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婆,一種比板慄更好吃的美食

2021-02-07 豆寶美食

 

蘋婆(學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綠喬木,又稱「鳳眼果」,葉長橢圓形;初夏開花,無花冠,花萼粉紅色,圓錐花序;果實分為四五個分果,外面暗紅色,內面漆黑色。
種子可供食用,種子煨熟的味道如慄子。原產於中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在中國廣東以南常植栽為庭院樹,木材輕韌,可制器具。廣東習俗中蘋婆果實是七姐誕的祭品,若沒有便會用假蘋婆果實代替。由於蘋婆年產量少,加上祭祀習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種植的果園,只有零星種植。

形態特徵:
喬木,樹皮褐黑色,小枝幼時略有星狀毛。葉薄革質,矩圓形或橢圓形,長8-25釐米,寬5- 15釐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渾圓或鈍,兩面均無毛;葉柄長2-3.5釐米,託葉早落。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長達20釐米,有短柔毛;花梗遠比花長;萼初時乳白色,後轉為淡紅色,鍾狀,外面有短柔毛,長約10毫米,5裂,裂片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且向內曲,在頂端互相粘合,與鍾狀萼筒等長;雄花較多,雌雄蕊柄彎曲,無毛,花葯黃色;雌花較少,略大,子房圓球形,有5條溝紋,密被毛,花柱彎曲,柱頭5淺裂。
蓇葖果鮮紅色,厚革質,矩圓狀卵形,長約5釐米,寬約2-3釐米,頂端有喙,每果內有種子1-4個;種子橢圓形或矩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釐米。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見少數植株開第二次花。

食用價值:
每年7—8月是蘋婆的收穫期,鮮種經採摘脫殼後曬乾即為商品,不需特殊加工。蘋婆食用部分是其種仁,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紅燒等。
用水煮熟後的蘋婆種仁,剝去黑色外種皮,再剝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種皮,吃食淡或乳白色種仁。去皮後的種仁質軟而色白,猶如1枚小鳥蛋,精緻而美觀,風味與板慄相似,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慄更勝一籌。在廣東常用於名萊佳餚的烹飪,如鳳眼果燜雞、鳳眼果燒肉等,被列入「嶺南名萊」。
蘋婆的種子可食,煮熟後味如慄子,惜結實率不高;如能注意選育種,提高結實率,是 一種值得提倡的木本糧食植物。


 

美食推薦:

1、道州鮓肉,一道你不知道的湘菜!

2、原來家裡吃的野山筍有那麼多好處!

3、雷公菌,這種菌子你吃過嗎?

