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雜貨成功學:生活美學目的地

2021-02-07 egg商業模型創造場


雜貨一詞源於日語的「zak-ka」,從最初的西方舶來品,演變為一切能給生活帶來新意和幸福感的物件;從鍋碗瓢盆、茶壺茶杯,到居家裝飾,再到文創手作等,囊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用品。


事實上,對標zakka的起源國家日本,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初數據接近。這一時期,正值日本進入了第一次消費升級大潮,並掀起第一次雜貨熱潮。


在此之後,儘管日本經歷了「失去的30年」,但期間私人消費(本地居民用於商品及服務的開支)佔GDP的比例,卻並未明顯下降,反而穩定在50%-60%的區間內。

與此同時,家居雜貨行業不僅在上世紀80-90年代保持了極高的複合增長率,成為全部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第二大行業,還接連產生了第二次、第三次雜貨熱潮。由此形成的,是日本異彩紛呈的雜貨市場。一眾知名的品牌雜貨店,如無印良品、niko and...等,早已被廣大遊客列入自己的「打卡清單」。



日本早期的雜貨店以1716年誕生於奈良的中川政七商店為代表,經營時間已達300年歷史。而日本近代雜貨歷史要從美式藥妝店「Sony Plaza」開始,店內匯集的各國商品,定義了「時尚雜貨」。



日本第一次雜貨熱潮是1976年,國民當年人均GDP達到近8000美元,實現第一次消費升級,並且手工製作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人氣持續至今的雜貨品牌TOKYO HANDS就是在那一年誕生的。

這些有創意性的日常小物為人們帶來了更多愉悅感受,隨之開始廣泛流行。為了與TOKYO HANDS抗衡,80年代西武集團又先後開創了至今風靡全球的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以及「LoFt」。


20世紀90年代,受「泡沫經濟」的影響,日本大眾對於消費的需求與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性價比」成為日常購物中最多考慮的一個因素,隨著「北歐簡約」風的盛行,第二次雜貨熱潮襲來。2015年之後開始的日本旅遊熱潮,在日元貶值以及放寬籤證政策等影響下,全世界的訪日遊客高達3000萬人次/年,並保持高速增長,新的消費內涵帶動了第三次雜貨熱潮。這次的熱潮標誌著雜貨走向更多元的個性化,從進駐大型商業的無印良品、LoFt到以「雜亂無章」著稱的唐吉可德等,日本知名的幾大雜貨專門店品牌都趁勢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日本雜貨的成功學,首先要從創意說起,以無印良品為例,商品名稱這一步就花了不少心思,僅僅一張吊牌就要在說明商品內容的同時體現出「無印良品的獨特風格」。無印良品在「雜貨店」方面的發展已經很成功了。也正是因為成功,才會出現很多效仿者。而他們的價格更便宜,就算是現如今的無印良品也會存在危機感。所以在無印良品還很受大眾青睞的時候,拓展企業模塊是最佳時期。比如進入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簡餐等產業。

LoFt藉助的是買手制,讓商品更豐富更具創意。LoFt售賣的筆記本種類就有3000種之多,有為了方便邊在電腦上打字邊手寫記事而設計的橫式筆記本;有為了人們更方便翻頁找月、周計劃,而創新上下分為兩部分的筆記本;還有以日本地點、興趣等為主題的筆記本等。飯盒種類超過1000種,有可以立置而並不會影響食物美觀的可立式飯盒;也有可以根據自己食量需要調節的飯盒;更有方便放入到小書包內的扁長型飯盒等。各式創意類產品讓人們「眼花繚亂」,不經意間就會在這裡逛很久,而這裡也可以說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想到而沒有的」。

