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時我歷史上一個空前強盛的朝代,這個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文學巨匠,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 ...而唐詩也成了大唐文化的標籤。
除了上面四位,唐代還有哪些著名的詩人?他們又有哪些流傳千古的代表作?這些佳作是不是都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出現過?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崔顥-黃鶴樓
崔顥(hào),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僕寺丞,天寶中為司勳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嘆。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後人更把這首《登黃鶴樓》列為七律之首。
駱賓王-詠鵝
駱賓王,唐代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
這首詩,我想不用我多介紹了吧,反正小編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這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朝著名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孟郊-遊子吟
孟郊 苦吟詩人代表,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他的一首《遊子吟》被後人廣為傳誦,這首詩還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定為向世界各國推薦的學生優秀讀物。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張九齡-懷月望遠
張九齡,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高適-別董大
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後兩次從軍邊塞,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王昌齡-出塞
王昌齡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現的內容是厚重和複雜的。既有對遠徵士卒的濃厚同情,對朝廷好大喜功和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家國的榮譽和戰爭的正義性,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王之渙-登鸛雀樓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其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元稹-離思
元稹 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少時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
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詩辭言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
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理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韓愈-師說
韓愈自稱「郡望昌黎」,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賀知章-詠柳
賀知章,唐代詩人、書法家。其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适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
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李賀-送雁門太守行
李賀,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但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陳子昂-等幽州歌臺
陳子昂,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初唐詩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他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 春江花月夜 》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 寫真 摯動人的離情 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劉禹錫-烏衣巷
劉禹錫,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 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
孟浩然-春曉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王維-相思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杜牧-清明
杜牧,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說起杜牧,大家一定很熟悉,因為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沒少出他的詩,除了這首《清明》,《赤壁》、《泊秦淮》、《江南春》、《山行》等,都是我們曾經背過的詩哦!
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白居易-長恨歌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杜甫-登高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李白-將進酒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呼,總算寫完了!怎麼樣?這些學過的詩,你還記得幾篇?
這一路寫下來雖然挺費勁,但是收穫也蠻大的。把哪些之前只記得金句但記不全的詩,都又溫習了一遍!喜歡就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