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血液被稱為「藍金」,1升近2萬美元,研發新冠疫苗不可或缺!

2020-12-23 chinaseafood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截至6月29日,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項目超過200個。該組織7月3日表示,雖然有效冠病疫苗的交付目前暫無確切時間表,但到今年年底可能會有候選疫苗顯示出對冠病病毒有效。世界經濟論壇網站日前刊文稱,這場世紀之疫的解藥,將仰賴一種比恐龍還古老的生物,數億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鱟是地球上少數僅存的「化石」物種之一。儘管經歷漫長的歲月,鱟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特徵:頭胸部是一副包裹身體的褐色硬質甲殼,長而尖的尾部像一把利劍。四隻眼睛中有兩隻是複眼。目前,世界上存活的鱟有四種,即中華鱟、美洲鱟、圓尾鱟、南方鱟。其中,美洲鱟分布於北美東海岸水域,其餘三種鱟分布在亞洲沿海水域。

美洲鱟
中華鱟
南方鱟
圓尾鱟

我們見到的動物,血液大都是紅色的,而鱟的血液卻是藍色的。這是為什麼呢?據「科普中國」介紹,哺乳動物呼吸時,把氧氣吸入肺裡,在肺泡內和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然後,氧氣由血液攜帶進入心臟,經過動脈流向全身,供新陳代謝使用。哺乳動物的血液攜帶氧,是由血液中的鐵作為「運載工具」的。鐵和氧結合後呈紅色,所以血液就呈紅色了。而在鱟等低等動物的血液中,不是靠鐵來「運輸」氧,而是用銅。由於含銅的蛋白質結合物是藍色,這就使它們的血液呈現藍色。鱟的血液不僅顏色特殊,功能也很神奇。鱟的血細胞很原始,沒有分工,只有一種變形細胞,但是這種簡單原始的血液,卻具有神奇的功能。當病菌的毒素接觸到鱟的血液時,鱟血液中的變形細胞便釋放出一種凝固蛋白,會導致血液迅速凝固,使病菌不能繁殖,隨後,血液就會形成一道屏障,阻止其他細菌入侵。

19世紀50年代,科學家在鱟的藍色血液中提取出一種凝血劑,稱為鱟試劑(LAL)。這種鱟試劑不僅能馬上檢查出患者是否被細菌感染,為急症患者的診治做出快速診斷,還是一種檢測藥品和醫療用品中是否含有病原菌的既簡單又可靠的方法。人類注射的疫苗,就要通過鱟試劑的檢測。在鱟試劑中滴入注射液,如果試劑立即凝固或變色,則說明注射液內含有致病的細菌內毒素;如果試劑不凝固,就說明疫苗是安全的。鱟試劑還廣泛應用於檢測飲用水、牛奶、罐頭等食品是否受到細菌汙染。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有這種珍貴的醫學用途,不少食品生產商與藥廠已利用鱟血數十年,以測試其產品如疫苗,是否被細菌與內毒素汙染。由於鱟血呈藍色,加上來源稀有,所以被稱為「藍金」。美國彭博新聞社2019年曾報導稱,1加侖(約合3.78升)鱟血價值6萬美元。

鱟和蝦、蟹一樣,屬於節肢動物,不過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兩億多年。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鱟的「藍血」價值被醫藥產業發掘並用於開發試劑,它的命運急轉直下,數量銳減。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大西洋地區漁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有將近50萬隻鱟被活體取血。鱟貌似盔甲的外殼,也抵擋不住無數根鋼針的輪番採血,在流失約1/3的血液後,終於獲得釋放,返回被捕撈的地方——但過程中會有上千隻死亡。確切的死亡率仍是未知。

一個好消息是,最近出現了與鱟血原理相近的合成替代品「重組因子C」(rFC)。不過,據路透社報導,作為製藥行業的準則,美國藥典(USP)最初提議將rFC添加到管理內毒素測試標準的章節中。但目前美國藥典放棄了這一作法。5月29日,美國藥典宣布,rFC將會放入另一個獨立章節。這意味著使用rFC的藥廠必須繼續進行額外的驗證工作,以確保在使用rFC測試時與用鱟血進行的測試結果一致。美國藥典稱,「有鑑於內毒素檢測在保護患者方面的重要性……,委員會最終決定需要更多的真實世界數據」,這將使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能夠靈活地與藥廠合作,以解決rFC的驗證要求。

一直以來,許多專家都呼籲提升鱟的法律保護地位,並規範試劑產業對野生鱟資源的利用,減少採血過程中鱟的損傷與死亡, 併科學放歸。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豐富鱟資源的國家之一,佔世界總量的95%以上。國內現存的中華鱟資源大多分布在北部灣廣西沿海。為了規範試劑行業對鱟的使用,中國對鱟的合法利用設定了審批許可制度,捕撈、出售、馴養繁殖都需要獲得官方的審批許可證。