LoFt依託「買手團」進行選品採購,不追求原創品牌(但同時也擁有自主開發的商品),而是依託買手從不同渠道精選而來,或是直接向廠家提供商品開發建議,但條件是廠家所做出來的商品需要在LoFt首發,從而在商品種類方面保持領先於其他店鋪的優勢。23萬種創意型商品,不僅僅滿足了生活的需求,更讓都市生活中忙碌的「自我」獲得了更多精神上的慰藉。日本雜貨的成功之道,還在於他們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概念。日本的三次雜貨熱潮,都源於經濟大環境的轉變,適時調整自身的商業形象,抓住「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得多個品牌培育了自身獨特的品牌形象。LoFt和niko and...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陳列的樂趣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之一。LoFt採用的是「毫無章法」的「有趣」陳設,引發顧客的閒逛欲望。LoFt的安藤公基社長曾介紹這樣斜面的陳設,可以讓顧客所看到的角度更廣,顧客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商品。niko and...於2019年12月21日在上海淮海路開出中國大陸首家全球旗艦店時,介紹過自家的開店理念——希望像雜誌特輯一樣總給顧客帶來新鮮感,並且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店鋪的陳列於選品中,比如日本東京表參道附近的旗艦店「 niko and...TOKYO 」,以「雜誌編輯手法」概念來定調,將全場的商品分為「 特輯 」和「 連載 」的兩個區塊。「 專欄連載 」的陳列概念,放置長賣又不缺新意的商品。逛下來就如觀看一本立體書般,親身體驗書中的各個欄目。線上線下融合做法已不新鮮,但是日本雜貨業卻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比如niko and...niko and....的線上店鋪更像是有趣實用的生活指南,「30天穿搭指南」在不經意間讓你的購物車堆滿想要的服飾;「 DishUp!」介紹烹飪經驗和菜譜的同時,讓你心水各種鍋碗盤碟;「 TRAVELER'S 」讓一線素人假裝自己是各個領域的旅行家;這裡甚至有比宜家更全面的空間打造大法,連室內裝修都有實例指導。而老牌雜貨鋪中川政七商店則於2002年就開始建立線上銷售網絡,並對雜貨部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新整頓了公司的管理形式和品牌策略。2018年,中川政七首次來到中國,在蘇州誠品(2018年5月11日至7月1日)和上海衡山•和集(2018年5月19日至6月5日)做微型快閃。日本雜貨業通過獨具匠心的產品創意,在零售大潮中脫穎而出。


來源:知庫設計、商業與地產、一夜美學、新店商研習社及網絡。文章僅供分享,不做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聯繫電話:85869881/82/83

網站 | http://www.eggweb.cn

合作 / 聯繫 / 投稿 請向公眾號留言

或聯絡:管理員個人微信laura1026



egg小編認為,在迎合大眾的設計日用品不斷湧現的今天,我們的購買行為總是依附一眼所得的關於「美與否」的判斷。商品背後的故事、信念與文化則輕易便在這場視覺爆炸中被隱去。


