,一般只講臨帖,不講摹帖,但筆者認為摹帖也是一種容易見效的好辦法,有些初學者通過摹帖,很快地掌握了原帖的特點,摸到了規律,在較短的時間裡「入」了帖。

(二)臨 帖

當然,更多的人主要先從臨帖入手,臨帖是學習書法(無論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普遍採用的方法。臨帖大致可以分為對臨、背臨和創臨三種。

1、對 臨

將字帖放在一邊,按照帖上的字一一寫在另外準備的紙上,這叫「對臨」。對臨一定要忠實於原帖,切勿隨心所欲地胡亂書寫。在初學階段,臨得越像越好,如能達到「亂真」的程度,令人難以辨別真假則更好。有些初學者,名為臨帖,實際上並不按照字帖上的字臨寫,寫來寫去仍是自己那套頑固不化的所謂「自由體」。把他們所臨的和原帖放在一一起對比,不見一點兒相似之處。這樣臨帖,怎麼能夠學到人家的好經驗好方法呢?

對臨可以從第一個字開始,一頁一頁地通篇臨下去,也可以挑選其中一部分自己比較喜歡的字局部臨。有些難寫好的字,或值得細細分析研究的字,可以集中精力單獨臨。

選中一本字帖之後,要相對固定下來,反覆不斷地臨。切切不可朝三暮四,今天臨這本帖,明天臨那本帖;也不可心猿意馬,眼下雖在臨著這本,而心裡惦念著那本。一本字帖臨得滾瓜爛熟之後,才可調換別的字帖。至於一本字帖要臨多久才可調換別的字帖,這不是一句話能夠回答清楚的,因為這和臨帖者用功程度的深淺,理解能力的強弱,以及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有關係。學習方法正確、理解能力強用功深的,學習進度自然快. 一本字帖不用臨多久就能臨好。

2、背 臨

臨帖的第二個階段是「背臨」。背臨就是在背著字帖或不看字帖的情況下臨字帖。背臨要以對臨為基礎,在沒有經過對臨或者雖經過對臨但功夫甚淺的情況下,是不能背臨的。

不看帖而能寫出帖上字的形體、姿態和神韻,是臨帖的基本要求。但雖說是基本要求,也並非人人都能達到,這其中不知要花費多少心血下去!

3、創 臨

「創臨」是帶著創造的意識去臨帖,這是臨摹碑帖的最高階段。

創臨不必全部似原帖。要在臨帖過程中有所取捨,根據自己的願望取其需要的部分,去掉不需要的部分,或者另加別的字帖的某些筆意和處理方法,形成基於原帖又區別於原帖的一種新的面貌。這已經有了創造的意思在裡面了。前人常用這種方法臨帖,如明朝王覺斯臨晉人法帖,清朝八大山人臨《蘭亭序》。多在似與不似之間,甚至於「面目全非」,因多數已經化成了自己的東西。

三個階段應有先後順序,求似原帖在前,求不似原帖在後。大致第一、二個階段求其似,第三個階段求其不似。求似為了以後的求不似,求不似要以從前的求似為基礎。如果一開始臨字帖就不似原帖,我行我素,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到頭來空空如也,一無所獲。

臨帖不似原帖,最終入不了帖中去,這是一種要注意避免的傾向。當然,還有另一種傾向:只會模仿,不會創造,即只入了帖,始終出不了帖。這種人臨帖還像,將字帖合上,就寫不好,或者帖上有的字寫得好,帖上沒有的字寫不好。說明臨帖的時候不動腦筋,沒有找出書寫的規律來,只是死記硬背字的形貌而已。

臨帖過程中要重視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結合。看到字帖上是如此這般地寫的,這是書寫者得到的感性認識。字帖上為什麼要如此這般地寫,寫了為什麼會使人覺得美觀,這便上升到了理性認識。我們得到的感性認識往往是直觀的,表面的,膚淺的,容易被遺忘的。只有通過思考、分析、概括、抽繹,上升到了理性認識,才是深刻的,本質的,規律性的,難以忘卻的。臨帖不能只停留在「依樣畫葫蘆」上,而要動腦筋、找規律,道理就在這裡。