2019年3月,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裡,中華鱟的等級從原本的數據缺乏(DD),更新為瀕危(EN)。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不久將來,其野生狀態下滅絕的概率高」。同年6月,在中國廣西舉行的會議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鱟專家組決定將每年的6月20日定為「國際鱟保育日」,來自美洲、東南亞、廣西北海市等地區官方、鱟保護組織及相關機構與會代表通過並發布「全球鱟保護北部灣宣言」,呼籲社會各界聯動保護鱟資源。

相關焦點

  • 醫藥健聞周刊|全球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渤健高管會新冠...
    新冠病毒相關資訊全球未來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目前全球逾20家公司及公共部門在爭分奪秒地研發新冠疫苗。專業人士稱,未來1至1.5年的投資將高達20億美元。三年前,為了抗擊威脅全球健康的新疾病,多地政府、業界和多個慈善機構聯合成立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該聯盟已贊助了四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Moderna的也在其中。
  • 外媒:一毫升數萬美元,國外黑市驚現天價新冠康復者血液
    據美國密西根當地媒體《橋梁》雜誌5月7日報導稱,如今,無論是各國科學家們正競相開發新冠疫苗和可靠的抗體測試,還是躺在危重病房裡等待救治的新冠患者,新冠肺炎康復者含有病毒抗體的血液都有著極高的價值。面對如此大量的迫切需求,具有抗體的血液開始供不應求,也因此被研究人員稱為「液體黃金」。
  • 美國擬以近20億美元預購新冠疫苗
    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22日證實,如果臨床試驗證明兩家藥企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安全有效,美國政府將支付19.5億美元購買1億劑疫苗,供5000萬人接種。  【下訂單】  路透社報導,這是美國政府迄今最大一筆新冠疫苗預購訂單。  從這種疫苗前期臨床試驗來看,受種者共需接種兩劑,意味人均疫苗接種費用為39美元。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先前說,如果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成功,美國人可以免費接種,不過醫療保險可能需要支付一定費用。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公司名字;百特等...
    該合作將利用AbCellera的快速流行病反應平臺,該平臺已經從COVID-19血液樣本中識別了500多個獨特的全人抗體序列。德國疫苗開發商CureVac正在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工作。該公司一名聯合創始人表示,公司研發人員從多項可能有效的疫苗製劑入手,目前將從中選出兩個最佳配方來進行醫學實驗。
  • 新冠疫苗研發 德國又有大動作
    2020年1月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公布後,CureVac公司開始對基於刺突蛋白的多種潛在抗原構建體進行免疫原性檢測,隨後進行了臨床前試驗。5月中旬發布的結果顯示,候選疫苗能夠在低劑量下快速誘導免疫反應以及高水平的病毒中和效價。因此,CureVac公司計劃於6月啟動mRNA新冠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
  • 京領日報|牛津大學等研發新冠疫苗,伊頓公學1億鎊資助貧困生
    -2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技術頒發了緊急使用授權(EUA)。據華爾街日報當天報導,羅氏公司的檢測技術,可以識別出人體產生的新冠病毒抗體,從而判斷測試者是否感染過新冠肺炎。對於許多疾病,抗體在人們感染後的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內都會留在血液中。抗體檢測是在血液樣本上進行的,這與當前用於診斷新冠病毒的拭子檢測不同。羅氏表示,該檢測可以幫助評估患者對病毒的免疫反應。
  • 獲中國生物製藥5億美元 科興「輸血」新冠疫苗研發
    科興控股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表示,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臨床研究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中國生物製藥的新增投資除了為克爾來福研製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外,還將推動克爾來福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擴大,持續保障高質量疫苗在全球更大範圍內的供應。
  • 史蒂芬妮·貝克:美國新冠疫苗研發內幕——這可是一筆180億美元的...
    在該製造廠內部有一處被稱為3區的地方,一個剛剛被從麻薩諸塞州運過來的生物反應器不鏽鋼外殼斜躺在地上。員工們正試著讓這個生物反應器運行起來。在幾周後,它將成為新冠病毒疫苗生產線上的核心裝置。 當工廠的所有者Emergent BioSolutions公司訂購這個生物反應器時,一家供應商表示,一些關鍵部件要到11月或12月份才能到貨。
  • 中美競速新冠疫苗研發
    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 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後,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例如,美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 病毒疫苗 mRNA-1273 是 mRNA(信使核糖 核酸)疫苗,屬於RNA疫苗,它是將編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 mRNA 導入人體細胞內。 而最新進入臨床試驗的 INO-4800 是一款 DNA 疫苗,使用了被稱為質粒的一小段環狀 DNA 片段,注射後能使細胞產生抗原蛋白。
  • 醫藥健聞周刊 | 強生等公司啟動新冠疫苗三期試驗|新冠疫苗|醫藥|...
