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奇果豔 真假蘋婆

2021-02-12 華南植物園

廣州的春天特別短,這不,五月初就進入了夏季,夏花紛紛綻放。這其中,有一種不太起眼的大樹,枝葉茂密,每當初夏開花之時,滿樹掛滿了奶白色的小燈籠,隨風飄蕩,趣致可愛,這就是蘋婆。初聽起來,蘋婆是個有點奇怪的名字,古有名為「頻婆」,源出梵語,原意為「身影」,意譯為「相思樹」。而古時稱的「羅望子」和「羅晃子」實為蘋婆。

▲蘋婆

 

蘋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又名鳳眼果、七姐果,梧桐科(Sterculiaceae)常綠喬木,樹皮褐黑色,葉薄革質,矩圓形或橢圓形。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遠比花長;花萼初時乳白色,後轉為淡紅色,鍾狀,形似小燈籠。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蓇葖果鮮紅色,厚革質,矩圓狀卵形,每果內有種子1-4枚,多數3枚,未熟果表皮青綠色,成熟時逐漸轉為朱紅色,皮紅子黑,斜裂形如鳳眼,故稱「鳳眼果」 。

▲蘋婆(花)

▲蘋婆(花)

▲蘋婆(果)

蘋婆的種子可食用,煮熟後味如慄子。廣州人喜取其葉以裹棕。種子藥用,可溫胃、殺蟲;果殼可治中耳炎。

▲蘋婆(果)

 ▲蘋婆(果)

蘋婆樹冠濃密,葉常綠,樹形美觀,不易落葉,是一種很好的庭院風景樹和行道樹。

 ▲蘋婆

蘋婆產廣東、廣西的南部、福建東南部、雲南南部和臺灣。廣州附近和珠江三角洲多有栽培。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多為人工栽培。

▲蘋婆(花)


觀賞地點:嶺南郊野山花區、園林樹木區、廣州第一村、木本花卉區等地

與蘋婆幾乎同時開花的還有她的姐妹植物——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 Cav.),兩者同屬梧桐科蘋婆屬的常綠喬木,不論外形、果實和葉子都很相似,那如何區分呢?首先,看葉:蘋婆的葉子為矩圓形或橢圓形,而假蘋婆的葉子近披針形,蘋婆的葉子假蘋婆的葉子寬得多。看花:蘋婆花的形態像細小燈籠,而假蘋婆花形態為星型。看果:蘋婆的果實一般每莢有籽1至4粒,通常3粒,大小介於蠶豆與鴿蛋之間,比假蘋婆籽大得多,吃起來像板慄,而假蘋婆果的果實一般每莢有籽5至7粒,大如花生米。另外,蘋婆枝葉比假蘋婆更為濃密,幾乎不透陽光。只要通過以上幾點你就可以輕鬆區分真假蘋婆了。

▲假蘋婆(花)

▲假蘋婆(花)

▲假蘋婆(果)

 