開始臨字帖不能求多,選擇一家即可。有一家爛熟於心,寫來得心應手,心手雙暢之後,要轉益多師,泛臨各家,於我有用的都學。但最後仍須以臨一家為主,以這一家為根底生發開去,逐步形成自己的面貌,創立起自己的風格。

除了臨摹以外,讀帖也是學習的好方法。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將古今流傳的所有字帖一一加以臨摹。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能臨摹極少數的字帖,極大多數的字帖無法臨摹,只好瀏覽、閱讀。

讀帖如同遊歷名山大川,將自然界之瑰麗景象羅列於胸中,等到寫字的時候,筆下自然奇奇怪怪,千姿百態,呈於眼前。

無論毛筆字帖、鋼筆字帖,都可「讀」。讀帖不拘形式,坐在火車上、飛機上,拿出一本字帖來翻翻,琢磨琢磨點畫的寫法、筆畫組合搭配的方法,是讀帖;將好帖攤開張掛在牆上,每天進出時看看,用手指在空中比劃、揣摹,是讀帖;臨睡前翻開放在床頭的字帖,欣賞其氣勢、神採,也是讀帖。

北宋書法家米芾曾說自己早年「集古字」,晚年始成家。「集古字」就是將古人的字牢記在心中,記得多了,到自己寫字時,用筆、結構、形體也能多變,筆勢也能暢快。這好像寫文章的人平時要多讀書一樣,書讀得多了,詞彙豐富,語言生動,且左右逢源,文思如流。據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回憶說,他父親生前常將心愛的晉朝唐朝人的名帖放在自己的床頭,入睡之前一定要翻一翻,讀一讀。難怪米芾的字變化極多,這和他勤於學和善於學分不開。大凡有成就的書法家都是這樣的。

讀帖,這個「讀」字用得非常的妙。帖怎麼能「讀」?的確,好的碑帖在字裡行間蘊含著許許多多寫字的學問,需要我們反覆地琢磨、研究才能真正領悟,粗粗看上去往往失之交臂,無法得到。這裡的「讀」字正是琢磨、研究的意思。學習書法就應當養成經常讀帖的好習慣。

學習毛筆書法要讀帖,學習硬筆書法是否也一定要讀帖呢?有人提出了疑問。我覺得學習硬筆書法更要讀帖,鋼筆字帖一般不大,便於攜帶,且鋼筆字重在結構形體的變化上,沒有毛筆字那麼豐富,鋼筆字帖不必每本去臨,有不少字帖讀讀就夠了,要每本都臨,也太費時間和精力。

楷書字帖介紹

前人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毛筆字帖,我們盡可以任意選擇其中自己喜歡的用來臨摹學習。然而,可供臨摹學習的高水平的鋼筆字帖就不多了。終究鋼筆書法的誕生和勃興只是百餘年間的事情,沒有也不可能產生像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那樣家喻戶曉的楷書大家,當然也不可能有《多寶塔碑》、《玄秘塔碑》、《九成宮醴泉銘》、《妙嚴寺碑》那樣為世人推重的楷書範本。

儘管近十年以來,鋼筆書法已經普及,鋼筆書法愛好者與日俱增,特別在青少年中,希望寫好鋼筆字和正在學習鋼筆書法的十分普遍,根據這種社會的需求,鋼筆字帖出版了不少,隨便走進哪家書店,總有那麼幾種鋼筆字帖陳列在書櫃裡,但這些字帖的水平高下十分懸殊,可說是泥沙俱下,魚日混珠。其間當然有出自高手的作品,既有深厚的毛筆字根底,又在鋼筆書法方面下過苦功夫,這種鋼筆字帖值得學習臨摹。而有的鋼筆字帖只講平穩整齊,過分強調「橫平豎直」,寫成美術字或印刷體那樣,絲毫沒有書法法度和意趣,不適宜作為臨摹的範本。有的鋼筆字帖只講變化,筆畫過於扭曲,字形過於動蕩,或片面地追求氣勢、力度,筆勢外放有餘而內含不足,初學者無法學,即使學了,會將粗野怒張的壞習氣沾染上了,以後想要擺脫也難以擺脫。有的鋼筆字帖則生吞活剝地將漢魏碑版搬過來,漢魏碑版因經刀刻,筆畫轉折處多見稜角,起筆處也以方折峻利為主,把這些全盤移入鋼筆字帖,使學書者無從下手,更不要說取法了。