更多特色美食請關注:doubaoms,商務合作請聯繫QQ: 376649980


相關焦點

  • 蘋婆怎麼吃?吃蘋婆的注意事項
    食物養生微信號:swjs188 長按複製全面介紹中種食物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蘋婆怎麼吃蘋婆葉能散發出一股素淡的香氣,深受廣東惠州一帶農家青睞,他們對蘋婆的吃法也是很有研究的。蘋婆怎麼吃  每年7—8月是蘋婆的收穫期,鮮種經採摘脫殼後曬乾即為商品,不需特殊加工。  蘋婆食用部分是其種仁,食用方法是多種多樣,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紅燒等。用水煮熟後的蘋婆種仁,剝去黑色外種皮,再剝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種皮,吃食淡或乳白色種仁。
  • 蘋婆
    也就是這幾年開始認識植物,我才知道南方有兩個「婆」,蘋婆和假蘋婆,都說珠三角一帶廣為分布,我居然也覺得稀有得很。待我第一次在拱北醫院的大院裡突現其身影不久,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卻把它攔腰折斷,讓我唏噓不已,而它的果實留在我的相機裡,這是唯一值得安慰的。直到今年初夏,好幾次遇到了蘋婆。
  • 花奇果豔 真假蘋婆
    這其中,有一種不太起眼的大樹,枝葉茂密,每當初夏開花之時,滿樹掛滿了奶白色的小燈籠,隨風飄蕩,趣致可愛,這就是蘋婆。初聽起來,蘋婆是個有點奇怪的名字,古有名為「頻婆」,源出梵語,原意為「身影」,意譯為「相思樹」。而古時稱的「羅望子」和「羅晃子」實為蘋婆。▲蘋婆 蘋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
  • 板慄頻婆樹菠蘿
    除了炒食,慄子也可用來製作多種美食:燒肉、燉雞、燒湯、煮粥、調羹等,還有的製成糕點,如上海的慄子蛋糕、天津的慄羊羹等。似乎食物中加入了慄子,就會提升品位和價值。在我的印象中,有兩種食物形狀、口味都和慄子驚人地相似,口感則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就是鳳眼果和菠蘿蜜的核。
  • 新知丨花奇果豔 真假蘋婆
    這其中,有一種不太起眼的大樹,枝葉茂密,每當初夏開花之時,滿樹掛滿了奶白色的小燈籠,隨風飄蕩,趣致可愛,這就是蘋婆。初聽起來,蘋婆是個有點奇怪的名字,其古時名為「頻婆」,源出梵語,原意為「身影」,意譯為「相思樹」。而古時稱的「羅望子」和「羅晃子」實為蘋婆。 蘋婆(花)蘋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
  • 板慄最好吃的幾種做法,糖炒板慄最常見,最後一種人見人愛
    糖炒板慄,相信大家都吃過吧。糖炒板慄是最常見的一種做法,而且也是深受大家喜歡的一種做法。它主要是用板慄、油、砂、糖,經過高溫翻炒製作而成。板慄燒雞主要是用雞肉、板慄等製作而成的,做好後雞肉鮮嫩爽滑,板慄粉糯香甜,湯汁融入了板慄中的澱粉變得更加濃稠,而且很是下飯,要是想讓板慄更加入味,記住這一點,板慄在下鍋之前先用開水焯5分鐘左右,然後炒一會,再添水燉一下,經過處理的板慄就會更加的粉糯、入味,你喜歡吃嗎?
  • 它比板慄還要好吃……
    反正小編沒見過也沒吃過,在博白可能都很少人見過,更別說吃過啦!這種果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六旺子,也叫九層皮,學名叫蘋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鳳眼果是可以吃的,不過要煮熟才能吃,它不僅外觀與板慄相似,煮熟後的口感也很像板慄,只是鳳眼果的味道微甜而香、肉爽多汁,風味和口感比板慄更勝一籌,不僅風味極佳,它還有和胃消食、明目養肝、止咳退熱、解毒化瘀、殺腹蟲、治翻吐、疝痛的功效。
  • 這種奇葩果實,長相逆天,上過央視,還是順德千年美食!
    夏日街頭,這種奇葩物種你見過沒?
  • 蘋婆又稱鳳眼果,樹冠濃密,葉常綠,樹形美觀,種子可食用煨熟的味道如慄子
