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製紙,不經意間早已攻城略地

2021-02-17 紙落雲煙

關於傳統手工紙的原料和種類,原本打算聊完宣紙便告一段落,考慮到一些朋友留言,希望能說說龍鬚草紙和書畫紙。因為就產量而言,書畫紙早已成為手工紙的主力,尤其在產量上已佔據相當份額,是手工紙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門類。絕大多數書畫愛好者和手工紙用家日常接觸的,亦多以書畫紙為主,儘管很多人以為自己用的是「宣紙」,但那不過是頂了個馬甲而已。

 

在聊書畫紙之前,先說一說草類造紙。如果我們把草類定義為單子葉植物的話,手工紙中的草類原料還是非常多的。譬如之前在麻類原料中提到的馬尼拉麻便屬草類,還有竹子也是妥妥的草類原料,臺灣的鳳梨宣是草類,當然還有我們都比較熟悉的稻草、麥草、龍鬚草、蘆葦等等。

稻草

 

在很多人眼中,草類原料是比較low的,基本上都屬低端紙的範疇,紙張性能跟麻類、韌皮類肯定不在一個檔次。其實草類原料也分高矮個兒,像馬尼拉麻都要掛上麻類的招牌了,性能自然不會差,紙張質感甚至有些接近皮紙;還有竹紙更毋須贅述,既然能夠自立門戶獨成一類,性能肯定也是槓槓的。一般認為質量稍次的草紙,主要還是指稻麥草、龍鬚草、蘆葦等短纖維草類製成的紙張,通常人們所說的草類原料,主要也是指這一類。如果我們套用一下新詞兒,稱稻麥草、龍鬚草、蘆葦等短纖維原料為「主流草類」,那馬尼拉麻、鳳梨、竹子就屬「非主流草類」了。不論是主流還是非主流,從產量上來看,明清以來傳統手工紙便已是草類為主,如今更是如此,我們常說宣紙一家獨大,其實真正一家獨大的並非真宣紙,而是龍鬚草!

龍鬚草製作的書畫紙

 

「主流草類」原料製紙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期,據蘇易簡《文房四譜》記載:

 

浙人以麥莖、稻杆為之者脆薄焉,以麥藁、油藤為之者尤佳。

 

看來當時的草紙的質量還不太行。跟皮麻紙以韌皮纖維製紙不用,草類原料多以莖杆纖維造紙,像竹、稻麥草、龍鬚草、蘆葦都屬此類。當然也有不走尋常路的,前文提到馬尼拉麻是取葉鞘的纖維製紙,還有臺灣的鳳梨宣是以葉纖維製紙。無論是莖杆纖維還是葉鞘、葉纖維,草類原料相比於韌皮纖維還是有一些共性的,如纖維尺寸大多比較短細,常含有豐富的雜細胞,成紙往往有較好的吸水性和洇墨性。

龍鬚草

 

儘管主流的草類原料在紙張性能上跟傳統的皮紙和麻紙有一定差距,包括物理強度,耐久壽命,紙張質感神馬的,都要差上那麼一截。但其優勢也很明顯——速生高產啊!便宜啊!皮麻紙賣兩三千一刀,草紙一兩百就能買到,咱便宜啊!便宜啊!啊!尤其是對於一些大眾愛好者來說,材料的優劣並沒有那麼講究,差不多就行。於是乎「便宜遮百醜,一貴毀所有,劣紙逐良紙,洇墨就行嘍……」當然這個主要還是說龍鬚草紙,馬尼拉麻紙跟鳳梨宣還是非常好的。

 

作為「非主流草紙」的帶頭大哥,馬尼拉麻紙常常被歸入麻紙當中。由於抽取葉鞘纖維中的「麻絲」製紙,纖維純度較高,雜細胞含量少,加之馬尼拉麻纖維的尺寸近乎韌皮纖維,成紙的質感也跟皮紙也非常接近,以至於人們習慣中並不將其跟草紙相提並論。關於馬尼拉麻紙公號早些時候專門聊過一回,此處就不再贅述了。

馬尼拉麻紙

鳳梨宣又叫菠蘿宣、鳳髓箋,是用菠蘿葉的纖維製成的手工紙。其纖維細長、強韌,富於光澤,長寬比高達567,是造紙原料中最為細長的植物原料。早在70年代由臺灣中興大學張豐吉教授研製而成,經畫家姚夢谷試用後頗為讚賞,認為它是取鳳梨植物的精華製成,而命名為「鳳髓箋」,又名「菠蘿宣」。後來主要由臺灣埔裡的長春棉紙廠生產,此紙韌性好,潤墨性佳,灣灣那邊常視其為宣紙的代用品,紙張質感跟宣紙也非常接近。