鋼筆楷書字帖,字形要端正,筆畫要清晰,在平整之中要有頓挫提按的變化,換句話說,要有書法的法度,要有藝術的情趣,要具有書法藝術所特有的美感。筆畫都像火柴棒那樣直挺挺的,然後將它們堆積或拼湊成文字,雖然也可以堆積、拼湊得千奇百怪,但終究不是書法藝術作品。

初學者購買鋼筆字帖要特別小心,切不可掉以輕心,馬馬虎虎隨隨便便買一本字帖來臨摹學習。有些初學者學書心切,急於求成,見字帖就買,有字帖就臨,結果事與願違,白花了金錢不算,學了不好的字帖,走上了斜路,問題就大了。如果自己對挑選什麼字帖為好心中無數,或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可以請求書法老師或學書法有經驗的同學、朋友給予介紹和指導,或者根據你的現有水平和學習進度,委託他們代為選購合適的字帖。這樣可以減少盲目性,避免上了壞字帖的當。

我們學習書法少不了兩位老師,一位是站在講臺上會講話的老師,另一位是陪伴在案頭上不會講話的老師。這不會講話的老師就是字帖。字帖雖不會講話,但它以身作則,現身說法,教我們怎樣寫,怎樣學。所以字帖的作用不可低估,對廣大自學書法者說來更為重要。離開字帖學書法,決不是明智的選擇。我們在理想的鋼筆楷書字帖較難買到的情況下,也可以買毛筆楷書字帖來臨摹。事實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筆者以為用鋼筆臨摹毛筆楷書字帖,比臨摹市上能買到的一般水平的鋼筆楷書字帖更好些。

鋼筆不能直接臨毛筆大楷字帖,故以臨毛筆小楷字帖為宜。這裡將歷代小楷名帖列表如下,供學書者選擇參考。

《宣示表》

鍾 繇

《戎路表》

鍾 繇

《力命表》

鍾 繇

《還示帖》

鍾 繇

《薦季直表》

鍾 繇

《樂毅論》

王羲之

《黃庭經》

王羲之

《孝女曹娥誄》

王羲之

《洛神賦》

王羲之

《人般涅槃經卷》

北魏


《大智度經卷》

北魏


《書列子》

南齊

蕭子云

《董美人墓誌》


《蘇孝慈墓誌》


《靈飛經》

鍾紹京

《汲黯傳》

趙孟頫

《張總管墓志銘》

趙孟頫

《老子道德經》

趙孟頫

《洛神賦》

趙孟頫

《前出師表》

祝允明

《離騷經》

文徵明

《前赤壁賦》

王 寵

現代科學昌明,複印機可以將古今人的墨跡放大或縮小,十分方便。我國一般城鎮都有複印機,有人用複印機把古人的大楷字帖縮小成為小楷字帖,然後用鋼筆臨摹,效果很好。可供縮小臨摹的大楷字帖較多,這裡擇要介紹如下:

《龍藏寺碑》


《楷書千字文》

智永

《張黑女墓誌》

北魏


《張猛龍碑》

北魏


《爨寶子碑》

東晉


《爨龍顏碑》

劉宋


《敬使君碑》

東魏


《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

《多寶塔啤》

顏真卿

《顏勤禮碑》

顏真卿

《麻姑仙壇記》

顏真卿

《東方朔畫贊》

顏真卿

《中興頌碑》

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

顏真卿

《玄秘塔碑》

柳公權

《神策軍碑》

柳公權

《金剛經》

柳公權

《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詢

《化度寺碑》

歐陽詢

《虞恭公碑》

歐陽詢

《皇甫誕碑》

歐陽詢

《道因法師碑》

歐陽通

《孟法師碑》

褚遂良

《倪寬贊》

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

褚遂良

《陰符經》

褚遂良

《雲麾將軍李思訓碑》

李 邕

《麓山寺碑》

李 邕

《雲麾將軍李秀碑》

李 邕

《朱巨川告身》

徐 浩

《圭峰禪師碑》

裴 休

《妙嚴寺記》

趙孟頫

《福神觀記》

趙孟頫

《膽巴國師碑》

趙孟頫

用鋼筆直接臨摹毛筆字帖,對於初學者說來的確有一定的困難,因為毛筆字的筆畫有粗細、方圓、藏露等豐富的變化,用鋼筆難以一一表現出來。

隸書的寫法和毛筆隸書基本相同,雖然線條瘦細勁挺,不象毛筆隸書那樣有明顯的粗細方圓變化,但精神氣質卻是一致的。寫時要用心體會,反覆臨習,才有收效。

 1、點 

篆書的點多為短橫或短豎,不很明顯。隸書既興,點畫成形,雖比不上後來的楷行書之豐富多彩,卻也多具變化,在整個隸書結字中起著重要作用。與楷書相比,隸書的點形體較圓渾,出鋒不銳,力量內含。有人說隸書。點如木楔。看來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圖所示:

三點水既不同於篆書,亦不同於楷書,三點聚攏,成左開右合之勢,三點應與右部相呼應。下四點應散開,長短參差,變化豐富。八字點應成上合下開之勢,左右展開,呼應相顧。

 2、橫 

隸書作為漢字方塊形狀的奠基,在將篆書的圓轉變為方折的過程中,賦予了橫畫新的使命和特色。隸書的橫畫,按其形體可分為平橫和波磔橫,如下圖所示:

隸書的橫切記「雁不雙飛」,即每字只應有一個重點的波磔橫。如年字上兩橫為平橫,其筆勢宜縮,末橫為波磔橫,其筆勢應放。道字因下部捺為主筆,捺磔,則上橫只應用平橫了。

 3、豎 

豎是僅次於橫在方塊漢字中頻繁使用的筆畫按其形體,隸書的豎可分為直豎和右彎豎兩類,如下圖所示:

右彎豎多用於門字以及象門字這樣以對稱豎作為主筆的字中。有時還出現類似門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肅,膏等。雙人旁的豎筆亦用右彎豎,如德,往,役,徵等字。隸書的直豎用得較多,有懸針豎、垂露豎,平豎、圓豎四種,可細心體會,區別運用。

 4、波挑 

或叫掠,或稱撇。按其形體可分為斜,彎,直三種,如下圖所示:

斜波挑勢較平,或叫平撇。彎波挑勢宜彎,先豎後挑。直波挑幾乎是豎筆帶挑。

 5、波磔 

楷書稱之為捺,其形體略如波磔橫,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為平,斜兩類。如下圖所示:

平波磔多為一波三折,頭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於走部,走車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勢宜平,尾部誇張放開。斜波碟使用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勢應斜,上曲下弓,與所配之部應和諧呼應。

 6、折 

折畫在隸書中一般起副筆作用,它斬釘截鐵,乾淨利落,分為直折和斜折,如下圖所示:

直折多用於口、日,田,月等封閉結構,其勢稍向內收攏,斜折多用於右耳部、子部等,其內折勢比直折更加強烈。

 7、鉤 

隸書的鉤大多用於副筆,與其它筆畫相配合使用,其勢較為圓轉,應含蓄自然,如下圖所示:

 8、挑 

隸書的挑(或稱提)多作副筆用,其形與斜橫相同,其勢斜而平,無什麼特別之處。如下圖所示:

欣 賞

唐代鍾紹京小楷代表作《靈飛經》渤海本

此帖是著名的小楷範本,真跡在明代為董其昌所得,後海寧人陳元瑞刻入《渤海藏真帖》,由於直接從原作摹出,加上刻工的技藝高超,此冊刻本極其精確地再現了《靈飛經》原作的風貌,為世人所稱道。此冊「齋室」二字完好無損,系啟功先生所藏《渤海藏真帖》初拓本。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練習指導
    不是所有的硬筆字學習都叫學書法。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
  • 硬筆書法練習指南
    不是所有的硬筆字學習都叫學書法。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
  • 硬筆書法練習入門技巧,書法作品內容,硬筆書法老師怎麼教
    硬筆書法練習入門技巧,書法作品內容,硬筆書法老師怎麼教 2020-12-10 15
  •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文/成長新視點序言:硬筆書法,是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書法使用的工具來說,主要分軟筆和硬筆兩種,這兩種工具書寫出來的字,風格各異,各有優點,也各有其藝術特點,在不同環境下深受人們的喜愛。
  • 龐中華硬筆書法紅極一時,現遭到質疑,硬筆書法該何去何從?
    龐中華的書法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前後共發行了100多種字帖,累計銷量甚至上億,還多次被電視臺邀請舉辦講座,一時間龐中華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人都跟隨著龐中華練習硬筆書法,龐中華成了中國書法家舉足輕重的人物。
  •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鋼筆字練習方法
    從審美的角度看,鋼筆字的線條表現形式和藝術感染力雖不及毛筆書法那樣豐富,但遠遠勝於鉛筆、原子筆等其他硬筆,因為鋼筆的筆尖富有彈性,寫出的筆畫同樣有粗細、輕重之分。一篇漂亮的鋼筆字,同樣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中國書法風格多樣, 千恣百態, 文雅精美的楷書, 生動流美的行書, 恣肆飄逸的草書……光芒閃爍, 世人傾慕。書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讓青年學生倍感自信和成功。一、從實用、藝術和個性化角度選擇行書進行教學鋼筆行書適合青年學生學習。
  •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榮譽理事丁書良先生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第三屆)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教育研究會中職常務理事、山東硬筆書法家協會(第二屆)代主席、威海硬筆書法協會(第一屆、第二屆)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書畫協會名譽主席、威海華夏書畫院院長。後記:我出生於道教聖地九頂鐵槎山下的一個小村莊,山陰之水由此流入大海,故村名「河口」。
  • 5年級小學生,練習硬筆書法8個月,寫成這樣如何?
    5年級小學生,練習硬筆書法8個月,寫成這樣如何?用簡單的語言,闡述傳統的藝術,大家好,我是不二齋,有網友提問說「5年級小學生,練習硬筆書法8個月,寫成這樣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很多小學生學習書法會遇到兩個問題,一個是本來字還可以,可是練習了書法以後,寫的卻更差了,另一個問題是臨帖的時候寫的不錯,可是一到寫作業又回到了從前,其實這都是學習書法會遇到的正常現象,我們需要做的是不要著急,繼續堅持和等待,練的字不會白練,他已經起作用,只是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像是吃過的飯,雖然不記得吃了什麼,但都變成了骨血和肉。
  • 硬筆書法入門:關於學習硬筆書法的方法,這些你知道嗎?
    硬筆書法藝術作品相比於毛筆書法、國畫那些作品來說,雖然不能以墨色的乾濕濃淡,線條的肥瘦、枯潤等來展現美感,但是硬筆書法還是以其自身的形式和內涵來表達自身的魅力,傳遞自身的魅力。隨著硬筆書法對學習、工作、生活的不斷滲入,尤其在電腦時代的快速發展下,硬筆書法已經成為當代藝術的潮流。在學生時代方面,硬筆書法涉及到的是寫字書面問題,涉及到學習成績的問題,很多家長就擔心自家孩子字體寫得不好,所以家長們都會選擇讓孩子學習硬筆書法,那麼關於硬筆書法的學習方法,這些你知道嗎?