    蘋婆木蝨蘋婆木蝨以成若蟲群集刺吸蘋婆葉片枝梢汁液為害還分泌大量白色絮狀蠟粉和排洩粘質「蜜露」,並誘發煙煤病,更加重危害。去皮後的種仁質軟而色白,猶如1枚小鳥蛋,精緻而美觀,風味與板慄相似,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慄更勝一籌。在廣東常用於名萊佳餚的烹飪,如鳳眼果燜雞、鳳眼果燒肉等,被列入「嶺南名萊」。
  • 蘋婆果,意想不到的美食
    蘋婆,梧桐科常綠喬木。葉長橢圓形。樹冠濃密,樹形美觀,落葉少,是一種很好的行道樹。在西湖公園、中山路等地方都能看到蘋婆樹。沒開花或果莢沒變紅的時候就像普通的樹一樣,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知道蘋婆花,卻不認識蘋婆果。其實蘋婆果不僅好看,還是讓你意想不到的美食。果實一般每莢有籽1至3粒,大小介於蠶豆與鴿蛋之間。去年暑假在意溪書院「敲」了一些蘋婆果,鮮紅色的外殼肉感十足,果莢裡面紅得嬌豔,外面卻覆蓋著一層絲絨狀的絨毛。果莢成熟開裂時,好似鳳凰睜眼,難怪它還有一個別稱叫鳳眼果。
  • 【安慶美食】公雞燒板慄
    各地美食因食材的獨特性而異彩紛呈,更因一些絕妙的搭配而將食材的美味完美地激發出來。安慶地方菜中臘肉配藜蒿芽就是一例;臘肉的醇厚香味將藜蒿芽的清香襯託出來,又壓住了藜蒿的泥土氣,臘肉的韌勁、藜蒿的脆嫩,嚼起來舌下生津。仿佛在早春的荒野遇見燦爛的杏花,讓人心頭顫動。
  • 板慄燒雞,你更喜歡吃慄子還是雞?
    在這裡,你會戀上美食美食永遠都是大街小巷最美的風景線
  • 樓下坊那棵蘋婆
    (圖4、5、6)果然,蘋婆正開花,蘋婆樹葉尚嫩尚疏,花兒搶著開,開得嬌豔開的鬼魅,開的誇張,開得毫無矜持,一串串一團團又各自安好。嬌羞的躲在葉子中間,更多的則野性十足地舒展。一棵蘋婆花開,瀲灩了整個初夏。如此曼妙身姿的微花朵,它只有我們天天用的筷子尖端大小,沒有花瓣,但它有著花籃似的外圈還有花心花蕊,附著奶黃色的絨絨毛。
  • 板慄燒雞的家常做法,雞肉鮮嫩入味,板慄軟糯香甜吃起來更過癮
    慄子可代糧,與棗、柿子並稱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是一種價廉物美、富有營養的滋補品及補養的菜。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道菜就是家常版的板慄燒雞,做法簡單而且雞肉鮮嫩入味,板慄軟糯香甜吃起來更過癮。板慄燒雞的用料如下:雞腿 5隻、板慄 750克、薑片 5片、蒜 10瓣、蔥 1根、鹽 少許、十三香 1勺、料酒 3勺、冰糖 5顆、生抽 適量、老抽 適量、蠔油 適量、啤酒 一瓶(600ml)。板慄燒雞的做法步驟如下:步驟 1蔥蒜切斷,姜切片備用。
  • 秋天的板慄燒雞最好吃 錯過這季又要等一年
    臉書:成都最具人氣的美食微刊:吃喝玩樂指南+無節操的吐槽。關火出鍋,一鍋好吃又營養的板慄燒雞就做好啦!雞肉鮮滑、板慄香甜、汁濃醇厚,秋天吃這道菜還能補脾胃,而且老少鹹宜!絕對不要錯過!往期精選文章回復回復【龍蝦】| 成都蝦控的吃蝦季來咯回復【早餐】| 成都人的早飯都吃些啥子回復【腦殼】| 成都好吃的 13家「腦殼」回復【涼菜】| 千金不換的10道涼菜秘方回復【牛肉】| 成都最牛的八家牛肉館子回復【烤魚】| 成都資深烤魚攻略plus版回復【乾鍋】| 成都好吃到爆的
  • 秋天吃板慄正當季,這個野生板慄好吃到爆殼!
    很多城裡人只曉得買現成的糖炒板慄,從沒有像鄉下娃兒一樣,真正體驗打板慄子的過程帶你去感受一下板慄在樹上的時候是這樣的像一個小刺蝟有一些在樹上就會裂開露出爆滿的板慄子 想要嘗到板慄可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 舌尖上的秋天,等了一年的板慄終於熟了,你知道哪裡板慄好吃嗎?
    舌尖上的秋天,等了一年的板慄終於熟了,你知道哪裡板慄好吃嗎?慄子又稱大慄、板慄、慄等!原產地為中國,至今至少有二千五百餘年的歷史。秋天的味道裡總有板慄的味道,只要秋風一起,街頭就會飄起糖炒板慄的慄香氣味了。
  • 【天天美食show】板慄燒肉——肥而不膩,好吃下飯!
    中國有句民諺叫:「八月山楂,十月板慄笑哈哈。」到了十月、十一月的時候,我喜歡變著花樣做板慄吃,水煮、高壓鍋燜、拔絲、炒制、搭配上葷菜一起燒制,板慄搭配排骨、五花肉、雞塊等等入菜都是絕美佳餚。1、生板慄用剪刀在板慄頂部剪個小口,洗淨倒入開水鍋中,開水淹沒過板慄,蓋上鍋蓋,用開水浸泡5-8分鐘,再稍微煮幾分鐘。取出慄子用刀開殼,慄皮就會容易脫落;