鳳梨宣

 

單純強調一下竹子屬於草類,具體就不展開了,前面講了六回。作為明清以來傳統手工紙產量上無可爭議的主流,竹紙也是草類原料霸佔手工紙市場最早的開拓者和實踐者。

 

稻麥草造紙在我國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前文提到至少在宋代已有稻麥草製紙的記錄,潘吉星老師甚至認為在唐代可能已經始創這項技術。只是當時成紙的質量還不高,由於其纖維短細,雜細胞多,濾水性差,古時多用於生產粗厚的衛生紙、包裝紙、火紙等。我國自南北朝時期就有以紙錢替代真正金屬貨幣用於喪葬的風習,每年為此燒掉大量的麻紙和皮紙,現在看來實在是太太太浪費了。以稻麥草紙來替代這類用途,簡直不能再合適。

 

稻麥草製紙在古時曾分布廣泛,多以生活用紙為主,至今在西南地區的貴州從江一帶仍遺存有稻草手工製紙的實例。早些年在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區還曾有紙坊用麥草漿混合桑構皮、舊麻布抄制手工紙。目前麥草在手工紙領域基本難尋蹤跡,機器紙中倒比較常見,超市裡常見的「泉林本色」便是用麥稈製成。在草類原料的使用上中國要領先歐洲上千年,英國人直到19世紀後半葉才發明針茅草造紙,打開了新的造紙原料來源。

麥草製成的生活用紙

 

除生活用紙的用途以外,精製的草漿也被用於文化用紙當中,近年有學者在宋元古紙樣品中就發現有皮草混料紙。據稱宣紙在明初創立時便已有配加稻草的品種,到如今稻草更是成為生產宣紙不可或缺的原料。其實不僅僅是宣紙,清代一些竹紙當中也發現有添加稻草的實例。

 

作為傳統手工紙中纖維最為短細的原料,稻草的優點和缺點其實都非常鮮明。由於纖維短細,成紙強度差自不必說。而且稻草的雜細胞含量巨高,想把其中那點兒細碎的短小纖維提取出來可不是件容易事兒。稻草表皮細胞含有大量的矽質,現代機器造紙一直對其棄而遠之,只有手工造紙一直對其不離不棄。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稻草極利筆墨,跟其他原料混合製紙時,不僅能夠提高紙張的洇墨性能,還能明顯提升潤墨性,使墨色水潤、清透,有精神。宣紙優良的筆墨效果,相當一部功勞應歸於稻草。

宣紙燎草的生產

 

因此在宣紙的製作工藝當中,燎草的製作一直都極為關鍵。甚至在現代宣紙的生產中,儘管青檀皮早已可用燒鹼法快速蒸煮,但稻草卻只能延續傳統的灰漚鹼蒸日曬之法。這玩意兒只能靠手工慢慢做,機器還搞不定。

 

蘆葦在手工紙中所見不多,前些年在一些北方地區的皮紙中見到有添加蘆葦漿的,估計是來自於工業葦漿板。

 

龍鬚草又名蓑草、藺草、羊須子草,為燈心草科植物,在我國南方分布廣泛,過去常用於編織草繩、草鞋、蓑衣和涼蓆等生活用品,自50年代開始引入造紙,主要用其莖葉部分的纖維。龍鬚草纖維細長,長度跟毛竹接近,儘管比不上馬尼拉麻跟鳳梨纖維,但在主流草類原料中已經是佼佼者了,甚至有「草中之王」的名號,由於纖維性能優良,工業造紙領域常用作高級紙。

龍鬚草漿板

 

到80年代以後,四川夾江地區首先將龍鬚草引入手工紙,並在洪雅試製成功,所謂「雅紙」便由此來。安徽涇縣地區據說是在80末90初由宣紙二廠率先試製,至今在全國各地的手工紙產區幾乎都能見到龍鬚草紙的身影。早期的龍鬚草紙還有採用手工製漿的工序,現今基本都用工業漿板直接抄紙,由於省去了繁瑣的製漿程序,成本非常低廉。因其外觀和紙質初看跟宣紙非常接近,近年來一直頂著宣紙之名佔據了書畫用紙的大部分市場。而且這類紙還有一個極具迷惑性的名字「書畫紙」,關於書畫紙暫且先開個頭吧,下回專門扒拉一下。

龍鬚草 

 

誰家紙名套路多,八一八宣紙名字裡的「行話」

不吹不黑,宣紙真的可以十項全能?