    本周焦點:1、默沙東將參展第三屆進博會2、強生啟動新冠疫苗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3、Novavax在英國展開新冠病毒疫苗三期試驗4、中國生物向武漢市捐贈新冠滅活疫苗5、科興生物將向南美國家供應新冠疫苗6、富士膠片稱法匹拉韋可縮短新冠患者康復期
  • 強生與美國政府達成10億美元新冠疫苗供應協議 定價10美元/劑
    《金融時報》6日的消息稱,美國政府與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達成了一項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協議,以確保獲得1億劑該公司的實驗性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強生曾在7月16日宣布,研發中的新冠疫苗的最終階段臨床試驗最快提前至9月,當初預計為2021年上半年。
  • 醫藥健聞周刊|強生擬向歐盟供應2億劑新冠疫苗;賽默飛世爾收購...
    新冠疫情防控蓋茨基金會與疫苗製造商合作生產定價不到3美元的新冠病毒疫苗。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表示,將支持世界上最大的疫苗製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為較貧窮的國家大力生產1億劑新冠病毒疫苗,每支定價不到3美元。
  • 美FDA授權緊急使用德美研發的新冠疫苗
    (抗擊新冠肺炎)美FDA授權緊急使用德美研發的新冠疫苗中新社休斯敦12月11日電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於11日授權一款運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研製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許可。該疫苗由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預計美國將於下周進行首次接種。目前美國累計超過29.2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美聯社消息,FDA當日表示,16歲及以上人群可接種該疫苗。FDA稱,疫苗分兩針接種,間隔三周,在第一針接種後開始對人體起保護作用。接種第二針後會出現約1天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酸痛、疲勞、頭痛、關節疼痛、發熱等症狀。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目前,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的5款新冠疫苗,分別為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及智飛生物研發的一款重組蛋白疫苗。其中,根據公開信息,國藥集團的兩款疫苗進展速度較快。11月25日,國藥集團副總經理石晟怡稱,國藥集團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
  • 新冠疫苗還沒面世,各種人血饅頭已經大吃特吃
    因為這些康復患者體內血液中被證實存在新冠病毒的抗體,所以對於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之後都表示願意提供自己的血樣來用於研究,也希望有助於研發病毒抗體檢驗方法。各國都希望能夠成為首位研究出疫苗的國家,因為面對全球公敵——新冠病毒,哪國能夠研發出被譽為「終極武器」的疫苗來,那該國的國際地位必將得到躍升,甚至也能靠著疫苗來重振該國的經濟。於是各國都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只為讓新冠病毒疫苗能夠早日面世。
  • 全球「競速」新冠疫苗研發:中美兩國領跑,70多個疫苗項目已在路上
    NIAID與Moderna的科學家在MERS病毒疫苗的基礎上,把相應序列替換成新冠病毒的序列,然後快速製備出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mRNA核酸疫苗具有免疫活性強、研發周期短等特點,而且mRNA不會整合到人體基因組,因此與DNA疫苗相比安全性更高。2.
  • 俄羅斯研發成功新冠疫苗 普亭女兒已接種
    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說,全球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者近日將達2000萬人,但各國承諾捐助與實際到位資金落差相當大,光是疫苗需要逾1000億美元
  • 布油升破50美元後延續漲勢,新冠疫苗接種展開提振需求信心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布油升破50美元後延續漲勢,新冠疫苗接種展開提振需求信心油價周五上漲,延續隔夜的明顯漲勢,因新冠疫苗接種展開令市場憧憬明年原油需求將會上升。隔夜油價大幅上漲,布倫特原油自3月以來首次升逾50美元。歐盤時段,布倫特原油期貨漲0.30美元或0.6%,報每桶50.55美元,周四上漲將近3%。美國原油期貨漲0.31美元或0.7%,報每桶47.09美元,上交易日亦漲將近3%。
  • 俄羅斯研發「酸奶新冠疫苗」 鼻滴式疫苗也將人體試驗
    俄羅斯在研製新冠疫苗的道路上不走尋常路!令吃貨期待的酸奶疫苗俄羅斯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這種疫苗可以以發酵乳製品(即酸奶)的形式服用。塔斯社6月2日援引俄科學院副院長切霍寧的話報導,位於聖彼得堡的實驗醫學研究所正研製一種通過酸奶製品口服的新冠疫苗。切霍寧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後感染人體細胞。俄專家複製了編碼合成刺突蛋白的病毒基因,並將該基因導入某益生菌負責編碼合成表面菌毛的一個基因區域,進而得到一種表面帶有抗原蛋白的細菌。
  • 作為製造強國,為什麼日本在新冠疫苗研發上卻落後了?
    不過有一件事卻讓人大跌眼鏡,在歐美發達國家爭相推出新冠疫苗之際,作為僅次於美國的發達國家,日本卻沒有研發出自己的疫苗,只能從國外採購疫苗,滿足國內的需求。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日本並不是沒有從事新冠疫苗研發的單位,包括AnGes,第一三共等都在開展研究,不過就只有一家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日本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上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