egg希望能與有資源、有興趣、有想法的朋友們多多交流探討及分享經驗。


相關焦點

  • ZAKKA: 雜貨裡的生活美學
    ZAKKA,源自於日語,意為雜貨、各種物品,是一種從日本流傳到整個亞洲的時尚設計現象,包含了能改善家居、生活以及形象的各類事物。這家位於思明南路的ZAKKA雜貨,形象具體地解釋了這個詞的意義;這裡既有西洋藝術品,又有中式古董,涵蓋所有衣食住行等民生物品。
  • 日本人把雜貨生意做遍全球,它推崇的 zakka,是生活雜貨這麼簡單的事嗎?
    日本人所說的「雜貨」是什麼呢?難道是我們中國所說的雜貨鋪或小賣部裡賣的一切?在日本,「雑貨」(ZAKKA)這個詞是對日常生活所涉及到的物件用品的總稱,包括家居雜貨、廚房雜貨、浴室雜貨、洗手間雜貨、園藝雜貨等等的日用雜貨。
  • 把雜貨鋪開成了一種生活美學的達人 小林和人
  • 日本雜貨巨頭來了,沒有一個女生能全身而退
    不信你先看看這人頭攢動的模樣——人潮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就是LOFT。誰又敢承認,工作日開業,自己是請假來的呢?!圖/滬行圖雜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任何可以用來展示個人喜好和趣味的物品,其實都是雜貨。去過日本的朋友,一定對LoFt不陌生,醒目的黃色標誌在日本街頭隨處可見!而且每一家都十分火爆!
  • 上海丨日本雜貨巨頭來了,沒有一個女生能全身而退
    圖/滬行圖雜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任何可以用來展示個人喜好和趣味的物品,其實都是雜貨。 去過日本的朋友,一定對LoFt不陌生,醒目的黃色標誌在日本街頭隨處可見!而且每一家都十分火爆! 雜貨,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ZAKKA」,在日本備受追捧。
  • 日本人推崇的 zakka,說的僅僅是生活雜貨這麼簡單的事嗎?
    雜物展「ZAKKA - Goods and Things」現場日本對生活雜貨有個稱呼,叫做 zakka。zakka 是日文「雑貨」的羅馬音。然而細究背後的含義,雜貨和 zakka 還是有略微區別的。在《生活手貼》之後,越來越多的同類日本雜誌湧現。這些雜誌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主題——教你如何更好地生活。其中穿插了大量的關於生活雜貨的推薦信息,似乎擁有了這些東西,你就可以 have a better life。
  • 日本最具特色的雜貨屋~
    每次去日本,除了必吃必去的美食美景外,還有一種地方總是無聲無息地吸引著你——擺滿各種精緻物品的雜貨店。「Zakka」這個詞對日本人來講可不是用簡單的一句生活用品就能概括,要是具有設計和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物品才能被稱作雜貨。
  • 和MUJI 齊名,這家日本雜貨控最愛的店,憑什麼?
    它就是在日本和 MUJI 齊名,並稱「雜貨雙霸」的\ 這家雜貨店,有點潮同時提及「日本」和「雜貨店」這 2 個關鍵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簡單」和「質樸」。這和日本獨有的侘寂文化(一種主張低調、簡單、自然,甚至粗糙的美學)脫不了關係。其中,熱愛「原木」和「極簡」的 MUJI 就是一個好例子。
  • 【日本購物】雜貨好好買!推薦日本8間必買平價雜貨品牌
    來到日本除了藥妝必買外,另一個千萬不能錯過的就是「雜貨」了。富有設計感又實用的居家用品至風格獨特的創意小物,不管是送禮還是自用都非常合適!
  • 深澤直人的雜貨鋪子 ZAKKA – goods and things
    <   輕點上方 Would 👆即刻關注   >日語 zakka 翻譯成中文是「雜貨」— 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瑣碎的物品
  • 雜貨鋪,日本生活的態度
    全店面積約為1100m²,開業後將圍繞四大品類:文具、日雜、生活用品、美妝產品,進行策展式推出。以後get日本新潮同款、季節限定、榜單熱銷,簡直易如反掌! 雖說還沒有正式營業,但線上之旅不能停。眾所周知,日本作為雜貨文化的起源地,雜貨集合店數不勝數。
  • 雜貨好好買!推薦日本8間必買平價雜貨品牌
    來到日本除了藥妝必買外,另一個千萬不能錯過的就是「雜貨」了。
  • 日本雜貨巨頭LOFT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日本雜貨巨頭LOFT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7月22日,LOFT公司宣布中國區總部正式落成於上海市靜安區同樂坊。本周五(7月24日),這一深受日本國民喜愛的雜貨品牌首家海外直營店將在上海徐家匯美羅城正式開業。
  • 日本雜貨之王,竟然只賣舊貨……
    雜貨店,就是生活的濃縮。今天,玩物君也準備給你介紹一家雜貨店:它鮮有全新的商品,依然吸引了一眾潮人的光臨。它沒有任何市場計劃,品牌名是從 26 個字母中隨機拼湊而成。它作為一個日本品牌,靈感卻是來自於印度,走的還是美式復古風。它就是 PUEBCO 。
  • MUJI裝修打造日式輕生活 百聞牌的箱庭裝修美學
    MUJI裝修打造日式輕生活 百聞牌的箱庭裝修美學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6-02 分享到: 一家售賣鉛筆、筆記本、食品到廚房用品,基礎款衣物等雜貨日常用品的店鋪,不在商品和包裝上貼印品牌標籤。
  • 日本雜貨連鎖店Loft首家海外直營店於上海開業
    總部位於東京澀谷區的日本生活雜貨專賣店運營商The Loft Co., Ltd.旗下位於中國上海的子公司 -- 樂瑚特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日本雜貨天堂──吉祥寺雜貨店超精華攻略
    講到日本雜貨,總讓人無法抗拒愛不釋手,精心挑選的每個雜貨小物都彷佛能讓所在的空間活起來,生活感滿滿!講到雜貨,自由之丘、代官山可能會是大部分的人心目中的首選,這次要帶大家來到會讓人不小心就失心瘋提滿滿的吉祥寺,是記者私藏的雜貨天堂,除了好逛以外價錢也很實惠,立刻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吉祥寺雜貨必逛店家·東京自由行▋吉祥寺這個雑貨天堂究竟厲害在哪?1.
  • 日本雜貨天堂──吉祥寺雜貨店超精華攻略!
    講到日本雜貨,總讓人無法抗拒愛不釋手,精心挑選的每個雜貨小物都彷佛能讓所在的空間活起來,生活感滿滿!講到雜貨,自由之丘、代官山可能會是大部分的人心目中的首選,這次要帶大家來到會讓人不小心就失心瘋提滿滿的吉祥寺,是記者私藏的雜貨天堂,除了好逛以外價錢也很實惠,立刻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 日本雜貨巨頭入駐同樂坊
    蔣迪雯 攝        22日,「百年同樂坊、百年上海弄堂工業」歷史人文展暨日本LOFT公司中國區總部入駐同樂坊儀式在餘姚路66號舉行。靜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此次牽手碰撞出新的火花,豐富靜安區消費業態,激活零售經濟。        LOFT公司是日本的雜貨巨頭,在日本擁有131家店鋪,年銷售額1200億日元。
  • 日用/生活道具展 | rooom雜貨商店
    老客人都知道、rooom一直也是一個「雜貨商店」、一到節日、小夥伴就陸續過來挑選禮物了、我們也會花費很多時間來包裝這些充滿心意的特別禮物這次、我們決定把這一年裡一個一個收集來的、來自各地的年輕手藝家的各種食器和生活好物作一次專門的展覽、售賣希望這些物件可以成為你的日用之物、陪伴你每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