瑰寶宣紙究竟是怎樣造出來的?

喜歡傳統手工紙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相關焦點

  • 無限之夢--草間彌生作品收藏展 第一季
    年輕的草間彌生在畫室在紐約取得藝術成功的故事早已世人皆知,無需贅述。然而名利雙收也並沒有讓草間彌生擺脫精神疾病的困擾。草間彌生 《花》紙本水墨 24.1×27.3cm 1979草間彌生 《山國》 紙本水墨  24.1×27.1cm  1979
  • 草間彌生:我那永遠的靈魂
    1939年,10歲的草間彌生草間彌生的母親茂,是個脾氣火爆的女人,父親草間嘉門則是個風流浪蕩的人。家族雖然經常資助貧困的畫家,但是當母親知道草間的志向是畫家的時候,卻大發雷霆,百般阻撓,甚至毀壞她的畫作。讓草間彌生的母親大發雷霆的不只是「草間要當畫家」這件事,還有草間四處偷腥的父親。
  • 圓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草間彌生作品
    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草間所用的創作手法則有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草間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品(還有裸體的助理)。
  • 米紙、紙草和造紙術
    米紙(rice paper)如果你問「度娘」,它會告訴你米紙是一種用於食物的包裝紙,成份是米。這讓我回憶起了高粱飴軟糖,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不是它的糖,而是裹在糖上那層薄薄的米紙。 各類以紙漿製造的紙張:可指以稻杆、麻杆或竹等植物製作的紙。4.    具有不同厚度和紋理的乾燥澱粉片:這類可食用紙片的製作手法與紙漿紙類似,亦可以用大米澱粉製作。在越南菜餚中它們被稱為「banh trang」。很顯然,《書畫鑑賞彙編》提到的「米紙」是第一個含義。
  • 歷經苦難,美好最是那不經意間
    站在過往歷史的海岸,漫溯道道的河川,我們看到:司馬遷忍受著非一般的苦刑,容忍著常人不一樣所不曾遭遇過的磨難,仍舊憑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信念,開創了史家之絕唱的先河,看到了屢次三番被貶的蘇軾正高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壯志,看到了李白高歌「登高放遠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 愛情是很奇怪的東西,在不經意間纏上了你,又在不經意間離開了你
    愛情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在不經意間就纏上了你,又在不經意間離開了你。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段感情,最終會離開你的不是真正的愛情,也許你們之間曾經真的很相愛,想過有美好結果的那種感情,只是一段小插曲,它也許可以稱為愛情,但不是屬於你的,月老給你的那根紅線沒有系在他(她)的身上。
  • 草間彌生の珍藏作品合集
    1955年,草間彌生與美國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通信,在信中她說:雖然我在遠方,雖然我在藝術上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我還是懇請您為我指路……」深受感動的歐姬芙回信給草間彌生,表示願意在美國推薦她的作品。草間說她此舉是為了諷刺「將藝術當熱狗和冰激凌一樣販賣的行徑」。
  • 藝術藥物:草間彌生作品賞析
    — 草間彌生草間彌生於1929年在日本松本市出生。當她20多歲時,決定遠赴紐約追尋自由和名聲,藉以反抗父母的傳統思想和道德觀。草間彌生曾表示:「美國是孕育我的地方」。
  • 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
    今天我們就在這裡為大家隆重推薦《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這位藝術天才的唯一自傳,並在一條首發。這位「怪婆婆」,在書中坦誠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創作歷程、藝術理念、羅曼史、精神疾病史。毫不避諱地袒露自己的愛恨、偏見、執念、私慾,也重申反戰、反父權、反腐朽道德觀的抗爭精神,展現了其充滿傳奇、強烈而鮮明的一生。
  • 幾款清新可人的小草花,總能在不經意間溫暖你的心房
    看多了大紅大紫,豔麗芬芳的月季花,今天我們來認識幾種小清新的草花。大多數草花雖然花型簡單,不夠精緻,但卻是花園裡、陽臺上不可或缺的點綴,它們總會在不經意間撩動你的心房,讓你感覺到這人間還是有很多值得的東西。