假萍婆觀賞地點:園林樹木區、廣州第一村、嶺南郊野山花區、熱帶雨林溫室等地

園區導覽圖: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ID:scbggz

都市裡的森林、中國南方綠寶石

相關焦點

  • 新知丨花奇果豔 真假蘋婆
    ,又名鳳眼果、七姐果,梧桐科(Sterculiaceae)常綠喬木,樹皮褐黑色,葉薄革質,矩圓形或橢圓形。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遠比花長;花萼初時乳白色,後轉為淡紅色,鍾狀,形似小燈籠。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蓇葖果鮮紅色,厚革質,矩圓狀卵形,每果內有種子1-4枚,多數3枚,未熟果表皮青綠色,成熟時逐漸轉為朱紅色,皮紅子黑,斜裂形如鳳眼,故稱「鳳眼果」。
  • 蘋婆
    說到蘋婆,不得不提它一個假冒的姐妹,假蘋婆(點擊閱讀之前記錄)。它跟植物學上很多真假植物不一樣的是, 它們居然是親姐妹,兩者同屬梧桐科蘋婆屬的常綠喬木,不論外形、果實和葉子都很相似。好多人不知道如何區分它們,那從幾方面看看它們的不一樣:蘋婆的葉子為矩圓形或橢圓形,而假蘋婆的葉子近披針形,蘋婆的葉子假蘋婆的葉子寬得多。蘋婆花的形態像細小燈籠,而假蘋婆花形態為星型。蘋婆的果實一般每莢有籽1至4粒,通常3粒,大小介於蠶豆與鴿蛋之間,比假蘋婆籽大得多,吃起來像板慄,而假蘋婆果的果實一般每莢有籽5至7粒,大如花生米。見多了,啥都不用分,因為氣質完全不一樣嘛。
  • 蘋婆果子能吃!在潮州大多數人不知道,你嘗過嗎?
    潮州就有這種土生土長的綠色食品——蘋婆花的果子,即鳳眼果到了七八月,蘋婆迎來收穫期,二三個分果擠滿了果莢。蘋婆的採摘期只有40天,其果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廣東常用於名菜佳餚的烹飪。如鳳眼果燜雞、鳳眼果燒肉等,據說,這還是一道「嶺南名菜」。
  • 這紅色的「豆莢」是花還是果?
    名字:蘋婆、鳳眼果、七姐果等學名: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蘋婆花很小,生長在高一點的樹枝上幾乎不能用肉眼區別出單獨的花朵,但是如果湊近了觀察,就會發現蘋婆的花朵像是一隻只乳白色、或者淡粉色的小燈籠,外形渾圓而素雅。」聽了朋友的描述後,更加深了小農菌對蘋婆的好感。實在是按耐不住好奇心,空閒了便邀上三五好友趕赴廣西一探究竟。
  • 古城蘋婆花開:美醉了春光 驚豔了歲月
    一夜春雨,潮州古城中山路的蘋婆花,如約悄然而開。斜風細雨中,一路繁花,古樸的老街便充滿詩情畫意。。。。。。春雨如絲,潤澤萬物,窗外春深,蘋婆花優雅開放,仿佛深情依戀奼紫嫣紅的深春,又好像迎接即將來臨熱情似火的夏季。蘋婆樹,也有人叫相思樹。大概是因為其果形似相思豆吧?!倒是覺得,「紅豆最相思」是詩人王維不識蘋婆花罷了!
  • 南沙人叫蘋婆的果竟是嶺南珍稀果品?!真相讓你大吃一斤!
    又稱「蘋婆」。 鳳眼果結於蘋婆樹,菜市場現在有外表棕黑色,泛油光,有皺紋的鳳眼果,亦有剝去數層皮,見黃白色種仁的鳳眼果肉出售,這些剝了種皮的鳳眼果的功效表現能與蓮子、銀耳加冰糖共煮,其味香甜,更有溫胃健脾之效。
  • 蘋婆,一種比板慄更好吃的美食
    蘋婆(學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綠喬木,又稱「鳳眼果」,葉長橢圓形;初夏開花,無花冠,花萼粉紅色
  • 樓下坊那棵蘋婆
    另一個是最重要的,姐姐姑姑們擺在院子中的瓜果和鳳眼果和花生,我這人是第一號吃貨,她們平時有吃的有好玩的總嫌我太小不太情願帶著我,但有吃的我就興奮,今天晚上可以由著我吃,特別是那鳳眼果,我還可以看著她們去偷聽牛郎織女相會,趁機懷揣一堆回家慢慢的享受,名副其實過節啦!
  • 蘋婆怎麼吃?吃蘋婆的注意事項
    食物養生微信號:swjs188 長按複製全面介紹中種食物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蘋婆怎麼吃蘋婆葉能散發出一股素淡的香氣,深受廣東惠州一帶農家青睞,他們對蘋婆的吃法也是很有研究的。蘋婆怎麼吃  每年7—8月是蘋婆的收穫期,鮮種經採摘脫殼後曬乾即為商品,不需特殊加工。  蘋婆食用部分是其種仁,食用方法是多種多樣,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紅燒等。用水煮熟後的蘋婆種仁,剝去黑色外種皮,再剝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種皮,吃食淡或乳白色種仁。
  • 蘿崗人七夕拜七姐必備——蘋婆和菱角
    廣東及蘿崗人在七夕有個習俗是拜七姐的時候,必備幾種東西就是蘋婆(學名鳳眼果)、菱角、七種花以及龍眼其他水果等,這是一種文化
  • 順德美物 | 假蘋婆,以假為名,卻美得讓人驚豔!
    蘋婆,也叫鳳眼果,在南方比較多,蘋婆的果實成熟後,會慢慢變成紅色,還會裂開露出裡面的種子,種子可以食用,蘋婆炆鴨、鳳眼果燜鮮鮑、鳳眼果銀耳糖水
  • 廣東人喜歡吃的鳳眼果,拿來煲糖水很美味兒.
    蘋婆/鳳眼果Sterculia monosperma錦葵科蘋婆屬                                             蘋婆,粵地人也稱之為「鳳眼果」。春季開花,夏秋結果,葉片四季不凋。其種子黝黑髮亮,大小如板慄,富含澱粉。
  • 蘋婆又稱鳳眼果,樹冠濃密,葉常綠,樹形美觀,種子可食用煨熟的味道如慄子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長達20釐米,有短柔毛;花梗遠比花長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蘋婆木蝨蘋婆木蝨以成若蟲群集刺吸蘋婆葉片枝梢汁液為害在廣東常用於名萊佳餚的烹飪,如鳳眼果燜雞、鳳眼果燒肉等,被列入「嶺南名萊」。
  • 七夕佳節,「相思果」頻婆了解一下?
    七夕佳期,又是嶺南佳果蘋婆(頻婆、蘋婆)張開鳳眼、輕啟朱唇的時節了。前年八月的七夕兼立秋,我在香港買到饒玖才的《香港方物古今》,裡面一篇《七夕說蘋婆》十分應景:「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乞巧節前後,街市攤檔便有一種紅色的莢果,內藏二至四粒像龍眼核的果仁售賣,煮熟後香甜可口……」又介紹粵人舊俗,未嫁少女在七夕用蘋婆等果品供奉七仙女(七姐)以祈賜良緣,因此它又名「七姐果」。除此之外,蘋婆還有其他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