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一詞源於日語的「zak-ka」,從最初的西方舶來品,演變為一切能給生活帶來新意和幸福感的物件;從鍋碗瓢盆、茶壺茶杯,到居家裝飾,再到文創手作等,囊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用品。
事實上,對標zakka的起源國家日本,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初數據接近。這一時期,正值日本進入了第一次消費升級大潮,並掀起第一次雜貨熱潮。
在此之後,儘管日本經歷了「失去的30年」,但期間私人消費(本地居民用於商品及服務的開支)佔GDP的比例,卻並未明顯下降,反而穩定在50%-60%的區間內。
與此同時,家居雜貨行業不僅在上世紀80-90年代保持了極高的複合增長率,成為全部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第二大行業,還接連產生了第二次、第三次雜貨熱潮。由此形成的,是日本異彩紛呈的雜貨市場。一眾知名的品牌雜貨店,如無印良品、niko and...等,早已被廣大遊客列入自己的「打卡清單」。
日本早期的雜貨店以1716年誕生於奈良的中川政七商店為代表,經營時間已達300年歷史。而日本近代雜貨歷史要從美式藥妝店「Sony Plaza」開始,店內匯集的各國商品,定義了「時尚雜貨」。
日本第一次雜貨熱潮是1976年,國民當年人均GDP達到近8000美元,實現第一次消費升級,並且手工製作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人氣持續至今的雜貨品牌TOKYO HANDS就是在那一年誕生的。
這些有創意性的日常小物為人們帶來了更多愉悅感受,隨之開始廣泛流行。為了與TOKYO HANDS抗衡,80年代西武集團又先後開創了至今風靡全球的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以及「LoFt」。
20世紀90年代,受「泡沫經濟」的影響,日本大眾對於消費的需求與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性價比」成為日常購物中最多考慮的一個因素,隨著「北歐簡約」風的盛行,第二次雜貨熱潮襲來。2015年之後開始的日本旅遊熱潮,在日元貶值以及放寬籤證政策等影響下,全世界的訪日遊客高達3000萬人次/年,並保持高速增長,新的消費內涵帶動了第三次雜貨熱潮。這次的熱潮標誌著雜貨走向更多元的個性化,從進駐大型商業的無印良品、LoFt到以「雜亂無章」著稱的唐吉可德等,日本知名的幾大雜貨專門店品牌都趁勢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日本雜貨的成功學,首先要從創意說起,以無印良品為例,商品名稱這一步就花了不少心思,僅僅一張吊牌就要在說明商品內容的同時體現出「無印良品的獨特風格」。無印良品在「雜貨店」方面的發展已經很成功了。也正是因為成功,才會出現很多效仿者。而他們的價格更便宜,就算是現如今的無印良品也會存在危機感。所以在無印良品還很受大眾青睞的時候,拓展企業模塊是最佳時期。比如進入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簡餐等產業。
LoFt藉助的是買手制,讓商品更豐富更具創意。LoFt售賣的筆記本種類就有3000種之多,有為了方便邊在電腦上打字邊手寫記事而設計的橫式筆記本;有為了人們更方便翻頁找月、周計劃,而創新上下分為兩部分的筆記本;還有以日本地點、興趣等為主題的筆記本等。飯盒種類超過1000種,有可以立置而並不會影響食物美觀的可立式飯盒;也有可以根據自己食量需要調節的飯盒;更有方便放入到小書包內的扁長型飯盒等。各式創意類產品讓人們「眼花繚亂」,不經意間就會在這裡逛很久,而這裡也可以說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想到而沒有的」。
LoFt依託「買手團」進行選品採購,不追求原創品牌(但同時也擁有自主開發的商品),而是依託買手從不同渠道精選而來,或是直接向廠家提供商品開發建議,但條件是廠家所做出來的商品需要在LoFt首發,從而在商品種類方面保持領先於其他店鋪的優勢。23萬種創意型商品,不僅僅滿足了生活的需求,更讓都市生活中忙碌的「自我」獲得了更多精神上的慰藉。日本雜貨的成功之道,還在於他們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概念。日本的三次雜貨熱潮,都源於經濟大環境的轉變,適時調整自身的商業形象,抓住「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得多個品牌培育了自身獨特的品牌形象。LoFt和niko and...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陳列的樂趣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之一。LoFt採用的是「毫無章法」的「有趣」陳設,引發顧客的閒逛欲望。LoFt的安藤公基社長曾介紹這樣斜面的陳設,可以讓顧客所看到的角度更廣,顧客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商品。niko and...於2019年12月21日在上海淮海路開出中國大陸首家全球旗艦店時,介紹過自家的開店理念——希望像雜誌特輯一樣總給顧客帶來新鮮感,並且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店鋪的陳列於選品中,比如日本東京表參道附近的旗艦店「 niko and...TOKYO 」,以「雜誌編輯手法」概念來定調,將全場的商品分為「 特輯 」和「 連載 」的兩個區塊。「 專欄連載 」的陳列概念,放置長賣又不缺新意的商品。逛下來就如觀看一本立體書般,親身體驗書中的各個欄目。線上線下融合做法已不新鮮,但是日本雜貨業卻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比如niko and...niko and....的線上店鋪更像是有趣實用的生活指南,「30天穿搭指南」在不經意間讓你的購物車堆滿想要的服飾;「 DishUp!」介紹烹飪經驗和菜譜的同時,讓你心水各種鍋碗盤碟;「 TRAVELER'S 」讓一線素人假裝自己是各個領域的旅行家;這裡甚至有比宜家更全面的空間打造大法,連室內裝修都有實例指導。而老牌雜貨鋪中川政七商店則於2002年就開始建立線上銷售網絡,並對雜貨部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新整頓了公司的管理形式和品牌策略。2018年,中川政七首次來到中國,在蘇州誠品(2018年5月11日至7月1日)和上海衡山•和集(2018年5月19日至6月5日)做微型快閃。日本雜貨業通過獨具匠心的產品創意,在零售大潮中脫穎而出。
來源:知庫設計、商業與地產、一夜美學、新店商研習社及網絡。文章僅供分享,不做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聯繫電話:85869881/82/83
網站 | http://www.eggweb.cn
合作 / 聯繫 / 投稿 請向公眾號留言
或聯絡:管理員個人微信laura1026
egg小編認為,在迎合大眾的設計日用品不斷湧現的今天,我們的購買行為總是依附一眼所得的關於「美與否」的判斷。商品背後的故事、信念與文化則輕易便在這場視覺爆炸中被隱去。
egg希望能與有資源、有興趣、有想法的朋友們多多交流探討及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