  • 中國網絡書法聯盟硬筆委員會委員:馬國峰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馬國峰, 河南周口人,中共黨員,清雅書社社長,墨池學院特聘導師,現為中國網絡書法聯盟硬筆委員會委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會員,深圳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深圳龍華區書法家協會理事。
  • 硬筆書法入門技巧教程
    學習硬筆書法,並不比學習軟筆書法簡單。對於初學者而言,學習硬筆書法,其實更加需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更加強調書寫者要得到書寫方法上的指導。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進行訓練的話,盲目臨帖,通常收效甚微。1.1 鉛筆——初學者利器,筆畫粗細表現力極強在硬筆書法書寫過程中,鉛筆的最大特點在於表現力強。哪怕是同一支鉛筆,用力不同,寫出來的線條顏色深淺程度也不同。換句話來說,它除了能夠表現出筆畫的粗細變化,還能表現出色澤的深淺變化。因此,鉛筆的筆觸層次感更強,所能表現的肌理遠比其它同類書寫工具豐富。但與之相對的,其缺陷也相當明顯。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書法純粹是種愛好,所謂練書法的說法是給別人聽的,很多書法中的事情說的頭頭是道,一道上手寫的時候就露餡了。
  • 硬筆書法練習的關鍵在於「三心」
    硬筆書法的關鍵在於用心苦練,這是通過實踐總結出的經驗。可是,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有誰不想練出一手好字呢?既然想學,誰曾又不想用心去苦練呢?就是要拋去耳目,一不觀任何事物,二不聽風吹草動,沉下心來,一心一意練字。笫二是「真心」。就是要專心至致,一是全心全意,二是真心實意,一撲真心,認真地去探究每個字的一點一畫。第三是「痴心」。就是要廢寢忘食地,一不攤雜事,二不攤勤勞,死心踏地,加心在意地摸仿每個字的每一筆。
  • 中國硬筆書法秘書長,最正宗的硬筆行書:吳玉生書法作品賞析
    文/果果木吳玉生,1959年生 ,中國硬筆書法潛心書法普及教育研究和實踐十幾年,成績頗豐。被北京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書法輔導教師」,被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研究會遴選為全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寫字》課本規範字書寫人。吳玉生老師,是硬筆行楷書的大師。
  • 走過四年的硬筆書法大賽魅力何在
    在蘇州高新區,同樣也擁有一批熱衷於書法教育的中小學。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連續多年獲得「引力播杯」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組織獎,並擁有蘇州市硬筆書法協會授予的「蘇州市書法教育實驗基地」牌匾。地處書畫之鄉滸墅關的蘇州高新區敬恩實驗小學,從鄉鎮學校到現代化學校的轉型過程中,深挖地方藝術元素,多年來形成了以書畫藝術為核心的藝術特色。
  • 硬筆書法入門最快的方法,很實用
    所謂硬筆書法,就是用鋼筆、籤字筆或者鉛筆等比較硬的筆,把字寫美觀的一門技術。 如何才能掌握這門技術呢?這就是練習硬筆書法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朋友在學習硬筆書法的時候,把它看得很難,就是這種畏難的心理讓大家在書法面前望而卻步。
  • 學好硬筆書法,怎樣選擇字帖和臨帖
    前面給大家講了學習硬筆書法怎樣選用書寫工具,也就是筆和紙的選擇,但是對於初學書法的童靴,經常會面臨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寫出自己好的書法作品或者怎樣才能使字看上去漂亮,下面分兩個部分給大家講一下選帖和臨帖的問題。選帖如何選擇一本好的範帖?
  • 硬筆書法:掌握三大技巧,硬筆書法的能力有了一個新的提升!
    學習硬筆書法掌握好點畫的粗細、用力的輕重以及氣勢的連貫三個方面的技巧,對於硬筆書法的學習至關重要,因為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三方面的技巧,你的書法才算了入門了。所以入了門的筆友們在接下來的練習上,應該更注重的是美感方面的鑽研了。一、掌握點畫粗細的技巧1.筆的選擇如果選擇鋼筆,就用筆尖稍微粗一點的;如果用中性筆,就用0.7或1.0的。粗筆可以寫細字,而細筆寫不了粗字。
  • 小學生練習硬筆書法,多久能練好?
    此後,如果您不追求書法藝術,則不再需要練習字符。基本上,一個人的字體一旦成型基本不會退步。越早練好、越早受益,但是在初級水平上書寫不好,以後就需要加倍努力。學習新東西並不困難,困難的是改變不良習慣。大多數小學生在學習書法方面面臨兩個問題。首先,一個是本來字還可以,但是練習書法後,筆跡變得更糟。實際上,這是學習書法時的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