  • 雲映薈 | 草間彌生紀錄片放映《草間∞彌生》
    在母親數次奪去她手中的畫筆之後,草間日漸萌生了逃離之心,並在與美國藝術家喬治婭·歐姬芙通信後移居美國。在當時沒有女性個展的氛圍下,這位日本女性藝術家奇蹟般地打開了自己的天地。「從創作者的視角來看,一切都是一場賭博,一次朝向未知的躍進。」她如是說。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再解讀《愛麗絲奇境歷險記》
    早在1968年,草間彌生和一群裸體舞者在紐約中央公園「愛麗絲夢遊仙境」銅像前舉行了偶發藝術的展示。當時打出的標語就是:「我——草間就像穿越鏡子的愛麗絲,可以打開通往奇幻與自由世界的大門。」  八十多年來,草間彌生在這種由圓點構成的迷離幻境中迷途而忘返,這讓她成為最獨具風格的愛麗絲詮釋者。
  • 草間彌生 * LV = ?
    同屬彼此領域的佼佼者2012年兩者碰撞倫敦 LV 草間彌生 概念店誕生Louis Vuitton概念店成為了一片波點的海洋。店內的Wonder Room已經轉化成一個紅白相間的Seussian展示區,草間彌生的籤名巨型南瓜則作為枝形吊燈和臺面,上面展示了繽紛波點的高級成衣、手袋、鞋和她的Louis Vuitton收藏品配件。自1854年創立伊始,時尚先鋒路易威登始終對藝術充滿熱情並與藝術保持緊密聯繫。直到Marc Jacobs出任藝術總監,這一傳統更加得以強化。
  • 不經意間,我們已經長大了
    可是不經意間,我們都已長大。
  • 草間彌生的永恆靈魂
    本次草間彌生個展「草間彌生:近作」展出十五幅來自其「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的單色畫作和一件由數塊鏡面不鏽鋼組成的立體雲狀雕塑裝置。在草間彌生不斷拓展她的創作語言的同時,本次展覽詮釋了她通過不斷創新、毫不妥協的視野和令人折服的魅力使世界各地人們的心為之傾倒、著迷。
  • 草間彌生:消滅自己
    世界著名的圓點女王、日本超級藝術天后、話題女王、——草間彌生。草間彌生——這個名字聽起來相當古典和優雅,但是任何看到其作品的人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豔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
  •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可對於草間,波點有童趣和無瑕的美好,但更多的是一種宣洩,一種憤怒,一種無可奈何。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不到10歲時,患上了神經性視聽障礙,經常出現幻聽、幻視。「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看著紅色桌布上的紋理、花色,並開始尋找我的周圍是不是還有同樣的紋理,從窗戶、牆壁、天花板到房間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我的身體。
  •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鏡子,圓點花紋,生物的觸角和尖端物體都是草間彌生後來作品中重複出現的母題他的妻子訴說了草間彌生對某些作品的影響「 很抱歉我們採納了您的創意。」如果草間彌生不是因為精神疾病離開紐約她會是安迪·沃霍爾藝術地位的最有力競爭者但精神疾病恰恰又是草間彌生幾十年創作的主導
  • 魔性的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繪畫作品集
    ○草間彌生10歲時畫的母親肖像,畫面中充滿了小圓點。● 草間彌生的母親茂,是個脾氣火爆的女人,父親草間嘉門則是個風流浪蕩的人。家族雖然經常資助貧困的畫家,但是當母親知道草間的志向是畫家的時候,卻大發雷霆,百般阻撓,甚至毀壞她的畫作。讓草間彌生的母親大發雷霆的不只是「草間要當畫家」這件事,還有草間四處偷腥的父親。● 年幼時的草間常常奉母親之命跟蹤前去與情人約會的父親,但很快就會被父親甩掉,回去後,暴躁的母親便罵她出氣。這個一生都情人不斷的父親卻是家裡唯一支持她夢想的人,他瞞著草間的母親偷偷給她買顏料和紙。
  • 【獨家】關於草間彌生的29個終極問題
    草間彌生:愛。《芭莎藝術》:現在有很多傑出女性,找不到男友,尋覓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你的看法是?草間彌生:如同我忙於我的藝術,我沒能想過婚姻。草間彌生:我永遠都在繪畫,有時我會在凌晨3點起床,就是為了繪畫。《芭莎藝術》:你信教嗎?草間彌生:我信在「草間製作」(Kusama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